温庭筠
温庭筠(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早年曾为章恪太子宾僚,恃才傲物,好讥讽权贵,久被摈抑,仕终国子助教。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有《握兰》、《金筌》等词集,已佚。《花间集》录其词六十六首。近人王国维辑有《金荃词》一卷。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36],鬓云欲度香腮雪[37]。懒起画蛾眉[38],弄妆梳洗迟[39]。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40]。新帖绣罗襦[41],双双金鹧鸪。
说明
《花间集》著录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此其一。词写闺情。困慵娇卧、起身梳妆、簪花临镜,顺次一一道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收束全篇。用暗示笔墨点睛,使“懒”、“迟”寓含之孤寂、自怜、期盼之情,虽不明言而自见。词风温润绮丽。
集评
陈廷焯曰:温丽芊绵,已是宋、元人门径。
——《云韶集》卷一
张惠言曰:此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句,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词选》卷一
王国维曰:飞卿《菩萨蛮》、永叔《蝶恋花》、子瞻《卜算子》,皆兴到之作,何有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织。
——《人间词话删稿》
李冰若曰:“小山”当即屏山,犹言屏山之金碧晃灵也。此种雕镂太过之句,已开吴梦窗堆砌晦涩之径。“新帖绣罗襦”二句,用十字止说得襦上绣鹧鸪而已。统观全词意,谀之则为盛年独处,顾影自怜;抑之则侈陈服饰,搔首弄姿。“初服之意”,蒙所不解。
——《栩庄漫记》
刘永济曰:此首则写梦醒时之情思也。……全首以人物之态度、动作、衣饰、器物作客观之描写,而所写之人之心情乃自然呈现,此种心情,又因梦见离人而起者,虽词中不曾明言,而离愁别恨已萦绕笔底,分明可见,读之动人。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唐圭璋曰:此首写闺怨,章法极密,层次极清。……末句,言更换新绣之罗衣,忽睹衣上有鹧鸪双双,遂兴孤独之哀与膏沐谁容之感。有此收束,振起全篇。上文之所以懒画眉、迟梳洗者,皆因有此一段怨情蕴蓄于中也。
——《唐宋词简释》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42]。惊塞雁,起城乌[43]。画屏金鹧鸪[44]。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45]。红烛背[46],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说明
此词写闺情。春深夜永,梦醒惆怅。“柳丝”三句,“长”、“细”、“迢递”,渲染物色的笔墨中渗透了悠绵的愁绪。“君不知”结穴,痴情难通,更增一倍悲凉。
集评
陈廷焯曰:飞卿《更漏子》首章云:“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此言苦者自苦,乐者自乐。
——《白雨斋词话》卷一
俞陛云曰:“梦长君不知”即《菩萨蛮》之“心事竟谁知”、“此情谁得知”也。前半词意以鸟为喻,即引起后半之意。塞雁、城乌,俱为惊起,而画屏上之鹧鸪,仍漠然无知,犹帘垂烛背,耐尽凄凉,而君不知也。
——《唐词选释》
李冰若曰:全词意境尚佳,惜“画屏金鹧鸪”一句强植其间,文理均因而扞格矣。
——《栩庄漫记》
施蛰存曰:上片言春雨中更漏声惊起塞雁城乌。金鹧鸪虽尚双栖,可惜是屏上之画耳。唐人诗词中用“鹧鸪”字,犹凤凰、鸳鸯,皆有双栖同宿之意。陈氏所谓“苦者自苦,乐者自乐”之意,竟安在哉?
——《读飞卿词札记》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47]。眉翠薄[48],鬓云残。夜长衾枕寒[49]。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50]。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说明
画堂永夜,“秋思”、“离情”。此词由室内物象到室外雨声。上片辞采密丽,下片情致疏畅。浓淡相间,深沉凄恻。“梧桐树”数语,一气直说而不失含蓄。
集评
胡仔曰: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花间集》可见矣。《更漏子》(玉炉香)一词尤佳。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七
徐士俊曰:“夜雨滴空阶”(按,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诗句),五字不为少;“梧桐树”此二十三字不为多。
——《古今词统》卷五
李廷机曰:前以夜阑为思,后以夜雨为思,善能体出秋夜之思者。
——《草堂诗余评林》卷四
谭献曰:(评“梧桐树”以下诸句)似直下语,正从“夜长”逗出,亦书家“无垂不缩”之法。
——《谭评词辨》卷一
谢章铤曰:胡元任谓庭筠工于造语,极为奇丽。然如《菩萨蛮》(按,当作《更漏子》)云:“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语弥淡,情弥苦,非奇丽为佳者矣。
——《赌棋山庄词话》卷八
陈廷焯曰:遣词凄艳,是飞卿本色。结三句开北宋先声。
——《云韶集》卷一
俞陛云曰:惟其锦衾角枕,耐尽长宵,故梧桐雨声,彻夜闻之。后人用其词意入诗云:“枕边泪共窗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加一“泪”字,弥见离情之苦,但语意说尽,不若此词之含浑。
——《唐词选释》
李冰若曰:飞卿此词,自是集中之冠。寻常情事,写来凄婉动人,全由秋思离情为其骨干。宋人“枕前泪共窗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本此而转成淡薄。温词如此凄丽有情致不为设色所累者,寥寥可数也。
——《栩庄漫记》
俞平伯曰:后半首写得很直,而一夜无眠却终未说破,依旧含蓄。
——《唐宋词选释》上卷
唐圭璋曰:此首写离情,秾淡相间,上片秾丽,下片疏淡。通篇自昼至夜,自夜至晓,其境弥幽,其情弥苦。
——《唐宋词简释》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51]。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52]。
说明
这首词写相思愁恨。起调和盘托出满腔怨情。“山月”以下,转换情景相生之描摹笔墨,可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结句悠然远韵。
集评
汤显祖曰:风华情致,六朝人之长短句也。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
沈际飞曰:(评“山月”二句)惨境何可言。
——《草堂诗余别集》卷一
陈廷焯曰:低徊深婉,情韵无穷。
——《云韶集》卷二十四
李冰若曰:“摇曳”一句,情景交融。
——《栩庄漫记》
唐圭璋曰:此首叙飘泊之苦,开口即说出作意。“山月”以下三句,即从“天涯”两字上,写出天涯景色。在在堪恨,在在堪伤。而远韵悠然,令人讽诵不厌。
——《唐宋词简释》
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53]。肠断白洲[54]。
说明
独倚江楼、望人不归,是这首闺怨词的设定情境。“肠断”绾合全篇。轻倩淡笔,而款款情愫,低徊不尽。
集评
汤显祖曰:“朝朝江上望,错认几人船。”同一结想。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
谭献曰:犹是盛唐绝句。
——《复堂词话》
俞陛云曰:“千帆”二句窈窕善怀,如江文通之“黯然消魂”也。
——《唐词选释》
李冰若曰:柳词“想佳人倚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从此化出,却露出勾勒痕迹矣。
——《栩庄漫记》
又曰:飞卿此词末句,真为画蛇添足,大可重改也。“过尽”二语既极怊怅之情,“肠断白洲”一语点实,便无余韵,惜哉!惜哉!
——《栩庄漫记》
唐圭璋曰:此首记倚楼望归舟,极尽惆怅之情。起两句,记午睡起倚楼。“过尽”两句,寓情于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可见凝望之久、凝恨之深。眼前但有脉脉斜晖、悠悠绿水,江天极目,情何能已。末句,揭出肠断之意,余味隽永。温词大抵绮丽浓郁,而此两首则空灵疏荡,别具丰神。
——《唐宋词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