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精神磨砺 龙场悟道

第四篇 精神磨砺 龙场悟道

本篇讲述的内容主要是从王阳明三十五岁那年的二月因上《乞侑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而被打入大牢,到他三十九岁那年的二月离开龙场这一段时期的经历。虽然仅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是王阳明却是经历了千辛万苦,这段时期磨炼了他的精神,并最终激发他实现了龙场悟道。

我最爱读的就是他在这段时期的经历和变化,其中有着无尽的趣味。

国势日衰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吸取宦官乱权的历史教训,严禁宦官参与朝政。但是,燕王朱棣篡位以后,怕以前的老将旧臣和自己不一条心,于是就重用宦官,渐渐使得宦官开始左右朝政。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先是重用宦官王振,然后是曹吉祥。英宗之子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则是重用宦官汪直。明孝宗朱佑樘执政时,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可是等他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又出现了一个大宦官刘瑾,他排斥贤臣异己,祸乱朝纲。各地官员为了巴结宦官,争相对百姓课以重税。民怨沸腾,盗贼四起,直隶、山东、河南、湖北和湖南等地几乎无宁日。当时,像王阳明这样的有识之士,无不上为朝廷的弊政而愤慨,下为流寇的猖獗而担忧。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孝宗在弥留之际召见内阁大臣刘健、李东阳和谢迁等人到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皇太子朱厚照,并叮嘱诸卿说:

“诸卿为国事操劳,朕件件都看在眼里。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

刘健、李东阳和谢迁等人闻之痛哭,表示一定遵循明孝宗的遗命。后来在明孝宗驾崩后,太子朱厚照即位,庙号武宗。

早在朱厚照为东宫太子时,宦官刘瑾、谷大用、马永成、张永、魏彬、罗祥、丘聚和高凤就陪侍在他左右,人称“八虎”。武宗即位后重用八虎,导致国势每况愈下。刘健、谢迁、韩文和李梦阳等大臣上书指斥“八虎”的罪行,并且密谋除掉“八虎”,以绝后患。但是,密谋不慎泄露,给对方造成了可乘之机,从而留下千古遗恨。

“八虎”赶紧跑到明武宗的面前,环御座而跪,哭诉说:

“今在班官敢哗而无忌者,司礼监无人也。有则惟上所欲,而人不敢言矣。”

明武宗最终听信了这帮阉党的谗言,当即任命刘瑾掌管司礼监。至此,刘瑾大权在握,更加作威作福,他对内迎合君心,对外施以严法,一旦有人触逆了他的意愿,都会被加以惩戒。

很快,刘瑾就褫夺了韩文的官职。刘健、谢迁和刘大夏等人看到大势已去,于是纷纷上书请辞。刘瑾伪造圣旨,批准了他们的辞职请求。唯独李东阳因为和刘瑾是旧交,才得以保留住自己的官位。

替人求情,因言入狱

正德元年(1506年),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共同上疏弹劾刘瑾,其中写道:

“皇上新政,宜亲君子,远小人。不宜轻斥大臣,任用阉寺。”

刘瑾闻之,勃然大怒,立即向武宗进献谗言,诬告戴铣等人所述乃是一派胡言,并且还将他们全部打入大牢。

王阳明当时担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看到戴铣和薄彦徽等人被打入大牢,他义愤难平,于正德元年十一月,向皇帝上《乞侑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企图将二人救出。他在其中写道:

臣闻君仁则臣直。……今铣等职居谏司,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隐覆,以开忠谠之路。乃今赫然下令,远事拘囚,在陛下之心,不过少示惩创,使其后日不敢轻率妄有论列,非果有意怒绝之也。下民无知,妄生疑惧,臣切惜之!

今在廷之臣,莫不以此举为非宜,然而莫敢为陛下言者,岂其无忧国爱君之心哉?惧陛下复以罪铣等者罪之,则非惟无补于国事,而徒足以增陛下之过举耳。然则自是而后,虽有上关宗社危疑不制之事,陛下孰从而闻之?

陛下聪明超绝,苟念及此,宁不寒心!……伏愿陛下追收前旨,使铣等仍旧供职。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圣德昭布远迩,人民胥悦,岂不休哉!

刘瑾看到这封上疏之后,怒不可遏。他票拟圣旨,将王阳明打入大牢,杖责四十,并且还令自己的亲信亲自监督。行刑者加力杖责王阳明,导致王阳明一度昏死过去。

王阳明在狱中作诗十四首,首首都极尽痛愤之情,今抄录其两首如下:

见月

屋罅见明月,

还见地上霜。

客子夜中起,

彷徨涕沾裳。

匪为严霜苦,

悲此明月光。

月光如流水,

徘徊照高堂。

胡为此幽室,

奄忽逾飞扬。

逝者不可及,

来者犹可望。

盈虚有天运,

叹息何能忘!屋罅月

幽室不知年,

夜长昼苦短。

但见屋罅月,

清光自亏满。

佳人宴清夜,

繁丝激哀管。

朱阁出浮云,

高歌正凄婉。

宁知幽室妇,

中夜独悲叹。

良人事游侠,

经岁去不返。

来归在何时。

年华忽将晚。

萧条念宗祀,

泪下长如霰。

贬谪龙场驿

此后,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省贵阳府龙场驿担任驿丞。时年,王阳明三十五岁。当时,父亲龙山公还在礼部侍郎任上,也在北京。听闻王阳明被贬谪到龙场的消息后,龙山公非常高兴,对他人说:

“吾子得为忠臣,垂名青史,吾愿足矣!”

正德二年(1507年),王阳明三十六岁,踏上了前往龙场的漫漫长路。刘瑾仍不放过他,派了两个心腹一路尾随,密切观察他的言行举止。王阳明到达杭州府的时候,赶上酷暑,再加上他旅途劳顿,最终病倒了,只能暂住在胜果寺内休养。

被逼投江

王阳明在胜果寺住了两个月有余。一日午后,他在廊下乘凉,身边的仆人也都外出了。这时,头戴小帽,身着窄衫,貌似捕快的两名大汉突然闯入。他们腰悬大刀,口吐北音,问王阳明:

“官人是王主事否?”

“然。”

“某有言相告。”

二人左右挟持王阳明而去。王阳明问道:

“何往?”

“但前行便知。”

王阳明以自己有病在身,不能迈步为由,拒绝前往。而二人却说:

“前去亦不远、我等左右相扶可矣。”

王阳明没有办法,只好任由他们挟持而去。大约走了一里多路,有两名男子从后面追来。王阳明看了一下他们,觉得面熟。追上来的两名男子问王阳明:

“官人识我否?我乃胜果寺邻人沈玉、殷计也。素闻官人乃当世贤者、平时不敢请见、适闻有官较挟去。恐不利于官人,特此追至看官人下落耳。”

两名大汉闻之,脸色骤变,对沈、殷二人说:

“此朝廷罪人,汝等何得亲近?”

沈、殷二人不肯屈从,对他们说:

“朝廷已谪其官矣,又何以加罪乎?”

那两名大汉不听这一套,继续挟持着王阳明前行。沈、殷二人也不肯罢休,紧紧地跟在后面。至暮色时分,他们来到河边的一处空房子内。两名大汉言明自己是大内密探,在沈、殷二人耳边低语说:

“吾等实奉主人刘公之命、来杀王公。汝等没相干人,可速去,不必相随也。”

而沈玉却说:

“王公今之大贤,令其死于刃下,不亦惨乎。且遗尸江口,必累地方,此事决不可行。”

两名大汉听罢,沉思道:

“汝言亦是。”

于是,从腰间解下一条一丈多的青索,投给王阳明说:

“听尔自缢,何如?”

但是,沈玉又说:

“绳上死与刀下死同一惨也。”

两名大汉听罢大怒,拔刀厉声问道:

“此事不完,我无以复命,亦必死于主人之手。”

殷计对他们说:

“足下不必发怒,令王公夜半自投江中而死,既令全尸,又不累地方,足下亦可以了事归报,岂不妙哉?”

两名大汉低头私语,少顷把刀收回鞘中,然后对沈、殷二人说:

“如此庶几可耳。”

沈玉接着提议:

“王公命尽此夜,吾等且沽酒共饮、使其醉而忘。”

两名大汉答应了这一提议,把王阳明锁在屋里。王阳明招呼沈、殷二人说:

“我今夕固必死,当烦一报家人收吾尸也。”

“欲报尊府、必得官人手笔、方可准信。”

“吾袖中偶有素纸、奈无笔何。”

“吾当于酒家借之。”

沈玉和一名大汉前往镇中买酒,殷计和另一名大汉在门外看守。过了一会儿,沈玉买酒归来。两名大汉打开房门,放他们二人进去。二人拿着瓢箪进去之后,沈玉把瓢箪斟满酒,寄到王阳明面前,不禁哽咽起来。王阳明安慰他说:

“我得罪朝廷,死自吾分,吾不自悲,汝何必为我悲乎!”

然后将酒一饮而尽。殷计又将酒斟满,王阳明把酒送到嘴口抿了抿,然后还给殷计说:

“吾不能饮矣,既有高情,幸转进于远客,吾尚欲作家信也。”

沈玉将笔递给王阳明,王阳明从袖中取出纸来,挥笔赋诗一首:

学道无成岁月虚,

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许国惭无补,

死不忘亲恨有余。

自信孤忠悬日月,

岂论遗骨葬江鱼。

百年臣子悲何极,

日夜潮声泣子胥。

写完第一首后,王阳明诗兴未尽,于是又写了一首:

敢将世道一身担,

显被生刑万死甘。

满腹文章宁有用,

百年臣子独无惭。

涓流裨海今真见,

片雪填沟旧齿谈。

昔代衣冠谁上品,

状元门第好奇男。

做完两首诗后,王阳明又写了一篇很长的绝命辞,在最后用篆书题了“阳明已入水,沈玉、殷计报”十字。在这篇绝命辞中,王阳明真真切切地表明了自己的投水自杀之意。沈、殷二人将绝命辞告知两名大汉。那两名大汉本不通文字,只见王阳明的书法流畅秀拔,相顾惊叹以为天才。王阳明写完之后,又开始吟诵,其他四人一边听王阳明吟诵,一边交杯换盏喝酒,最后都酩酊大醉。

将近午夜之际,云月朦胧,两名大汉趁着酒兴逼王阳明投水自杀。王阳明回顾沈、殷二人,嘱咐他们说:

“必报我家、必报我家。”

言罢,王阳明从河岸的滩涂中慢慢向河中走去。

那两名大汉一开始还跟在后面,但由于喝了不少酒,所以走起路来东摇西晃,非常不方便,再加上到河岸时,恰逢河水涨潮,他们便不再紧跟了。二人站在岸边,远远地望着王阳明的行踪。突然,他们听到什么东西落水的声音,后来一切又都归于静寂。

两名大汉在岸边站了好长一会儿,还是不太放心,于是又沿着岸边去搜寻。他们在岸边发现了一双鞋。借着水面上泛起的淡白月光,他们发现在水中还漂着一件薄绢头巾。二人相顾而语:

“王主事果死矣。”

二人打算将这两件物证一并带走。这时,沈玉对他们说:

“留一物在,使来早行人人见之,知王公堕水,传说至京都,亦可作汝等证见也。”

两名大汉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将鞋子留了下来,只拿着头巾回去了。

接下来,我们再说胜果寺这一方。仆人们发现王阳明没了踪影之后,都非常担心,去问寺里的住持,结果住持也不知。众人提着灯笼四处寻找,但一直没发现任何线索。当时,王阳明的弟弟王守文因为参加浙江的乡试,恰好在杭州,仆人们只好将王阳明失踪的始末告知了他,王守文也非常吃惊,于是就委托浙江官吏和胜果寺的僧俗四处搜寻。恰在这时,沈、殷二人也来找王守文,向他诉说了事情的经过,并且把王阳明留下的两首诗和绝命辞一并交给了他。王守文拿过来一看,确定是兄长的亲笔后,悲恸大哭。过了不久,又有人捡到了河边的那双鞋,并且把鞋送入了官府,官府派人把鞋转交给王守文。这样一来,众人都确信王阳明真的是溺水而亡了。

王守文将王阳明的两首诗和绝命辞寄回老家,家人看后都悲痛欲绝。父亲龙山公认为至少应该找到王阳明的遗体,以便加以厚葬,于是派渔夫到王阳明落水处打捞,一连打捞了数日,皆一无所获。王阳明的弟子们听闻这一消息后,也是无不悼惜,唯独徐爱不相信王阳明已死,他说:

“先生必不死。天生阳明,倡千古之绝学,岂如是而已耶!”

死里逃生

其实王阳明根本没有投江自尽。不过,大多数人都以为他已经溺水而亡了。连那两个刺客也确信他已经死了,放心地回京复命。

当时的实情是王阳明独自走下岸来,脱下鞋子放在水边,再解下头巾扔入水中,又搬起一块大石头,“扑通”一声扔到水里,伪装成自己已经跳水自杀的样子。周围非常昏暗,什么都看不清,那两名刺客以及沈、殷二人都以为王阳明已经跳河了。

王阳明沿着河滩继续往前走,走了好长一段距离,终于发现了一口洞穴,于是就委身其中,一直等到天亮。翌日,一艘商船从此经过,王阳明就上了船,随船往东驶去。船家可怜他没有穿鞋,就送给他一双草履。七天之后,小船抵达舟山岛。王阳明在此又换乘别的船只,继续前行。可事不凑巧,偏偏遇上了暴风,小船往南漂了一昼夜,最终抵达了一块陆地。王阳明上岸一问,原来这里是福建东北部的一处地方。后来,王阳明被巡航的兵船发现了,士兵觉得他的容貌不像商人,形迹可疑,于是就逮捕了他。王阳明表明自己的身份,道出实情:

“我乃兵部主事王守仁也。因得罪朝廷受廷杖,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自念罪重,欲自引决,投身于钱塘江中。遇一异物,鱼头人身,自称巡江使者,言奉龙王之命前来相迎。我随至龙宫。龙王降阶迎接,言我异日前程尚远,命不当死,以酒食相待,即遣前使者送我出江。仓卒之中附一舟至此,送我登岸,舟亦不见矣。不知此处离钱塘有多少程途?我自江中至此,才一日夜耳。”

士兵们听罢,也都颇感惊奇,于是拿来好酒好菜款待王阳明,其中一名士兵前往官署禀报。王阳明知道,一旦官署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那他再想逃脱就难了,于是瞅一个间隙,偷偷地溜走了。

夜宿虎穴

王阳明沿着人迹罕至的山路,狂奔三十余里,来到一座古寺前。当时天已昏黑,王阳明叩响了寺门,希望能够借宿一晚,可寺内的僧人却拒绝说:

“寺有禁约、不留夜客歇宿。寺旁有野庙久废,可往他处歇宿。”

其实该野庙是一处虎穴。如果游客不知,夜宿此野庙的话,那半夜必然会被老虎吃掉。

王阳明对此一无所知,他实在是太疲劳困乏了,刚进入野庙,就靠着神案前的香炉昏睡过去。半夜,有一群老虎在野庙周围咆哮,但却没有进入庙内。

翌日清晨,周围都静悄悄的。寺僧在半夜听到老虎咆哮之声,以为夜宿野庙之人肯定已经被老虎吃了,于是就想将王阳明的行囊和财物据为己有。当寺僧来到野庙后,发现王阳明像死人一样横躺在地上,他想确认一下王阳明到底死了没有,于是就用棍子敲了敲他的腿。王阳明惊坐而起,反而把寺僧吓了一跳。寺僧大惊说:

“公非常人也,不然岂有入虎穴而不伤者乎?”

王阳明茫然不知,就问他:

“虎穴安在?”

寺僧回答说:

“即此神座下是矣。”

废弃的寺庙成为虎穴,这可以让人相信。不知这是虎穴而夜宿其中,这也可以让人相信。不过,在群虎咆哮之地竟然有一座寺庙,这就很难让人相信了。毫无疑问,这应该是后人附会猛虎,通过神神鬼鬼的故事来增强王阳明的形象。

寺僧惊奇不已,于是就邀请王阳明来到寺内进食早餐。

再会无为道人,接受鞭策

用餐完毕,王阳明穿过大殿来到后院,见一年长道士正在打坐。道士看到王阳明后,立刻起身问他:

“贵人还识无为道者否?”

王阳明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于是仔细端详老道的容貌,原来正是二十年前,自己结婚当日在铁柱宫见到的那位老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无为道者的容貌没有丝毫变化。老道对他说:

“前约二十年后相见于海上,不欺公也。”

他乡遇故知,王阳明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奇遇而欣喜。他向无为道者详细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并向他请教自己今后该何去何从。

“我今与逆瑾为难,幸脱余生,将隐姓潜名,为避世之计,不知何处可以兼容,望乞指教。”

道士听罢,对他说:

“汝不有亲在乎?万一有人言汝不死,逆瑾怒逮尔父,诬以北走胡,南走越,何以自明?汝进退两无据矣。”

无为道者还为王阳明写了一首诗,激励他奋起。

二十年前已识君,

今来消息我先闻。

君将性命轻毫发,

谁把纲常重一分。

寰海已知夸令德,

皇天终不丧斯文。

英雄自古多磨折,

好拂青萍建大勋。

王阳明被无为道人的孝道之言所折服,被他给予自己的鞭策而感动,他不再迷茫,决议前往贵州龙场。这应该是孝道在帮其摒弃出世之念后第二次发挥作用。王阳明向寺僧求来一支笔,在大殿的墙壁上题诗一首,题曰《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

每当读此诗时,我都会有一种海阔天空的感觉。阳明先生在艰难困苦至极之时,竟然能够迸发出如此豪迈、如此积极进取的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然后,王阳明与无为道人道别。无为道人对他说:

“吾知汝行资困矣。”

于是从行囊中掏出一锭银子送给王阳明。

王阳明拿着这锭银子,从小道来到武夷山,游览完武夷山后,又经过铅山来到广信府上饶县。在这里,他再次拜会了理学家娄谅。娄谅见到他,大惊说:

“先闻汝溺于江,后又传有神人相救,正未知虚实。今日得相遇,乃是斯文有幸。”

王阳明回答说:

“某幸而不死,将往谪所。但恨未及一见老父之面,恐彼忧疑成病,以此介介耳。”

娄谅对他说:

“逆瑾迁怒于尊大人,已改官南京宗伯矣。此去归途便道可一见也。”

王阳明听罢,大喜。娄谅留王阳明住了一宿,助以路费数金。先生径往南京,省觐龙山公。父子相见出自意外,如枯木再花,不胜之喜。居数日不敢久留,即辞往贵州,赴龙场驿驿丞之任,携有仆从三人。

收徐爱为徒

在王阳明未被贬谪之时,徐爱、蔡宗兖、朱节、冀元亨、蒋信和刘观时等人已经拜王阳明为师。徐爱既是王阳明的弟子,同时又是他的妹婿,所以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就跟孔子和颜回一样。在王阳明将要奔赴龙场之时,徐爱开始有志于圣学。

正德二年(1507年),王阳明悄然回到家乡余姚。也就是在这一年,徐曰仁、蔡希渊和朱守中被察举于乡,三人辞别王阳明前往北京。离别之际,王阳明做了一篇《别三子序》赠予三人,以示对他们的激励。

当时的王阳明热心讲学,虽然弟子众多,但是弟子中真正有志于圣学,并将圣学视为己任的唯有徐爱一人。此后,徐爱一直辅佐王阳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正德三年(1508年),在春意盎然的时节,王阳明抵达了贵州龙场。

谪居的困苦

龙场在贵州省西北部,受中央朝廷任命的宣慰使管辖。龙场周边都是大山,荆棘密布,蛇虺魍魉横行,蛊毒瘴疠肆虐。当地土著居民有自己的语言,外人根本听不懂。言语相通者,大都是来自中土的亡命之徒。龙场中人大多没有像样的居所,只能堆起个土包,栖居其中。

王阳明来到龙场之后,为了教会当地百姓盖房子,亲自挖地基、垒墙、架木为梁、割草盖屋顶等,最终自己盖成了一栋小屋。当地民众纷纷效仿,于是才有了类似于中原的房子。

后来,当地百姓见王阳明的居所潮湿简陋,于是就一起凿岩伐木,给他建了更为宽敞的住所。先后有了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等建筑,统称为“龙冈书院”。王阳明在书院周边种上了竹子、花卉和草药等,整日在其中吟诗作赋,并渐渐地学会了当地的语言。王阳明开始教授当地百姓礼义孝悌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后来很多其他地方的夷人也都跑来听他讲学。阳明先生耐心地开导他们,从不会觉得厌烦。

过了一段时间,王阳明收到一封家书,其中写道:

逆瑾闻先生不死,且闻父子相会于南都,益大恚忌,矫旨勒龙山公致仕还乡。

自此,王阳明对父亲的担心就更加强烈了。

龙场顿悟

王阳明曾说:

“瑾怒尚未解也。得失荣辱,皆可付于度外。惟生死一念,自省未能超脱。”

于是,王阳明在屋后凿石为椁,日夜端坐其中,参悟死之要义,寻求心之静一。渐渐地,他的内心变得洒脱起来,把自己所处夷地的艰辛和面对的苦难全都忘记了。不过,仆人们却受不了了,一个个都得了病。王阳明亲自砍柴挑水煮粥照顾他们。为了排解仆人们的抑郁之情,王阳明或咏诗,或唱家乡的俗曲,或跟他们开玩笑,通过这些方式让他们忘掉在龙场的艰辛。

王阳明当时在想:

“如果圣人处于我今天这个位置,那他肯定会做得比我好;我之所以未能消除心中的苦闷,就是因为我的格物致知工夫还不到家。”

一天夜里,王阳明在蒙昧恍惚之间,忽然悟出了格物致知之奥义。他禁不住欢呼雀跃起来,把身旁正在熟睡的仆人都给吓了一跳。从此,王阳明胸中洒脱,终达豁然顿悟之境。关于龙场顿悟还有两种传说:一种是在梦中孟子向王阳明传授了良知的真意;另外一种是王阳明在梦中听到了上天的声音。

王阳明叹息说:

“圣贤左右逢源,只取用此良知二字。所谓格物,格此者也。所谓致知,致此者也。不思而得,得甚么?不勉而中,中甚么?总不出此良知而已。”

“惟其为良知,所以得不由思,中不由勉。若舍本性自然之知,而纷逐于闻见,纵然想得着,做得来,亦如取水于支流,终未达于江海。不过一事一物之知,而非原原本本之知。试之变化,终有窒碍,不由我做主。”

“必如孔子从心不逾矩,方是良知满用。故曰:无入而不自得焉。如是又何有穷通荣辱死生之见,得以参其间哉。”

“于是默记《五经》,以自证其旨,无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

总之,王阳明所提倡的“心即理”其实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如果说得再详细一点,那就是世间所有的“理”其实都在我们的内心之中,我们不应该向外界的事物去求“理”。因此,王阳明认为“格物”其实就是“正言、正听、正言、正动、正思”,而“致知”则是致人类固有的良知。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之说与朱熹大相径庭,体现了他自己特有的感悟。可以说,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其实是掀开了阳明学的序幕。自此以后,王阳明的思想日益精进,最终创建并完善了阳明学。

夷人来服

王阳明在龙场住久了以后,和当地夷人的感情越来越深,而且很多学者也都来向他请教。这引起了思州太守的嫉妒,他不时派人到龙场侮辱王阳明。当地民众听闻此事之后,都非常气愤,就聚到一起把那人痛打了一顿。

思州太守勃然大怒,立刻向朝廷报告了此事。宪副毛应奎派人来到王阳明的住处,向他晓谕祸福利害,劝他尽快赔礼道歉。但是,王阳明不愿意去赔礼道歉,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答复毛应奎,信中堂堂正正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思州太守也读了这封信,惭愧不已。

王阳明的名声越传越远,贵州的一个土官水西宣慰使安贵荣也听闻了先生的英名,于是派人送了米肉和金帛鞍马。不过,王阳明坚持推辞不受。后来,安贵荣又想夺取水西地区另一个豪族——宋氏的地盘,于是就挑唆宋氏的部下酋长阿贾和阿札发动叛乱。在这样的情势下,王阳明给安贵荣写了一封信,劝他立即出兵平定叛乱。王阳明在信中警告安贵荣,作为地方的最高长官,你管辖的土地有上千里,辖地的百姓达到四十八万,背负的责任非常重大,值此叛乱之际,如果你不发一兵一卒的话,朝廷就会认为你主动放弃了土官的责任,就会直接派兵前来征讨,到时你也肯定脱不了干系。王阳明的这封信真把安贵荣给镇住了,他听从了王阳明的劝告,立即出兵平定了叛乱。

于是,夷人们纷纷传诵王阳明的事迹,对待王阳明也就更为礼敬有加。

谪居中对门人提倡知行合一

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三十五岁。

贵州提学副使席元山素来对宋明理学非常感兴趣,再加上他久闻王阳明的大名,于是在正德四年(1509年)特意派人将王阳明接入贵阳城,向他请教朱学与陆学的异同。但是,王阳明却没有谈及朱陆之学的异同,而且向其介绍了自己悟得的“知行合一说”,这是王阳明一生中第一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席元山刚刚接触到“知行合一说”时是持怀疑态度的,不过他第二天又来了,向王阳明请教“致知”和“力行”究竟是一层工夫还是两层工夫。阳明先生回答说:

“知行本自合一,不可分为两事。就如称其人知孝知悌,必是已行过孝悌之事,方许能知。又如知痛,必然已自痛了。知寒必然已自寒了。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古人只为世人贸然胡乱行去,所以先说个知。不是画知行为二也。若不能行,仍是不知。”

王阳明又列举了五经中诸子的话语,一一向其解释,席元山开始逐渐省悟。如此来回了数次以后,席元山最终廓然大悟。他对王阳明说:

“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朱陆异同,各有得失,无事辩诘,求之吾性本自明也。”

于是,席元山和毛宪副一起修复了贵阳书院,亲率贵州诸生向王阳明行弟子礼,而且只要有时间,席元山就会前来听讲。

奸党全灭正党再生,贬谪获免

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以“诛刘瑾”为名,在宁夏举兵。朝廷命令都御使杨一清和太监张永率兵征讨。后来,指挥使仇钺用计生擒朱寘鐇,杨一清献俘于朝廷。翌年六月二日,朱寘鐇被赐死。

与此同时,杨一清又暗中指使张永向明武宗密奏了刘瑾的十七条罪状。明武宗最终听取张永的建议,将刘瑾满门抄斩。其余党张文冕等人也一并被剪除。刘瑾所任命的官员全部被罢免,曾因直谏而被罢免的官员也都官复原职。

多亏了此次事件,王阳明结束了他的贬谪生活。谪居龙场的两年间,他尝尽了人生的艰辛,并最终实现了顿悟。他已经超越了得失荣辱之境,洞悉了生死之理,明白了“尽人事,知天命”的奥义。他悟出了“心即理”,整个精神状态也达到了遇任何事都能泰然自若、宠辱不惊的境界。他的内心廓然大公,物来之则顺应之,心如明镜,如止水,寂然不动,在动静语默间保持着良知的灵明。中国有句古话“艰难玉汝成”,用在王阳明身上正合适。

在谪居龙场的两年间,王阳明虽然经历了千辛万苦,但是他的学业却一刻也未曾停歇,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阳明先生的龙场顿悟其实是他三十多年积累的集中爆发,而龙场的艰辛生活正是促成这一爆发的触发器。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