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秋高气爽,紫宸殿前的松树沐浴在阵阵金风之中,参与常参的文武官员按照位次站好,在松树下等候召见。国事繁重,唐玄宗迅速聆听完各个部门的反馈,立即作出指示,这些官员要尽量在正午前回去办公,才不耽误各项指令的传达。在御史台结束报告后,右相李林甫和左相李适之一同上殿。二人行礼罢,简单介绍了政务处理的情况。这些情况,玄宗早就掌握了,今天特意留宰相问话,还是为了讨论几个关键职位的人事变动。
李适之喉头动了一动,把话留给了李林甫说。李林甫笑着推荐了几个人选,玄宗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等李林甫说完,玄宗慢慢地问道:“风度得如张九龄否?”
大殿之中,一时无语。三人陷入各自的思绪当中。秋风过树,仿佛是“嗒嗒”的马蹄声,载着那个清癯的老人,又从记忆的深处走来。
一
张九龄是广东人,然而唐代的广东人和今天的广东人,远非一个概念。在唐人看来,长江以南,到了湖南,就算是边远之地。越过大庾岭,更是蛮荒的边疆。除了海运发达、一向繁荣的广州,去了广东的其他地方,不是被贬就是流放,或者是国破家亡时逃命避难。总之,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去这样的地方。中唐时的宰相韦执谊,少年得意,时常翻看地图,可他的目光从来不投向岭南一带,似乎看上一眼,就会仕途不顺。
张家倒不是因为命运无常而来到广东的。尽管所谓“范阳张氏”的记载并不可靠,但在张九龄的曾祖父那一辈,张家还是北方人。只不过贞观年间,曾祖父张君政来到广东韶州任官,就把家安在了这里。张君政是一州别驾,是个副手,官职不算特别高,但足以维持一家的生活。
按照后人的记载,张君政在本地安了家,后嗣并没有返回北方。子孙数代,都在地方上任县令、县丞一类的官职。到了张九龄的父亲张弘愈那一辈,已经有张弘雅这样明经及第的人士了。更重要的是,他是唐代第一位明经及第的广东人。明朝人说,此人领导了岭南的向学之风。我想未必有这么大的影响,但边远的广东地方能出这样的学士,在那个年代可谓稀奇。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张九龄出生。据说张九龄七岁就能诗善文,堪称神童。当然,神童不是自吹出来的。一方面,张九龄的家庭可以提供给他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张九龄的才华也得到了名流的认可。张九龄十三岁那年,南下广州拜见广州都督王方庆,王方庆读过他的文章,当即认定这是一位难得的神童。王方庆拿着张九龄的书信对身边人说:“这个孩子前途不可限量。”王方庆不是单凭权位留名于史册的“路人甲”,他是名门大族琅琊王氏的直系后代,家中文风代代相传,本人也颇有文化素养。《万岁通天帖》就是他收集家中历代书法所制,后献给武则天。而王方庆本人,也出任了大唐的宰相。这样的认可,绝非礼貌吹捧而已。
武周长安元年(701年),张九龄获得了进京赶考的资格。在唐代,这样的人被称作“乡贡进士”,要由所在地的州府选拔,送到御前。而每个州府因人口规模不同,能“贡”的人数不同:上州三人、中州两人、下州一人。张九龄的家乡韶州是个下州,所以只有他一个人应举。这个“贡”字用得很传神,作为国家的预备人才,他们就像是贡品一样,被献给了君主和朝廷。如果人才不合格,地方官员会受到惩罚。他们被推举给皇帝,所以又称为“举子”“举人”。
作为地方上的杰出青年、未来精英,张九龄于当年秋天与本地官员一起,跟着贡品前往洛阳。不过,半途就接到了武则天巡幸长安的消息,只好绕了个弯,从鄱阳湖西行,奔长安而去。这是张九龄有生之年首次离开岭南,一路北行,山水变化、风光迥异,让这个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很是激动。等走到江西,壮阔的鄱阳湖映入眼帘,再望远些,山间竟有银河泻出,穿云劈岭而来。初入大江,景色抓着张九龄的心不放,但比景色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千里之外的长安,如果能在那里一鸣惊人,那么什么样的风景都不值一提了。
道路漫漫,心路起伏。长安元年冬,张九龄总算来到长安。经过一番复杂的手续之后,张九龄正式以“乡贡进士”的身份,等待命运的垂青。长安二年(702年)元旦,张九龄和同乡的贡品一起被送入皇城。在太极殿内,他站在贡物之前,等待着皇帝的检阅。女皇身着衮冕,坐于帘后,一边站立着主持礼仪的高官。这又是这位广东小伙的新体验,第一次感受天子的威仪,他或许曾想过,自己也能站在这里主持礼仪,也或许激动得不敢浮想联翩了。
张九龄的科举过程非常顺利,他出色的文采受到了主考官沈佺期的欣赏。沈佺期是当时的文坛名流,作为女皇的文学侍从,他与宋之问齐名。沈佺期与同时代的才子推动诗歌走向音律化、规范化的高峰,他也是唐代文学的塑造者之一。无疑,得到主考官的青睐,科举的结果也会令他满意。张九龄当年便进士及第。初出广东,人生就能走向康庄大道,这无疑令人对张九龄另眼相看——边远蛮荒之地,也有这样不世出的才子!
然而,沈佺期有文采,德行却不大好。长安二年的这一次科举,有人认为沈佺期徇私舞弊,拿钱办事,这一榜的进士及第的人,似乎也受到一定的牵连。据各方考证,张九龄可能有过一次重新考试的经历,结果仍是高中。此事因记载不清,具体情形难以解读,但张九龄的科举之路,绝对是顺之又顺的。
二
人生的好运,大多接二连三发生。张九龄不仅在科举上取得成功,也结识了改变命运的贵人。张九龄进士及第后返回广东老家,而凤阁舍人张说,刚好被贬广西,路过岭南,在韶州歇脚时,两人结识。张说是一等一的文章好手,善作诗制文。张说没有想到,偏远地区还有这样的天才,对张九龄很是欣赏。由于二人都姓张,张说把小后生当成自家孙辈,相谈甚欢。
不多久,张柬之等人拥护太子李显,发动神龙政变,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则天退位,复唐国号,张说也回到了长安,继续担任显职。张九龄也在此时选择回到长安,参加制举考试。张九龄已是少年成名、有人提携的优秀后辈,参加制举可谓手到擒来。考试结束,张九龄名列前茅,官任校书郎。
校书郎官品虽低,但由于身在中央,能接触各色典籍,任职要求高,被视为步入政坛的美差。张九龄有了好的开头,在唐人眼中,算是“未来可期”。此时,朝廷一片血雨腥风:中宗皇帝艰难复位,朝政却被韦皇后、武三思之流把持。皇太子李重俊不堪迫害,起兵诛杀武三思,却被韦后察觉,身败名裂。中宗连儿子都保不住,也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在试图保住权柄时,忽然去世,据说是被韦后毒杀。李氏子孙不允许一个野心和能力不称的阴谋家做第二个武则天,临淄王李隆基迅速起事,诛杀韦皇后,拥戴父亲李旦登基。登基不久,李旦干脆让位,让功名全盛的李隆基登基为帝,避免更大的冲突发生。
李隆基本是皇家的落拓子,身为李旦第三子的他,没什么继承大宝的优势。凭着野心、胆识和才干,李隆基踩着政敌的鲜血走上皇位。他不是纯粹的阴谋家,他想实现和太宗、高宗齐名的功业,那就不能光靠想,要好好选择人才。先天元年(712年)十一月,李隆基下诏要各地举荐突出的人才,参加制举考试。这些考试科目的名字都叫得非常大:“文经邦国”“道侔伊吕”,俨然是要选择日后的宰相。而张九龄的才华,又一次助力他出类拔萃。同年,张九龄中道侔伊吕科,授官左拾遗。官虽不大,但是作为皇帝的近臣,可以向皇帝上书言事。唐玄宗虽贵为皇帝,但朝廷高级官员的任命,却不为他本人所掌握。因此,这一批唐玄宗自己选择的官员,可以说是他打算寄托重任的未来要员,张九龄不仅前途可期,而且是进入了“快车道”。
张九龄敢于言事,是称职的左拾遗。不久,太平公主和其党羽被扫进历史垃圾堆,李隆基完全掌控了朝局,任命姚崇为紫微令(中书令)。姚崇自武周末年起就任宰相,为人贤明正直,三度掌权中枢,很得玄宗皇帝的信赖。但姚崇为人专断躁进,又爱听好话,身边便聚集了一些趋炎附势的人。这很影响姚崇的名誉和君臣间的关系,张九龄主动致信姚崇,提醒他注意远离这些人。这些人中,不少都有了官做。张九龄一看私下的沟通没有效果,干脆就用人问题向皇帝上书。这样的上书引起了姚崇的注意,张九龄觉得,要是再不抽身溜走,这位政坛老前辈可能就有所动作了。刚好,左拾遗任满四年,张九龄借着侍候老母的机会,离开了京城,回乡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