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半杯清茶社 网上有关于“知识分子”的讨论。记得早先有一篇转帖的文章,网站被黑后重建,找不到了,但还记得作者的大名,因为是同系不同级的校友。文章的标题记不囫囵了,内容大抵有关“中国的知识分子有没有死亡”。

按说,移民多年,“中国有无知识分子”与本人干系不大。北美,自由社会,手摇一把破扇,头顶一方烂巾,自称“诸葛孔明”再世,who cares?甭说“知识分子”,“导师”、“先知”、“殉道者”,没什么不可自封的?爱干啥干啥,还是那句老话,who cares?握杆长矛,骑匹瘦马在闹市口沫横飞,手舞足蹈“大战风车”,则另当别论。妨碍交通,警察要管的。

转眼好几年过去了,闲着无聊,又读了几本书。敢情,读书人自省,文人相轻,公众批评“知识分子”,也不是中国社会的专利,与“新鲜”、“时髦”沾不上边。美国在20世纪末盛行“反智”(anti-intellectuals),直译就是“反知识分子”。追根究底,美利坚从建国直到今天,这个争论此伏彼起,从未中断过——究竟是“平民”依据“常识”治国?还是“精英”凭借“特权”统治?精英手里的“特权”,除了财产,当然非“知识”莫属。

台上掌权的人轻视甚至憎恶读书人的传统,在老家可谓源远流长。夫子圣人,传说中像一头“丧家犬”,四处游荡,没有哪个“天子”、“皇上”肯花时间听他讲道。“焚书坑儒”、“文字狱”,更是明火执仗了。民间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也很玄乎,不是吗?“百无一用是书生”,“知识越多越反动”。反正,“知识分子”,手无缚鸡之力,成不足而败有余,一副可怜虫的模样,应该不会“大缪不然”。

“半杯”一位朋友说了句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听起来,上帝也不喜欢“知识分子”——“思考”乃“知识分子”的特点。不是说“读书不思考,枉为读书人”么?

阴差阳错,大洋两岸读了学位。除了读书码字,也没有太多其他爱好。因此,不管“知识分子”究竟怎样定义,声誉是好是坏,“臭老九”的帽子总归戴牢了。其实,能换一顶“知识分子”高帽,我颇感荣幸,也许,因为下过乡戴过破草帽?

不管戴顶什么帽子,爱“思考”的不一定聪明,越想越糊涂的故事俯首可拾,比比皆是。

《旧约》故事里,上帝创造世界,然后依照自己的模样,造了男人,是为亚当,又从亚当身上抽了一根肋骨,造了女人,是为夏娃。亚当和夏娃本来可以在上帝创造的“伊甸园”里幸福到永远。不幸,夏娃听信了撒旦的蛊惑,偷吃“智慧树”的果实,两人被逐出了极乐世界。

亚当和夏娃的后代,执意“改造”上帝创造的世界。天然生长的动植物满足不了人类,畜牧业、农业发达起来;物品交换,商业交通发达起来。技术进步了,战天斗地,掠夺自然的工具制造业发达起来了;货币金融,也发达起来了。人们从宗亲聚居的“村庄”移居“都市”。原来的“家规”、“族规”不够用了,因为都市的居民大多没有血缘关系。

越想越糊涂的是:从亚当夏娃下凡到“上帝”现身,“特选”亚伯拉罕做人间“代理”,其间隔了几千年;从亚伯拉罕到耶和华假摩西之口声称自己是个“嫉妒的上帝”,不允许“特选子民”崇拜任何其他“偶像”,其间又隔了上千年。

“一神论”出现之前,世界各地的人们崇拜过太阳神、火神、山神、水神、树神、牛神、虎神、龙神、谷物神……为什么“上帝”要等到农牧业兴起,狩猎采集和游牧民族的“领地”受到威胁侵袭的时候,方才现身“特选”子民,规定“一神”呢?

史书记载,希腊、罗马的“城堡民主”先于最古老的“一神”宗教——犹太教。两千多年前,在“犹太教义”的基础上衍生了“基督教”。至于“基督教”的所向披靡、横霸欧洲,则要等到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国”,国王康斯坦丁接受基督教,并将基督教义与罗马原有的多神教结合,形成“天主国教”以后。

史书还记载,“十字军”受到数百年后兴起的伊斯兰教的抵抗,伊斯兰教目前也有十几亿的信徒,遍布中东和东南亚各国。天主教向印巴次大陆和青藏高原的渗透,也不那么成功。当年,天王洪秀全打着“耶稣基督”的旗号在中原大闹“革命”,终被“落后专制”的清廷扫平。所谓“西方基督文明‘独统全球’、‘终结历史’”的高论,其人文、地理、伦理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基督教和罗马帝国合二为一以后,并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16世纪宗教改革后,新教流派百花齐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古老的罗马教廷也放下身段,多次施行“宗教改革”,寻求与新教“和解”,与“犹太教”共存,与“科学”携手。今年复活节前,教皇本笃十六面临执杖后的最大危机——教廷包庇不良神父、掩盖主教娈童事件。欧洲大陆要求罗马教廷进一步改革的呼声震耳欲聋。

“基督教的美国”也在日趋多元化。上世纪中叶以来,自由派世俗化,保守派极端化,美国独特的“政教分离”制度本身也在调整变化。土生土长、曾几何时的“邪教”——摩门教——早就纳入主流,犹太教鼻祖摩西被誉为“美国先知”。跳出“一神论”,眼光投向遥远的雪域高原,练习瑜伽,修炼佛法的人数也日益增多。各路“神明”通过信徒“对话”,红黄白黑棕各种肤色文化商业交往。“东方”“西方”已不再泾渭分明,壁垒森严。

也许可以说,一元的“上帝”有其产生发展的特定环境。如今,人口暴涨,资源有限,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东方”“西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元”的上帝,显然无力独自应对“多元”社会牵丝绊藤、错综复杂的种种难题。

或许,一元的上帝创世时并未预料到人类能学会思考。按说,普罗米修斯窃“火”成功——人类找到太阳以外的其他光源——发生在《圣经》问世之前。基督教文明之前,有过埃及文明、华夏文明、波斯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什么只有“上帝”要惩罚学会思考的人类祖先,还连累他们的子子孙孙背负“原罪”,祈祷忏悔不已呢?

人类“思考”了几千年,这个世界到底“进步”了多少?也许,“上帝”真有“发笑”的理由啊!

2010.4

  1. 大华府地区华人社团,网名www.tea4soul.org。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