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自序

中文版自序

该书将八篇文章统冠以“明清文人的小品世界”之名而结集于一处。虽说看起来似乎有个学术著作的躯壳,然而实际上它们只是我若干年来读书过程中一些凌乱散漫而又粗浅浮薄的个人心得。该书最初在日本中国书店以日语出版,题为《原文で楽しむ 明清文人の小品世界》。《孟子》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陶渊明亦有诗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此正是我之所以不惮孤陋将之又译为中文版示诸中国同好及同行的最主要原因。

数十年来我一直以中国文学、主要是明清文学为研究对象,其中关注的焦点是17世纪明末清初时代长江下游地区(即江南)活跃的文人及其作品。

明末时期的江南,经济高度繁荣。在此背景下,诸多领域之文化臻于烂熟。流传至今的不少白话小说杰作之文本即诞生于彼时,可谓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若举数例,则有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以及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等。其数量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

明末时期,那些在官僚体制中并非位居显要、但才华学力堪称一时翘楚的读书人,开始涉足过去为文人不屑一顾、难登大雅之堂的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的世界。此正是明末俗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

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明清文学史的话,当时大放异彩的确实是如上文所举的白话小说以及《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戏曲。而实际上当时文人最为之呕心沥血的文学体裁,仍然是传统的诗文。

在明末出版文化兴盛的背景下,书籍出版量总体上呈爆发性增长。当时文人们所创作的诗歌、散文亦被大量刊行,不少诗文集流传至今。

本书从明清文人的诗文集及其他著作中(当然,我所见者仅为冰山一角),选取若干触动我心灵的文章,并加以率性而不成体系的解说。

本书收录之文章,常见于今人所编文学史、作品集之类而为人们耳熟能详者(换言之,即构成“文学史”发展脉络的主流作品)并不多。但明清时代有一批文人对写作此类文章乐而不疲,另有一些人读得津津有味,并努力将之传诸后世。本书凭我一己趣味选录者,不过是从此浩瀚大海中撷取的几朵浪花。

然而,此书收录的这些文章并非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而全然没有串连之丝线。贯穿它们的共同内在指向,如果要以一二语简单概括的话,则或可谓它们皆为明清时代文人们“生活感受”之艺术化再现吧。

“文人”为何?要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似乎并不容易。村上哲见先生在《文人·士大夫·读书人》(收于氏著《中国文人论》,汲古书院,1994年)一文中,将“文人”定义为在具备古典文化素养与吟诗作文能力的“读书人”之基础上,又善为风流韵事(即书画、音乐等艺术活动)者。此外,他还言及“士大夫”为“读书人”中具有治国平天下之抱负者。因此,像宋代苏轼那样既是高级士大夫、又才艺非凡的“官僚文人”并非一种矛盾的存在。

我在此定义的大前提下,将“文人”放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视域中来考量,窃以为文人即是追求一种“生活之艺术”的人。他们寄身于世,从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寻找点滴乐趣,积极享受生活。这些乐趣和享受,包括诗文、书画、音乐、园林,抑或美女、美少年,以及延年益寿的健康保健法等等。于是,在忙碌的官僚生活中不忘闲情雅趣之人比比皆是,甚至这些风流韵事形成了一些产业,以此为专门职业而谋生者应运而生。我的好奇心驱使我去探究这些文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侧面。

本书日语版名为《原文で楽しむ 明清文人の小品世界》,书名中包含了我的一些理念与想法,因此有必要对它作简单说明。之所以说“原文で楽しむ”,是因为拙著是我阅读明清文人作品过程中的产物。要呈现明清文人们的世界,用评传形式来描述他们的生活与感受亦不失为一条途径。但本书并未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通过对他们所书写的各种文章的解读,来向读者展示他们生活的千态万状。因为对于文学专业的人而言,没有什么比阅读和品味原典更引人入胜。

接着再说“小品”。一般说到明末小品,人们多会想起由陈继儒倡导,上世纪20年代经由周作人、林语堂等人之手而被发扬光大的明末小品文。但是实际上,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并不仅限于完全契合“明末小品文”之定义者。那些篇幅相对比较短小、并非正面议论天下国家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被称作“小品”,因此也在本书的解读范围之内。这其中也包含了散文和骈文范畴以外的散曲。

“世界”一词,则源于我试图为读者展现从日常生活之形而下层面至文学、美学、思想等形而上层面,文人们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感等全部样貌的写作初衷。当然这两个层面相互绾结,本书所解读的记述在清初政治风气严酷的时代,被流放至偏远绝域的悲剧文人与全力营救他的友人们之努力,以及当时举子们赴考之旅的疲累艰辛等篇章,也正是出于我欲观察当时文人之“生活与感受”之具体样相的愿望。

但愿本书能够带领读者进入明清文人之世界,一边慢慢行走,一边领略其中的旖旎风光。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