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达》

《玛蒂尔达》

罗尔德·达尔

1988

罗尔德·达尔喜欢坐在花园的小屋里,写啊写啊直到深夜。他就坐在妈妈那把老旧的扶手椅上,文思如泉涌。他需要的东西很少:六支铅笔,一把电动卷笔刀,一个拿来盖在腿上保暖的旧睡袋。“我还记得晚上醒来去上厕所,看到外面黑漆漆的,而小屋里灯光还亮着。”他的女儿露西·达尔接受公共广播电台(NPR)的采访时说,“我也不知道究竟几点了,但那些日子他在改编剧本;各种截稿日期真是要了他的命。他一点也不喜欢踩着截稿日期写作。但他也没办法,只能这样。”

达尔可能很不喜欢为了钱而写作,但依然全身心投入,以一个作家应有的职业道德,写出了《詹姆斯与大仙桃》以及《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些作品。“大多数故事都挺糟糕的,”1972年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四台采访时,罗尔德·达尔说他会把这些故事讲给女儿们听,“但你也时不时地讲上一个,看她们是不是感兴趣。如果第二天晚上她们说,‘再给我们多讲讲那个故事吧’,你就知道这下对了。”

当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写《玛蒂尔达》时,达尔膝下的女儿都长大了,再没人来帮他决定一个故事是不是值得写下去。露西认为,爸爸写这最后一本长篇儿童小说的灵感,最大的推动力是恐惧。她说:“《玛蒂尔达》大概是他写得最艰难的书之一。我想他心里有深切而真实的恐惧,觉得书籍会慢慢消失,他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

达尔对待儿童文学写作这个任务几近严苛。他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修改文字,直到终稿完成,很多时候,修改文字的过程几乎算得上重写了。1986年12月,达尔在给露西的信中写道:“我这么久没给你写信,是因为每分每秒都在赶一本新的童书。现在终于写完了,我也非常清楚,接下来的三个月还得把后半部分重写一遍。前半部分很棒,写的是个小女孩,用眼睛就能移动东西;还有个讨厌的女校长,会扯着小孩子的头发把他们提起来,让他们一只耳朵挂着吊在高楼的窗户上。但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后半部分。所以目前的后半部分必须报废了。三个月的工作,就这么付诸东流了。不过本来就是这样,没办法。《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我应该总共重写了五六次吧,这事儿也没人知道。”

“我想他心里有深切而真实的恐惧,觉得书籍会慢慢消失,他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

重写《玛蒂尔达》听着就是很大的工程,但后来他又觉得,玛蒂尔达·沃姆伍德不应该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于是真的再次对整个故事进行了大改,相比之下,后半部分的改动也不过就是花园小棚屋中舒舒服服的一夜罢了。1988年的一个电台节目录音中,达尔说:“我搞错了。我花了六个月、八个月还是九个月去写这本书,写完发现感觉不对。就是不对。我没有备用的想法,也没有边写边改。可是这个人物,这个主角,这个小女孩,是一直在变的啊。我根本没费那个心思去重写开头的那几章。所以,一年前,我开始对整本书进行重写,把每个字都重写了一遍。我发现自己错在哪儿了,人物的感觉终于对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