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二首)

孟浩然(二首)

孟浩然(689—740),唐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在家闭门苦学,四十岁时到长安求仕不就,失意而归。张九龄做荆州长史时,他曾为张做了一段时间幕僚。以后,一直居住在襄阳的鹿门山(今湖北襄樊附近)做“隐士”。他长于写五言诗,在当时的诗名很大。有一次他到长安参加了一些文士的集会,即席赋诗,写出了“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这样的诗句,使参加集会的文士大为叹服。据说,有的文士认为自己赶不上他,都搁笔不再作诗了。他的诗,因生活平淡,思想内容不够丰富。又和王维一样,诗多写山水风景,因而合称“王孟”。不过,他们的风格并不相同。有《孟浩然集》。

宿建德江〔一〕

移舟泊烟渚,〔二〕

日暮客愁新。〔三〕

野旷天低树,〔四〕

江清月近人。〔五〕

■ 注释

〔一〕建德江:今浙江上游的一段,因在建德市境内,故称。

〔二〕烟渚(zhǔ):指暮烟笼罩着的小沙洲。

〔三〕新:喻指新添的忧愁。这两句说,天色已经黄昏,行舟来到烟雾蒙蒙的沙洲水边,将船停了下来;连日奔波,旧愁未消,现在泊舟荒滩又生许多新愁。

〔四〕天低树:天似穹庐,边际下垂,故而觉得树比天高。

〔五〕月:指水中的月影。这两句说,田野广阔,放眼望去,好似远处的天空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映入水中的月影,近在咫尺,似乎在互相安慰呢!

■ 简析

从这首诗看,诗人当时并不乐观,是充满了烦愁的,但诗人善于捕捉适于自己心情的即景,点缀入诗,写得很有特色。“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移舟到此,荒滩水边被一层薄薄的雾霭所弥漫,显得旷野越加空阔。“客愁”而说“新”,暗含旧愁在内。连日奔波,又生新愁,有不少茫茫身世的感慨。“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莽莽旷野里有稀疏的树影。遥望远处,天空显得低矮,好像与树连接在一起。自己孤独一人,除了这条小船,只有清清江水,倒映着临空的月影,在随波浮动。后二句字句清新,景色优美,且采用了相对的句式,所写景物,又全在情理之中。因为“野旷”,才有“天低树”;“江清”才能“月近人”。逼真而恰当地写出了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如果没有“野旷”,那“低树”就没有着落。没有“江清”,那“月近”也无从谈起。可见,此诗很讲究“诗眼”,分寸也掌握得贴切。这种境界,又是从“舟泊”的角度来领略。倘若换在岸上,对于“低”、“近”,就不会有如此的效果了。

春晓〔一〕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二〕

夜来风雨声,〔三〕

花落知多少?

■ 注释

〔一〕春晓:春天的早晨。

〔二〕这两句说,春天的觉很香,睡着连天亮了都不知道;而那些知春的鸟雀,却到处可以听到它们报春啼叫的声音。

〔三〕来:传来。

〔四〕这两句说,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不知刚刚开出的花瓣儿被打落了多少。

■ 简析

一些寻常言语,一经诗人组合入诗,就觉得格外有味。可以说,这是白描诗的一个主要特点。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把寻常话语点缀入诗,不假雕琢,不尚工巧,很有一番风味。诗的主意是在“不觉”,诗人正是在“不觉”之中写出了“觉”。由于季节的关系,春天,一般人们常有疲困的感觉。“春眠不觉晓”,一语抓住人心,写出人们的同感。“不觉”之中有“觉”。还加上一个叠词“处处”,“处处闻啼鸟”。为把“觉”突出出来,三四两句又抓住春夜来做文章,在“觉”中写“不觉”。且以问句作结,提出“多少”,就使全诗更有一番情致了。一夜之间,花被风雨打落了多少呢?若不珍惜这美好的春天,那就没有机会了。语言精练自然,音韵和谐婉转,读来意味无穷。无愧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好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