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对年轻人,比任何时代都更具考验的时代。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学会说关你屁事,关我屁事,可解决人生中99%的烦恼。
1.
前几天,有一条关于35岁的微博在网上疯传:
35岁,你因为身体越来越差
加班越来越少
晋升的速度也越来越缓慢
那天下班,媳妇告诉你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
双语幼儿园的学费一个月3000元
你皱了皱眉头,那边就已经不耐烦了
“四单元的老王家孩子,一个月6000元。”
“你已经这样了,你想让孩子也输?”
你没说话,回屋给媳妇转了6000块钱
这笔钱,你原本打算给自己过个生日,买个新电脑
38岁,孩子上了一年级
老师说一年级最关键,打好基础很重要
你笑着说,是是是,老师您多照顾
44岁,孩子上了初中
有一天回到家,她对你说
爸爸,我想学钢琴
你没什么犹豫的
你以为这些年,你已经习惯了
但那句“爸爸现在买不起”你始终说不出口
好在孩子比较懂事
她说:“爸爸没事,要不我先学陶笛也可以。”
你看着这么懂事的孩子,却开心不起来
这条微博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作者不详,上面是我摘录的部分片段。
这条微博之所以能打动很多人,是在于作者非常巧妙,或者说非常刻意地挑选了普通人生活中的苦难,然后用戏剧化的故事编排了一下,让人们产生了代入感。
很多网友看完后,纷纷表示不想结婚了,不想生孩子了,生活真的太没劲了。也有一些比较懂事的网友说,这都是啥啊,无非就是一个loser(失败者),把自己人生的不如意甩给了婚姻和孩子。
其实普通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吗?可能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一辈子也不会大富大贵,但是没病没灾,规规矩矩过完这一生已经算是成功了。
2.
当然,生活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不容易。
这是一个对年轻人,比任何时代都更具考验的时代。高昂的房价,微薄的收入,劳碌的工作;要找对象、要结婚、要生孩子,一想到这些,很多人就恨不得立马一声死过去。
说你成功吧,好像还差那么一大截;说你不成功吧,你似乎比周围人过得好一些。说你老吧,你才二十几岁;说你年轻吧,眼瞅着就奔三了。说你庸碌吧,每天屁事多得要命;说你忙碌吧,全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
想起冬天看到的一条微博:“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有读者在下面留言说,不要问我那些艰难岁月是怎么熬过来的,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回答──我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我,这股力量的名字叫“想死又不敢”。
3.
我曾有过几段非常崩溃的时光。
不过现在讲来有点大言不惭,虽然我常常劝告大家,别整天愁眉苦脸的,那些你觉得天要塌下来的事情,放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上,回头看都是一道坎。
然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你根本不知道这道坎什么时候会过去。
我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跟同学在北京租房子,被同学骗了房租,他拿着钱出去旅行了。中介带着一大帮人,半夜过来咣咣砸门,吓得借宿的女同学嗷嗷哭,后来我才知道,他不仅拿着钱跑了,还骗我说房租一个月2800块,其实是2000块。
那时我做过一段时间的家教,有一次,我从北四环坐公交车去东四环的大郊亭做家教。那天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我在双井换公交车的时候,遇到一个抱小孩的男人蹲在桥下,说来北京给孩子看病,但是钱包丢了,求20块钱路费。那时我还涉世未深,给了他100块,等我做完家教回去,却在300路公交车上与他相遇,非常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我却连与他对视的勇气都没有。
后来实在太累,在车上睡着了,一直睡到终点,被售票员叫醒,匆匆下了车,才发现钱包、手机、公交卡都不见了。后来,吃了一个月的包子和凉皮,吃得大冬天流鼻血,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要挂了。
最近一次崩溃应该是上个ID被封,也是非常莫名其妙,怀疑上帝是个特别喜欢搞恶作剧的人,看你生活有点起色了,感觉你一点点好起来了,就“吧唧”给你来一出小玩闹。那时我特别喜欢听李志的歌,《这个世界会好吗》,晚上听着李志的歌,打开谷歌地图,我就这么缩小啊,缩小啊,我在杭州城西,浙江,中国,地球,突然就觉得人真是渺小得可以,杭州不过是地球上的一座城,地球也只是天上的一颗星。
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后来我看《肖申克的救赎》,才发现,好好活着,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无论你今天遭遇了什么样的变故,我们都不太可能比安迪的运气更糟。
我们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榔头,去挖我们的地道,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爬过污秽不堪的下水道,爬过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面对大雨滂沱的天空,展开双臂,仰天长啸。
4.
有些人披着“丧”的外衣,把自己的生活越过越丧,就好像有时候我接受了自己懒的设定之后,几天不写文章也变得心安理得。
这在心理学上叫“墨菲定律”,意思是你越想着什么事情、越强调什么,就越会出现什么。所以如果你真的不想接受丧的人生,那么真的要好好疏导自己的情绪啦。
以下是我个人调整情绪的方法,亲测有效:
• 你要先认识自我,认识这个世界。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生活不是卖惨大赛,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最苦的那一个。
• 生活中的很多压力,其实都不是压力,那就是生活本身,只有能在生活中发现乐趣的人,才能过好这一生。
• 去旅行吧。多出去走走,不要让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自己的居住范围内,去的地方多了、见的人多了,自然会理解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格局也就慢慢打开了。
• 去阅读吧。高晓松的妈妈不是说了嘛,没钱出去旅行,那就阅读,文字就是诗歌和远方。这是提升自己阅历成本最低的一种手段,用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别人的心血。
• 吃一顿好吃的。美食可以治愈一切,相信我。火锅、海鲜、大排档、冰激凌,没有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就两顿。
• 听音乐。我失落的时候喜欢听李志、五月天、苏打绿。李志问,这个世界会好吗?阿信会告诉你,这个世界真的太美好了,爱情很美好,友情很美好,人生很美好,你要加油啊。苏打绿会说,即使一败涂地也没关系,至少还有我温柔地陪你。
得了这个年纪不该得的病
别让自己像个老年人。
4月初的一天,我去了一趟医院。
坦白地说,我是一个特别害怕去医院的人,我受不了那里充斥着消毒水的味道,见不得面无表情的白大褂医生,还有那些患有各种疾病的病人。
我在生活中是一个特别能硬挺着的人,倔强的个性,在看病这点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大概是觉得自己年轻吧,身体上遇到任何不舒服,我的诀窍就是六个字——多喝水,睡一觉。
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睡一觉重启就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然而那天起来,我的腿就开始疼,脚踝那一块儿,非常有存在感地、不甘寂寞地疼。你知道,当你身体好的时候,你对自己的身体压根不会有什么兴趣,但是当它开始疼起来找存在感的时候,你才会有感觉,我的天,我的小宝贝你到底想干啥?!
我仔细检查了,没有任何外伤,也没有红肿的迹象,最近也没有运动,没有扭伤,但它就是疼。
起初,我仍然抱着忍一忍的态度,去外面吃饭,下楼遛弯,我的想法是反正是脚,又不是五脏六腑,死不了,说不定第二天就好了。
结果,第二天,更疼了,疼得我嗷嗷叫。
我打开电脑,开始在搜索引擎上查找我的症状,然后就被出来的词条吓坏了。人在脆弱的时候,会出现两个特征:(1)特别容易胡思乱想,自己吓自己;(2)心理防线很容易崩溃。
于是我打电话联系了一家三甲医院,单脚蹦着就去了。在去的路上,我跟我的好朋友说,我今后可能要变残疾人了,我要是跛足了,你会不会看不起我啊?她说,你有毛病吧,别说得这么吓人,我看你这种症状不会变成跛足的,最多也就是截肢!
后来的检查结果还好,医生说是痛风。
1.
我查了,痛风一般与年龄相关,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年龄段是40岁以上。我把消息发到群里,结果发现我并不是最惨的,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1990年出生的王德福说他有脂肪肝,一开始是轻度,他也没太在意,去年体检的时候,已经是重度了,现在把最爱吃的肥肉都戒掉了。
1991年出生的李美丽说自己的颈椎和胃都不太好,平时睡眠不足,一遇到假期或者周末还失眠,神经紧绷绷的,一直处于焦虑的情绪之中。
最最搞笑的是1993年出生的阿宝,长期单身的他,非常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前列腺有问题,让人莫名心疼。
2.
我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身体貌似都出了状况。得的疾病,不仅越来越老龄化,而且有些真是莫名其妙。
作为一个年纪才刚过30岁的宝宝,最让我难过的,并不是看着长辈们离去,而是看着身边同龄人——那些同学、同事,有些甚至还比自己年纪小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患了这些疾病。
我朋友的表姐,前段时间因为胃癌去世了,走的时候,年龄跟我差不不多,当时事业正处在上升期,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朋友在朋友圈发消息悼念的时候,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言语去安慰。
还有一个朋友,也是因为胃癌,前段时间刚刚做了手术,胃被切去了三分之一,以前是180斤的大胖子,几个月下来就瘦到了100斤不到。
还有我的小学同学,是我的同桌,小学毕业之后几乎就没再联系,后来知道他的消息,是在朋友圈看到的,得了白血病,在筹款。之前我把这件事收录进了《小确丧》,当你打开这个栏目,就会发现很多这样在生活中遭遇暴击的人。
我还认识一些朋友,在别人眼里可能是挺幸福的人,但是有很多去看过心理医生,非常努力地在对抗抑郁症。当然如果你只和他们是泛泛之交,绝对不会感觉到他们有任何心理问题,不会觉得他们需要帮助,更不会觉得他们有很多时候,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独自痛苦。
3.
前段时间我上微博,发现一个许久没有联系的前同事,把之前的微博全都清空了,只留下几条状态,当我看到这条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
我的天,没想到删光两千多微博
居然用了三天时间
为什么要删?
因为我不想某一天
这里荒草丛生
长满了盗号者的段子和广告
掺杂在我的搞笑记录里
没错,我在做最坏的打算
因为莫名其妙得了癌症
当然要治疗
当然不放弃
但结果只有两个
要么新生
要么死去
如果死去,那就消失得彻底一点
不用怀念我
也不用每年来吊唁
忘得越快越好
如果新生
那我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给他留言:当然会新生,而且会变得更好。
除此之外,任何语言都变得苍白,任何没有意义的安慰都会变成一种打扰。
4.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想赢,所以拼尽全力去生活、去奋斗、去创造。成功学和人生导师都这么教导我们:
“成功者,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成功的秘诀是努力,所有的第一名都是练出来的。勤奋!”
“要在这个世界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
他们说得都对。世界太美好了,生活太美好了,爱情太美好了,友情太美好了,你要加油。但我还是想说,一直拼尽全力奔跑的人,能跑多远?
生活里,认识过的很多人,就像生命中的一阵风、一场雨,来过,又走,永远消失……
5.
休闲璐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她说,当前的社会,从来不缺机遇,大多数人眼前都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条路可以通往成功,所有人都会拼尽全力走一走,但是有些人就是慢热,体力跟不上,那么停下来让自己休息一下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你可能会说,这条路你不走,有的是人替你走,这个时候人的心态就特别容易失衡。我一直觉得没有哪一份工作、哪一份职业是需要你严重牺牲自己的健康的。路当然要走,有好的机会也要尽力去尝试,只是,走的同时,别忘了让自己停下来,吹吹山谷里的风,让白花花的太阳照耀自己。
坚持应该坚持的,放弃应该放弃的。别让自己年纪轻轻的,不仅在心理上已经老得像个饱经沧桑的老年人,还得了一身这个年纪不该得的病。
我们都知道吃多会胖,熬夜会丑,没有钱会不开心,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只要健康活着,总会有好事发生。生活中多说几个“去你的”,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最后,祝我前同事早日康复,也希望能用你们每人胖十斤的代价,换我一世喜乐平安。再见了啤酒,再见了海鲜,再见了夏天,都再见了!
与其在一起碌碌无为,不如分开各找机会
这也许就是人生。
“判断一个男生到底是不是同性恋,就带他去看《爱乐之城》。直男一般看30分钟就会被其中的歌舞搞得呼呼大睡,而基友则会因为剧情太过感人而流干眼泪。”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two two在看完《爱乐之城》后,在微信上这样跟我说。
一直对自己的性取向存疑的我,听他讲完这番话,第一时间就买了票,一惊一乍地溜进了电影院。现在我从影院出来了,冒昧地问一下大家:因为观点不合,不小心打死了自己的好朋友会被判几年刑啊?
《爱乐之城》明明就很好看好不好!跟直的﹑弯的没有半毛钱关系,我在电影院都快哭成泪人儿了,完全不能自持。
现在,我单方面宣布,这是近期电影院上映的第一好看的电影,谁不承认就是不客观!
1.
《爱乐之城》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其实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在分手之后各自得到了幸福。
这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式的男孩和女孩相遇的故事:女主米娅是一个怀揣着演员梦想,整天到处试镜却处处碰壁的女loser,业余时间她在一家咖啡馆打工,维持生计。
男主塞巴斯蒂安是一名落魄的钢琴伴奏师,一门心思想要演奏爵士乐,却被《爆裂鼓手》中的魔鬼教师炒了鱿鱼。
两个人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相遇,互相鼓励,并且度过了短暂的浪漫时光。但是后来,生活遭遇变故,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两人渐行渐远,最后女主米娅为了梦想去了巴黎,而塞巴斯蒂安为了爱情留在了洛杉矶。
影片的结尾,五年后两人重逢,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已经有了各自的人生。
2.
有时候,电影就是这样讨厌。你明明抱着打发一下时间的态度走进了电影院,却完全没有意料到它会在你的心上狠狠地出一拳。
区别于其他俗套的爱情故事,《爱乐之城》在剧情发展上有两次让我挠墙,并一度想冲进屏幕,窜改剧情。
第一次是男主角为了女主角放下了自己的梦想,去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第二次是女主角为了自己的梦想离开了男主角。
彼时,我真的好想揪着编剧的领子问:为什么?你个浑蛋!为什么会是这样?!
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了另外一个人,他们一起成长,相互鼓励,未来可期,你知道这有多么不容易!为什么要有遗憾?
3.
可是,这也许就是人生。
我仿佛听见另一个声音在耳边这样说。
就好像豆瓣网友萨菲娜说的那样:我们在穷困潦倒时爱得一塌糊涂,却无法在各自功成名就时手拉手出门散步。
当爱情和梦想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选?身为男生,站在女主米娅的立场上,我可能也会像她一样义无反顾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事业。
我不想说什么女人应该独立,追求梦想的人最美,没有一个男人值得你放弃梦想之类的车轱辘话。我的理由很简单:我只是不想贫穷地守在一起碌碌无为,我不要我们的爱情在日复一日的拮据生活中消耗殆尽。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在爱情和梦想中间,必须做一个选择,我希望先说出“你走吧,祝你幸福”的那个人是我。
4.
我知道有很多女生,一旦爱上一个男生,就会完全沉浸在爱情之中,完全放弃自己。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拿出赴汤蹈火的心思,把那么多的好,无可救药地拍击在男人身上,不求回报,如同飞蛾扑火一般。
还有些姑娘,一谈起恋爱就拼命地对男朋友好,恨不得什么都给对方,生怕做错一点,对方就不喜欢自己,但是亲爱的,这根本就不是爱情,而是取悦。
每个女孩都曾幻想自己就像是《喜剧之王》里的柳飘飘(张柏芝饰),在自己最失意、最落魄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出现,然后对着你喊:“我养你啊!”
但是当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事业和追求,你真的有信心,眼前的这个男人会一直要死要活地爱着你,爱到地老天荒吗?
“谈你个大头鬼爱情,先吃饱饭再说吧。”
《喜剧之王》中,面对爱上了跑龙套的尹天仇(周星驰饰演)的柳飘飘,她的妈咪桑这样对她说。
5.
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感动,还因为它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
可以说,我最初有勇气写博客、写文字全因为这个人。彼时我还没有离开北京,我们相识是因为我最初在博客上写东西,一度特别没有自信,觉得自己写得特别垃圾,可你说已经很好了,不要太在意得失。
至今回想起来,我都不知道我们算不算在一起过。我们一起走过深夜的中关村大街,一起翻过“人大”的墙,一起探讨以后的生活。
后来你去了美国读博,研究肺细胞,并留在美国工作。我曾开玩笑说要是我以后抽烟得了肺癌,你正好可以治疗我,你说我是个傻帽。
以前你总问我会不会去美国,我说我可能找不到工作。你说你的工资够我们两个人的开销,但那不是我要的生活。
我们曾讨论过人生的意义,我说人生本没有意义,你说一定有的。我们并不争论。
你曾给我寄过一本拜伦的诗选,其中有一首叫《春逝》,有两句是这样写的:
如果我们再相见,事隔经年。
我将何以招呼你,以眼泪,以沉默。
至今,我不喜欢拜伦。
6.
看完《爱乐之城》,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我感觉到完全没有过的轻松。
以前也经常收到网友的提问,说有一个人很爱自己,但是对方很窝囊怎么办。或者想逃离原生家庭,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但是又没有勇气离开。
我想说的是,与其贫穷地守在一起碌碌无为,不如分开之后各自找寻机会。
你一定不想等到有一天,拮据到生病了也没钱治,也不想因为大白菜贵了几毛钱而和售货员吵架,更不想在出租屋里吃着泡面还觉得特别温暖、特别有爱,把自己感动到不行吧。
拜托,这种苦情戏,不会等你有一天成功了,上了电视节目,让主持人听了感动流泪的。
先别瞎谈什么爱情了,先让自己有了底气再说吧。你可能会说,只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不管过得如何都已经满足了,赢了你输了世界又何妨。但你可知道什么叫知足?爱情败给现实的例子还不够多吗?
知足,是指人功成名就之后不需要再获取更多,就已经足够的意思,但是我现在常常听到生活得很一般的loser居然也这样说。
也是呵呵哒!
最后,再次推荐这部电影──《爱乐之城》,豆瓣评分都已经8.3分了,并对所有旧爱说一句:终有一日转弯遇见,无语一笑抵千言。
没事别想不开去参加同学会
原来你过得还是这个样儿。
朋友在微信上发来消息说,你赶紧过来吧,人都到齐了,给你点了一大壶西瓜汁。
我问,都有谁啊?
他说,反正还留在北京的、保持联系的基本都来了。张美丽啊,王德福啊,李宝来啊,还有张美丽传说中的老公啊,王德福的小孩啊,包厢人都满了。现在大家正聊你呢,猜你是一个人来,还是两个人来。
我站起来吼,不是说了就两三人聚一下就好了,你非得把所有人叫上干啥啊?我不去了。
朋友说,滚,你以最快的速度给我滚。
然后我醒了,一看表,还有半小时就要迟到了,赶紧起床把酒店退了,胡乱洗了一把脸就打车出门了。
来北京出差是意料之外的一件事情。因为最近状态奇差无比,本来有些事情通过电话和微信也能解决,但是想着出来走走换个心情,毕竟一个人在杭州待着也快发霉了。
事情忙完之后,跟很久不见的大学同学在微信上聊了会儿,于是约好一起吃个晚饭。
什么叫梦想成真啊朋友们!就是当我推开包厢门的一刹那,听到呼叫声就感觉大事不妙了。“快叫叔叔!”其中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小孩上前来。我定睛一看,这不是我那同学吗?但是叫啥来着……我还真一下子叫不上来。
落座之后,面对着眼前面容陌生的一大桌成年人,只能刷着过去的一些回忆,以此来慰藉此刻的一点温存──上学那会儿谁暗恋谁啊,谁出过什么糗,谁跟谁的关系比较好之类,三句话聊完就转接到现在做什么工作,买房了没有,什么时候结婚。
简单答完之后,又陷入无话的境地。而我,一边喝着西瓜汁,一边不停地想着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这场无聊而又浪费时间的饭局。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参加过类似的聚会,反正我的情况往往如此,老友见面,以为会有讲不完的话,其实长期的间隔,性格习惯差异难以通达,蜂拥的回忆,夹头夹脑,谈话的兴致非但不高,而且时常百感交集,思路阻塞。
离开学校已经8年,这8年足以成为一道分水岭,有些人已经结婚生子,有些人在事业上风生水起,过去青春纵然有着一样的土壤来浇灌,在此刻也培育成长出千姿百态的人生。
有一篇文章《知道你过得那样,我也就放心了》,文中说,每年的春节前后是同学聚会的高峰,但是真正的有钱人和穷人都不去同学会,每年固定发起、参加同学会的都是相同的一群人。
同学会筛掉了飞得过于高的、走得过于远的、混得过于惨的、性格过于强的……剩下一伙彼此过得差不多、活在同一坐标系里的同学。
每年固定约见相互确认“原来你过得还是这个样儿”,便可继续相亲相爱,同时安心地继续过自己或许是主流﹑或许是随大溜的人生。
很多人喜欢回忆青春,喜欢回忆上学时的经历,其实并不是感怀当时的爱情简单、友情纯真,而是沉浸在无法回去的过往和那个感觉不用拼命就可以和大家一样的自己。
关于青春,向小田写过一段非常绝妙的话,他说──
其实青春就是一群人,陪你度过一生中最胸无大志、无欲无求的时光,这群人中有你最想爱的﹑有你最想揍的,也有一些无关痛痒的。他们和你组成了喧闹的如梦般的场景,这场景明媚、阳光、生机勃勃、充满希望。这种希望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学校是你和同学阶层差别最小的时候,一出社会,立刻天翻地覆。
曾经整天腻在一起,曾经整天袒露心迹,对于同学这种情景型的朋友关系来说,并不能长久维持。
走向社会之后,你会对自己越来越有意识,对朋友也越来越有概念,知道在谁身上投入时间是值得的,在谁那儿只是浪费精力。
如果你扪心自问一下,那些曾经一起上过学的、一起共过事的人算自己的好朋友吗?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你比较尴尬。
社会学家说,结交挚友最重要的原因有三点:
(1)紧密接触。
(2)经常性地不约而至。
(3)具备能让人放下戒备,彼此袒露心迹的场景。
不过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各自的成长,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敞开心扉”“友情万岁”这样的话已经成了这个社会带有一种符号性质的陈词滥调。
如果你仔细回想一下,你上一次在另外一个人面前敞开心扉是什么时候,你上一次和人做深入的长谈,毫无保留地在另一个人面前袒露自己是什么时候,你就会尴尬地发现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甚至根本没有上一次。
同学会只不过提供了一个大家吹牛,检阅自己当前实力的舞台。也许曾经一见如故,然而再见已是陌路。
没事别想不开去参加什么同学会了。
微信群都300年没消息了,很多同学连好友都没加上,加上的还有一大半都屏蔽了,网上都没话聊,又何必见了面自寻烦恼。
我们这么努力工作、这么努力生活,不就是为了摆脱和远离那些因为命运安排而不得不在一起的人吗?
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跟真正聊得来的朋友吃吃饭,没那心情的话,哪怕一个人待着看看书、上上网也好。不必在别人面前假装自己过得很好,也不用费劲装出自己很牛的样子。
希望我们都能做到。
是不是我不结婚,就会失去你对我的尊重?
“你先结嘛,哪怕结了再离。”
讲真的,到我这个年纪,每次跟朋友出去吃饭、喝酒都挺尴尬的。
无论这个局的初衷是为了纪念朋友生日、婚宴,或者whatever(无论什么),到最后的point(重点)都会落在劝我早点结婚上面来。
是的,都不说先找个对象,谈个恋爱啥的,直接就说结婚,最好是明天就能领证,后天就能办事的那种。
前几天回了一趟老家,跟几个朋友喝酒。
本来聊得都挺好的,朋友们纷纷表示羡慕我单身、自由,买了房子,又买了车子,天天满世界旅行啥的,太快活了。
但是聊着聊着,话锋就变了,劝我早点把事情办了,反正迟早要办,别太挑,再挑下去好姑娘都被人挑走啦,你只能二婚啦。当时我的心情真是满脸“黑人问号”。
其中一个说:“要找一个完全符合你要求的人,是不存在的,结婚嘛,无非就是找一个人过日子,结婚之后,你说还有多少爱,爱情那东西都是虚的,找个差不多的就行。”
1.
“差不多就行了!”他们说。
这样的安慰,或者说教导,在我过去漫长的单身岁月里无比熟悉。
意思就是人无完人,找人结婚不是买菜,你不可能拿着你的标准去市场上任意挑选,你手上有多少钱,你就在这个范围内买自己最喜欢吃的,但是吃多了也会腻,更多的是包容、责任,巴拉巴拉。
这句话如果是由一个无关紧要,或者我不太care(在意)的人说的,我就会用一种“关你屁事”的眼神回复:你先管好你自己吧。
但是当我身边关系好的朋友、亲戚、长辈也用这样过来人的身份劝告我时,我还真得好好掂量掂量,是不是我这么多年的坚持有问题。
2.
有一次我通过后台,征集了话题──为催你结婚,你爸妈、亲戚、朋友说过哪些奇奇怪怪的话?
收到最多的是:你哪怕结了再离。
有个读者说:“我妈曾经跟我说,你哪怕随便在街上拉个人结婚,我都是高兴的。离婚的都比你单身的好听。”
还有些读者说,在爹妈、亲戚的逻辑里,到了30岁不结婚就像是残疾,要么就是给人做小三了,30岁之后再结婚就只能是二婚了。
尤其是女生,到了一定年纪,就没有资格挑选别人了,在长辈眼中,只要是年龄合适,跟你就是最配,也不管对方长得是美是丑,总之,再不结婚就晚了,再不生娃,可能都要绝经了!
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可能觉得自己的面子要比孩子的幸福更重要吧。
那么,我就想弱弱地问一句:是不是我不结婚,就会失去你对我的尊重?
3.
之前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一个小姐姐。
不是追求对象啦,就是工作上的一个合作伙伴,曾经就职于国内最大的快消品公司,典型的职业女强人,用你们熟悉的人物做类比,大概就是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袁泉扮演的唐晶吧。
长得很甜美,但是完全没有娇气,做事雷厉风行,是我比较欣赏的女性类型。
后来因为我离开A公司,所以私底下从合作伙伴关系变成了生活中的朋友,对她的个人感情生活也多了一些了解。
她老家是四川的,后来去上海求学,又在国外念了研究生,学成归来又回到上海,进了这家公司,7年的时间,一路从trainee(实习生)做到了市场总监的位置。前几年就在上海买了房,但大部分时间在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出差,一年在上海住不了几个月。
为数不多的假期时间,除了加班工作,就是到处旅行,或者健身、练瑜伽。
这样的人,身边当然不乏追求者,但是据她自己透露,除了刚来上海工作那时谈过一段不痛不痒的恋爱之外,就没有再找到合适的恋爱对象。
即使是如我这般条件差到要死的,要随便找个人结婚,搭伙过日子,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儿,更何况像她那样的人。但是感情这回事儿不是闭上眼就能过下去的。
4.
很多家长在催孩子结婚的时候,会说一句逻辑骇人的话:你念的书都白念了,如果当初不让你念那么多书,可能现在我都抱孙子了。
就像我在本文最开始说的,很多亲戚、朋友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你不可能找到一个百分之百满意的人。真爱是什么?真爱是你这辈子可能遇见鬼了,也不可能遇见的东西。
所以,差不多得了。反正我们都是差不多先生和差不多小姐,过一个差不多的人生,就可以了,还想怎样呢?每天想着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当然能让生命充盈起来,但是没有办法帮你消除寂寞,根源上的寂寞。
和菜头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你那么文艺,却还是没有爱人》,说书籍、电影、音乐、旅行、摄影这些东西,可能是一种障碍,让你长期卡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出不来。
因为它们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在丰富你的个人感知。而感知越丰富,人的情感也就越细腻复杂。感知就像是在钥匙上开的槽,槽口越多,对应的锁也就越复杂。
谁也不能轻易打开。
5.
这会有问题吗?
我在和菜头的那篇文章里没有找到答案。
但是我在很多个没有睡着的夜晚会去想,是不是必须结婚生子,一个人的人生才真的是完整的,我倒不担心晚年会怎样,毕竟现在社会的福利保障越来越健全。
我考虑的是,结婚生娃这件事,跟人生的完整性,是不是有必然关联。
就像你的爸妈告诉你的那样,你不结婚,你的人生就完了。就像你的同学会说,哪怕你买房、买车了,你不还是单身?就像你的同事会说,事业那么成功,做到那么高的位置,赚那么多钱有啥用,还不是没有男人?
好像单身本身就是一种罪,一种可以被攻击、被嘲笑、被抓把柄的人生缺陷。
我想来想去,脑袋疼。一想到漫长岁月,如果要和不喜欢的人将就度过,我觉得我会瞬间死去吧。
后来我逛豆瓣,看到我的友邻睡谷百合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她说──
相信自己能和一个不爱的人过日子,是很多婚姻失败的根源。
这种想法太高估人性了,一旦之后遇到一个喜欢的,尤其是互相喜欢的,所有日子累积起来的习惯与情感,一瞬间就溃不成军了。一定要找个互相喜欢的,然后在爱之中用有爱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和一个没感觉的人有日久生情的企图。
6.
“互相喜欢,日久生情”,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要找一个这样的人,跟大海捞针也没什么两样吧!
我不知道很多人的独身,是自我的主动选择,还是真的迫于现实无奈。
我只知道,如果一个人,TA认真工作,能负担起自己的生活,且能照顾好家人,无论TA单身与否,无论TA看上去是整天没心没肺,或者是你们眼中的瞎忙活,TA都是在认真生活,单身并没有什么好苛责的。
最后,祝单身者们越活越骄傲,不用太悲观,当然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幸福啦!
少做一些旅行打工的白日梦
喂,醒醒。
最近总是在做一个梦,梦里我回到了10年前的暑假,那时还在上大二,学校推出了一个去美国游学的项目,费用是4万块,包来回机票和食宿,老师说:“只要在那边干2个月,就能把4万块挣回来。”
看上去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连国外都没有去过,想来真的好丢脸。但是那时的我根本出不起这4万块,更没脸向家里要,于是在梦里各种挣扎和焦灼,最后竟然急哭了,嗷嗷的,醒来之后,枕巾湿了一片。
我想,北京也是国际化大都市了,cosmopolitan(世界性的),到哪儿锻炼都是锻炼,只要能跟老外交流就行,后来我跟一法语系的朋友商量,一起去三里屯使馆区附近某西餐厅端盘子,兴许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端了一个星期才发现,那家餐厅是西班牙菜还是意大利菜,我忘了,反正来的客人说话全是嘚嘚嘚的颤音,像小时候玩的玩具枪一样。
那年的暑假过得挺漫长的,好像要过一辈子一样。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内蒙古的同学,家境大概跟我一样,但是他比我好面子。他爸妈从老家赶来,劝他暑假回去,但是他非要去美国,甚至在大街上当着他爸的面大叫。他可以写欠条,这些年的学费、生活费和所有开销,等他毕业赚钱之后全部偿还,看上去好像要和这个家一刀两断的样子。
那天的谈话,我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天的阳光非常刺眼,没有一起吃个午饭,他爸妈就走了,说回家之后,会把4万块钱打到他的银行卡上。
新学期开学,出国交换的同学陆陆续续回来了。我问他,在国外两个月干得怎么样?赚了多少钱?口语水平有提高吗?他只是笑笑,然后默默地走开了。
前几天我收到一封邮件,是一个叫Julia的女生,从澳大利亚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发来的,此时的她正躺在一张小破集装箱改建的小破屋里的小破床上。
2015年,她在网上偶然知道了澳大利亚打工获得度假签证的事儿,因为一直有个出国梦,就想出国看看,于是辞掉了工作5年的事业单位,递交了申请。
那时她还想开一家咖啡店,想到墨尔本学咖啡,认为理想中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按部就班﹑毫无生气的,她想换一种活法。于是,辞职,出国,跟男朋友异国恋爱。
后来的事情,想必你也猜到了。
事情没有按照她的设想发展下去,原来计划在墨尔本找咖啡店学做咖啡,但是后来却去了离墨尔本十万八千里的乡下,在一家面包店做廉价劳动力。凌晨起床切面包,打扫卫生,工作的时候没人说话,没人的时候更孤独。
她打算过段时间再去墨尔本碰碰运气,但是说实话,她的动手能力一般,做咖啡水平一般。要是真的回国开店,她也心虚。
“朋友圈早就不敢看了,偶尔翻一翻大家po(发帖)的事,更觉得自己是个loser,已婚的成家立业,单身的逍遥快活,每个人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而我,毕业6年后竟然在一个自己做梦都想不到的鬼地方做苦力,这种差距和对比带来的痛苦让我崩溃大哭。
“现在的我一穷二白,男朋友不在身边,回国后还是大龄(29岁)失业青年。在开店的事上,钱不够、技术不足、缺乏自信和商业经验,饼都没画出来,真的体会到了因为自己的愚蠢而付出的巨大代价,这种沉没成本让我头皮发麻。
“出发前的信誓旦旦变成了现在的一地鸡毛,跟家里和男朋友都是报喜不报忧,对过去的决定后悔、对现在的经历痛苦、对未来的前景担忧焦虑,感觉这三种情绪已经要把我撕裂了……社长你是不是想说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是的,感觉自己真的好蠢好作,现在还像祥林嫂一样哭丧着脸,没救了吧?”
看到这种狗血故事,我也不禁为她流出泪来。
那些无良的媒体啊﹑公众号写手啊﹑段子手啊,为了卖鸡汤博关注什么都敢说,整天大肆宣扬辞职去旅行啊﹑间隔年啊﹑自由职业啊﹑开咖啡店啊,把一票年轻人的心忽悠得那叫一个荡漾。
每个文艺青年心中都有一颗自由飞翔的心,不甘被束缚,不甘朝九晚五,觉得自己出去之后就能做出一番什么大事来,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无畏、大胆、热血。
然后出去转了一大圈,除了要做的事情被耽搁了更久之外,其他什么也没有改变,去之前不会做的事情,回来之后依然不会做。
你们说感不感人?
以前经常听有些姑娘说,我的梦想就是开一家书店、开一家花店、开一家咖啡店。
每次听她们这样说的时候,我就吓到不行,感觉她们真的会做出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后来发现她们同时还说,明天我要减肥,明天我要早点起床,我就松了一口气。
我就发现,很多人其实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因为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件事情,你不会把它当作一种负担。你说你喜欢开咖啡店,但是给你时间,让你学习做咖啡,你又说你不在行了。
你说你是不是很可笑?
就连邱莹莹这种二愣子,一开始也是喝雀巢和麦斯威尔的主,后来不也是成了咖啡专家,当上了店长!你比邱莹莹脑子还要不好使?
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承认自己只是简简单单地吃不了苦、没有耐心、自尊心太强,还整日做梦呢?
很多人都说,我也好想出国打工啊,我也好想辞职旅行啊,我也好想开咖啡店啊,我也好想学英语啊,我也好想……我先明确一下,我鼓励所有人打破现有的生活,鼓起勇气去开辟新的道路,但是我也希望你能认清自我和现实。出国打工也好,辞职旅行也好,学技巧﹑学手艺也罢,这些都是工具、是路径、是手段,不是目的,你告诉我,你学会了这些之后你要通往的地方是哪里,然后呢?多问自己几个“然后呢?”
这个世界没有不辛苦的自由,很多人没有吹到山顶的风,半路的苦已经让你折服。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纠结了,let bygones be bygones(既往不咎),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好好珍惜在澳大利亚的最后几个月,然后回来重新开始。
29岁,做任何事都来得及。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人问有哪些大家不知道但很有趣的职业。
有个答案说,在新西兰有一种工作,下雨天工作人员会搭直升机巡逻草原。他要找到那些倒在地上的羊,因为那些羊的毛在雨天吸了太多水,负重倒在地上起不来。他要找到那些羊,一只只把它们扶起来,摇一摇,将它们身上的雨水抖掉。
很多loser看完就蠢蠢欲动了,哈,我真想做那个为他开飞机的人,对此我只想说:喂,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