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悲伤 Sur la tristesse
我属于最不会悲伤的人了,尽管大家众口一词都对这种感情格外垂青,我既不喜欢也不推崇。人常说这背后掩藏的是智慧、美德与良心——愚蠢恶劣的外衣。意大利人更恰当,对于恶意才用这个名词称呼。因为这总是一种友善的、疯狂的,也总是怯懦卑鄙的品质,斯多葛人不让他们的贤哲表现出这种感情。
传说埃及国王普萨梅尼图斯被波斯国王冈比西击败俘虏以后,看到女儿成了囚犯,穿了奴婢的衣服,被人使唤去打水,走过面前,周围的朋友都流泪哀号,他自己默不作声,一言不发,眼睛盯着地面;不一会儿又看到儿子被人拉走处死,他依然保持原来姿势;但是窥见自己的一名男仆夹在俘虏队伍中,他捶打脑袋,痛苦异常。
这与我们的亲王最近遇到的事,可以说无独有偶。他在特朗特听到长兄的死讯,长兄是他全家的顶梁柱和光荣;不久又听到第二个兄弟的死讯,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寄托,他经受这两次打击都神色不变,才几天后又获悉一个手下人也死去了,这最后一桩遇难摧垮了他的意志,使他难以自持,陷入极度悲痛与悔恨,有人以此为据,说只是最后一次打击才触动了他。事实是他已经达到悲愤的极点,任何微小的刺激都会冲破他坚忍的篱笆。
我说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去解释我们的历史。这次说的是冈比西,他问普萨梅尼图斯,为什么对自己子女的痛苦表现淡漠,而对朋友的痛苦那么难以释怀,他回答说:“对朋友的痛苦可以用眼泪舒解,对子女的痛苦是任何方式都不能表达其感情的。”
说到这里也可以古代那位画家的作品为例。他创作伊菲革涅亚献祭一画,在画面上的人,按照他们对那位美丽少女死亡的关心程度,表示各自不同的哀悼。画家已用尽了艺术的种种技巧,要画少女的父亲时,他让父亲用手遮脸,仿佛什么样的姿态也无法表达他的悲痛伤心。这就是为什么诗人们只能编造,说那位不幸的母亲尼俄柏,首先失去七个儿子,然后又是七个女儿,伤心过度,最后变成了一块岩石。
她痛苦得成了石头,
——奥维德
当意外事件已经超越我们的承受力量,我们感到沉痛、麻木,心如槁木死灰,只能用这个来表达。
是的,痛苦到了极点,必然会搅动我们整个心灵,夺去它的一切活力,就像我们刚听到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会魂飞魄散,瞠目结舌,动弹不得,只有痛哭流涕、大声喊冤以后,才像回过魂来,静心敛神好好思考。
痛苦终于哭出了声音。
——维吉尔
费迪南一世国王在布达附近,讨伐匈牙利已故国王约翰的遗孀一役中,德国统帅雷斯西亚克看到运来一具骑兵的尸体,由于大家曾见过他在战斗中异常英勇,也就跟着众人一起哀悼。但是他和其他人同样好奇,脱去死者的甲胄以后,发现这是他的儿子。在大家的哀号声中,只有他站着不出一声,不掉一滴眼泪,双目直视,愣愣地盯着他看,直至悲痛使他热血凝固,直挺挺倒在地上死去。
可以描述的火都是不猛烈的火(彼特拉克),情人要表达一种不可忍受的热情时,是这样说的:
可怜啊!我的感官失去了功能。
见到你,累斯比,
语言与灵魂,
消逝无踪。
一团火苗烧遍四肢,
嗡嗡之声冲击耳膜,
眼睛盖上了
沉重的夜幕。
——卡图鲁斯
这里岂不是在说感情处于最激烈动荡的时刻,我们不善于哀声叹息,诉说衷肠,精神上疑虑重重,肉体也因相思而懒慵无力。
有时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机能不足,不合时宜地袭击着有情人,由于极端热情,就在享受怀抱的时刻,突然如同跌入了冰水之中。一切让人体验与回味的热情,都只是平凡的热情。
小悲易表情,大悲无声音。
——塞涅卡
不期而至的好事同样使我们吃惊,
一见到特洛伊军队簇拥着我过来,
她摸不着头脑,神思恍惚,
脸色苍白,目光定定地昏倒在地,
隔了好久才说出一句话。
——维吉尔
除了这位罗马妇女,意外地看到儿子从卡尼溃败中归来,惊喜而死以外,还有索福克勒斯和暴君狄奥尼修斯也是乐极生悲,塔尔瓦听到罗马元老院要给他授勋时即刻死于科西嘉;我们这个世纪利奥十世教皇,渴望攻下米兰,听到米兰城破之时,欣喜若狂,突发高烧,为此一命呜呼。人类的愚蠢还有一个更好的例证,据古人记载,辩证学大家狄奥多洛斯,由于在经院无法当众解答人家向他提出的论题,羞愧到了极点,竟猝死在现场。
我很少陷入这类强烈的情绪。天性鲁钝,天天用道理开导自己,也就变得更加木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