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夕拾诗稿》是我的第三本诗集。收入本集的是本人退休后近十年来创作(包括改旧作)的诗词545首,其中五绝81首,七绝186首,五律63首,七律77首,词130首,古风8首。另外,还收入散曲30首,楹联28副,现代白话诗5首。
我一生从事银行工作,诗词是业余爱好,退休后才成为生活的主题。古典诗词是讲格律的,正如学书画先要学笔法技法一样,学诗词也要先学习格律知识,包括诗词的体裁、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创作诗词,如不讲格律,特别是不讲平仄,就不能称作诗词。现在诗词界倡导用新韵,我是拥护的,只是自己普通话不标准,又年事已高,至今使用的仍是平水韵。
诗词格律是入门的工具,懂得它并不等于就能写好诗词。现代人如何写好诗词,诗词行家讲得很多。我在实践中概括为三句话十个字:立意新,有诗味,通俗易懂。听起来很简单,三者同时做到则很不容易。
立意新,并不是随便说个观点就可做诗,它需要从生活中多角度的思考和提炼,才能发现新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话,做到言之有物,情感浓厚,能反映时代特点,既不人云亦云,更不无病呻吟。
有诗味,是指意境鲜明,构思新颖,有韵律,有情趣,有美感,能启示人生,等等。宋人以文入诗曾被批味同嚼蜡,这似乎过分了,至少许多哲理诗人们还是喜欢看的。以我浅见,以文入诗从唐朝已开始,如杜甫、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即是。文也好,议论也好,若能与情与景相融,就可开拓诗歌艺术的新境界。
通俗易懂,是语言表达问题。诚然,诗词是以文言为基础的,但历史上文言也是随时代变化的,诗词中古汉语词汇已死亡了的不能再用,尚有生命力的当然要继承和发展,同时要着力吸收现代汉语甚至口语入诗。典故应尽量不用,如用则用大家熟悉的。语文创新是诗词创新的关键,一定要在炼句炼词炼字上下工夫,学学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
杜甫说的“晚节渐于诗律细”,指出了如何正确对待格律问题。律者,法度与声韵也。细者,谨严与变化也。这是说,对诗词格律,既要严格遵循,又要灵活运用。熟能生巧,水到渠成,知古而不泥古,循律而不拘律,像孔子所说,人生到了晚年可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讲前面这些话,并不是我的诗词已写得很好,而是说我朝这方向在努力。
我从自己创作的诗词曲各类作品中,选出写法各异的20首作为我的代表作,放在诗集正文之前。这些作品大部分已被收入当代中华诗词丛书《吟苑英华》和中国国家诗书画院主编的《传世孤本》等全国性书刊。故建议读者在看本诗集前,不妨先看看这20首,如有兴趣再去看书,如觉得没有看头,那就到此为止,不必再去浪费时间。
退休后这十年,是我养病的十年,也是我重新学习、自我反思的十年。感谢祖国山水风光和改革开放新貌给我以感悟,感谢亲友们,特别是人民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的老同事,之江诗社的诗友和茶文化俱乐部的茶友,他们给我以快乐。我之所思所感,全收聚在《闲庭信步》散文集和本诗集中。我在晚年能将此两书亲自送给亲友们作留念,或作消遣,或作批判,实乃人生之大幸也!
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钱法成会长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冯社宁和蒋希宁先生为本书的编审出版付出了辛劳,我深为感谢!
陈颖光
2013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