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爱新觉罗·奕劻是晚清政坛上一位重量级人物。他占据了清王朝的好几个“之最”:

他是晚清首贪。他贪污纳贿的本事,在清朝历史上似乎只有乾隆时期的和珅可与其一比;

他是清朝最后一位首席军机,又是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在清朝最后的时间里,他实际上是能够主宰这个帝国命运走向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掌舵人之一;

他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个铁帽子王。自他以后,清王朝再也没有加封世袭罔替王爵者。

此外,他还是五朝元老。从道光三十年(1850年)年袭辅国将军起,身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亲身见证了这个王朝是如何从衰世走向覆亡,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他很会做官。他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做官时间最长的人之一,是晚清官场的一根常青藤,用清朝第一官场不倒翁称呼他也不为过。

作为首席军机、内阁总理大臣与皇族亲贵,庆亲王奕劻是光宣政局变动中的关键人物。自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大清国的内政外交几乎均操其手。因其在20世纪中国政坛上的特殊地位与影响,奕劻的名字几乎为西方各国所知晓。但是,关于奕劻的研究,迄今为止,仍然十分薄弱,学界只有零星的论说,缺乏系统性的成果。其原因,主要是奕劻本人没有文集与日记传世,资料十分缺乏,因而深入研究这个人物困难很大。

今天,人们一提起“铁帽子王”,大多立刻与奕劻挂起钩来。实际上,清朝的铁帽子王不止奕劻一人,他也不是最出名的铁帽子王,只不过奕劻长袖善舞,娴熟宦海之术而已。所谓的“铁帽子王”,不过是清朝世袭罔替王爵的一种俗称。这种制度发端于清初皇太极时期,定制于清中期乾隆年间。有清一代,共封有十二位铁帽子王。他们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成亲王岳托、颖亲王萨哈廉、承泽亲王硕塞、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在这十二位世袭罔替的王爷中,前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赫赫战功的皇室宗亲;后四位则是在清朝中后期因为辅佐雍正皇帝及慈禧太后有功而受封的(奕则在道光皇帝遗嘱中已经恩封恭亲王)。自皇太极创制“铁帽子王”开始,经顺治、康熙、雍正数朝,“铁帽子王”已名存实亡。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见王爵制度紊乱,遂对其重新进行审定,并将爵位世袭罔替的制度明确颁行。此制度把王爵分为“军功”和“恩封”两部分。凡是因战功所得王爵,一律“世袭罔替”;凡恩封得到的爵位,则必须“以次递降”,即每袭一次降一等,至奉恩将军截止,从此划清了“铁帽子王”与一般王爵的界限。也就是说在乾隆之前,“铁帽子王”的爵位或降或削,并没有同时存在过,直到乾隆皇帝给他们厘清世系,恢复爵位名号,宗室王爵世袭罔替之制才终于明确下来,“铁帽子王”的俗称也才最终形成。清代皇帝推行的世袭罔替的宗室分封制度,本是树立中央权威、稳固统治的需要。与以往朝代相比,清朝对宗室诸王的管理十分严格,即使是铁帽子王也有错必惩,动辄获咎,亲王、郡王的名号犹如铁帽子可以世袭罔替,但戴铁帽子的人则可以随时更换,只要犯法,铁帽子王一样要被问罪,其实一点都不“铁”。清朝的封爵制度对诸王的约束显得简约而严厉。宗室诸王有封号而无封地,亦无属国,只能在京城王府居住,不得随意离开,他们不能到地方任职,无法干预地方政务,更不能掌握军队。历史进入晚清,情况才稍微有所变化,奕劻因为辅佐慈禧太后稳固统治有功,光绪十年(1884年)十月,进庆郡王。光绪二十年(1894年),“太后六十万寿,懿旨进亲王”(《清史稿》,第9097页)。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宣统皇帝即位后,因为奕劻第一顾命大臣的身份以及位高权重的地位,监国摄政王载沣又以宣统皇帝的名义颁布诏书:“朕入承大统,登极礼成。已敬谨恭上皇太后徽号。巨典昭垂,允宜覃敷恩泽。惟思推恩之序,又宜首重亲贤。庆亲王奕劻,公忠体国,懋著贤劳。庚子以来,顾全大局,殚心辅弼,力任其难,厥功甚伟,应加优赏,用奖勋猷。加恩著以亲王世袭罔替。王其敬承恩命,毋得固辞,蓝笔谕旨缴进,钦此。”(《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34册,第295页)明确命奕劻“以亲王世袭”(《清史稿》,第9098页),从而确立了他的铁帽子王的地位。1912年,随着清室逊位、民国肇建,清朝的铁帽子王制度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奕劻便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所谓的铁帽子王。至于有关他的是是非非,本书将逐步加以探讨。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