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目标引他一步步前进

2.目标引他一步步前进

2005年4月19日,南部县大桥区石泉乡的一个偏僻山村里,爆竹连龙,人潮涌动。在乡亲们的翘首期盼之中,美国波士顿学院纳米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美国全美终身教授任志锋偕同其夫人何瑞萍回到他们魂牵梦绕的故土。

任志峰的归来不仅打破了山村一直以来的宁静,还为母校大桥中学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一时间,他当年刻苦求学的故事再度被人们忆起……

一路努力,被聘为美国终身教授

“只有笨蛋才会去做超导研究。”

“若搞超导研究,要想在美国拿到教授职位永远不可能。”

在1980年的高考中,17岁的任志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工业学院机械系。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得知自己的专业是机械铸造,他一度心灰意冷到极点,心里暗暗地想:机械铸造与小镇上的铁匠打铁有何区别呢?这与自己当初要当科学家的梦想简直是天壤之别。猛然间,他想到放弃这次机会,再复习一年,争取来年考取名牌大学,然而,一想到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他又犹豫不定,若要父母再操劳一年,实在于心不忍……正在这时,何国安老师来到他家,得知他的想法后却鼓励他去读大学,并对其说道:“只要自己努力,不管在那里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昔日老师的鼓励使他在无形中再次看到希望,然而,当他满怀豪情地跨入大学校园的门槛后,却发现校园环境与自己所想象的“象牙塔”相差甚远,许多同学并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努力学习,而他却仿佛成为同学心目中的“农村呆子”。一时间,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并在不经意间产生一种“得过且过”的想法。虽然没有认真学习,但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居然排在全班第三名,“不劳而获”的结局使他拥有些许的飘飘然。

一天,任志峰偶然地从报纸上得到一则消息——一个身世与他大同小异的农村孩子却如愿以偿地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为此,他感到十分震撼,并暗暗地想:别人的条件也是与自己一样差,却从不放弃追求,为何自己却不能那样做呢……就这样,那天晚上,他彻底难眠。在辗转反侧中,他竟然发现宿舍里还有朋友在悄悄读书,感到甚为惊讶,假意下床上厕所,才得知那个朋友是在为考研做准备。于是,第二天,他便带着自己省吃俭用的零花钱,买回一些考研的书籍。

1984年大学毕业后,任志峰顺利地考入华中工学院攻读铸造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把科研方向定位在出于科研前沿的金属凝固理论。从四川工业学院到华中工学院,他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还迅速形成一些新的理念。此时的他深知自己距离科学家的奋斗目标并不遥远,只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于是,他又把自己的目光锁定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中科院。

1987年,他如愿以偿地考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并从事超导物力研究。为了早日取得科研成果,在不断从事研究的同时,他还积极与国外的一些大学写信联系,并在信中表明自己留学深造的愿望。他先后三次寄出的上百封信均如同泥牛入海,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们,努力的人总会为自己赢得幸运的宝石。最终,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纽约大学为其伸来热情的双手。

1990年,任志峰取得超导物理研究方面的博士学位,同年5月,他又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初到美国,当他表明自己从事超导研究的愿望后,一位高鼻子蓝眼睛的美国教授冷冷地对他说道:“只有笨蛋才会去做超导研究。”并当着众人的面告诉任志峰:“若搞超导研究,要想在美国拿到教授职位永远不可能。”

面对艰难的挑战,任志峰咬紧牙关,以其中学时代的拼劲而整日扎在实验室努力工作。在此期间,他所撰写的超导论文被发表在美国权威的学术期刊上。论文一经发表,便立刻引起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王瑞骏教授的极大关注。为了帮助任志峰继续研究,王教授特意建立了一个超导研究实验室并聘请任志峰为研究教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之后,任志峰所研究的碳纳米管技术、纳米净水技术曾在美国引起巨大轰动:虽然在600℃高温下培植而成的碳纳米管,细到仅有一根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但它的硬度却超过钢铁的硬度,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直到这时,曾经预言他不可能成功的那位美国教授也为此颇为惊讶,他不仅改口称其为奇才,还觉得他所研究出的这一切简直不可思议。

1999年6月,任志峰以其波士顿学院纳米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的身份,被聘为美国终身教授。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回报母校与家乡所做的努力只能算作一点小小的心意,犹如杯水车薪,但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关心农村,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从而回报社会……”

1996年,任志峰拥有了美国国籍。虽然他定居美国,国籍有所改变,但其对祖国、对家乡的那份情谊却始终未变。他不仅时时刻刻关注着祖国的变化,还常常为两个孩子讲述中国历史,教他们学习中文,以便他们能够在有朝一日的明天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每逢春节、中秋或国庆等重大节日,任志峰夫妇总会给国内师友打电话问好,并为其寄来明信片或节日礼物。

在工作之余,任志峰喜欢与夫人何瑞萍在自家的后院里种植蔬菜,且最爱种的蔬菜则是黄瓜。毕竟黄瓜是其幼小时期充饥的美食,曾在旱灾的时候,他的父亲任宗纯就是依靠卖黄瓜挣来的钱为他拼凑学费的。正是由于拥有那些黄瓜,他才一次又一次地避开失学的危险。在美国工作与生活多年,任志峰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生活一直十分俭朴。

2001年,任志峰的母校四川南部县大桥中学举行校庆,当时的他由于正在攻克纳米研究中的一项难题而没有时间回校,于是,就亲自为母校发去贺电并寄出2000美元。2003年7月,阔别家乡多年的任志峰由于探望父亲的病情而赶回老家,望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禁不住喜极而泣。然而,在走访一些师友之后,任志峰发现母校大桥中学的外语师资力量尤为薄弱,母校学子的英语口语水平不尽如人意。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开阔故乡学子的眼界,他返回美国后,极力说服一些美国朋友前往大桥中学进行支教。在任志峰的一番努力之下,2004年3月19日,四名美国教师在其夫人何瑞萍的带领下越洋来到大桥中学,每天,他们不仅要为大桥学子上好七节课,还要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学校的老师补习英语。2005年4月19日,又有几位美国教师、加拿大教师随同任志峰夫妇从美国来到四川,准备为大桥中学义务开展支教活动。

任志峰尤为关心家乡的建设。2004年7月,当他得知石泉乡的那条碎石路由于资金不到位而久未修好时,便毫不犹豫地捐出16万元人民币,将此条道路修成平整宽阔的水泥路。任志峰时常这样说道:“我回报母校与家乡所做的努力只能算作一点小小的心意,犹如杯水车薪,但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关心农村,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从而回报社会……”

从表面看来,虽然任志峰十分平常,且在美国拼搏了15年,但他乡音未改,并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那种朴素,朴素的让人察觉不出。任志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一个社会中,虽然并不能使每个人均成为教授与科学家,但一个人若确定了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就要想方设法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否则,其人生的精彩就会由于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湮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