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十字路口,他如何选择?

4.十字路口,他如何选择?

华罗庚的人生出现了转机,他的数学才华得到了肯定,继续深造也成为他的梦想。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在清华的推荐下,华罗庚得到了去英国留学的机会。可是,他并不是冲着学位去的,只是为了多学一些。

从清华到剑桥

“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1936年,在清华大学的推荐下,年仅26岁的华罗庚被送往英国留学,学校是当时很多人都视为圣殿的“剑桥大学”。当时在剑桥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哈代听说了这件事情,但恰巧当时他有事需去美国,就给华罗庚留言“两年内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如果是一般人的话,则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可见哈代对华罗庚是相当重视的。但是对于华罗庚来说,博士学位并不是他所想要的,他只想以一个访问者的身份去学习。

一位教授表示不理解他的想法,因为如果他拿到博士学位,在国内外都会有重要的影响,这可是很多在剑桥求学的学者们梦寐以求的头衔。这位教授便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因为做访问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好几门学科。因此,不管自己的成就如何,每当要写自己的文化程度时,华罗庚都会毫不犹豫地写上“初中毕业”。

在剑桥的两年学习时间当中,华罗庚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数学理论中的难题上,根本没有想过为自己申请学位。虽然没有拿到博士的头衔,但前前后后共发表了20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的赞赏。若是论水准而言,几乎每一篇都可称为上乘之作,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论文写的是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华罗庚所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哈代教授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道:“我的著作中将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看来有必要修改一下了。”

当时的剑桥大学具有“世界数学中心”之称,全世界各国优秀的数学家几乎都云集在这里。华罗庚参加了一个数论专家研究小组,主要研究堆垒素数论中的问题。1938年,华罗庚从英国回来,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后来这本书成为数学经典名著,先后用俄文、德文、英文、匈牙利出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946年3月,华罗庚应邀到苏联访问,回来后不顾反动当局的限制,在昆明做起一次“访苏三月记”的报告。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的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在1948年时被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妻子和三个儿子也来到美国,和他团聚。

新中国成立,回国建设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得知这一消息后,远在海外的华罗庚兴奋不已,他决定回到国家为国效力。很多人都说他傻,因为当时的华罗庚很受器重,年薪达到1万美元,生活过得很舒适。他有自己的小洋楼,里面有学4个卧室、两间浴室,还有一个能够容纳五六十人开会的客厅。除此之后,他还有自己的小汽车,学校里还专门为他配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可见,美国的科学界对他是高度重视,而他也是第一个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人。

很多人都认为,华罗庚在美国已经功成名就,是不会再回国了。不过,物质生活上的富足并没有留住他的爱国之心,他常说:“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在华罗庚的心里一直都有个心愿,那就是有召一日能够回国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把祖国建设好”。因此,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便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富裕生活,冲破重重阻碍和封锁,带着妻儿回到了祖国大地。他们于1950年2月到达香港时,他写下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信中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想要为国效力的热情,还鼓励海外的学子为新中国服务,他充满激情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华罗庚受到了毛主席的《实践论》影响,坚持到群众中去,将数学从书本走向了社会实践,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因此,他也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一位美国教授后来在评价华罗庚回国一事时,这样说:“如果华罗庚能留在美国,还可以对数学做出更多的贡献。不过他回国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很难想象如果他不回去,中国数学会怎么样。”

回到祖国后,华罗庚又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的数学系主任。不久,他便接到了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邀请,开始筹建数学研究所。1952年7月数学所成立,由华罗庚担任所长,他潜心为国家培养数学人才,著名的数学家王元、陆启铿、陈景润等都曾在这里学习。

回国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华罗庚在数学领域里的成就便硕果累累,他发表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并被多个国家翻译出版。为了培养青少年们对数学的兴趣,他还在北京发起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从出题、监考再到阅卷,华罗庚都亲自参与,还多次到外地去推广这一活动。他写的很多数学通俗读物,都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还发起创建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总之,华罗庚投入了极高的爱国热情,不断地为数学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

1979年,华罗庚应邀到英国去讲学。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学者来为华罗庚敬酒,突然她问了一句:“华教授,对于当初回国的决定你不后悔吗?”面对这个不太友善的提问,华罗庚坚定又十分有礼貌地回答:“不!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铿锵有力的回答将爱国的热情溢于言表,也赢得了在场很多人的敬意。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做演讲,他先是用中文讲,后来又改为英文,很多日本的学者都被他精彩的演说深深地吸引。原定45分钟的报告,由于大家经久不息的掌声,而被延长到了一个多小时。当华罗庚满头大汗地结束演讲时,突然心脏病发作,他倒在了讲台上。这一倒,他就再也没有起来。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华罗庚不重视学位,只重视自己可以学几门学科;不重视金钱名利,只重视自己是否能为国家出一份力。这份豁达的情操,这份爱情的热情,无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