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仕——中国水稻业的先驱者

林芳仕——中国水稻业的先驱者

林芳仕,是我国著名的农民科学家,30多年以来执着于科学研究,几乎将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上面,就像一只“候鸟”迁飞于湖南与海南之间。在他的努力钻研下,成功培育出了15个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为农民创造出了25亿元的效益。2000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用自己的热血来钻研科学

科学研究的道路是充满艰难与挫折的,它可能会让人饱受打击、饱经挫败感,但林芳仕没有一丝畏惧。他无时无刻不在用一种严肃认真、勇攀高峰的科学态度去探索、去追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雨飘摇,他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对田野的考察,而这也让他的人生得到了丰硕的果实。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年多种一季试验田,就可能多出一点科研成果。”

“当时首先种的4亩地,第一季在我们所里就超过800斤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当时50万亩在全国来讲算是面积最大的。”

1968年,林芳仕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他先是被分配到了0637部队农场劳动,两年之后又去了衡阳农科所,这一干就干了30多年。1971年,林芳仕参加了袁隆平办的杂交水稻培训班,他暗暗下了决心,要做一个像袁隆平那样的人,进一步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

那个时候,由于杂交水稻才刚刚问世,还是不能彻底解决农民吃饭的问题,衡阳地区也只能做一季中栽培晚稻。至于双季晚稻的栽培,则还是一块“未知地”,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一片空白,林芳仕决定开垦这块“未知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林芳仕将自己丰富的育种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并在衡阳和海南两地建立起了试验田,无数次地往返于两地之间。他顶着酷暑,冒着严寒,不分昼夜地守在试验田边,详细地记录水稻的温度,开花的时间等等,希望能够有所发现和突破。杂交水稻育种的道路,注定了是十分寂寞而艰苦的。在林芳仕几十年的科研时间里,他就像一只候鸟一样,春夏秋三季呆在衡阳,一到冬天便去海南岛,在那里呆上三四个月。

终于在1975年时,他精心培育的4亩多实验田结出了累累硕果,第一次证明了在南方稻区杂交水稻作晚稻栽培是切实可行的。不过,难题还是不断袭来。杂交水稻的制种是很难的,按照传统的做法,湖南的制种基地设在广西南宁地区,由于路途遥远,因此制作成本也相应增高。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在衡阳也制种呢?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林芳仕又开始了孜孜不倦的研究。他不停地往返于图书馆、气象局和田间地头三个地方,仔细观察,并做了几十万字的笔记。后来,大量事实都表明,衡阳地区在八九月份时,白天气温基本上保持在25~28摄氏度之间,完全适合水稻开花的温度。

经过一系列精心的准备之后,林芳仕在衡阳秋季制种159亩,得到了亩产29.5公斤的好收成,比起在南宁制种还高出了73%。这一消息一传出去,便轰动了全省,从此湖南结束了杂交水稻“借地制种”的历史,并为以后种植水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很多人都说,这项研究成果是湖南农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自古以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会让人敬佩的人,林芳仕自然也得到了世人很高的评价。1976年,衡阳地区成功推广杂交晚稻50万亩,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跨进了一个台阶。它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很多农民喜笑颜开,有些人甚至在田头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后来林芳仕在提起这件事情时还一脸骄傲地说:“当时首先种的4亩地,第一季在我们所里就超过800斤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当时50万亩在全国来讲算是面积最大的。”

80年代时,粮食的丰产给农民带来了莫大的惊喜,但同时一系列的问题也相应产生,那就是产量虽然提高了,但品质却并不优良,结果最终伤害到的还是农民。当时,上海和广东的一些商场甚至还挂出了“好消息:今天不卖湖南米”的招牌,这让林芳仕深切地感悟到:提高粮食的品质已经迫在眉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芳仕又开始了潜心研究,终于选育出了全国第一早杂新品种“威优98”,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优良特点,随后便迅速在全国进行推广。随后,他又选育了一系列产量高、质量优的杂交早稻组合,使农民收入增收了25亿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林芳仕的科研成果也令国外许多专家刮目相看,并得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高度评价。

不过林芳仕对这一切都看得很开很淡,他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些就像稻花,最终会消逝,人们需要的是稻谷。”其实,林芳仕就是一株沉甸甸的水稻,成熟而饱满,朴实而低调。

林芳仕的研究成果,使得水稻的种植又提升了一个阶层,造福了人民,也造福了国家,更造福了社会。这一系列的成功,就是靠着他不断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换来的。想要成功,你也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