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缘——记获得全国民间文学一等奖的西藏老作家廖东凡

西藏缘——记获得全国民间文学一等奖的西藏老作家廖东凡

洋滔

走过茫茫的藏北草原,走过险峻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号称“人间绝境”的墨脱,走过冈底斯山,走过喜马拉雅,雪域大地留下了廖东凡辛勤而匆忙的足迹。在西藏,廖东凡度过了生命中最可珍贵的24个春秋,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西藏和西藏人民,为西藏的文化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自己的行动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西藏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拳拳赤子情。

从中国最高学府走上“世界屋脊”

1961年廖东凡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时,西藏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有许多事情要做,23岁的他为了支援边疆,也为了在最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和考验自己,毅然报名到“世界屋脊”去工作。

廖东凡进藏后,被分配到拉萨市文艺工作队。文工队的演员来自拉萨各个城区,基本上不会说汉语,而小廖刚来,既不懂藏语,也不习惯当地的饮食和生活。他没有气馁,没有抱怨,和同事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长达8年之久。

他每年中都有几个月的时间和演员们一起翻山越岭到农村和牧区去巡回演出,进行社会调查,请村里的老人讲村史。正是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廖东凡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藏语,习惯了藏家生活。这期间,他编写了上百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其中《哈达献给毛主席》风靡全国,小歌剧《争灯》《模范家庭》等受到了藏族群众的喜爱。演出队也受到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欢迎,被誉为雪域高原的“乌兰牧骑”。

“文化大革命”后期,廖东凡下放到堆龙德庆县,在农牧民中生活了整整4年。在这里,他热情而勤奋地工作,走遍了县里的村村寨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和农牧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至今有些农牧民还和他保持着密切联系。他组织的由翻身农奴组成的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曾作为翻身农牧民的代表赴京演出,为西藏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1975年,廖东凡回到拉萨,任自治区群艺馆副馆长。由于他才华出众,5年后,被任命为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0年间,他走遍了西藏各地进行社会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民俗资料。1982年,已经44岁的他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多雄拉雪山,徒步到墨脱区考察。长期的实践和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和次仁多吉、次仁卓嘎记录整理的《西藏民间故事选》一书获得了全国民间文学一等奖。

笔耕不辍,弘扬西藏文化

自进藏之日起,廖东凡就一直勤奋写作,40年来笔耕不辍,其作品在宣传西藏的同时弘扬了藏民族文化。他的专著和合著有10多部,近200万字。《西藏民间故事选》《西藏谚语》《雪域西藏风情录》《百年西藏》等著作成为藏学研究的重要书目。他作为中国藏学家代表团成员,出访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并在墨西哥伊比利亚大学做了精彩的西藏民俗演讲。

1985年10月,廖东凡回到北京,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主持协会的日常工作。此后他还担任中央统战部主办的外宣刊物《中国西藏》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中国西藏》发展迅速,由一种文版增加到汉、藏、英三种,并由季刊增为双月刊,发行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让西藏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西藏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特别是海外藏胞的欢迎。

廖东凡对于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藏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有着亲切体验。他说:“无论是一个人的良心,还是共产党员的党性,都不能允许西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支持者对西藏历史的歪曲和对现实的诽谤。”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撰写文章,利用国内外各种讲坛,介绍西藏的真实情况。1991年,他深入堆龙德庆县色新村,对数十户达赖原农奴和奴隶进行详细的社会调查,用数字和事实揭露了达赖家族丑陋的人权记录。

“西藏招待所”

“西藏招待所”是朋友们对廖东凡家的敬称。廖东凡在西藏多年,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中有官员,更多的是普通群众。这些朋友到北京出差、看病、探亲时都会到“老廖家”看看。有的在廖东凡家里借住,短则几天,长则一两个月。他全家人热情接待,待若上宾。

廖东凡的妻子上班比较紧张,但她依然为客人烧水做饭,热情招待客人。从西藏内调回来的老同志,常把廖东凡家当作聚会的好地方。老廖总是乐呵呵地说,欢迎,欢迎。

现在,廖东凡退休了。大家都说,老廖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可以好好休息了。老廖却说,我的工作可以退,一个党员的职责不能退,我的事情还多着呢。

这不,他又和北京从事西藏题材写作、出版、影视创作以及民俗研究的老朋友,在“西藏招待所”切磋起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