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投稿过程

跻身前列的秘诀是起步走。起步走的秘诀就是把压力山大的复杂任务细化成可以应付的小事,然后从第一件事情开始做起。

——马克·吐温

在接下来的三章中,我要带领你一探组稿编辑的内心世界。我敢打保票,他的内心世界很可怕。可是呢,你的小说的前50页要通过这样的大脑把关之后,你的小说才有出版的机会。所以,我们必须深入这个黑暗的洞穴去一探究竟。

那些尚未在出版社出版过作品的作者往往以为出版社这种单位里的人都是面无表情的,里面的神秘大腕儿都是铁面无私的,他们筛选图书的程序神秘兮兮,最后做出出版与否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有时英明无比,有时则显得莫名其妙。最后的谜底被一层层神秘感包裹着放置在一个迷宫里面。

其实,出版公司跟其他类型的公司没有什么两样。这儿的工作人员也是跟你一模一样的人,倘使把你放在他们的位子上,你也一样能做出这些决定。关键并不在于如何揭开外星人神秘的思维程序,而是要大概了解一下,在这个人读前50页的时候,他心里究竟需要考量哪些因素。

从这个角度出发得到的见解可以帮助你把小说的开头写得更好,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小说开篇将在什么样的竞技场上展开角逐。

1.开篇的内外环境

起初,宇宙被开创出来。这件事当时就曾惹起众怒,后来一直被人们公认为是一个糟糕的主意。

——道格拉斯·亚当斯

在你的前50页得到组稿编辑的认真审阅之前,其实早在你投递的稿件来到她的手上之前,她的脑子里就一直在思考很多别的事情。

第一,她简直忙碌得不可想象,她很可能无法忙里偷闲地把自己关到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把投稿信和稿件都通读一遍。经纪人或者其他渠道投送来的稿件已经积压成堆了。这堆稿件被戏称为“烂泥堆”。可是,她知道自己必须发现小说新品,以便填补新书推出时间表上的空当。她知道自己必须发现小说新秀,这样既有利于出版社的长远发展,又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出版社的编辑经常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正如落败的橄榄球队往往频繁更换主教练一样。于是,她知道自己必须为球队赢得几次达阵,而这就迫使她发现新的好书。

我所说的“好书”未必是写得很好的书或者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我说的是销售业绩良好的书。在出版社里,人们把编辑看成智囊,他们端坐于象牙塔内,满脑子想的都是济慈、弥尔顿、莎士比亚这样高妙的构思。他们大都喜爱优秀的作品,尤其是精品小说,他们更加重视精妙的创作技巧以及潜在的文学贡献,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对俗事的考量,比如售书赚钱以便保持公司正常运转以及支付电费这样的俗务。

这些拿着低薪、胸怀大志的编辑还要在心里掂量第二个问题:她能否从面前的一堆书稿中间发现一本可以让出版社赚得盆满钵满的书稿呢?残酷的现实让她明白,她的任务不是发现福克纳、斯坦贝克、福斯特这样名垂青史的作家,而是能赚大钱的印钞机。这样的书籍才是现金奶牛。这样的书行销畅旺,一开张就能让出版社吃上半年。

虽说我们那位胸怀大志的女编辑知道这一切,但她仍然对很棒的小说情有独钟,语言精练的大师级作品仍然叫她刮目相看。所以,她毅然决然、全心全意地想要发现写得最棒的小说,这样的小说才有可能成为出版社的印钞机。到头来,或许一部作品让她感觉糟糕,但同时她也知道这部作品肯定能畅销,这样的书也许是她不得已的选择,不过,在最后通牒到来之前,她依然想尽量兼顾质量与效益。当她阅读你的前50页的时候,她希望你能帮她做到名利双收。

如果编辑能够不顾盈亏地出版一部自己喜爱的小说,这自然很好,不过,这样的做法并非常态。只有独立出版商和像我这样的小出版社才会做这样的事情,不过,这个话题是我们在另一本书里要探讨的。

你的前50页的审阅者精神压力很大,她不知道能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她天天累得要死,在阅读稿件的时候要顶住重重压力,与此同时,她没有足够的审稿时间,急欲发现写得很好而且很能赚钱的小说。

大体上,文学经纪人和编辑青睐同样的小说作品,不过,经纪人的烂泥堆要比编辑的烂泥堆高出许多,而在质量方面比后者又逊色不少。一般来说,经纪人欢迎任何人给他发电子邮件,而大型出版社的编辑则要屏蔽这些信息。她收到的稿件是由经纪人把过关的。此前,经纪人已经彻底把真正的烂泥堆清理干净,把前景最好的稿件挑了出来。

最好的经纪人是那些曾经做过组稿编辑的经纪人,因为这种阅历让他们深知自己的客户即出版社的组稿编辑们心里有哪些考量,哪些作品能入他们的法眼。所以,当经纪人阅读你的前50页的时候,虽说他也许很忙、很累,但是他不须像编辑那样担心如何保住饭碗儿。精心构思的作品或许未必是他的兴趣所在,可是他知道有些客户对此感兴趣,由此他也能大概知道在客户眼里优秀的小说创作手法是什么样的,然后他就会把这方面的知识应用到自己从烂泥堆里淘金的事业中去。

大体上讲,经纪人急欲找到那些很有可能大卖特卖的畅销书。经纪人要把书稿推荐给编辑,他知道编辑也很关心一本书能否畅销,而且他清楚出版业务的游戏规则。他知道,清心寡欲的专职编辑并非出版业务的最终决策者,出版社负责销售和经营的副总才是决策人。所以,他现在想到的是未来要召开的出版业务委员会会议。当经纪人阅读前50页的时候,他心里就开始惦记书稿在终点冲线的事情了。

你原以为出版业务只是出版商推出可能有人气的图书而已。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不过,这个决策机制也绝非一个黑盒。你只要明白,出版社就是一家企业而已。其实,这更像是一场赌博。不过,我还是要坚持说这是一种“营生”。

谈谈投稿信

现在,你已经摸清了组稿编辑的想法。她要在百忙之中审读一大堆的书稿,或许周末她还得把一叠稿件拿回家里审阅。她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一连读完一百份稿件,然后再浮出水面松一口气。她心里牢记着我们前面谈到的一切,但同时她也真心希望自己能找到几块瑰丽的宝石。然后,当她打开第一封邮件或者邮件里的第一个附件之后,正式的工作就开始了。

小说稿件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封面材料和样章。封面材料包括一封投稿信,还有各种各样的简介以及卖点,这就像是煎牛排时发出的诱人的“嘶嘶”声。此外,作者简历和出版成就也要包括进来,也许还会附上同类书籍的市场分析以及单页的故事梗概(这是“牛排”)。样章的内容则包括小说前30页或者前50页的全部内容。

前50页。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有的编辑和经纪人会跳过其他一切步骤,直接进行样章阅读环节。当然,封面材料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封面材料就算不上是正式的稿件,但编辑关注的焦点是你的写作水平和故事情节。

与此同时,她也很想尽快读完一百份这样的稿件。假如你的稿子被排在第62位,这时她的大脑已经有些麻木了。她已经找到了几个貌似有戏的稿子,这些稿子被她单独列出,她打算与经纪人取得联系,要求对方把完整的稿件投递过来。(提示:假如你是一位初出茅庐的作者,你最好将初稿完整地写出来,否则你就得不到认真的对待,所以如果你的稿子还没有写完,那么你甚至都不要与经纪人取得联系。)

现在,她打开你的稿件并开始阅读。她希望这本书非常美妙,不过凭自己的经验判断,她知道凶多吉少才是常态。

或许在你的稿件中她很快就找到几种异常情况,然后她马上就把你的稿件否决掉了。比如,你把非虚构类的稿件投送到了一家仅仅发表虚构小说的出版社。再如,你把一本撒旦式的恐怖小说投送到了思想保守的基督教出版社。或者说,你的稿件写作没有遵守出版社的写作指引。又或者说,你的稿件是一份不请自来的稿件,而且投稿之前也没有与出版社取得联系。或者你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男人的探险故事,而你投稿的出版社却只发表浪漫言情小说。只要花15分钟了解一下这家出版社或者经纪人的概况,你就可以避免许多诸如此类的错误。

再者,有一些因素在编辑眼里是清清楚楚的情况,而你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比如,你的浪漫喜剧小说讲述了一个吸血鬼的爱情故事,而你的书酷似他们正在推出的另一本。或者出版社的销售部刚刚宣布,未来两年他们不再销售有关阿米什人的小说,而你的小说恰好是这样的小说。或者社里的领导给编辑下了任务,除了半机器人的科幻小说之外其他小说一概不准提交,而且小说里要涉及一种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药物,而你的小说根本不沾边儿。

总会有一些未知的因素影响你的小说将得到怎样的待遇。对于这样的事情你是无能为力的,你担心这些事情也只是杞人忧天。你只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专注于写到最好,为了投稿,你只管在前50页范围内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其他情况你就听天由命好了。

但是,假设你的稿件已经通过了所有这些难关,你的小说仍然萦绕在编辑的脑际。她喜欢你的封面材料,然后她准备品评一下你的前50页。这时你至少已经先下一城了。

自媒体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我所谈论的情况都属于传统的出版业务,而这个行业已经日趋没落,有淡出历史舞台的可能性。不管是因为经济的长期衰退或者是因为技术创新催生的新型出版模式,传统出版业已经日薄西山了。越来越多的小出版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出版社连个副总编都没有。另外,微型出版、小众出版、自助出版的市场认可度正在逐步提升。

随着传统书店的经营濒临绝境,出版社只想出版那些万无一失的畅销书,也就是那些最近的畅销书作者所写的书。于是,那些尚未出版过作品的作者,甚至位居中游的作者都开始问下面的问题:“且慢,既然如此,请你再次回答我,对于我来说出版商又有何用呢?”

几十年来,书店与出版社这对搭档一直是权力集团的核心,它们决定哪种小说要出版,哪种小说不能出版。现在,书店频频倒闭,导致的后果是许多传统出版社已经日薄西山了。旧的权力集团是衰落了,那些一辈子因为没有写出适销对路的作品而被边缘化的作家们开始迎来希望的朝阳。对于那些采用崭新的手法、风格或者流派的小说家们来说,这是一个极佳的机遇。我们正处于出版业的革命时期,这场革命有利于那些曾经饱受压迫的小说家,我喜欢把它称为作者的复仇。

许多作者都毅然决然地告别了传统的出版模式而去尝试另一条路线。这些作家另辟蹊径、另起炉灶的做法是我所鼓励的。然而,这种新模式也是一柄双刃剑。我想提出其中一个劣势——这个新模式缺少了审稿这个环节。

如果你选择自己发表小说或者让微型出版社发表小说,而这些出版社很少提供专业的编辑建议,那么你根本就不用注意我在本章中提到的东西了。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你的小说是好是坏,你都能得到出版的机会。你不必担心经纪人或者编辑会拒绝你的稿件。这时,下面这样的做法就会很有诱惑力:干脆把写作技巧全部抛到脑后,即使技能低劣或者前50页写得很糟都无法成为你出版小说的拦路虎。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显然你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然眼下你就不会成为这本书的读者了。你一心想着使出浑身解数创作出技艺精纯的小说开篇。我为你鼓掌加油。

你只要知道,对于别人,尤其是那些自己发表作品的小说家来说,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写小说的前50页或者其他部分。你自己当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不过他们可能不懂这一点。如果你决定自己出版或者找那些连正经八百的编辑都没有的微型出版社,那么,我建议你给自己聘请一位资深的小说编辑,这样你才能确保自己的小说可以达到较高的编校水平。

我非常相信小众出版,因为我自己的出版公司做的也是小众出版。不过,为了让自己的小说臻于完美,除了外围因素之外,你还必须拥有更多的东西。那就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决心,这能让你的小说与我们身边那些一闪而过的匆匆过客型小说拉开距离,从而给自己的小说一个永垂不朽的机会。

样章

遗憾的是,把自己审阅的多数稿件否决掉是组稿编辑或者经纪人的职责之一。因此,虽然她殷切希望:你的章节写得很好,你的稿件她也很喜欢;但是与此同时她也做好了你的稿件不如预期的准备,她希望自己在审阅你的书稿的短暂时间内能够对书稿的好坏做出泾渭分明的判断。

《写好前五十页》这本书讲的全是精彩的小说开篇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但是,我们要花一分钟时间探讨一下哪些内容不适合安排在小说的开头部分。如果你希望编辑继续审阅你的稿件,你就需要回避这些陷阱。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们将讨论如何创作精彩的开篇。不过,我们还是先来谈谈如何避免写出不好的开篇。

多年来,我审阅过数以万计百花争艳的小说开篇,我把那些反复出现的常见病编成一个列表。用防患于未然的态度阅读这个列表能帮助你回避同类的错误,也能让你尽早认识到好的开篇应该包括哪些要素。

其中有些负面因素是本章要探讨的。我们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将对其余的负面因素作正面诠释。

我(以及整个出版业界的经纪人和编辑)的退稿原因如下所示:

·绵软无力的首句

·以梦境开头的稿件

·没有吸引眼球的包袱

·叙述而非展示

·视角人物错误

·人物肤浅干瘪

·推进和描写没有节奏感

·斜体字的对话

·小说写作技巧拙劣

·人物描写及场景描写不够丰满(或者细节向读者披露得太晚)

·主要剧情启动得过早

·故事中的倒叙内容插入过早

·跳转到一个新的视角人物过早

·冲突太少

·缺乏赌注或者“定时炸弹”

上述某一个理由未必能让组稿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比如,假如一部小说的首句是绵软无力的,还并不足以说明整部小说都一无是处。更好的首句往往可能潜伏在第一页的某个地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编辑工作给予解决。但是假如问题成堆的话,即便只有两三种错误,尤其在这些错误都出现在前面数页的情况下,这本书就没戏了。

在第二章中,我们将逐一讨论这些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