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可绑架

爱不可绑架

张道余

夏孟春老人没个单位依靠,自己开了个小店度日子。他开的惠民商店,卖的都是些日用杂货、油盐醋米,按说都是百姓生活所需,生意好做呀。可是这一带这样的商店太多了,他竞争不过别人,所以生意十分冷清,只能勉强养活自己。难怪女儿欢欢也不愿为他守店,远远地外出打工去了。

这天,夏孟春老人关了店门,蹬辆小三轮,去商城进货。返回时,天下起了雨,三轮车在下一个陡坡时滑进了沟里,他被重重地摔了一跤,满车的货也倾倒在沟里。他挣扎着,却怎么也爬不出沟。此时,一个年轻人经过这里,赶紧下到沟里将他搀扶了上来,又费尽全身力气将三轮车拖上了路面。年轻人不顾泥污,将散落的货物一件件地提了上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车上。见老人腿被摔伤,年轻人干脆叫老人坐在车的一角,将老人和满车货物拉回了店里。老人千恩万谢,要留年轻人吃饭,年轻人摇摇头说:“不了,我还有事呢。”老人忙问什么事,年轻人说他要到劳务市场去找工作。夏老汉脑子一转,说:“这不正好吗,我店里正缺人,你要是不嫌弃的话,何不在我的店里当个帮手呢?”年轻人看老人的行动不方便,确实需要人帮助,也就点头答应了。

年轻人名叫耿松柏,是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民。他留在了惠民商店,观察了几天店里的生意后,发现了不少问题。征得老人的同意后,耿松柏对店里的经营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是调低了零售价,每件商品总比别人要低上个几角或块把钱,但算下来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耿松柏的经营理念很明确,就是要搞薄利多销,他认为只有把销路打开了,商店才会有活力。再就是设一部订货电话,顾客需要什么,只要打一个电话就可送货上门。同样,对来店购物的老弱病残者,也主动帮他们送到家里。店里还设立了意见簿和短缺商品登记册,尽量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几板斧下去,果真回头客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销售额大增,利润呈直线上升趋势。

耿松柏见商店经营势头转好,就向老人建议,乘此机会扩大店面,将隔壁经营不善的店铺盘过来,搞成一个小型的自选超市。夏老汉说:“好呀,搞超市的事我不懂,你就放手干吧。”不到一个月,在耿松柏的精心运作下,一个崭新的小型超市就开张营业了,生意好得出奇。可问题又来了,店里只有两个人,又要管进货,又要整理货架,接待顾客,还得有专人守在收款机旁,人手显然不够。耿松柏向夏老汉提出过几次,要求增加人手,保证小超市的正常运行,可夏孟春总是以“等等看吧”为理由搪塞。不久,夏老汉的女儿欢欢回来了,欢欢是被父亲叫回来的,一回来就投入到超市的工作中,耿松柏这才明白老人的心思,原来他是不放心外人来参与超市的经营。

其实夏孟春老人的心思远不止此,他是看上了这个善良正直而又聪明能干的小伙子。他不仅是要耿松柏为他打理生意,更是想招耿松柏为上门女婿,好为他传宗接代、养老送终。只有女儿才能拴住耿松柏的心,叫欢欢回家仅是他实现美好愿望的第一步。

夏欢欢回到家,经父亲的点拨,竟很支持父亲的主意。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她也喜欢上了这个朴实机灵的小伙子,就主动地关心起耿松柏来。耿松柏呢,自然也喜欢上了这个漂亮热情的小阿妹。

欢欢恋上了耿松柏,心里可急呢,几次催着父亲尽快操办婚事。夏老汉看看火候也差不多了,就向耿松柏提出了完婚的要求,耿松柏却迟疑了:“王叔,我还不想这么早就结婚。我进城来主要是挣学费的。我已经连续两届考上了大学,因为交不起学费,才没去读成。我太想读大学了,等我大学毕业后再考虑和欢欢的婚事吧。”夏老汉当下便有些不快。欢欢也有些不放心,私下里问耿松柏:“松柏,是不是你一读完大学就一准和我结婚?”耿松柏说:“我怎会失言呢?只要你是忠于我的,咱们肯定结婚。”欢欢温驯地低下了头:“好,那我等着你!”

这天,超市里缺货较多,耿松柏就和欢欢一道去进货。进入商城,欢欢说她要去方便一下,叫耿松柏先到开票处等着。耿松柏等了许久,都不见欢欢来。耿松柏不解了:难道欢欢自个进了货回家去了?他赶忙向店里打了一个电话,夏叔告诉他欢欢没有回来。耿松柏这下慌了神,他把商城里里外外找了个遍,也没见欢欢的影。耿松柏回到店里,和夏叔又一起去找欢欢,把该找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找见欢欢。等到第二天,仍不见欢欢的消息,两人只得报了警。

派出所很重视这个情况,立即派出警力帮助寻找夏欢欢。警方首先怀疑的对象就是耿松柏,认为他为了尽快筹到学费,极有可能乘进货之机,将货款从夏欢欢手中骗过来,然后伙同他人将夏欢欢拐卖或者绑架。耿松柏辩解说:“两万元货款一直都在欢欢手里,没过过我的手,况且我怎会有要把老板的钱财据为己有的念头呀?”夏孟春也不相信耿松柏会做这样的事,他说:“要是耿松柏昧着良心贪财的话,他早就卷款走了,何必等到今日?”警方通过调查,排除了耿松柏作案的可能。后来,警方又了解到夏欢欢在回家前,曾在打工之地处了一个男友,名叫刘洋。通过调查和了解,也排除了刘洋作案的可能。夏欢欢到底到哪里去了?她的去向成了一个谜。

耿松柏仍是留在店里。欢欢失踪后,超市人手明显不足,夏老汉和耿松柏也一齐到劳务市场去物色过人选。耿松柏坚持要挑漂亮一点儿的,说这是由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所决定的;夏老汉则坚持要找容貌差一点儿的,说这样的人才放心。两人意见达不成一致,自然就挑不回人来。人手不够,超市照样要经营,耿松柏就采取订货的方式,由商城送货上门。实在要严格挑选的货物,他则起个大早,货进回后还能赶上超市开门。

半年后,夏老汉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个男子在里面恶狠狠地说:“你的女儿被绑架了,赶快拿出五万元来赎人。”夏老汉一惊,不敢轻易相信,忙说:“我要听听女儿的声音。”紧接着电话里就传来了欢欢带着哭腔的声音:“爸,快拿钱来救我吧,不然他们就要杀人!”夏孟春哆嗦着答应了绑匪的要求,问对方在什么地方交钱?绑匪说你把钱准备好,到时候我会通知你。夏孟春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警方,警方查了来电显示,电话正是从夏欢欢原来打工那个地区打来的,刘洋又成了重点嫌疑人。

通过反复调查,刘洋居然和这件案子没有关系,他早已到深圳打工去了。通过了解刘洋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和查阅考勤簿,案发时刘洋一直没离开过深圳。又通过电信部门查找绑匪打来电话的地点,绑匪是在路边的一个电话亭用磁卡打的,仅有的线索又中断了。警察嘱咐夏孟春,待绑匪再打来电话时,一定要想办法跟他多说话,尽量拖延时间。

绑匪再一次打电话来催要赎款,夏孟春在电话里细述筹钱的艰难,叫他再等等,再等等,一筹足钱,他就会拿钱来赎人。此时警方在两地同时展开了紧张的行动,通过电信定向追踪,很快锁定了绑匪的位置,并一举将正打电话的绑匪擒获。

嫌犯是个年轻人,名叫章程。他说,他不是绑架之人,只是受人之托,帮人打电话的。

警官问:“你帮谁打电话?”

章程说:“我帮夏欢欢打的电话。”

警官说:“不对吧,夏欢欢怎会叫你打敲诈电话,恐怕是刘洋叫你打的吧? ”

章程辩解道:“刘洋?谁是刘洋?我不认识。我不认识的人怎会叫我打电话?”

警官急了:“快告诉我夏欢欢现在在什么地方?”

章程说她现在可能在医院,他领着警察们到了一座医院,走进了妇产科的一间病房,夏欢欢果真在那里。一问情况,夏欢欢刚在这里生了一个小孩。遭绑架的人却躲在医院里生小孩,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夏欢欢在打工期间,同在一处打工的刘洋一直追求她。夏欢欢压根就瞧不起这么个没有一技之长的打工仔。可刘洋施展出浑身的解数,处处向夏欢欢讨好献殷勤。夏欢欢一人在外,生活上确实有许多不方便,久而久之,经不住刘洋的死缠滥追,也就勉强接受了刘洋。刘洋的目的达到后,相处了一段时间,所有的劣根都显现了出来。除了吃喝玩乐乱花钱外,最让夏欢欢不能容忍的是,刘洋动不动就拿她出气,动手打她,将她打得遍体鳞伤。夏欢欢早就想离开刘洋了,接到父亲叫她回去的电话,她乘此机会就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与刘洋相比,耿松柏就显得品味高多了,给人一种憨厚踏实可以信任和依靠的感觉。她自然对耿松柏产生了好感。可此时,她突然发觉自己怀孕了,悄悄到医院去检查,孩子已经有三个月了,不适合进行人工流产了。她真希望耿松柏能立即和她结婚,好掩盖这尴尬的真相,可耿松柏却说他要等读完大学后才能结婚。她愿意等他,可当她听到耿松柏说“只要你是忠于我的,咱们肯定结婚”时,就担心自己已经怀了别人的孩子,要是让耿松柏知道了,两人的事肯定成不了,于是就打起了悄悄离开到外地,把孩子秘密生下来送人的主意。她原以为拿走两万元货款就能维持到孩子出生,谁知外面开销大,又生过几次病,两万元很快就花光了,她只得靠跟昔日的工友们借钱艰难度日。眼见就到了临产期,可她还没有钱住医院,实在没有办法,这才打起了绑架自己向父亲要钱的歪主意。

耿松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痛心地表示:“人一时糊涂并不可怕,只要能知错改正。可你不能欺骗我呀!夏欢欢,你真糊涂啊,爱是真诚和发自内心的,怎么能被绑架呢?”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