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组(4首) 谢微、王柏华&Julie Enszer

第六组(4首) 谢微、王柏华&Julie Enszer

F259 A Clock stopped-钟停了-

A Clock stopped-

Not the Mantel's-

Geneva's farthest skill

Cant put the puppet bowing-

That just now dangled still-

An awe came on the Trinket!

The Figures hunched-with pain-

Then quivered out of Decimals-

Into Degreeless noon-

It will not stir for Doctor's-

This Pendulum of snow-

The Shopman importunes it-

While cool-concernless No-

Nods from the Gilded pointers-

Nods from the Seconds slim-

Decades of Arrogance between-

The Dial life-

And Him-

14 Nods] Stares

钟停了-

不是壁炉架上的那座-

日内瓦最高妙的技术

也无法让木偶鞠躬-

此刻它垂悬不动-

一种敬畏降临这机械!

数字弓背-痛苦-

然后颤抖,从十进制-

进入无刻度的正午-

不会为医生动一动-

这雪的摆锤-

对于店员的强求-

是冰冷-不关心的否-

从镀金指针点头-

从细长秒针点头-

数十年的傲慢横在-

刻度的生命-

和他之间-

14点头]凝视

【注释】

① 大约作于1861年。现存一份手稿,见“诗笺”(Fascicle 11)。如图。

② Mantel Clock:壁炉钟,通常被摆设在壁炉架上,采用雕塑、铸造等金属工艺,是欧美富裕家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从后文来看,诗人的摹本似乎是那种有钟摆和报时木偶的钟,摆在商店橱窗里。可能因为有木偶这个装饰品(trinket),狄金森特别强调这不是以整体外观的装饰见长的壁炉钟。作为隐喻,这里的钟不仅仅是一个器物,而是一种生活和生存本相。

③ Trinket:按照狄金森语料库,有两种含义:一是小装饰、小首饰;二是工具、齿轮、机械、设备、器具。这里指钟表里的机械装置,以摆锤为动力带动齿轮,使指针指向正确的时刻。

④ Degreeless noon:12点,表盘上的两个指针重合,没有了刻度的区分。

⑤ Nods:点头、确认;与上一行末尾的No读音相似,文德勒认为,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狄金森没有选择Stares(凝视),并在下一行重复了Nods。(Vendler,2010:90)

【解读】

这是一首关于死亡的诗。钟隐喻着人的身体,而钟里的小装饰,报时的木偶又加强了这层隐喻。木偶垂悬(dangled),如同一具绞刑架上的尸体。而死神拿着收割的镰刀,不会因为任何生命的自觉或挣扎而有丝毫动容,无论是医生的挽救,还是店员的强求。钟的摆锤如同人的心脏,变得苍白冰冷,如同白雪。

狄金森将死亡的时间安排在12点。钟表的指针在痛苦和痉挛之后,最终共同指向了正午12点,同时也是午夜零点。生命的顶峰和死亡的冷酷(以及无法感知无法测量)在这一刻难解难分,而又泾渭分明。在永恒(eternity)的维度里,时间是无法测量,甚至是不存在的。如同海德格尔所说,“对存在的领会与概念把握是从时间出发的”。

12点可以是正午也可以是午夜,但狄金森将指针拨向了正午。也许因为,正午的死亡是清醒的、自知的,而午夜的死亡往往发生在睡眠当中,诗里写到了awe(恐惧、敬畏),表明了对于死亡的自觉(consciousness)。在另外一首诗《如果它死去,我可以拥有它》(F431A-If I may have it when it's dead)里,狄金森也写到了钟表停止,不过这发生在午夜,是一种未知的经验:午夜是什么感觉,最开始-/于我而言-/全世界所有的钟怎么/停止。另一种猜想是,既然狄金森出于读音上的相似选择了Nods,那么Noon和No是否也存在联系?

但时钟真的停了吗?也许狄金森只是抓取了这一瞬间,从有刻度到无刻度的一瞬间,作为死亡场景的隐喻。她曾写道,“永恒的钟表-鸣响-正午!”(F302A-It's like the light),在更广义的维度上,时间仍然永恒。所以最后一节里,指针还在走动。而在走动的钟表之上,还存在着一个冷眼的主宰者No,通过否定表现它的力量。No也许指对生命有绝对掌控权的上帝,指针嘀嘀嗒嗒地走,每一下都像是一次点头,彰显着上帝无时无刻的存在。但凡人(mortals)一生数十年都心存傲慢,忘记自己终有一死,直到临死的那一刻才感觉到敬畏(awe)和痛苦(pain)。狄金森经常用傲慢(arrogant)这个词来形容人类,例如她在《我捕捉不到的色调最美》(F696A-The Tint I cannot take is best)写道,“直到被蒙骗的双眼/傲慢地闭上-在墓穴-”。

No或许是一个双关语,既是No(否),也是No.=Number(数字),比如No.1、No.2……与下一句的Nods相连,构成一个词组:Number Nods。它们是刻板的无动于衷的数字。Nods from the Gilded pointers/Nods from the Seconds slim中的介词from很奇特,似乎有意将点头的主体从指针转移到数字,但数字并不点头,只不过指针每次经过,每个嘀嗒,都好像数字在点头。这种刻板如机械时钟一般的生活,狄金森在另外一首诗作里有更具体的描写,见《我系好帽子-我叠起围巾》(F522-I tie my hat-I crease my shawl),在那里,“我”与时钟或时钟里的“木偶”几乎没有区别。(小组讨论,详见[通信摘录]。)

(翻译、注释、解读:谢微;参考王柏华意见)

F274 Again-his voice is at the door-又一次-他的声音在门口-

Again-his voice is at the door-

I feel the old Degree-

I hear him ask the servant

For such an one-as me-

I take a fower-as I go-

My face to justify-

He never saw me-in this life-

I might surprise his eye!

I cross the Hall with mingled steps-

I-silent-pass the door-

I look on all this world contains-

Just his face-nothing more!

We talk in careless-and in toss-

A kind of plummet strain-

Each-sounding-shyly-

Just-how-deep-

The other's one-had been-

We walk-I leave my Dog-at home-

Atender-thoughtful Moon-

Goes with us-just a little way-

And-then-we are alone-

Alone-if Angels are"alone"-

First time they try the sky!

Alone-if those"veiled faces"-be-

We cannot count-

On High!

I'd give-to live that hour-again-

The purple-in my Vein-

But He must count the drops-himself-

My price for every stain!

8 surprise] not please

10 silent] speechless

13 careless] venture

17 one-had been] foot had been

18 at home] behind

25] That murmur so-· That chant so-far-

29 must] should

又一次-他的声音在门口-

我感觉到那古老的高度-

我听见他向仆人打听

有没有某某人-比如我-

我拿上一朵花-走来-

为我的面孔作证-

今生-他从未见过我-

我会让他的眼睛吃惊!

我穿过客厅-步履凌乱-

我-无声-跨过门槛-

我张望整个世界的容量-

唯有他的面孔-别无所见!

我们交谈漫不经心-而又忐忑-

一种测深铅锤的拉扯-

每一下-都羞怯地-试探-

对方-一直以来-

到底-有-多深-

我们散步-把狗留在-家里-

月亮-温柔-体贴-

陪我们同行-仅仅一小段-

然后-把我们孤单-留下-

孤单-如果天使“孤单”-

当他们第一次来到天上!

如果那些“蒙着面纱的脸”-如此-

我们不能指望-

高高在上!

我愿献出我血管里的-紫红-

为了-重返那个时刻-再一次-

但他必须亲自-细数-

我的代价每一滴!

8吃惊]不高兴

10无声]无语

13漫不经心]试探

17对方-一直以来]脚步一直以来

18在家]后面

25]如此呢喃低语-·吟唱得如此悠远-

29必须]应该

【注释】

① 大约作于1862年初,现存一份手稿,写在一张有浮雕纹章的信笺纸上。如图。手稿中留下大量下画线,很可能表示强调,这里采用斜体字。

② Degree:程度、度数,一个相当开放、模糊并带有一定抽象意义的词语,或许暗示出“你”的声音的某种特质,并牵引出一种气氛、情绪,好像周围的空气,突然间“度数”不同了。也可能指the third degree,审讯、逼供,暗示一种被追问的紧张感。

③ 第五行:这里使用了倒装:to justify my face。承接下文,这里暗示:担心对方不认识我的脸,因为他“今生”(尘世的生命)从未见过我,所以“我”拿着花,为我的脸作证。

④ contains:包含,这里作动词:all this world contains just his face(整个世界只包含他的面孔,别的都不在其中)。这里暗示,此时此刻“我”的整个世界只有“他”。

⑤ toss:投掷,比如投掷硬币以做出判定;in toss:这里可能暗示一种紧张、忐忑的情绪。

⑥ plummet:测量深度的铅锤,这里暗示了一种双方互相探测的气氛。

⑦ The other's one:这里的one比较模糊,不知所指为何,或许是“内心”、“思念”、“爱”等等,或许诗人不想表达得过于直白,所以用one替代。手稿中的替换词为foot(脚步)。

⑧ 第二十二至二十六行:那些“蒙着面纱的脸”很可能指死后升入天国的圣徒。We cannot count/On high一句比较费解,而且有歧义,一种可能是“我们在天上(on high)数不清”,另一种可能是“我们不能指望(count on)天上”。或许是因为这个句子不是很清楚,所以诗人在手稿上提供了替换句,不过,究竟如何替换,仍无法确定,富兰克林认为,这里有两种不同的替换:That murmur so-·That chant so-far-。无论怎样,诗意在这里显然有所改变:那些天国里的圣徒在天上“呢喃低语”或“高声吟唱”。这里或许暗示二人进入天国一般的时刻,绝不会“孤单”,因为“天使”第一次来到天国,不会孤单,天国里的圣徒在一起低语或吟唱,也不会孤单。

⑨ purple:紫红,这里指鲜血,在英语诗歌传统中,有时用purple来形容血染沙场,此外,“紫色”与皇权、王权相关,同时暗含高贵、忠诚之义。

【解读】

这是一次重聚,很可能发生在两个分别多年的恋人之间。“他”的突然造访仿佛把“我”唤醒,整个世界一瞬间都被“他”占据。接下来是一系列叙事:见面之前的紧张,见面之后的忐忑、躲闪和试探,然后是散步,留下朝夕相伴的狗,甚至月亮也很体贴地成全他们二人,让他们单独在一起。重聚的叙事在这里达到高潮,那是天国一般的时刻,此刻不再孤单(这里使用了反问修辞法,或许是为了与多年的孤单形成某种强烈的对比)。不过,在这个天国的时刻,两个主人公到底做了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叙事似乎突然中断了,主人公的高潮体验被天国的景象替换,天使翩翩飞来,圣徒声声吟唱,似乎唱出了主人公难以言喻的内心情感。

可是,到了结尾,“紫红的血”似乎是一个反转,点醒了那相聚的美妙幻相:这重聚的时刻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禁不住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代价?这里隐藏着什么故事?在那封不知是否寄出的“主人书信”(L233,大约1861年)里,狄金森写道:

主人,如果您看见一颗子弹击中了小鸟 - 而他告诉你他没中枪 - 您也许会为他的礼貌而流泪,但您不能不怀疑他的话 - 从深深的伤口里又渗出一滴鲜血染红了您的雏菊的胸脯 - 然后您会相信吗?

狄金森的诗歌很少直接谈论自己,甚至在书信里,她也喜欢使用谜语,很少直陈生活和情感细节,正如哈贝格所说,“直接的、自传性的细节在她的诗作中基本上是不协调的”(哈贝格,2012:189)。这首诗起初遣词造句如此沉着冷静,就像诗中的主人公,小心地克制着重聚的紧张和惊喜,可是,到了结尾,语气变得越来越急促,似乎淤积在心头的委屈和抱怨再也压不住了。这终究压抑不住的情感“自白”如火山喷发,使这首诗作的最后4行显得不太协调。

(翻译、注释、解读:王柏华;参考Julie Enszer意见)

F1121 The Sky is low-the Clouds are mean天空低垂-层云卑劣

The Sky is low-the Clouds are mean.

A Travelling Flake of Snow

Across a Barn or through a Rut

Debates if it will go-

A Narrow Wind complains all Day

How some one treated him

Nature,like Us is sometimes caught

Without her Diadem.

6] How Parties treated him-

天空低垂-层云卑劣。

一片漫游的雪花

争辩它该飞越谷仓

还是穿过车辙-

狭窄的风整日抱怨

有人待他如此这般

自然如我们,有时被撞见

刚好没戴她的冠冕

6]这伙人待他如此这般-

【注释】

① 大约作于1866年。现存一份诗人的手稿(铅笔),是一封书信的片断。如图。此诗的另一份手稿曾出现在诗人1866年11月末寄给J.G.霍兰夫人的书信的结尾,现已丢失。在抄录此诗之前,狄金森在信里说:“今天非常庸常、粗鄙,那种庸常就好像人精神不美一样。”(L321)

② mean:按照狄金森语料库,mean作为形容词有4个义项:一是卑劣可鄙的,二是居中的,三是缺少价值的、贫乏的,四是缺少荣誉的、无精打采的。这里似乎倾向基本词义“卑劣可鄙的”,形容一个人品格和行为的低劣。但这里也可能倾向于第二个词义“居中的”,形容云层不知趣地居于天地之间,遮挡阳光,使天空看上去低垂。

③ Narrow:狭窄的或狭隘的。与mean类似,也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品格。

【解读】

本诗采取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个阴沉的冬日。整首诗非常简单,描写了四种自然现象:天空、云、雪花和风。而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描述无一不带有精神品格上的评判:天空是低矮的,也是低等的、卑劣的;层云聚拢,居于中间,遮挡了光明因而卑劣可鄙;雪花飘零,为了去谷仓还是车辙犹疑不决,而无论哪个去向,无疑都是微不足道的;风穿过缝隙而变得狭窄、狭隘,发出尖声的呜咽,仿佛在抱怨别人待他如何如何。从相对静态的天空和云,到动态的雪花和风,不管是诉诸视觉或诉诸听觉,种种景象都是凡俗的、庸常的甚至低劣的。狄金森在最后两行总结道,自然有时也未戴王冠。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时候,自然如同高贵的女王,戴着宝石冠冕,端庄稳重,仪态万千,变幻着四时风光。但是她也有打盹的时候,忘了戴王冠,忘了自己的尊贵,放松为一个庸常可鄙之人。

文德勒提醒读者注意倒数第二句的“如我们”(like Us),认为此处将自然与人类行为作类比,或许暗示了这首诗真正的着力点。这首诗并非对堕落的自然的非难,而是对道德堕落的人们的警示。如同自然一样,人们也可能被撞见那些并不体面并不优雅的时刻。她认为狄金森在分享这首诗的信里将这一点揭示得更为明白:“今天非常庸常、粗鄙,那种庸常就好像人精神不美一样。”(见注释①)不过,此诗以幽默为主调,道德词语被诗人随意借用过来,语义双关了一下,未必是为了表达道德判断或“警示”。诗人自己有时候也想放松、慵懒、淘气、抱怨一下,像自然一样,只不过,不至于“卑劣可鄙”。

事实上,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虽以“崇高”为主调,但不失幽默。她曾写道,“自然假装沉稳/有时,假装宏大/但让我们停止观察”(F1176-Nature affects to be sedate)。她笔下的自然丰富多彩,不落俗套,不经意之间,突破了维多利亚时代对自然的类型化描写,比如,她的自然喜爱巫术(necromancy),甚至还是“闹鬼的屋子”(haunted house)。这首诗也是如此,狄金森通过她的切身体验,为我们描绘了真实的自然的另一侧面,就好比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庸常的放松状态。(小组讨论,详见[通信摘录]。)

(翻译、注释、解读:谢微;参考王柏华意见)

F1407 A Saucer holds a Cup一只茶碟托着一只茶杯

A Saucer holds a Cup

In sordid human Life

But in a Squirrel's estimate

A Saucer holds a Loaf-

A Table of a Tree

Demands the little King

And every Breeze that run along

His Dining Room do swing-

His Cutlery-he keeps

Within his Russet Lips-

To see it fashing when he dines

Do Birmingham eclipse-

Convicted-could we be

Of our Minutiae

The smallest Citizen that fies

Is heartier than we

6 the] my

8 do] [do]th

10 Within] between

12 Birmingham] Manchester

16 Is heartier than we] Has more integrity

一只茶碟托着一只茶杯

在低劣的人类生活

但照一只松鼠的看法

一只茶碟托着一个面包-

一张大树餐桌

听命于这小小国王

每一阵吹拂的微风

都将他的餐室摇晃-

他的餐具-就放在

粗糙的嘴唇之间-

看他进餐时刀叉闪耀

让伯明翰也未免黯淡-

我们可能-有罪于

我们的琐屑

会飞的最微小的公民

倒是比我们舒心

6这个]我的

8做]做(古语)

10之间]中间

12伯明翰]曼彻斯特

16比我们舒心]更加完善

【注释】

① 大约作于1876年。现存一份手稿(铅笔)写在信笺上,第二页上面留下了书信的开头“Dear Friend”,被勾掉。如图。

② Russet:按照狄金森语料库,这里指粗糙的、朴素的、粗制的。它还有另一个义项:黄褐色的、赤褐色的。

③ 伯明翰是19世纪英国的第二大城市,银制餐具的生产中心。曼彻斯特是英国的工业城市之一,也生产餐具。

④ 松鼠跳跃时用后肢支撑身体,尾巴伸直,一跃可达10多米远,所以诗人说它可以飞。

【解读】

这首诗或许可以作为《我捕捉不到的色调最美》(F696-The Tint I cannot take is best)中松鼠以“不可捉摸的姿态-嘲弄我们”这句诗的注脚。它们的举止如何不可捉摸(graspless)?它们如何嘲弄人类?诗歌以一个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开始:一只茶碟托着茶杯,而后以松鼠的视角对此做出判断和估计(estimate),茶碟里不应该托着茶杯,而应该托着一个大面包,假如必须有茶碟的话。这是狄金森的机智和幽默。

整首诗处处是人类与松鼠的对比:前者有成套的茶碟和茶杯,伯明翰生产的银制餐具;松鼠则以树枝为餐桌,牙齿为刀叉,一阵微风都有可能倾覆它的餐室。其中,狄金森的感情倾向也很明显,人类生活是低劣的(sordid),琐碎的(minutiae),我们可能是有罪的;松鼠却开心快活(hearty),是个小小国王。

将松鼠称为“最微小的公民”(the smallest citizen),并与人类对比,很可能受到爱默生的那首《寓言》(A Fable)诗的影响。这首诗围绕山峦和松鼠的论争展开。两者一大一小,一强一弱,似乎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松鼠据理驳倒了来自山峦的轻蔑:“天赋各异:一切事物都有恰当的位置。”(Talents differ:all is well and wisely put)狄金森无疑熟悉这首《寓言》。1850年,狄金森从她的第一位“导师”本杰明·牛顿(Benjamin Newton)那里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爱默生的第一部诗集(Poems,1847),令她十分欣喜(哈贝格,2013:176)。1882年圣诞节前后,她在给霍兰夫人的一封信里写道:“不朽如爱默生的松鼠”(L794)。狄金森借松鼠的眼睛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另一种观察视角,并提出质疑,我们每日沉浸其中的日常生活是否真如看起来那般无懈可击?是否优雅的物质生活能与我们的内心达成统一?或者人反为文明和物质所限?狄金森无意给出解答,读者只能在她的反讽中自己求索。

更加有趣的是,狄金森总是把松鼠和自己列为一组参照,衡量经验或事物,从较早的“或许一只松鼠会留下,分享我的感伤-”(F123-Besides the autumn poets sing)到“它给的盛大光辉/对喜马拉雅的松鼠/和我,一样多”(F506-Life is suffcient to itself)和“但里面的果仁/才是必需品/对于松鼠,还有我”(F1081-Experiment to me)。一只高山上的松鼠,和小镇里默默写诗的狄金森,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总能达成一致。也许因为,她们的理解不像普通人那样受限,被辖制于“茶碟托着茶杯”这样看似稳固的日常逻辑之中。(小组讨论,详见[通信摘录]。)

(翻译、注释、解读:谢微;参考王柏华意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