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体例说明

编辑体例说明

① 版本和编号:狄金森诗歌皆无标题,一般采用首行作为标题,并提供编号。本书采用狄金森学界目前通行的富兰克林异文汇编本(R.W.Franklin,1998)采用的版本和编号,同时在目录中标注约翰逊(Thomas H.Johnson)版本提供的编号,以方便中文读者对照阅读。狄金森的一部分诗歌留下不止一个手稿,因此存在不同版本,本书所选译的诗歌,从众多版本中选取其中之一为底本,参照富兰克林异文汇编本,提供数字和字母编号。比如F140B,其中,F表示Franklin,140表示第140首,B表示B版。最后一组“信封诗”比较特殊,使用“阿默斯特学院狄金森手稿数字档案”提供的编号,同时在目录中提供富兰克林和约翰逊的编号。

② 手稿图片:本书收录诗歌104首,为大多数诗歌提供了高清狄金森手稿图片,图片从阿默斯特学院狄金森特藏电子资料库下载或从富兰克林编辑的手稿影印本(Franklin,1980)扫描。

③ 异文:参考富兰克林异文汇编本,在诗歌文本的最后,提供狄金森手稿中留下的替换词(使用楷体,以示区别),并翻译为中文。

④ 注释:第一个注释提供基本信息说明,包括现存几份手稿,大约作于什么时间,属于哪一类手稿等。其他注释内容包括典故、字词句方面的难点等。

⑤ 勘误:狄金森手稿中存在一些明显的笔误,比如:cant] can't;dont] don't;it's] its;opon] upon;our's] ours;your's] yours等,参照米勒编定的《狄金森诗选:按照她本人保存的样态》(Miller,2016),予以修订,不再加注说明。

⑥ 标点符号:基本上遵循原诗,在不能一一对译之处,做了变通处理。

⑦ 大写词语:狄金森手稿中使用了大量首字母大写词语,中文无法对译,有两位作者(罗良功和杨炼)选择采用加粗字体的方式来保留这些大写词语,编者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⑧ 通信摘录:本书选编了一部分合作翻译期间的通信讨论,其中,英文通信全部译为中文;通信摘录单独排版,按照小组顺序排列,详见附录一[通信摘录和作者附言]。

⑨ 引用文献:各个小组引用的文献,统一汇编在一起,按照作者姓氏排序。详见附录二[引用文献]。

⑩ 译者简介:按照姓氏排序。详见附录三[译者简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