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质朴不忘深情:《召南》

贰 质朴不忘深情:《召南》

孟子云:文王以百里而王,则周召之地,共方百里,而皆名曰周。其召(音shào)是周内之别名也。“召南”指召公统治的南方地域。

其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郑玄《诗谱》)

礼,天子之妃曰后,诸侯之妃曰夫人。以《周南》王者之化,故称后妃;《召南》,诸侯之化,故云夫人。直以化感为名,非为先后之别。(《毛诗序》)

《召南》之诗风:质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深沉的情爱,可以带来平静:《召南·草虫》

《召南·草虫》这首诗,我在《诗经:越古老,越美好》一书中漏选了。这首诗太棒了,它的棒不是章法奇特,而是诗文的意味深长——如此远古的时代,人们就把“宁静源于情爱”的秘密说透了。如今,人们用各种方法来寻觅平静,打坐啦,练功啦,却忘记了最现成、最直接的方法,男女情爱深厚,是打通人体经脉最捷径的方法。那种会阴直通百会的销魂,不消多,也许只一次,就能让人从肉身的臣服与绽放直达心灵的平静。但这种体验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人世间的事,没遇到只是没遇到,并不是没有。我们能在这首小诗中得到如此朴实而深刻的认知,而排山倒海般的微信劝诫文里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做法,不见得适合我们,甚至还会伤害我们自己。

《召南·草虫》这首诗共三章,我们先看第一章:

喓(yāo)喓草虫,趯(tì)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开篇起兴是草虫的嘤鸣和蚂蚱的跳跃,一下子把人带进了秋天的萧瑟之中。秋思也随之而起——“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后面那句“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翻译过来就是:一旦见到你伟岸的身躯,一旦与你巫山云雨,我干涸的心田,一下子便雨露甘霖。这里的“觏”当指《易经》所言“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之意;“我心则降”的“降”,除了欢悦之意,还有“臣服”意。其实,在男女关系中,不懂得臣服的,也难懂得幸福。这种臣服不是源于精神上的势差与较量,不是臣服为奴,而是一种甘愿消解自身的忘我。

“忘我”这个词很深刻。人,最难做到的,是忘我,理性总在那儿支棱着,我们就无法柔软,也无法“奋不顾身”。不忘我,就无法回归本性,也无法启动天性里的良知。而“舍得”的“舍”,其根底就是“忘我”。忘我,才能“舍”,这种“舍”,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真的什么都不要了。“我”都没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懂“忘我”,人便不知所以地拧巴、痛苦,并且总抱怨自己不幸福。男女亲密关系的秘密就是,它会给你一次无意识地体会“忘我”的机会。生命完全沉醉在身体的水乳交融之中,只有生命的呼应与和合,而全无理性的强迫与掠夺,犹如荒蛮的大地正在被开垦,天光雨露也强烈地照耀着、滋润着。然后,有个新生命在大地上生了根,长了枝杈,因满足、丰富、陶醉而宁静地怒放……这,大概就是“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的真意吧。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我们接着看第二章: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chuò)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臣服和忘我,会让生命走上山巅,这就是“陟彼南山”。这段翻译过来就是:登高眺望你啊,满眼是山蕨。见不到爱人啊,我心在碎裂。恍然刹那间,你在我身边,恩爱重如山啊,我心甘又甜。没有你时,永远都是:“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但只要有你,只要我们情爱深厚,夜,可以永长;心情,也可以从“惙惙”变成天堂般的快乐!

很多人来到这个世上,可能有诸多抱负、诸多理想,但女人的内心,总有一点小女人的追求:遇到梦想中的、“神”一样的爱人;深深地爱过,也深深地被爱过;在避开人世纷扰的安乐窝里,有强壮的男人相拥,有干净温暖的棉布衣服,有贴身暖心的袜子,有喜悦的书籍,有穿堂而过的风,有温暖的炉火,有美食,有动听的话语,还有眼睛平静的对视。足矣!足矣!不必天天见,不必永远执有,只要曾经有过,心里就永远满足。

第三章是这样的: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从第二章的“采蕨”到这一章的“采薇”,时光已经不再是凄凉的秋天,而是到了热烈的春夏之交。因为总盼不来君子,心也从最初的“忡忡”“惙惙”而变成了“伤悲”。爱越来越深,盼相见啊盼相见,日日复年年。见到了会怎样呢?“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只要见到你,只要你拥我入怀,我的心就会“降”,就会“说”,就会“夷”,翻译过来就是:只要你拥我入怀,我的心就会臣服、就会觉得甘甜、就会沉静。一个有这样心境的女人该是多么美啊,凡被深爱过的女人,脸上都娇羞,都沉静,都甘甜。她会柔和地说话,她会从容地做事,她也会安静地遐想——每时每刻。用中医的话说,女子为阴,其性为贪,贪情是最大的贪。当情感、情欲都被满足后,女人才能安静甜美。

关于这首诗,《毛诗》说:“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好有意思!“大夫妻”,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看来一般人就是小夫妻了。大、小之别,在于格局。忘我,格局就大,念念而不忘我,格局就小。也有人说,这首诗是在写一位女子思念自己的情人。其实,这首诗没有一句写思念,而是在写女人从钟爱的人身上得到了万般的宁静。这恰恰是现今年轻人从“情人节”和“一夜情”中所难以得到的东西。其实,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情人”的意味呢?真的,别用“一夜情”来玷污“情人”这个词了。但凡自私、畏缩、偷偷摸摸、不刻骨铭心、转瞬即逝的,都不是“情人”。我在《生命沉思录》里说过,如若没有伟大的情怀、极高的平衡能力和极大的臣服心理,是做不了“情人”的。伟大的情怀可以让人无私地奉献,极高的平衡能力可以让人蔑视世俗,而唯有“臣服”可以使人有分享的喜悦……所以,“情人”,是一种贵族情怀。在中世纪的贵族生活中,歌德有情人,肖邦有情人,但现在,没有“贵族”,更没有“精神贵族”,所以,没有“情人”。

《召南·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1〕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2〕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3〕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4〕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5〕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6〕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7〕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8〕

衰黄的秋草啊,虫儿在鸣叫。

见不到爱人啊,心跳不正常。

恍然看见你啊,拥我入怀抱,

云雨欢情毕啊,我心永沉静。

登高眺望你啊,满眼是山蕨。

见不到爱人啊,我心在碎裂。

恍然的刹那间,你在我身边,

恩爱重如山啊,我心甘又甜。

登上这南山啊,采摘豌豆苗。

不见钟爱的人,我心空悲切。

相见盼相见啊,日日复年年,

此情难启齿啊,永记我心间。

【注释】

〔1〕喓喓:虫鸣声。草虫:蝗虫的一种。趯趯:昆虫跳跃之状。阜螽:即蚱蜢。

〔2〕忡忡:形容心绪不安。

〔3〕止:之、他,一说是语助词。觏:遇见,此处通“媾”。降:欢悦。

〔4〕陟:升;登。蕨:植物名,初生无叶,可食。

〔5〕惙惙:忧,愁苦的样子。

〔6〕说:通“悦”。

〔7〕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

〔8〕夷:平,指心情平静。

该不该要聘礼:《召南·行露》

《召南·行露》记载的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官司,诗中写一个女子因夫家不给聘礼而抗婚的故事。有人说是不是姑娘太势利啊?如果真那么简单,这首诗不会入选到《诗经》里,而且这姑娘也不会入选到《列女传》。

原文共三章,第一章很短:

厌(yā)浥(yì)行露,

岂不夙夜?

谓行多露。

翻译过来就是:道上露水湿漉漉,我难道不想趁着黑天逃跑吗?怎奈路上露水多。这是在写姑娘悲伤、无助、多虑的心情。

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呢?为什么要逃跑呢?且看下一章:

谁谓雀无角,

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

室家不足!

翻译过来就是:谁说小鸟没有嘴,可小鸟的嘴没有穿透我房屋的道理啊!你平白无故告我不嫁你,还企图让我进牢狱。任凭你千告万告,你不给聘礼,我就不嫁你!

听到这里,大家也行会觉得这姑娘真俗。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看人家姑娘怎么说。《韩诗外传》和《列女传·贞顺篇》说这姑娘是申女,许嫁之后,夫礼不备,反而怨女孩不嫁,把这姑娘告上了官府。这姑娘在堂上义正词严地发表了一通演说:夫妇者,人伦之始也,不可不正。对方娶我是要让我替他家生育子女的,这是传承家业的大事,夫家从一开始就轻礼违制,一物不俱,一礼不备,一开始就不按规矩来,就是不重视这场婚姻,也不重视家族的繁衍与传承,我就不能嫁给这家。听到这儿,你难道不觉得这姑娘挺正气的吗?可能正因为这股子正气,这首诗才符合了《诗经》“思无邪”的主旨,也才得以入选。其实,婚姻一开始正气点儿,挺好。事后倒后账,那才憋屈和面目可憎。如果夫家一开始就轻慢了你,没有这种自尊自重的坚持,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要聘礼是古代很重要的生存智慧,婚姻与婚礼都得先走礼数。古代资源有限,女性经济又不独立,所以古人要聘礼首先是因为明白男人通常靠不住,万一男人花心休女人回家,那这点聘礼还可以作为女人在娘家的家用。对穷人而言,聘礼可能就是一点财物,而对有钱的女方家而言,聘礼可就不是这一点点财物了。通常要让这个男人在女方家先干七年活,这种做法真的更有智慧。

我们经常读到这样的故事,结婚之前男人要服七年的劳役,甚至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比如要去杀龙除暴,要男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取某种宝物,等等。表面上看这是在考验男性的毅力和能力,往更深的层面看,其真正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保障婚姻。首先,这七年之艰苦是让男人明白幸福来之不易,要珍惜;其次,就是用这七年的艰辛断了男人以后再娶的心,比如说如果再去另一家服七年的劳役,那么这个男人的体力、智力、勇气恐怕都会不够了。说白了,就是中国古人活得明白,知道把自保放在婚姻之前。

古代的女性是先知先觉,把自保放在婚前;现代的女性是后知后觉,把自保放后面,一旦情绝,就分你家产。这种故事现在太多了,爱情一旦破灭,女人就会因爱而生憎恨,恨不得让伤害了自己的男人倾家荡产,一则让他知道天下女人都面目可憎,二则他也没钱再娶他人,实际上就是不给他留后路。这种做法最大的弊端就是污染了自己的心灵,因为任何伤害都是相互的,都会引发我们对人性的不信任和厌恶。所以,“活明白”于古于今,都是件重要的事儿。有礼、有法、有情,可以让我们活得简单、干净。毕竟人生苦短,有些事儿按规矩去做,可以节省下精力和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召南·行露》的最后一章,和第二段有点类似:

谁谓鼠无牙,

何以穿我墉?

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讼?

虽速我讼,

亦不女从!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这一章更加明了地表明了这姑娘“你不给聘礼,我就坚决不嫁”的决心。那这姑娘死乞白赖要的礼物到底是什么呢?说出来大家可别笑。古代最重视的聘礼是大雁,也就是秋天天上呈“人”字形飞的大雁。为什么一定要送大雁呢?首先,雁是有情之物,据说大雁都是一夫一妻、终身相守的,所以用雁来象征男女双方忠贞不渝;其次,雁有义,很勇敢;再次,雁有仁,从来不弃老弱病残;再其次,雁有礼,飞行时“人”字排开非常有秩序;最后,雁有信,秋去春来,守时守义。由此说来,古人订婚送女子大雁为聘礼,也是在表现仁、义、礼、智、信的德行吧。

其实,聘礼送大雁还有更深的意义。男人射大雁是需要力气和眼力的,有力气是肾气足、肺气足的表现,而眼力好是肝精旺的表现,射得准、射得好,时机把握得好,则是胆气决断力的表现。所以从送大雁这事儿也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务实的一面。选女婿不是看他能不能唱歌,会不会跳舞,只要心好、有劲儿、能干活、有决断力就成。就这么点儿东西都不送给人家,还让人家姑娘吃官司,真是说不过去呀!再说了,这姑娘发心正,凡事讲个礼数、正气也是对的。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尊重。没有最初的敬重,后面也走不长远。再说,过来人都知道,女人一吵架就喜欢磨叨,就喜欢说当初怎么怎么样。所以,最好一开始就把事儿做好,让她从鸡蛋里绝对挑不出骨头来,多好啊!

《召南·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1〕

谓行多露。〔2〕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3〕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4〕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5〕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6〕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7〕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8〕

道上露水湿漉漉,我岂不想早赶路?

怎奈天黑露水多。

谁说鸟雀没有嘴,何以啄破我的屋?

谁说你还没有家,为何抓我进官府?

纵然抓我进官府,逼婚理由不充足!

谁说老鼠没有牙,何以钻透我的墙?

谁说你还没有家,为何逼我上公堂?

即使逼我上公堂,也不嫁你黑心郎!

【注释】

〔1〕行露:道路上的露水。行,音háng,道路。厌浥:水盛多,潮湿貌。夙夜:早夜,这里指早起赶路。

〔2〕谓:一说可能是“畏”之假借,意指害怕行道多露,与下文的“谁谓”的“谓”意不同;另一说奈何,即无奈。

〔3〕角:鸟喙。穿:穿破,穿透。

〔4〕女:同汝,你。无家:没有成家、没有妻室。速:招,致。狱:案件,打官司,一说指监狱。

〔5〕室家:夫妻,此处指结婚。室家不足,要求成婚的理由不充足,或成室家的聘礼不够。

〔6〕牙:粗壮的牙齿。墉:墙。

〔7〕讼:诉讼。

〔8〕女从:听从你。

古代剩女心也酸:《 召南·摽有梅》

《召南·摽有梅》写的是一个大龄“剩女”急于嫁人的事。她到底有多急呢?如果你是她对面的男人,她第一句话就说:快看,树上的梅子已经不多了,你要是喜欢我,就赶快挑一个吉利的日子来追我吧。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她的第二句就又上来了:树上的梅子越来越少了,你要是喜欢我,咱今天就把日子定了得了!这时,你是不是有点蒙了、傻了?这还不算,她第三句还在那儿等着哪:树上的梅子就要掉光了,你要是喜欢我,现在就赶快说啊!如果这时你还没吱声,估计她就要抽你大嘴巴啦!这真是个率真、生猛的姑娘。其实,这姑娘话说得这么冲,她也就二十七八岁,若30多岁了,这种话都难以启齿了。可古代女子是20而嫁啊,所以她就急了,要是她知道现今的大龄“剩女”都得是30多,甚至奔40了,她兴许就不急了。

“剩女”问题,从古至今都是社会的大问题。多少幽怨由此而起?多少疾病因此而生?据说2012年北京的“剩女”数量就已达80万,创了世界之最。这可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若集合起来,其语言之犀利、戏谑之调皮、泪水之幽怨、声讨之愤怒,恐怕如惊涛骇浪,得“淹死”人无数!可现在她们还是风平浪静的,这就说明现今女人活得越来越明白,与其将就着找个男人,不如“剩者为王”,一“剩”到底,再怎么着,也别委屈了自己!但若看完《召南·摽有梅》一诗的解读,你也许会替这着急的姑娘感到心酸。

我们还是先看看原诗,第一章是这样的: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扑打、坠落之意,这段翻译过来就是:梅子已熟纷纷落,树上果实还剩七八成。你若有心来追我,切莫错过此良辰。还记得之前那篇《周南·桃夭》吧,那篇描写的桃花之艳、桃子之丰满圆润,与此篇的梅子之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妖艳,一个黯淡;一个甜蜜、一个酸涩,犹如生命的不同颜色和味道。很显然,春天已经远去。在收获的季节,如果我们还两手空空,会多么令人伤痛!有时候,一旦错过,便永远错过。其实,流逝的永远不是时光,而是我们自己……时光从未老去,只有我们的生命在渐渐地变色、变味儿。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人生,“及时”二字,何其难也!现如今,很多人都是拖延症患者,对很多事,人们都会找各种理由拖,或索性不找任何理由也拖。反正总有事儿搁在那儿——高兴时想起,那叫未竟的事业;不愉快时想起,那叫累赘。拖着拖着,茶就凉了,人就老了。茶凉不好喝,人老不好看。所以,最好趁着生命有劲儿时,“及时”了事——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起谁就招呼谁,手头的事儿了一桩是一桩。人生纵有虚度,也得美美地虚度;人生纵有放弃,也得美美地放弃,别老搁在心里,一阵阵想起,一阵阵焦急。

第二章是这样的: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说的是:梅子又落几多多,树上还剩两三成。你若有意来娶我,今天也算好时辰。树上的果实从七成变成了三成,怎能不令人心焦。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唐朝那首乐府诗《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季尚且令人忧,何况果实已空枝,所以这姑娘都不让你去占卜求婚的好日子了——你若今天来求婚,今天就是好日子!这还不算,令人伤感的是,这姑娘为了把自己嫁出去,她主动降低了标准,求“庶士”,而不是《诗经》惯常说的“吉士”,就是她已经把嫁人的标准降低了,普通人就行,不必才子、美男子或大款,能好好一起过日子就成。而现今的剩女,越剩要求越高。自己学历高、收入高、眼光高,如此“三高”,让自己无法跌落尘世中,其要求也必然高,一定非“吉士”不嫁,恐怕最后落到手里的“吉士”,也大多“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

现在的女孩找男人的标准是:既有年长男性的体贴和多金,又有年轻汉子的阳光和阳刚;既勤于工作,又能甜言蜜语;既会打球,又会做饭;既是奶爸,又是情郎;既这么着,又那么着……说真的,人生不怕有追求,怕的是:上辈子,你好好修了吗?

细读《诗经》,我们会发现里边男女的匹配非常到位,以少女配狡童,熟女配吉士,贫女配庶士,妇人配壮士,淑女配君子——这一切,尽显《诗经》之朴拙、华贵、典雅、风情。写有情世界,守住了“哀而不伤”的雅韵。男女若要幸福,还得各得其匹配,不可以乱来。双方最好半斤八两,彼此伤不到哪儿去,匹配不当的,一定痛苦。

最后一章是这样的: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塈,是拾取的意思。这段翻译过来就是:梅子零落已无多,筐子里边三两颗。你若真心爱着我,开口我便跟你走!读到这儿,这傻姑娘都快把我说哭了,要是她对面是个不知情达意的闷葫芦,这姑娘不得急死啊,这简直是逼婚了。那庶士是吓跑了,还是痛痛快快娶了这女子,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可将来姑娘逼婚这种事会越来越多,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如今的男子越来越害怕冒失地闯入婚姻,越来越多的男性通过网络、视频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大大地削伐了男子气概,男人不必再像过去那样靠抢婚或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了。而买东西和抢东西可是不一样的,一个需要钱,一个需要力气和勇气。不花气力得到的东西,人不会珍惜。

现今,人们对两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越来越没有耐心。最可怕的是,网络时代会让人产生更深的孤独感和虚无感,人们越来越害怕承担生活的真实。所以,未来的女孩儿,凡是能把自己嫁出去的,都得靠自己,甭管采取哪种方式,眉目传情啊、语言“暴力”啊、威逼利诱啊、巧取豪夺啊,等等。要是想靠男人主动表达爱意,把自己嫁出去,难哪!当然,人也不一定非得结婚,如果你的自性非常强大和美好,你还是可以独享人生之美的。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1〕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2〕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3〕

摽有梅,顷筐塈之。〔4〕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5〕

梅子已熟落纷纷,树上尚有七八成。

你若有心来追我,切莫错过此良辰。

梅子又落几多多,树上还剩两三成。

你若有意来娶我,今天也算好时辰。

梅子零落已无多,筐子里边三两颗。

你若真心爱着我,开口我便跟你走!

【注释】

〔1〕摽:扑打。有:助词,没有实义。梅:梅树,果实就是梅子。七:七成。

〔2〕庶:普通,指年轻的未婚男子。迨:及时。吉:吉日。

〔3〕今:今日,现在。

〔4〕顷筐:浅筐。塈:拾取。

〔5〕谓:说也,以言相告。

小吏,还是小妾:《召南·小星》

《召南·小星》是一首有争议的诗。这首诗的争议之处其实跟《诗经》第一篇《周南·关雎》很相似,就是要先弄明白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征夫小吏呢,还是王之臣妾。二者的争议点在于此诗有一句“抱衾与裯”,意思是说有人抱着被褥在黎明前奔走。说作者是征夫小吏的,认为这首诗是写征人奔走,为赶行程,凌晨上道。忽见小星,三三两两在天,征夫睡眼惺忪,初不知其星何名,清醒点了,才知小星为参星与昴星。

但令人不解的是,小吏当差干吗还背着被褥与床帐?为了把这事解释清楚,坚持认为本诗是写小吏的人,就把诗中“抱衾与裯”的“抱”解释为“抛”,说征人役夫“肃肃宵征”,抛却室家之乐、夫妻之爱也。而坚持认为此诗是写王之臣妾的,一是《毛诗》,说:“《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妬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意思是说王后无妒忌之心,恩惠于小妾,小妾“抱衾与裯”,进御君王,但要凌晨时离开君王之所,小妾虽抱怨自己命苦,但还是要感恩王后的大气。宋代的朱熹也同意《毛诗》的看法,说:“盖众妾进御于君,不敢当夕,见星而往,见星而还,故因所见以起兴。”意思是说宫中有一习俗,为避免专宠,或为君王身体计,不许女人整夜侍寝,故小妾以星光在东方时前往君主之所,以西方参昴星宿在天时返回,还得抱着被子与床帐,如此辛苦,还不得怨尤!现代的一位大家胡适的看法就更惊人了,他在《谈谈〈诗经〉》中说:“(《小星》)是写妓女生活最早的记载。我们试看《老残游记》,可见黄河流域的妓女送铺盖上店陪客人的情形。再看原文,我们看她抱衾裯以宵征,就可以知道她为何事了。”一首小诗,竟引发如此多的异议,可见此诗的有趣了。其实,一夫一妻制不过百年的历史,大家别一看见小妾就惊怪,过去大户人家的夫人一般都在家守家,丈夫外出、被贬,甚至流亡时都是小妾跟着伺候,比如苏东坡被贬至惠州时,身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妾王朝云,没想到后来王朝云竟死于此地,令苏东坡伤痛不已。关于《召南·小星》这首诗,我基本同意《毛诗》和朱熹之说,这是一篇女人的怨词。

大家一看到“怨”这个字,肯定会疑惑:孔子自己不是也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为什么还说“诗,可以怨”?大家要看清楚,孔子的那句话是给君子立的境界。君子,是孔子认为的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标准,但是大多数人是普通人。普通人再不让他怨,再天天欺负他,还让不让他活?所以普通人是可以怨的,但这种“怨”,不可以积,不可以结,积怨过深,则伤身;结怨过深,则“伤”生活。

《诗经》里收录了一部分怨妇诗,总体说来,其怨也深,但其悔恨之中亦有反省,即便是抱怨,也都明大体,知分寸。比如这首《召南·小星》。

全诗共两章,我们先看第一章:

嘒(huì)彼小星,三五在东。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寔(shí)命不同!

嘒,星空暗淡的样子;三五,用数字表示星星的稀少;肃肃,奔走忙碌的样子;宵,夜晚;征,是行走。这段翻译过来就是:三三两两的微光,闪烁在东方上空。匆匆忙忙赶夜路,早早晚晚为公。还不敢有所怨怒,只是因为命不同!

第二章是这样的: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

寔命不犹!

上一章里,这女子还懵懵懂懂的,只看见天上有零星的星星,这会儿清醒点儿了,认出了参星与昴星,说明这女子比我们有文化,还认得星宿。在星空下抱着被褥奔波,确实心里苦。所以这段翻译过来就是:小星西边露微光,零落参宿与昴宿。匆匆忙忙走夜路,还要挟抱被与褥。怨来怨去怎奈何,只缘我这命太苦!

小妾以星光在东方时前往,以西方参昴星宿在天时返回,还得抱着被子与床帐,如此辛苦,还不得怨尤!说来说去,还是平民的生活好,一夫一妻,一觉到天亮,不必像这样偷情似的抱着被子摸黑跑。从“肃肃宵征,抱衾与裯”这句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不是小吏,小吏应该是背负行帐,而女人才喜欢讲究衾与裯。后代的怨妇诗一表达孤寂就说“衾冷”,就是被窝冷的意思,比如秦观的“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晴,春色又添多少”。再比如赵长卿的《菩萨蛮·西风转柂蒹葭浦》:“西风转柂蒹葭浦。客愁生怕秋阑雨。衾冷梦魂惊。声声滴到明。不眠敧枕听。故故添新恨。新恨有谁知。天寒雁正稀。”如此孤寂凄凉,还不能抱怨,更甚的是,不仅不能抱怨,还得感恩!那就是朱熹后面的解释了:“遂言其所以如此者,由其所赋之分不同于贵者,是以深以得御于君为夫人之德,而不敢致怨于来往之勤也。”这句解释非常有趣,说白了,就是小妾要感念夫人把机会让给她,要安于其命,不能抱怨或伺机上位,这才叫作“上好仁,而下必好义者也”翻译过来就是:既然夫人有仁德,那么姬妾也要知恩图报、有义有节,不得随意怨尤!真可恶啊!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在中国只有百年历史,整个封建社会大多是一夫一妻多妾,皇帝则独自拥有庞大的后宫。所以,这一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容回避。现如今的情况也出了很大的问题。比如出轨、背叛、离婚、出柜、同妻等,这一切都在考验我们,似乎比古代的婚姻还要复杂和无解。古代还讲究仁义,比如朱熹说的“上好仁,而下必好义者也”,现在的人少了仁与义的约束,更加肆无忌惮。过去嫡夫人就是嫡夫人,拍个照片都是夫妻并排坐着,小妾们都得站着,大老婆至少有点尊严,得不着宠爱,也能得着尊敬。现在可好,哪个小三不想上位呢?法国作家波伏娃曾说:“婚姻这个枷锁必然会带来谎言、欺骗和婚外情。”所以她和萨特用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缔结了一种不是婚姻的契约,但我们看她的自传,照样可以窥到她在爱情上所经历的痛苦,以至于她只能在小说里杀死爱人的情人。

所以,无论今人、古人,无论西方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无法回避一些事实,即我们都要经历人性的考验,尤其在情感方面。如果你是一个脆弱的人,那就别碰触雷区,避免面对那血淋淋的人性;如果你很强大,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召南·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1〕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2〕

寔命不同!〔3〕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4〕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5〕

寔命不犹!〔6〕

小星微光,闪烁在东,

匆忙夜路,早晚为公。

不敢怨怒,是命不同!

小星微光,零落参昴,

匆忙夜路,还挟被褥。

怨又如何,是命太苦!

【注释】

〔1〕三五:用数字表示星星的稀少。

〔2〕肃肃:奔走忙碌的样子。宵:夜晚。征:行走。

〔3〕寔:即“实”,确实,实在。

〔4〕维: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参、昴:都是星宿名。

〔5〕衾:被子。裯:被单。

〔6〕犹:同,一样。

正妻与媵妾:《召南·江有汜》

《召南·江有汜》是一首奇怪的诗。这首诗的作者是明确的,是个女人,但她和诗中人的关系有争议。有人说这女子是一个商人在经商途中娶的妾,商人回家乡时将这女子遗弃了,女子满怀哀怨,唱了这首悲歌以自我安慰。而《毛诗》说:“《江有汜》,美媵也,勤而无怨,嫡能悔过也。文王之时,江沱之间有嫡不以媵备数,媵遇劳而无怨,嫡亦自悔也。”过去皇族嫁女儿时都要有陪嫁,陪嫁就成为媵妾,一般是新娘的妹妹或表亲,用现在的话说,两人亲如姐妹,情同闺密,只是地位有些差异。《毛诗》中这段是说,一个媵妾,其实就是某大小姐的陪伴,勤劳无怨,但大小姐出嫁时,却没有带着这位姑娘,于是姑娘就作了这首诗,抱怨自家大小姐,说她不带着自己,一定会后悔。后来,据说这大小姐果然后悔了,又亲自把姑娘接到身边。

我们先看一下原诗,看看后人的争议是因何产生的。

第一章是这样的:

江有汜,

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指长江;汜,指由主流分出而后又复汇合的河水,这个意象蛮有意思;姐妹本同根,分开又复合。这段翻译过来就是:江水决堤啊又流回,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和我相随。没有我相伴相陪你,终有一天你会懊悔。

这首诗之所以有争议,其实就在“之子归”这句。“归”字在《诗经》里一般都指女子出嫁,比如《周南·桃夭》中的“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再比如《豳风·七月》里的“迨与公子同归”。所以这句“之子归,不我以”可以翻译成:那人出嫁了,而不带着我。但有些人无法理解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感,所以认定这是一个女子对男子的抱怨,于是就把这句解释为:那个薄情的男人回归故里了,不带着我。其实,细读这首诗,会发现这女子其实挺霸气、挺有主张的,比如这句“你后悔去吧”和最后一句“你哭去吧”,试想一下,男人即便后悔也不会哭,而闺密之间却可以这样任性。陪嫁的姑娘一般还要在生活上、情感上照顾大小姐,若大小姐没了这些贴心照顾,还真会后悔。

第二章继续写这种气恼的情绪:

江有渚,

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

这段翻译过来就是:江水静流啊积沙岛,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和我相好。在没有我的日子里,终有一天你会懊恼。想想红娘和崔莺莺,没有小红娘,崔莺莺什么也干不了;林黛玉要是嫁宝玉呢,紫鹃就是媵妾;宝钗嫁宝玉呢,莺儿便是媵妾。看看紫鹃和黛玉的情感,就知道她们之间已超越了主仆关系,尤其是黛玉临死前紫鹃的不离不弃,全然是知心知意、重情重义的闺密。若没有紫鹃,黛玉的内心会多么的寂寞啊。

其实,在这世上,有一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重要,那就是女人们之间的坚贞、仗义、深情、秘语、体贴、互懂和细腻。这些远远超越了自私,远远深厚于忠诚。面对强大的男权文明,女人之间慢慢达成了一种共识,慢慢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坚守,以默默的姿态对抗着世界的冷酷,对抗着情感的荒漠。特别是现在的女人已有了飞跃式的进步。过去的女人爱嚼舌根、好嫉妒,现如今,女人们大气、快乐,喜欢分享。现在的闺密大多是“同谋”,她们互爱互利,相互保护。她们对人性恶的认知恰恰使她们更为自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沉溺于跟异性的纠缠而痛苦不休。现在她们更珍惜懂与被懂,而不像过去那样委曲求全于一个小爱。由此,女人之间,轮回的不再只是生命,还有彼此的誓言和那份冰清玉洁的彻骨。

若说女人这一生,被一个或几个男子爱上并不稀奇,但如若有女人爱你,那真是人生之极致。男人和女人之间,更多的是荷尔蒙的较量和比拼,到了一定阶段,这种由荷尔蒙掌控的东西就会消退。好的呢,会享受彼此的温情;坏的呢,白白聚了一生,终归还是伤害和不懂。而女人对女人的同情和赞赏,则如温润的熨斗,会悉心而高贵地熨平你灵魂的所有皱褶与创伤。总之,没有誓言的青春不算青春,没有闺密的成熟不算成熟。

第三章是这样的:

江有沱,

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这段翻译过来就是:江水改道啊又成河,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来看望我。再不相逢的日子里,终有一天你会哭号。其实,闺密之间的背弃也让人痛彻心扉。江水有支流啊,人有聚有离。“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三句,写了对方的薄情,写了自己的痛苦;“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写了背弃之后的结果。这女子为什么这么自信呢?若没有对对方性格和处事原则的把握,这姑娘不会这么自信。总之,你离不开我,也没有人会像我那样爱护你。其实,有最后这一条就足够了,因为这种自信源于对自我情感的肯定,也只有我愿意对你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一般人,也许会畏惧这种强烈的情感吧,那大小姐是不是也正是因此而逃离的呢?过度的掌控和过度的依赖,都会让人不舒服。如何在掌控与爱护之间把握好度,应该是很重要的一课吧。最好,爱与恨,都疏淡点,别把爱变成掌控,变成强迫。任何情感,如过分强烈了,都生不出智慧。

《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1〕

之子归,不我以。〔2〕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3〕

之子归,不我与。〔4〕

不我与,其后也处。〔5〕

江有沱,〔6〕

之子归,不我过。〔7〕

不我过,其啸也歌。〔8〕

江水决堤啊又流回,

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和我相随。

没有我相伴相陪你,终有一天你会懊悔。

江水静流啊积沙岛,

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和我相交。

在没有我的日子里,终有一天你会忧思。

江水改道啊又成河,

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来看望我。

再不相逢的日子里,终有一天你会哭号。

【注释】

〔1〕江:长江。汜:由主流分出而复汇合的河水。

〔2〕归:荣归故里,妇人谓嫁曰归。不我以:不带我。我,媵自我也。

〔3〕渚:水中小洲。

〔4〕不我与:不与我相聚。

〔5〕处:忧愁。

〔6〕沱:长江的支流名称,或以为与“汜”同。

〔7〕过:至也,一说度。

〔8〕其啸也歌:啸是唱歌没有谱和调的意思,一说号哭。

男子要一时之情欲,女子要一世之婚姻:《召南·野有死麕》

这首《召南·野有死麕》写的是两个年轻人并排躺下时,心惕惕然的情形,特别是女人在幽会时欲拒还迎的矛盾心理。

同样是在郊野,《诗经》中的另一首《郑风·野有蔓草》写的是女人恋爱时灵魂的欢喜,而本诗则是写女人恋爱时肉身的纠结。这真的很有趣,对于初恋的人,特别是女人,止于灵魂,她会非常快乐;一旦有所跨越,如当两个肉身相拥的时候,女人作为被动的那一方会因为一种新的体验而深深地感到惶恐。让我们看一下诗里是如何描述的吧。

全诗共三章,第一章是这样的: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麕,指獐子,与鹿相似,但没有角;“白茅包之”是说求欢的那个男子用白茅包着獐子来求姑娘。大家注意,男人拿的是獐子而不是大雁。我们先前说过,古代求婚有六礼,其中多数用到大雁,大雁是求婚的意象,而这里出现的是獐子,没有因循旧礼,因此对方只是在求欢。求欢和求婚很不同,用今人的话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这当然让姑娘心惶惶然啦。

下一句则写得更明白:“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是说有个女子已然怀春。怀春和怀孕也大不同。怀孕是有个实实在在的生命在母腹里,所以怀孕的女人内心充盈、丰满;而怀春的女人,内心是空落落的,虚泛、空虚,往往会有人乘虚而入。这不,有人来了,还是位吉士。所谓“吉士”是指此人还不错,很帅,还很懂事,知道送点见面礼。这些都是诱惑啊,让这怀春的女子不好抗拒。

我们接着看下一章:

林有朴樕(sù),野有死鹿。

白茅纯(tún)束,有女如玉。

朴樕,一种灌木,常作为婚礼上的烛火。这位吉士真是撩妹高手。所有女人,都想在恋爱后收获婚姻。这男子不明说,却用婚礼上出现的东西来掀起姑娘对婚姻的幻想。什么叫诱惑呢?所谓诱惑,就是拿对方喜欢和贪恋的事物来引诱和迷惑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表面上是你被满足了,实际上是你满足了他。

所以,人在面临诱惑时都应该有所警惕,要想人生无悔,重要的还是不贪、不嗔、不痴。所以后面这句写得真好,“白茅纯束,有女如玉”。在姑娘的眼里,是白茅紧紧捆扎的礼物亮晶晶,而在那男人的眼里,是女子的秀体白如玉。姑娘想的是婚礼,男人想的是身体。怀春的姑娘心里乱,求欢的吉士心里却如明镜一般。

最后一章是写姑娘对男子的央告和恳求:

舒而脱(tuì)脱兮,

无感(hàn)我帨(shuì)兮,

无使尨(máng)也吠。

在男子的诱惑下,迷幻中的女子用最后一点理智央告那男子——“舒而脱脱兮”,意识是说慢一点啊,舒缓些啊;“无感我帨兮”,不要粗暴地掀动我的佩巾啊;“无使尨也吠”,尨,指长毛狗。姑娘恳求男子动作要轻些、温柔些,别让那些受到惊吓的长毛狗汪汪叫啊。

这段写得最妙的是这女子婉转的心情。对于恋爱中的女人来说,最后能收获婚姻才是最稳妥的。但小伙子的急迫又让姑娘心存忐忑:他是要我呢,还是只想要“性”?——这,几乎是所有女子心中最混乱、最纠结的地方。所以,最后女子的这一段话很经典,全是“别啊”,既娇羞又害臊,既怕过分拒绝伤了吉士的心,又担心自己被骗,所言不过是欲拒还迎,既是微微地抗拒,又是温柔地安抚……

相较于女子的多虑,青年男子在恋爱中的诉求往往简单而直接。先要动心,心动为情,心动不止为欲。他的爱里一定有情欲,但最终的爱,一定是把情欲固定在一个倾慕的对象上,并因此而温暖自我的生命。在他的爱欲里,起初是没有“婚姻”的,除非他只爱“这一个”,并想和她有个孩子。对女子而言,如何辨别真情还是戏弄,我究竟是不是你最终要的那一个,是女孩子在情爱中遭遇的最大问题。人,毕竟是有尊严的,若爱低到尘埃里,而最终没能收获真情,心里便会时不时地生出懊恼。所以,这便是男子与女子在爱恋中最大的不同。

从姑娘戴的是佩巾而不是首饰这点看,这姑娘是个农桑女子,而不是贵族,而男子虽称“吉士”,但会打猎和砍伐林中的朴樕,所以也是个劳动人民,看上去像带着猎犬的猎人。后面会讲到《郑风·有女同车》,写一个和美女同车的男子对美女也有欲望,但因畏惧美女华美精致的服饰而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欲望。

这,就是《诗经》的章法,在车里的人和在荒野上的人在格局、教养、心性等方面就应该有所不同。在车里的人可以发乎情、止乎礼,但在荒野上的人却可以更淳朴地展现人性。

所以,这首诗写得真好——在一场幽会里,男人只想“将翱将翔”,而女人梦想的却是一场婚姻;男人奉献的是一时,女人奉献的是一生。把人性写得多么透彻啊!

《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1〕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2〕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3〕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4〕

舒而脱脱兮,〔5〕

无感我帨兮,〔6〕

无使尨也吠。〔7〕

射猎鹿麕在荒郊,白茅裹之作礼包。

少女怀春心忒忒,美男趁机把话挑。

自古朴樕婚时烛,求爱亦是鹿麕包。

捆束有致白茅秀,美女如玉云出岫。

少女娇羞有央告:请君莫急且舒缓,

请你别碰我围裙,

切莫惹狗叫汪汪。

【注释】

〔1〕麕:獐子,与鹿相似,没有角。白茅:草名。

〔2〕吉士:古时对男子的美称。诱:求,引诱。

〔3〕朴樕:小树。

〔4〕纯束:包裹,捆扎。

〔5〕舒:慢慢,徐缓。脱脱:缓慢的样子。

〔6〕感:同“撼”,动摇。帨:佩巾。

〔7〕尨:长毛狗,多毛狗。

  1. 佛学典籍中常出现的概念,指人们心中本来就有、本自俱足的性智,是人的精神本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