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皇太极“开疆辟土”为入主中原奠基

皇太极(1592—1643年),清朝开国皇帝。满洲酋长努尔哈赤的第八子。22岁登后金汗,在位十七年,他完善后金的政治制度,为清王朝统治政权的确立打下了基础。改国号为清后,尊其父努尔哈赤为太祖。

1.争权力,巧设计废太子

权力令人眼红,甚至不顾一切。权力不是老天爷赐给哪个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斗争夺来的。在一个掌握权力的家族中,权力的传承,总是伴随着血雨腥风。家族内部不同利益体之间只有通过斗争来平衡,权力与斗争总是分不开的。

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当时位列四大贝勒的就有三个,即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之子。争夺大位最有希望的就是这四个人。皇太极为了夺得皇位,可谓费尽心机。

长子褚英伏诛后,努尔哈赤立第二个儿子代善为嗣子,明确称之为太子。然而,后金天命五年,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废黜了。理由是代善是一个才疏学浅、放荡不羁、狭隘自私、碌碌无为的“寻常庸夫”。传闻他竟与自己的继母、汗父努尔哈赤第二个大福晋富察氏有染。

富察氏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大福晋,即是与努尔哈赤患难与共、创业建国的衮代皇后。她位高望重,生有两子,一子莽古尔泰是四大贝勒中的三贝勒,正蓝旗主,另一子德格类是十固山执政贝勒之一。然而她却被努尔哈赤以四罪休弃。四罪是:一、勾引大贝勒代善。二、私藏财物三包,金帛三百。蒙古福晋告曰:“阿济格阿哥家中二柜藏有大福晋帛三百匹,大福晋常为此担忧,欲焚于火、欲投于水,因惜此帛,皆未果。”三、私赐衣帛予二将之妻,其中有给总兵官巴笃里二妻作朝服用的宝石蓝色倭缎、给参将蒙阿图之妻一件绸缎朝服。四、私赐财物与村民。

显然,其中后三罪不能成为休弃的正当理由。富察氏身为大福晋,收藏不算多的财物、赏赐属下、周济村民并不为过。关键是与大贝勒代善有暧昧关系的第一罪,唯此一罪能深深伤害努尔哈赤。

而这一罪却是有首告、有证人,经过调查而定案的。据《满文老档》记载,后金天命五年(明泰昌元年,1620年)三月,小福晋德因泽告汗道:“大福晋曾两次备饭,送与代善,代善受而食之。又一次,给皇太极送饭,皇太极受未食。且大福晋一日二三次遣人至大贝勒家,如此往来,谅有同谋。大福晋自身,深夜出院,亦有二三次矣。”诸贝勒大臣也揭发说:“在汗家宴会、聚集议事时,大福晋用金饰、东珠装扮自己,眼望大贝勒行走。”努尔哈赤派达尔汗虾、额尔德尼、雅逊、蒙喀图调查此事,结论属实。

大福晋富察氏给大贝勒代善送饭,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她身为继母,备饭送子食用,无可指责,且为常例。更何况她同时也给四贝勒皇太极送过饭,更何况努尔哈赤本已将她同诸子托付给了代善。努尔哈赤曾说:“我身殁后,大阿哥需善养诸幼子和大福晋。”

大福晋为努尔哈赤身后,也为自己和自己的子女着想,笼络代善,或仅为与代善搞好关系,是人之常情。而吃与未吃,全凭代善、皇太极自言。派人至大贝勒家、深夜出院,都是“谅有同谋”,缺乏与大贝勒私通的真凭实据。

至于在诸贝勒大臣聚会议事时,装扮己身,“眼望大贝勒行走”,更是说有则有,说无则无。然受命调查的四大臣,却得出了不利于代善的“属实”结论。

四大臣又是些什么人呢?仔细考察,四大臣有一个共同之处:均与一人有非同一般的关系。这个人便是后来承继大统的皇太极。

在这四人中,额尔德尼既是努尔哈赤的重臣,又是皇太极的死党。他经常私自越旗往皇太极处通报情况,为皇太极争位出谋划策。另外三位,达尔汉虾(即努尔哈赤养子扈尔汉)本与代善有矛盾,代善曾对努尔哈赤说过他的坏话,此时隶属于皇太极的正白旗。雅逊、蒙喀图也都是皇太极的旗下之人。

很明显,一些人暗中联合起来,通过诬陷富察氏打击代善,阴谋废掉代善的太子之位。这一次来势更猛,是与继母私通的滔天大罪,是欲置之于死地的谋划(幸因努尔哈赤比较明智而未能得逞)。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倒嗣政变。富察氏和代善成了这场政变的牺牲品。皇太极参与了阴谋,种种迹象表明,他是策划这场阴谋和政变的核心人物。

通过此次倒嗣直接得利的有三个人:一个是小福晋德因泽,她因首告有功,被升为与努尔哈赤同桌共食;一个是侧福晋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富察氏被休弃后,她晋升为大妃,成为努尔哈赤的第三个大福晋,子以母贵,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亦跻身为代替太子执掌国政的八和硕贝勒之列;还有一个,便是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

褚英被诛后,“四大贝勒各拥重兵,觊觎大位”。其中阿敏为努尔哈赤之侄,非直系,代善和莽古尔泰则成了皇太极的主要对手。二人之中又以代善为尤。

代善是褚英同母弟,在所余十五皇子中居长。他屡建军功,曾被努尔哈赤赐予古英巴图鲁(意为钢铁勇士,清代属代善所独有)的美称。他佐父治国,权倾朝野,位居四大贝勒之首,拥有正红、镶红两旗;其侄杜度主镶白旗,其长子岳托、次子硕托均已是拥有牛录、统领军队的勇将。尤为难得的是,他为人宽厚谦让,从不居功自傲,故此深得人心。

无论从嫡长、战功,还是从已有的权势、威望来看,代善居太子之位均无可非议。但在此次富察氏被休事件中,代善和莽古尔泰同时遭到了沉重打击。富察氏是莽古尔泰的生母,富察氏被休,莽古尔泰不知所措。他急于取悦努尔哈赤,竟亲手将生母富察氏杀死,从此声名一败涂地,与汗位无缘。

代善同努尔哈赤之间则因富察氏被休事件,出现了一道不可弥补的感情鸿沟。不久,发生了代善与汗父争宅基地、听继妻谗言虐待前妻之子硕托、诬陷硕托与其妾通奸三件事。这三件事,本可看作是家务细事,但努尔哈赤对代善已心存成见,于是将此三事上升认识,认为代善若继汗位,势必内宠悍妇、外信小人、混淆忠奸、诛戮无辜、以权谋私、搅乱国政,全不考虑代善一贯宽厚谦让、足智多谋、勇武过人,更不考虑代善为后金国立下的累累战功和用血汗树立的崇高威望。

代善最终被废去了太子之位,皇太极却离继承人的位置又近了一步,然而皇太极并没有就此而罢手。因为他之后还有弟弟,就是多尔衮和多铎。他父亲临终的那年,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女真有幼子继承的这种传统,他们的母亲就是大妃阿巴亥。皇太极为了消除潜在的竞争者,谎称努尔哈赤临死前有遗言,要大妃殉葬。在这种情况下,大妃阿巴亥自缢而死。大妃一死,她的儿子多尔衮和多铎失去母亲的支持,也就不可能同皇太极争夺大位了。

通过一系列的阴谋和精心策划,皇太极终于在努尔哈赤之后如愿继承了大位。

2.远大是图,建立清朝政权

在家天下的时代,家族发展的终极目标便是以家治国,成为九五至尊。只有这样才能让家族的利益最大化,让权力始终握在家族人手中。

皇太极在人才济济的众兄弟子侄中独得推举,顺利地登上汗位,无疑是件幸运的事。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心满意足昏昏然。这位从小就在开国创业中成长起来的政治家异常冷静、沉着,并有远大的抱负。他想君临全中国,使其父子群臣艰难创立的国家由后世子孙永久地统治下去。他很讲究实际,不仅懂得治国之道,也懂得人君之道。他说:“若治国之道,如筑室然,基础坚固,庀材精良者,必不致速毁,世世子孙可以久居。其或苟且成工者,则不久圯坏,梓材作诰,古人所以谆谆垂诫也。”一切都不能简单从事,建造房屋就是如此。“惟筑地坚固,叠石为基,经营构造,方堪久远。”

从“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认识出发,皇太极上台后的第一道上谕,就是禁止把汉民奴隶化,这或多或少改善了当时艰难的处境。努尔哈赤在位时实行的是“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的政策。皇太极改为只对拒战者不得不杀,而被俘者则安置为民。在后金同明交战中,经常俘获大量的汉族百姓,皇太极都把他们安置到各屯堡为民,从事农业生产。皇太极实行对满、蒙、汉一视同仁的政策,新、旧降人一视同仁的政策,反映出他有远见、有气魄,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保护了汉族人民的基本利益,巩固了后金政权,“由是汉人安堵,咸颂乐土”。

皇太极即位后,坚持优礼汉官的政策,对现有的汉官都给以信任,并且量才使用,注意发挥他们的才能。对范文程的重用,就是个生动体现。努尔哈赤在位时,范文程仅仅熬了一个无关紧要的章京。皇太极则把他安置到自己跟前,参与军政大计。每逢议事,皇太极总问:“范章京知道吗?”皇太极不直呼他的名字,而称“范章京”,以示尊敬。臣下的议奏如有不当之处,皇太极便说:“何不与范章京商议?”奏事大臣回答说:“范章京已表示同意。”于是皇太极不再询问,指示依奏办理。有时范文程病了,一些事情还等他病好后再裁决。他多次为皇太极起草敕书,都能做到合乎皇太极的想法。开始,皇太极还过目审阅,其后凡经范文程起草的文书,他不看就批准,说:“我相信你不会有差错的。”皇太极非常信赖范文程,经常召他进宫谈话,商讨方针大计,一谈就是几个时辰。有时范文程刚出宫,又被召去再谈。皇太极在生活上也给他以关怀,要他陪着吃饭是常事。有一次,饭菜极为丰盛,桌上摆的是“殊方珍味”,范文程想到自己的父亲不曾享用,迟迟不下筷。皇太极一看,就明白了他的心思,当即把他吃的这桌珍味撤下来,派人骑马送到范文程的家,赐予其父。范文程这才向皇太极拜谢。深受皇太极信任的汉官还有高鸿中、宁完我、鲍承先、张存仁、马光远、石廷柱等,这些人对他也无不竭尽所能。

皇太极更用心的是,削弱八旗贝勒的势力。他先后增设“八大臣”“十六大臣”,分夺了八旗诸贝勒的一些权力。1631年,他依据宁完我的建议,效仿明朝的制度设立六部,并面谕六部大臣,要他们秉承皇太极的意旨办事,改变满洲贵族过去办事无一定章程,议政每每夸耀好鹰良马的“因循之习”。他又改文馆为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有如明代的内阁。这些做法加强了君权集中制,促使后金政权进一步封建化。后来,他以二贝勒阿敏征朝鲜“颇怀异志为名”,历数他的16大罪状,逼迫阿敏死于幽所。又以三贝勒莽古尔泰饮酒过度狂态失言、拔刀“欲犯上”而大不敬,削夺了他大贝勒的名号。随后,他依据礼部参政李伯龙的建议,改革了朝贺礼仪,规定由他一人面南中坐,代善、莽古尔泰退居于下,再也不能与他平起平坐了。第二年,莽古尔泰由此气愤而死。一次,代善宴请哈达公主莽古济格格(莽古尔泰之妹,皇太极之姊)。不料,这惹恼了皇太极。他大为震怒,因为他的这个姐姐对他素怀有怨。事后,代善勉强保住了大贝勒名号,但从此也就赋闲在家了。到天聪末年,皇太极实际已控制了两黄、两蓝、两白六旗,势力还渗入到镶红旗,结束了过去“八王共治”的局面,实现了“制令统于所尊”。

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征察哈尔大军携林丹汗的后妃及其子额哲凯旋回到沈阳。强悍的察哈尔部从此灭亡,难以驾驭的漠南蒙古终归统一,这是皇太极取得的又一巨大成就。数年前,与明朝交好的朝鲜“称弟纳贡”,三大敌国如今只剩下唯一的明朝,整个形势使后金变得光彩夺目,前程似锦。还有一件大喜事,简直使皇太极和他的诸贝勒、大臣欣喜欲狂:这次出征意外地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这在皇太极看来,它同平服林丹汗同样具有重大意义。照他的解释,传国玉玺落入皇太极之手,意味着“天命”归金,上天已经允许皇太极为天下命世之君。因此诸贝勒、大臣为这件国宝的获得,纷纷上表恭贺。

1636年,皇太极正式即皇帝位,受“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改元崇德元年,定国号大清。

皇太极建国号大清,开辟了清朝历史的新纪元。他在清史中是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是清朝一统天下的真正开创者。虽然他和努尔哈赤都没有进关做全国的最高统治者,而仅在关外度过了自己的戎马一生,但两人却有很大不同。

努尔哈赤起自建州女真的一个小部落,他名为明朝地方官,实则是女真的一个小酋长。他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去统一女真各部,推动和加速了女真社会的进步,使各分散的部落迅速走向联盟,进而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政权——大金。综观努尔哈赤的一生,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民族领袖来活动的。他的业绩及其所建金国,在整个清朝历史这一出壮烈的多幕剧中,所占的比重只能是序幕。他所起的作用,就是把帷幕拉开,并装填了自己的内容。

努尔哈赤作为清朝前身历史的首创者是当之无愧的,而皇太极则居于清朝历史开创者的地位。他在位十七年,特别是从建元崇德前后到去世,全面而且极为迅速地发展了他父亲的未竟事业,在所有方面都远远地超过了自己的前辈。他统一整个东北部地区,首次降服一向与明朝保持深厚友好关系的朝鲜,征服察哈尔,统一漠南蒙古,促使漠北蒙古行“女白之贡”。他所占有的疆域将近半个中国,使清政权牢固地立于既广大又丰足的根据地之上。他所建立的政权完全具备了国家的规模,尤其是他吸收汉人和蒙古人参加,实行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联合执政,扩建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从而使努尔哈赤时代的单一的满族执政的民族政权性质,变为几个民族联合的政权。这为大清的长远统治树立了楷模。

因此,皇太极是真正的一代国主,他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领来行使权力的。他创立的国家——清政权及其基本国策为后代子孙所奉行,他建的国号大清一直沿用到近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