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走向未来 以文化自信提升国家形象

从历史走向未来 以文化自信提升国家形象

吴红波(1)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跨出国门到国外留学的40周年。40年过去了,有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我们出去的时候第一天有人问我,你是越南船民吗?我当时几乎要崩溃了,我怎么是越南船民呢?问话人的心理预期是,中国人很穷,不可能出来。我的心理预期是,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即使你不知道我是中国人,你也不能说我是船民或者难民。这说明人与人的沟通时心理预期是有差距的,所以国家的差别就更大了。

国家形象是各种信息传播所产生的心理预期,是一个国家的自我定位与国际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也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及其国民的印象。

中国经历了三次大的国家形象变化。第一个是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第二个是当家作主、实践探索的新中国;第三个是快速崛起、日益强大的现代中国。

现在,中国正在努力塑造四个维度的国家形象: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二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国;三是倡导合作共赢的大国;四是支持多边主义的大国。这也是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的四个维度。

但其他国家的人民是不是这样看的?世界是怎么认识中国的呢?有几个基本共识:第一个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第二个是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第三是正在对世界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第四是将来很可能成为世界第一。至于中国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则莫衷一是。由此来看,我们自己的定位与外部世界对我们的看法是有差距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努力介绍中国、提升国家形象的原因。

国家形象由硬实力和软实力相支撑,缺一不可。但经济总量、国防力量、制造能力等硬实力都上去了不等于文化、教育、国民素质等软实力也同步上升。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因此说,我们的国民出去购买力超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很不文明的现象,因此说,兜里有钱了并不等于素质上去了。

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被人打败;国家软实力不行,则可能不战自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全世界丰富多彩,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 000多个民族,大约5 000多种语言。千百年来,世界各国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造就了今天我们人类共同的灿烂文化。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涉及到我们中国人。就是说,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都受到了这四位老先生的影响: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和孔子,他们对今天人的思维规范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对西方没有过多发言权,但我认为对东方来说这是对的。

同时,我们可以在人文交流中看到很多文化差异。同样是节日,比如说,圣诞节和春节,它们各自追求肃静或火爆的不同气氛;又比如说,在衣服和颜色的选择上,东方民族喜欢喜庆的红色,而西方则喜欢稳重的蓝色。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不同。再比如说龙,西方龙的形象都不友善,代表邪恶,但在中国,龙没有那么邪恶,我们中国人自喻为龙的传人。

接下来我想讲三个问题:自信、表达和创新。

(1)自信。历史上的海洋文明和黄河文明(或者说大河文明)对我们当今世界有重大影响。但人们长期以来都有一个想法或者是概念,即海洋文明优于大河文明,或者是黄河文明。我这里想讲一点,我们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奋斗不息,但屡战屡败,于是产生了一种自卑的心理,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自己一切不如人,产生了民族自卑感,信心完全丧失,甚至出现了崇洋媚外。但在今天出现了一个特殊且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这就是大河文明正在逐步地为人们重新重视,而海洋文明中一些不好的东西也在逐渐显现,比如说,海洋文明的竞争。竞争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的非黑即白、非敌即友的“两元论”给人们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而我们大河文明、中华文明、天下为公的社会思想、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的处事之道、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正在逐渐地显示出它的能力和影响力。因此,我们对自己的中华文化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2)表达。有了优秀的文化、很好的故事,但不一定能讲得好。甚至由于文化的不同,同样一个事可能就达不到同样效果。比如说,最简单的一个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一些同学可能知道,当时翻出来是“a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for Mankind”。共同命运是按字面翻译的,很准的。但是,后来跟一些外国人聊,人家说这个表达太差了,全世界70多亿人都跟你们一个命运吗?这个译法还有一些宗教色彩。现在,我们用的是“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大家共有的未来,这就好多了。因此,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中文没有变,但是外文换了译法,效果则大不相同。要讲出精彩的中国故事,文化自信并不当然能转化为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还需要创新交流方式,提高对外交流水平,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要采取综合手段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现中国形象。

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几个重要的体现。

一是崇尚集体。大家知道在远古时代,可以说是洪水泛滥的时代,在东方的中国有大禹治水,在西方有诺亚方舟。同样是治水,却有所不同。诺亚方舟是坐着船逃之夭夭,而大禹治水是集集体的力量疏导河流,战胜大自然。

中国为什么会这样?在1949年以前的2155年里,中国发生了1092次大洪水和1056次大旱灾,几乎是每年发生一次大灾。我们中国70%的城市、50%的人口处于灾害地区,每年有很多人受灾,这是中国的地理情况和我们的现状。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乘上诺亚方舟逃走是不可能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抗击灾难,重建家园。所以荀子讲,“民齐者强”,淮南子称,“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这就是中国的理念,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精神。而在西方就不完全认同这一点,认为单打独斗、个人出彩最好。

二是中庸和谐。孔子说“过犹不及”,《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

中国古代哲学家为我们中国人提供了行为准则。这里的中庸与和谐并不是和稀泥、搞折中,而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有很多人会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向左偏、向右偏都会趴下,只有不左不右才能前行。

在西方有一种观点,就是说他们可以统治世界,以一国之力统治世界。对其他国家动辄诉诸武力,只会激化文化、宗教和国家间的矛盾,是完全达不到目的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三是谦虚好学。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子讲“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中国学生们面对夸赞“你这个论文写得很好”时,标准回答是“老师,我这个论文还有缺点,请多指教”,这是中国式的谦虚。但是大家要记住,谦虚并不等于自卑,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创建了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定期举行学习会,请国家顶级专家授课,虚心学习和研究各国先进经验与失败教训,这就是多年来中国在治国理政方面没出大错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有人好为人师。孟子讲,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他把“三人行,必有我师”改成“三人行,我必为师”。

四是睦邻友好。《左传》讲,“亲仁善邻,国之宝”。意思是说,与邻国友好相处,是一国存在的宝贵经验。

从公元1405年到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七下西洋,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的远航比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都要早。他所到之处,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公平贸易、传授技能、镇压海盗,受到广泛欢迎。

朋友们,如果郑和率领2万多人的庞大舰队,每到一处杀一批土著人,留一些中国人,那么现在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中国既没有向海外大量移民,更没有将罪犯送往其他国家;既没有在海外抢占殖民地掠夺资源,更没有从外国掠夺奴隶。世界应该为这样的大国崛起而喝彩!

(3)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思想宝库,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但是传统文化也存在着陈旧过时之处,需要正确取舍,推陈出新。需要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同当代国际发展需求相结合,实现创新发展,为解决人类的问题作出贡献。

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和日内瓦发表了两个重要讲话,这两个讲话是划时代的。他阐述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自我们历经沧桑的中华文明。从“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到“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准则,再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取向,以及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包容胸怀,这些都是我们的思想渊源,也是中国人每天都在践行、但却感觉不到的价值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基于这些中国优秀的价值观。所以习近平主席说,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最后小结一下:没有中华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没有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继承,就没有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文化自信将助力我们从辉煌的历史走向灿烂的未来。

谢谢各位!


(1) 吴红波: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原中国驻德国大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