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为什么文学是人学

第一章 文学视界中的人学

让写作者站在写作的最高处回望写作。一部文学史就是一个“人”不断被发现、强调的历史。文学是人性之学、人生之学、人情之学,人的文学围绕人的关爱意识、历史意识、抗争意识、追求意识、孤独意识五大内容,围绕人性、人生、人类社会三大悖论展开。文学来源于神话,来源于现实生活。文学需要终极关怀,需要兼容并包的思想。

第一节 为什么文学是人学

如何理解文学是人学,必须从人的经典定义出发来理解。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复合体。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独立的、丰富的内宇宙,文学的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谈论文学就是谈论人。文学流溢着作者人生体验的灵性和生命搏动的乳汁,它是有温度的。文学是对生命的发现、感悟和体尝,需要满怀慈悲地去关心那些泣血的生灵:文学让人体认自身命运,让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生命的叹息、生命的抗争、生命的愤怒、生命的哀怨、生命的孤独和荒诞感……

一、对应于人的自然性,文学是人性之学。文学家高尔基曾说,文学是“人学”。因为文学是人学,所以文学应该表现人类共有的生活和普遍的人性。而人性是全人类共有的,所以文学是世界性的,故而我们看阿Q,先觉得其深刻地表现了当时国人的劣根性,继而感觉到这是人类的共性,体味到小人物的悲凉和无奈,以及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只有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探讨生命的意义。必须指出的是,人的自然性并不意味着文学是自足的东西,文学是人在情感上沟通的桥梁,文学本质是自身功能的结果,像文学中的“崇高”“优美”这类文学现象只能从“人”学的根源上去理解。尤其是像喜、怒、惊、恐、忧这些人的基本情绪,是共同人性的基础。人的吃喝拉撒、生育和死亡、自私来自动物性。难怪犹太箴言录把人性分成四种天使品质,四种低等动物的特点。人像天使一样能直立行走、说话、思考和有见识。同时,人又有动物的自私性,第一种是自我与他我分得清清楚楚,“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第二种是分不清自我与他我的界限,“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第三种是自我消泯于他我中,“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第四种极端是自我凌驾于他我之上,“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是人性固有弱点的隐喻。作家必须深入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以全知全能的上帝心态,揭示人心灵的秘密。比如每个人都有需要的东西,人都好面子,人都喜欢听奉承话。比如《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中描写了所谓诚实清高的赫镇19户头面人物,因为一袋金币,他们穷形尽相,形如小丑,以理查兹夫妇为代表的人物想尽一切办法去占有它,大家相互攻讦、责骂,身败名裂,人性的丑陋到了极点。与其说给作品贴上一个揭露资产阶级道德虚伪性的标签,不如说这是人类的一个普遍性弱点:从亚当、夏娃开始,人就无法抵御诱惑。对于这一弱点,我们不能简单地“扣帽子”“打棍子”,然后轻松地躲到一边看笑话,我们并没有这种优越性。如果我们像小说人物理查兹夫妇一样辛苦了一辈子,老来仍旧赤贫,以至于深更半夜还不得不在外打工,那么面对从天而降的财富,你还会心平如镜吗?中国有句古话,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可见“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拒绝”是每个人内心隐藏更深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被教导要诚实,要禁得起诱惑,可是一旦诱惑真正来临,我们仍然不堪一击。我们未必是自己所认为的那样的人,毕竟我们的道德优越感未接受考验。所以,赫德莱堡现象不仅是美国社会的缩影,更是人一生中随时都可能遇到的严峻问题,它早已超越了民族种族的界限。

二、对应于人的社会性,文学是人生之学。文学会以高贵、典雅的质地滋养我们的人生。文学与人生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文学是社会的、人生的反映,是作家发自心灵的创造,它为我们提供的是人生的历史,人类灵魂的演变史,它是人类情感的“云盘”。这是一个广阔、深远的心理实验场。在这个虚拟的实验场中,欣赏者展开想象,自由地徜徉、沉醉于古今中外的人生情景中,体验作家写作的时空生活,体验各种人物的各色情感,追索人物的心路历程,探求人生的奥秘和底蕴。具体说来,包括:

(一)人类的自我认识。学过文学史的人都知道古希腊德菲尔神庙上有三句箴言,其中第一句是“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从此成为了人类觉醒以来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分析法的广泛应用,让人类对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类也越来越自信。然而对于人自身的认识始终处于灯下黑的尴尬境地。“自我”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哪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弗洛伊德和马斯洛开启了自我认识的新篇章。心理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即基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部分构成“本我”,大多处于无意识之中,充满着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和冲动。社会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构成了“自我”,正常的自我感觉由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内我”与通过行为表现于外的别人眼中的“外我”是一对矛盾,但大家一般能够处理好这种关系。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构成“超我”,是主体力量的唤醒和价值最大化。身体对食物、温暖、性的需要注定了内心想要争夺各种相应资源,不愿让渡权利。保护、安全、稳定渴望组织为其提供相应保障的理性又提醒自己必须让渡权利,这是矛盾的存在。爱情、友谊、归属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这类社会属性渴望与人交往,而自我实现、潜能发挥又或多或少会占用别人的资源,这里也存在冲突与对立。几种需求层次的满足和斗争、纠结,于文学作品中都有着微妙而动人的描述和分析。对“我是谁”的困惑和反思证明了人——“我”的复杂性,千百年来,哲学家在思考,作家也在思考。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往往是一个多层次人格因素组成的、多侧面的、有机的、完整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活的精神体。对人的揭示和描写是文学作品永久魅力之所在。

(二)人生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价值在哪里?一旦我们在不经意间或夜深寂寞时想起这个话题时,都显得很沉重。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但无人能解。“死生亦大矣”,无论何种文明,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无论世界怎么改变,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惊人一致。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儒者,人需也,满足别人的需要和自身的需要就是存在的价值,所以要“入世”。道家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与天地相谐,自然,生命的长度和密度同等重要。佛教认为,吃喝拉撒本身就是意义,就是佛;佛者,人弗也,人要学会放弃各种欲望以减轻人世间的苦痛。历代文学家、哲学家也为此做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莎士比亚、史铁生都有对人生意义问题的探索。从终极视角看,人从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人生是无意义的,人早晚得死,地球终归要毁灭;从现实视角看,人生是有意义的,存在就是合理。两种意见针锋相对,各有各的道理,形如阴阳互抱,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有意义的无意义,无意义的有意义”之悖论。正是因为人本问题的复杂,人生才有永远的困惑和迷惘。否则,答案就表述为有无即可,何谈困惑?面对关于人生意义《等待戈多》般的悖论,当今哲人用“过程论”超越了它。

人活着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西绪福斯因为得罪了至高无上的太阳神宙斯而被罚做苦役,每天做的是单调而重复的推石上山,眼看石头就要到山顶时又会滚落下来,于是他不得不重新出发,这种永远无聊远胜监狱里囚犯的痛苦。肉体痛苦、精神苦楚,无助、无用、无望、无休止让人难受,可是西绪福斯内心充实而坚定,脚步沉着而稳健,每一次石头滚下山去都是重新出发。即令永无成功希望,他也照样敢于笑傲命运,不惧诸神。假如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不被啄了,也许他会因不断增大的肝脏而身亡,假如西绪福斯不推石头而选择死亡,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人死如灯灭。人生存在的意义,就是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寻找价值所在,寻找精神家园。即我们必须赋予勇敢的抗争过程本身以欢乐和幸福,此外并无其他意义。西绪福斯既象征了人类命运,也隐喻着人类对命运应该采取的态度。无独有偶,中国神话中吴刚伐桂花树的故事与其如出一辙。吴刚一斧子砍下去,树又愈合了,所以必须不断地砍,用身体的劳苦消解人生的无意义。因此,只要为之奋斗了,你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人从哪儿来不重要,到哪儿去也不重要,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不必痛苦,苦涩、虚无、恐慌之后,才能真正了解人生的真相,才能有超越的愉悦。人生的苦痛是哲学的苦痛、智慧的苦痛、清醒的苦痛,是受难的英雄般的苦痛,它痛中有快,苦中有乐。这种痛并快乐才更接近人生的真实,更持久和更有深度。我们不用担心这种苦痛会让人一蹶不振,相反,它会让我们增加更多直面人生的勇气,增加承受人生苦难的精神力量,增加我们从容应对人生的智慧与自信。

(三)人生的根本困境。人生的根本困境之一表现为怕死不想死而又不得不死,出生就在走向死亡,无法抗拒。无论你是凡夫俗子还是帝王将相,无论你是一介草民还是大富大贵,好死不如赖活着,服用丹药或放浪形骸都是这种恐惧的表现。人生的根本困境表现之二为人活着就有欲望,佛教教义要求消除这种欲望,认为这是痛苦的根源,极端的表现就是过苦行僧的日子,用身体的苦压制膨胀的欲望,据说鲁迅喜欢冬天穿得很单薄,也有这个原因。当欲望无法满足时,这意味着痛苦,就算满足了,很快也会被新冒出来的欲望所占据,所谓欲壑难填就是这个道理。人生的根本困境之三是人类永恒面对的世界中绝大多数是不可知的。尽管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不可否认,可知的仍然是少部分,不可知是永远存在的困境。人生的根本困境之四就是言语的苍白无力,可知亦不可道,人生来注定是社会化的动物,但却无法与他人彻底地沟通,这一方面意味着孤独,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所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会到了才有意义。

上述困境,文学作品里有,现实生活中也随时可能遇到。对于人生的根本困境,作家往往只是提出问题,而难以给出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这不是作家的生活经验、人生智慧不够,而根本原因在于它来自生命、生存、生活本身固有的矛盾。矛盾在,人生的困境就会存在。就像史铁生,身体的残疾阻碍了他人生的正常生活状态。这样,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关心世界的眼光中转移到了理解和接纳自身上。因而对人生的理解也比普通人来得深刻。

三、对应于人的精神性,文学是“人情”之学。人作为高等生物,具有复杂的情感。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自然真切,容易引起心灵的共振。所以在刘心武看来,文学就是研究人类感情学的准科学。麦克杜格尔博士早在1898年就指出,任何动物,其群体冲动只有通过和自己相类似的动物在一起,才能感到心满意足。类似性越大,满意感越强。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山中人特别好客,因为山中人烟本来就稀少,加上两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的道路阻隔,他们好不容易才能碰到一个同类。任何人在与最相似的“类”相处时,更能充分地发挥其本能作用,并且容易得到最大的满足,因为那些人类举止相似,对相同事物有相同的情感情绪反应。故而我们能够明白,人是文学描写的唯一目的,文学表现历史环境中人的灵魂、人的情感、人的命运的变化,小说只有集中描写情感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才能具有长久的影响力。一个作家,应该站在非功利的、跳出阶级思维的立场上来处理笔下的人物、题材。历史教材可以从政治、阶级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但文学作品应该站在民间的、个人情感的角度去表现人性,否则便难以成为一流作品。

四、文学是人学的意义。理解了文学是人学,我们就找到了理解所有文学问题的总钥匙。透析西方文学中人的观点的历史嬗变,可以看出西方文学自始至终贯穿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贯穿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与生命意识,深沉、深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其实,只要谁想深入文艺的殿堂,不管他是作家也好,文艺理论家也罢,都借助文学是人学这把钥匙。创作家借此写出激动人心的真正的艺术作品,理论家借助它解释文艺上的诸多现象。过去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师都曾表示过类似观点。而过去所有杰出的文学作品,也都充分证明着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既然文学是人学,那么文学描写和表现的中心对象应该是人。文学的中心是人,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的中心,文学对象、文学题材都应该关于人,应该是时时在行动中的人,应该是处于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人。怎样描写人,怎样对待人,是评价作家及其作品的标准。因为人处于社会现实的焦点,乃生活的主人,抓住人,也就抓住了现实生活。只要我们真正写人,写人的个性,就必然会写出这个人所处的时代、社会与当代复杂社会人们间的关系,就必然反映整个社会现实。而在作家世界观中起决定作用的部分也在于他对人的看法,在于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

文学是人学,最后必然要归结到作家对人的看法、作品对人的影响上。西方文学同步描写人的生存状况、人类文明历史进程。其实,注重探究人的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这也是西方文学演变的深层动因。古希腊—罗马文学反映了欧洲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人的生存状况,他们个性张扬,放纵原欲,重视世俗生活与个体生命价值;希伯来—基督文学体现了浓重的宗教人本意识,超现实生命价值,他们崇尚理性,重视群体本位。东方文学以抒情为主,“桃花潭水深千尺”“安得广厦千万间”更是直接表现和彰显人的情感情绪。

必须指出的是,文学领域广阔,不单要描写人,还要描写人之外的物,不单描写社会现象,还要描摹自然景观。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文学之物、写出来的自然是人化了的自然,它们集中体现了人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态度,它们本身就具有了人的感情。因此,物和自然纳入文学视野,并不影响文学认识人和反映人的基本性质。

不仅文学的描写对象是人,文学的服务对象也要是人。文学的任务和作用就是要影响人、教育人、美化人,鼓舞和引导人去认识生活,改造现实,提高自己,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总之,在文学领域里,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文学能使人懂得美、感受美、体验美。文学丰富的内涵与变动不羁的表述,往往成为人们的情感皈依。文学能使人感动,能净化人的心灵。文学描述各种各样的人,多种多样的人生,人们可以藉此认识自己、反省自己,从而提高自己。人们间有一条隐秘的通道,读懂自己就可以了解他人,读懂他人就可以认清我们自己。作家试图告诉我们:文学乃人生的镜子,文学中的人生色彩斑斓。从某种角度来说,文学的历史就是文学的创作史、阅读史、精神流变史;文学中的人文与启蒙、政治与文学、现代与传统、道德与婚恋、历史与崇拜等的纠结,实际展露了人生百像。

当然,文学既然以人为中心对象,以影响人、教育人为目的,在文学创作中就应该肯定“人的本质力量”,就应该体现人道主义。

文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人了解自己,提高自信心,发展阅读者追求真理的意向,和身上的庸俗习气斗争,发现个体身上好的品质,并在心灵中激发起羞耻心、勇气,竭力使人们变为强有力的、高尚的,并且使人们能够用美的神圣之精神鼓舞自身的生活。

一方面,文学要达到教育改善人的目的,另一方面要达到反映生活、揭示现实本质的目的,这便必须从人出发,将人作为注意的中心。文学的核心是人,文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揭示生活本质、反映生活发展规律的说法,取消了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间的区别,因而也就必然扼杀文学的生命。

“人学”是作用力的体系。一个在整齐划一的简化式感知和思维习惯中浸染过久的人,会基本上丧失对新奇事物的理解力,何谈对歧异的容忍和尊敬呢?好奇、虚怀若谷、灵活宽容、在接受断言和观点前要求得到证明是避免一元思维、产生真正人的文学的必要态度。

得勒兹曾提出了一个公式:他者=一种可能的世界之表现。文学带给我们的不是天下大同,而是一个无限可能并存不悖而且能够相互宽容和相互对话的多彩世界。如果用集体压抑个性,会使正常的欲望停止工作,从而使文学失去基本的鲜活,甚至导致出现偏执和盲点、理想化或妖魔化某些东西。毕竟文学是人学。写作的过程应当是高扬人文精神,学做“大写的人”的过程,因此,培养写作者丰富的人文情感是写作训练的首要任务和动力之源。

第二节 人的文学围绕五大内容三大悖论展开

一、文学主要表现关爱意识、历史意识、抗争意识、追求意识、孤独意识五大内容。

(一)关爱是一个微笑,关爱是一个眼神,关爱是一句问候,关爱是一缕春风,关爱是一场春雨,关爱是一泓清泉;关爱的诸多好处决定了关爱意识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全球范围内的战乱、旱涝、地震、饥荒、瘟疫、恶性事故与金融危机;房奴、车奴、孩奴……;毒豆芽、三聚氰胺……;“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什么”……整个人类都处于焦躁状态。从关爱生命角度去解读文学类作品,才会使文学是人学的意味更清晰。作家通过对自己生命的感悟来打量群体的生命状态与生存境遇,会大大激发人们对生命本身的珍视,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烛照下的生命之光因此而更加绚烂。从生命活动的角度来理解文学,较之社会学视角更贴近文学的审美特质,更合乎生命的表现特征,也更能反映人生命活动的个性审美。

关爱意识主要表现为:关爱生命,生命的个体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关爱人性,用爱来表现人性的美好与丑恶、人生的追求与迷惘、人格的独立与尊严,理解并珍重人的感情,敬佩人类天性中所蕴藏的爱的精神,相信它正是组成伟大人性的本质因素或永恒部分;关爱社会生存状态和追寻生命终极价值;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呼唤正义、理性和人类的良知。

关爱意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精湛的心理刻画与描写背后,常常潜伏着作家的人道精神理想、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和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人道主义热忱。同情、博爱、理解、宽容与牺牲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信仰、文化与民族间的人道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二)人类的历史活动都渗透着人类的思想与痕迹,文学概不例外。文学的历史意识首先呈现为文学创作的时间意识。历史的时间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文学的时间似乎仅有过去和未来。如果从历史意识这个术语本身的结构来看,它又含有政治意识、党派意识、阶级意识、价值意识与终极价值意识等。历史意识影响作家对题材的选择,主题倾向与人物评价、品位构成乃至叙述风格,贯穿在全部的创作中。

文学历史意识不同于历史本身,是情感的真实,符合人的本性的真实。历史真实没有选择性、可能性、主动性。而文学中的历史只是可能、应该,文学家揭示的只能是可能之真实,假设的真,应当的真。对生活的不满、对命运的抗争让文学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大家宁愿相信这种真实。人们除了现实的日常生活,总还要追求一种对现实缺憾的弥补。文学就是这种“谎言里的真实”。文学用虚构的谎言来满足大家生活中的缺憾,换句话说,文学是个人精神的理想化升华。正如略萨所说:“小说之所以写出来让人看,为的是人们能拥有他们不甘心过不上的生活。”有价值的文学必须体现历史理念,抓住人们在历史中的缺憾和不满做文章。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家自觉认同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历史意识,在作品中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从成千上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再明确、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或者在基本认同主流历史意识的基础上,又根据创作主体的当代需要对其进行强化或弱化,这样写出的作品往往被冠以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如果完全同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历史意识和“话语”背道而驰,通过象征、意象、意识流等暧昧地体现作者的想法、认识,我们认为这样的表达具有现代主义作品因素,这类作品不反对、不拥护,逃避主流与所有历史意识,这样的作家要么把文学当成一种纯粹的艺术行为,要么完全撇开现实与历史、价值和意识,如同文字游戏,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历史意识。的确,当作家的历史意识完全被权力意识、历史意识淹没的时候,人物往往非常高大上,不食人间烟火。在作家创作的过程中,当权力历史意识与个人历史意识发生冲突对抗的时候,虚假、造作、滑稽、堕落就暴露出来,社会现实各个层面都可能被当成片断的、异质的和偶然的事物来加以肯定。

在作品中体现历史意识,最起码要辩证地、发展地对待人,不以好坏、善恶、正邪、忠奸等既定观念模式化写人。人性是复杂的,不是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也不是好人永远都好,坏人永远都坏,真实的人物大都是发展变化着的,大多数人物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甚至具有多重性。从审美的角度说,文以载道的历史意识作品过于工具化,基本无吸引力可言,而充满个人历史意识表达的作品则是审美性的,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呈现出千姿百态,充满紧张冒险,灌注了作家的激情和才智,可以赢得不同层面的欣赏者的心理共鸣。

(三)抗争对个人和民族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抗争可以说是文学与生俱来的天性,人类的抗争俨然成了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抗争意识来源于生命的矛盾意识,包括黑暗与光明、生与死、绝望与希望等。其表现为抗争习俗、挑战社会黑暗、绝不苟从的生活态度与认识立场;表现为灵与肉、理性与欲望、善与恶、神与人的对抗;表现为对那些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笼罩下被封闭的居所、被管制的时间、被束缚的歌声、被扭曲的人际、被污染的爱情、被毁坏的环境、被分裂的和平的无奈与愤怒;表现为从个人到群类、从国家到种族、从本土到全球的对未来恐怖、前途渺茫的忧虑和失落感;表现为反战意识和恐怖意识。

抗争意识催人成熟,让我们真真切切地认识自己,尤其是领悟到人的尊严、人生的意义,因此形成强大的生命意志力去克服发展路上的诸多困难,并借以不断地升华主体人格、完善道德审美、实现人文关怀、启迪人生智慧,从而照亮生命旅途,完成人生的崇高使命。

(四)无论是什么地域,也无论是什么时代,只要是人,其行为动机都会遵循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追求意识上的愉悦或是消除意识上的不愉悦。追求意识表现为在各种原始需要的动力支配下,推崇心灵、人格的创作,在艺术作品领域呈现出生命需求的细腻体验和切近人性的直击本质的深邃感。如对爱、友谊等的期待,对自由人生的期盼,对生与死的近距离关注,对自我价值的最大化的追求与探索,对宇宙生命意识的把握,对文化观念的批判与反思等展现出的独特而永恒的价值和魅力。

写作活动的起点始终是一种生命体验。而需求的结果是资源的争夺或理性获取、分配,这样势必带来各种阻碍和考验,从而更加深化生命需求的艰巨性。离了生命追求,便没有文学,因此,作者不但要在个体生命方面追求永恒的焦渴体验,还要对社会、历史、宇宙等事物充满感性与理性的生命体悟和理解;不但要在内容方面寻求各种突破,还要在形式等方面也不断追求完美。

在不断的追求中体悟生命的真谛,在焦渴中体味丰满的感觉,在生命写作中调控鲜活的生命意识。

(五)动物也需要同伴,但孤独意识是高等生物——人才具有的生命体验。这种人类个体性的、偶发性的忧患意识,是感觉自己孤独无助或感觉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孤独意识主要表现为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前途渺茫、失望怅惘、焦虑痛苦带来的孤独感伤;表现为傲立天地之间无依无靠、形单影只、茕茕孑立而无人能解的苦闷;表现为苏世独立、睥睨傲视、曲高和寡,像一个清醒的受难者,“举世皆浊我独醒”“一肩挑尽古今愁”的寂寞与孤独;表现为急流勇退、自我放逐;表现为天地人生不过是万物之逆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茫茫尘世中每个人都无法逃遁。

孤独意识是一种觉醒的个体生命意识,因为超越了当下,超越了一般人,所以往往给人以崇高感。英国美学家李斯托威尔说:“崇高是稳定的存在于精神上或物质上的令人震撼的宏伟里的。它既包括外界事物的庄严宏伟,也包括灵魂的高尚伟大。没有灵魂的高尚伟大,最高贵的艺术作品和自然都必定会永远暗淡无光。”基于自我肯定心理机制的孤独意识,彰显了人的本质力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来自作者主体人格力量的崇高。这样就赋予了作品以超然不群的性格力量,这种崇高感并非来源于我们见到的情境,而是来自我们所体会到的力量。

孤独意识往往给作品带来深沉的悲凉感。当作者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重压让作者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似为“小小鸟”的无奈的生命体验渗透进作品,给其作品带来深沉的悲凉。

二、人的文学围绕现实反映表现人性、人生、人类社会三大悖论。

(一)人的理性与欲望。人性作为文学发展的支撑性力量,在历史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其内在逻辑构造。人性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人性绝不单是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它更是一个历史性存在。它体现着人类因为实践与客观世界发生必然关系时的渐进行程,既从物质方面体现着人类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人性的历史变迁,也反方向地体现着文学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历程,从精神方面印证着人类所走过的路,体现着自然不断人化以及人类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

社会资源的有限和人欲望的无限始终是一对矛盾。我们在想有些东西却又不能或不敢得的情况下,人性内部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始终是一对矛盾,人性在文学中总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文学的魅力也正基于此,在于此。从某种角度上说,人性的欲望转化为写作本能冲动,移位、推进、释放、逆反,让语言表现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和演绎,既是写作的意义,也是作家原创力的源泉。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人性有一个逐步消失的过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揭开了饮食男女的第一页,《静女》《木瓜》《大车》《狡童》等大多奔放自然。之所以郑卫多淫声,是因为频繁的征战,男丁大量死亡,政府为了推动人口繁衍,利用原始风俗,仲春二月桃花汛到三月上巳节提倡自由恋爱。随着教化的深入和渗透,个人和社会的矛盾日趋突出。由于体制的强大,“文以载道”的最终结果靠牺牲个体的尊严和人性来实现和解。因此,个人的价值必须借助集体或团体来加以彰显;个人的自由和个性便消弭于社会的需求中了。随着伦理纲常的加强,中国古典文学中“存天理,灭人欲”观念不断被强化,人性中的自然性和社会性长期处在了分裂状态;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在文学作品中,要么基本处于无活力状态,要么处于生理本能畸形发展状态。就像《金瓶梅》大胆露骨地写性一样,绝不是简单地局限于张扬个体、反抗封建制度层面,而是把人的自然性十足地放到了人的生理本能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集体向“西”看,外来文化的视野让他们明白了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压抑。于是,他们转而从西方思想汲取创作的灵感,人性、人道主义首次摆到了国人面前。在文学中,他们提倡个性解放,抒发性灵情感;提倡恢复人的自然性,尤其是个体性。

步入20世纪的中国文学,“人性”已经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原点。文学始终伴生着人性。但总体而言,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对人性的耕耘仍缺乏深度。在中国文学中,我们看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灵魂“拷问”。灵魂的剖析远无生动的、个性化的表现,大奸大恶总是脸谱化。由于外在的政治、经济、伦理等一系列阻碍,真诚的自我反省失去了深入人心灵世界的力量。文学运动的结果是人性的社会性因素不断强化,而自然性因素逐渐退却。

“五四”新文学运动,发现人、描写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最流行的主题。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人的觉醒。以周作人《人的文学》为代表,提出了以进化论为依据,人性是兽性与神性的复合体。在周作人看来,兽性就是人的动物性,而神性则是以兼爱为中心的人道主义。中国的人首蛇身,埃及的狮身人面,法国的人头马,其实都反映了人的这两个禀性。在周作人看来,人生的目的须要发展人的神性,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主义,“为人生”和“为艺术”。周作人指出:“我说的人道主义,就是立足于个人基础之上的人性。我们大谈人道、人性,其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人的资格,由此而生发出的是‘个性解放’要求。”

周作人“个性解放”的提出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个人的发展,人道主义的兴起,动摇颠覆了古典文学塑造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专制社会机制,从而以个人为本位的民主社会机制得以解放。在创作方法上,“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浪漫主义,“为人生而艺术”主张现实主义,看起来大相径庭,其实两者统一在人性与人道主义旗帜下,在表现情感、鼓吹自我意识觉醒方面惊人一致。“为人生而艺术”派强调文学艺术为社会,显然不同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以载道”(文学的教化功能),它主张的是要以情动人,提倡个性解放,恢复人的尊严和价值。

“五四”新文学运动更多地强调了人的自然性,注重个体性张扬,这实际上是针对中国古典文学无视人性问题的矫枉过正。“五四”新文学运动注入人性,对于恢复文学的本质特征、实现文学的社会作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人性、人道主义在文学创作中大打折扣。人性被阶级性取代,不少文学作品干脆图解政治。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群体性掩盖了个体性,社会性直接取代了人的生物性,因而文学单一化、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失去个性、个人情感、人类生理需求的文学,也失去了温度,失去了生活的现实基础。

70年代末,随着拨乱反正的开始,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文学中,人性重新得以苏醒。于是,《神圣的使命》《班主任》《大墙下的红玉兰》《伤痕》等一大批反映人性的作品面世。在这些作品中,作家提出了人性中不仅有人的社会性,还有自然性,在阶级性之上还存在着人类之爱,“主体性”“人道主义”开始复活,人生意义与人文价值进一步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一时期,人的价值、人的力量、人性之美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作品突破了政治情感的传统写作窠臼,把笔触更多地转向了个体和个体的心灵世界,提出了长期被人忽视的个人的生存,人生的价值实现等问题。张贤亮的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揭示了人的肉体与心灵间的矛盾,批判了时代悲剧对人性的摧残,还从更深层次探讨了人性和社会性间的矛盾与对立。这一时期,年轻的作家们冲破了过去僵死的文学创作模式,独立地表达内心世界,在整体上关照人生意义和人文价值,文学的应有地位得以恢复,人性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进入新世纪,市场经济日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沉湎于感官的享乐。物质至上、享乐至上成为了人们生存的源动力。人性、人生意义、人的价值被现世的、现实生活所取代,理想堕落为生理体验、生理官能的满足,生命的内在激情被消解了。近几年,作家们文学创作中更多地贴近现实生活中柴米油盐等生活细节,一度限制了精神的向上飞扬。

人性在西方文学中有大量的表现。古希腊文学犹如一个健硕的儿童,天性得到了保存。之后由于受基督文化的影响,有许多描述罪与罚的作品。譬如《红字》《悲惨世界》《堕落》《黑暗之心》《红与黑》《蝇王》《卢梭忏悔录》《失乐园》,无不表现了浓重的宗教情怀。罪与救赎互相依附,文学作品表达罪时,也都涵盖渴望救赎的主题。

(二)人生的有限与无限。万物有灵,生命的定义是无限广泛的。从宇宙到地球,从草木到人类,再从动物至细菌,生命都有大限,世间没有永恒,无论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有多大能量,都逃不过宿命,都有无法左右和支配的东西。面对山川草木,岁月枯荣,人们有诸多慨叹和无奈。聪明的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当他千辛万苦找到杀死国王的凶手来解救国家时,却意识不到凶手是自己。历史没有按秦始皇的设计“秦二皇秦三皇”地延续下去,他自己因为怕死寻访仙丹反而五十岁就死了。唐太宗李世民想长寿,吃了天竺方士的长生不老药中毒而亡。于是,我们不得不敬畏生命,在对自身命运的支配上,人的能力是何其有限!科学发展到今天,大概再没人会天真地认为我们可以征服世界和宇宙。人类不得不重新承认,信心、直觉和情感,至少与理性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人出生时紧捏拳头,到头来却撒手人寰。面对命运的漂泊不定和变幻莫测,大家每天都在绞尽脑汁规划人生,策划明天,掌控自己,结果流产、失控、出人意料,大家开始欣赏和追逐《我想和你一起浪费时光》。人生就像《等待戈多》,就像推着巨石上山的西绪福斯:滚下来,推上去,又滚下来……我们每个人都在摇着自己的生命之舟,拥挤在有限的水域中碰来撞去,自己以为自己能决定方向,实际上谁也决定不了自己去哪里,看上去只是每个人都在奋力争取着什么,一代又一代地碰撞着,直到沉没到水底,消失了为止。超越与永恒,不过是盲目渴望看见前面的道路而已。

当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无法追求生命的长度时,我们转而追求生命的厚度,活得精彩。人生宇宙中,生命来之不易,且又魅力无穷。忙碌的人生就像一架快速奔跑的战车,疾病、痛苦、忌妒、诅咒——都是两旁嗖嗖作响的子弹。作家醉心于关注他人与自我人生、命运,乐于创造那些富于个性魅力与共同命运的人生,无怨无悔。海子、海明威、巴尔扎克,因为写作,他们的生命密度得以加大,闪烁出金刚钻般坚韧的光泽,而被他们赋予灵魂的艺术则更接近于永恒。

为了超越,人类开始追求“立言”以永恒。时间是永恒的参照,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价值标准。伟大的艺术必将成为永恒。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道尽了人世的沧桑。浔阳江舟中妇人弹琵琶曲,竟使江州司马泪湿青衫。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让人感慨万千。寒山寺的钟声,将张继愁思化成千古绝唱。《枫桥夜泊》破空而来,造就了一位永恒的诗人,一份永恒的乡愁。一代诗仙李太白听蜀僧弹琴,痴迷而进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境界。

(三)人的异化。“异化”是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哲学术语。“异化”一词首现于德语,“Entfremdung”就是异化的意思。这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allotriosis”,有疏远、分离和陌生化之义。在德语中,“Entfremdung”一词在非宗教的、世俗的使用中还融入了拉丁语“alienatio”与“alienare”的内涵,前一词有陌生、脱离以及权利与财产转让的意思。后一词有陌生化、取走、剥夺、让别人支配、让异己力量统治等义项。后来德文“entfremdung”(异化)被译作英文即“alienate”。

异化是科技发展和社会高度分工的产物,人制造机器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到头来人反而沦为了大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工具。人的物质、精神活动及其产物褪变为了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转过来又反对、支配与统治人本身。异化反映了人的活动及其产物转化成了统治人本身、与人相敌对的异己力量,从而人由社会历史过程的能动的主体异变为消极的、被动的客体的范畴。

“异化”一词的提出,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哲学反思。人虽然是一种感性的肉体的存在物,是受环境制约的存在物,但人绝不像动植物那样被动地适应自然界或对象,人有自我意识,人身上存在着一种类似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结构,人是有生命力的激情存在。

异化是人的存在状况和理想状态间的一种固有矛盾。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秩序、纪律,而张扬个性是人的本能和理想。当社会规则紧箍咒越念越紧的时候,人就会有压抑、焦灼、困惑等心理感觉。而作为个人的独特存在方式的个性,天生向往自由,追求无拘无束,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朵“水仙花”(narcissus),都有自我膨胀的趋势。放弃一部分自我利益,获得族群的认可仅仅是人确保自我生存必需而采取的方式,在一个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又产生了,人总是追逐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超出常人的表现可以凸显个人的优越性,以博得心理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资源的有限让个体倾向于取得凌驾于群体之上的地位,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异化始终存在,有可能是自己让自己异化,也有可能是别人让自己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个人内在的心理断裂,以及个人在群体面前的主体意志的丧失,归根结底是一种不可逃避的宿命。

或许人性异化更多的是由人性本身及人类的生存所决定的,社会分工只是导致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回望整个社会历史进程,异化问题伴随着历史的前进日趋严重。由于原始社会社会发展自身不完善,人的异化并未让人觉察。毕竟原始人群体生活尚处于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阶段,尚无现代意义上的高度分工。一旦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运用理性发明技术、发展工业,人的理性和感性就开始对立与分裂,人就再难有整体感,人的存在感降低了,人成了大生产条件下的一个可有可无、随时可被替代的零件。人性丧失了,人的价值贬低了,自我异化了。

事实上,人不异化是不可能的,异化固然让我们感到压抑的痛苦,但这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维持发展所必须承担的代价。

异化表现为:人的各种器官功能因为发明创造得以延伸。“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耳机、助听器成就了“顺风耳”,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FAST工程成了人迄今为止最大的“千里眼”,各种大型机械、可穿戴设备让我们可以体会无所不能的感觉,发达的航天航空、航运、高铁更是远远超越了古人“一日千里”的梦想。用进废退,在这个科技看似无所不能的世界里,我们倦怠于用脑记忆、用心思考,倦怠于用手写字、用脚走路,总是乐观地认为,科技让人类生活更美好。我们只在乎一件事:钱。不休息没关系,因为有按摩仪器;不规律饮食没关系,因为有保健品……按照这个逻辑思考下去,没有子女亲情不重要,因为有宠物或者电子宠物……那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推出你不存在也没关系,因为有人替你存在?科技用品真的可以替代我们正常的器官运动,代替我们真切的感受与体验吗?

精确、精细化、控制是现代化管理的标配。生产被设计,休闲、消费等日常生活也被占领了,每个人都成了格里高尔,成了生产和消费的机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正常关系消失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为了填满自己的所谓“需要”,人们贪婪地赚钱,不知疲倦地购买商品,不停地消费,金钱成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深谙人们心理的广告人士已经替我们设计好了欲望,在强烈的暗示和诱导下,我们通过被“需要”而证明自身的存在,沦为了社会这个巨大的生产机器上的齿轮,我们自己钻进了自己精心设计的金鸟笼。统一的着装、统一的节奏、统一的行动让我们沾沾自喜于档次、专业,殊不知,我们不知不觉中都成了装在套子中的人,物化、同质化,连个性化色彩最浓的消遣性娱乐也迅速地同化着、物化着人们的思维。马克思说,人是会制造并使用工具的动物。他在下这个定义时万万没想到,人的创造本质已经变成了个别人的高尚活动。人类的本质、人生的意义逐渐远去,人们自甘于变成一台赚钱与花钱的机器。人文精神以及根植于人文精神上的人文关怀的缺失,使人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它使各种机构与过程单一化、机械化,身处其间的人们一切都例行公事,丧失了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总之,人类作为人的主体性因为个性发展、工具理性、过度消费逐渐沦丧,进而导致人与他的类本质、他的理想间的异化不断加深。现代化给了我们丰裕的物质生活,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现代人类自身却迷失了。

人类的这种“人”迷失和异化导致了诸多问题。人的生物本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物种的延续而被产生的。而异化,作为本能的对立面,是人长期有意地控制本能的产物。自控能力固然可贵,但长期控制本能也会产生巨大的副作用,导致身心分裂。一方面,人的生物本能弱化,主要表现于人的行为活动上,毫无缚鸡之力也许不再是针对书生的笑话了;另一方面,人的精神层面出现问题,诸如精神分裂、忧郁、歇斯底里症等患者不断增多。这些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使人无法全面发展,于是走向反面,只能片面地,甚至畸形地发展。

“物物而不物于物”,我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应该强化人的本能,不能让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的力量。对工具的依赖导致对人的依赖减少,与之伴随的是信任危机、道德危机和金钱至上观,是现代人羞耻感与同情心的普遍缺乏,经济利益几乎成了所有问题的出发点。人情冷漠,利益至上。大家疯狂追求“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的力量”,导致了道德危机的出现。为了自身的快乐,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任性和不负责任。

现代人要想摆脱目前的矛盾与困惑,就必须从哲学层面审视异化以及因而产生的生存矛盾。异化植根于人性本身。故而通过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才能消除或者至少减轻异化给人带来的苦痛。文化,是由文学、艺术、宗教和思想组成的负责诠释人生意义的领域。在文化、政治、经济三大领域中,文学是最接近于人的本质的。文学主张独创,张扬个性,鄙弃程式化,不同于政治的权力驱动、经济的利益驱动,具有非理性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文学的唯一旨归是人,是人的解脱、人的发展直至人的最终幸福。因而,文学常常在个人和社会的尖锐矛盾中起一种缓冲作用。社会需要文学来维护自身的稳定,个人仰仗文学来保持心理平衡。

文学不同于政治、经济,社会不能亦不会采取强制性手段压制,或者另外去培植所谓正统意识形态。在人的异化已成为普遍现象的今天,政治、经济又无法从根本上消弭个人和社会间的内在矛盾,所以,用文学的光芒照亮我们的灵魂、安抚我们的内心是非常必要的。文学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将人所感受到的精神压力释放出来,从而减轻异化带来的苦痛,缓冲人和社会间的矛盾,避免对现存秩序造成冲击。物极必反,设若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状态僵化不变,文学出于生存的需要和反映现实的需要,功用就可能由缓冲矛盾、维护社会安定走向另一个极端——积极改造人们的思想,推动真正的社会革命,以保护个人权利的实现。

必须指出的是,异化问题在任何社会状态中都是存在的,只是表现的尖锐程度不同而已。异化不是洪水猛兽,我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异化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最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便是依靠文化、文学繁荣来实现人性的舒展,使人在精神的领域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第三节 人的文学从哪里来,往何处去?

高更有一幅名画《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向何处去?》(见下图),异域神性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渺远的过去。其实,从文明的诞生到死亡,我们都在追问。文学也需要这样叩问历史根脉,寻找立足点,确认方向。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地基不稳、立足不稳的当代文学。

一、文学从何处来?文学来源于神话,其背后是现实生活。

耶和华用泥土造出亚当,苏美尔神宁玛赫用泥土创造出六种不同形态的人,印度《吠陀》的原初巨人普鲁沙、中国的女娲等皆用泥土作为造人原料。从比较文学角度来看,赋予创造生命的能量,主要源自农耕文化的直观经验:作物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在人类远祖那里,他们相信土地一定具有孕育生命的潜能。从人类文化学的视野来看,神话中特别提到造人要用“深渊的泥土”,或许深渊本身就是大地母亲子宫的隐喻,那里的泥土蕴藏着最充沛的“力比多”。

从更宽广的视域来看,埃及、希腊、巴比伦、澳洲土著、新西兰毛利人、塔西提岛民、美拉尼西亚土著、达雅克人、萨摩亚人、古印度、菲律宾岛民、美洲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非洲土著等遍及五大洲的数十同类神话,都指向了抟土造人。或许远初人类观察到土加水和成泥,具有可塑性,故而神话在讲述神用泥土造人时,用的词是“fashion”。造人的工匠拼为“fashioner”,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这表明神造人的方式取法于人用陶土制造器皿的实践。换句话说,具有上万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以来制陶术的广泛流行,成为用土造人神话得以发生的现实基础。庄子妙喻“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逍遥游》),正基于制陶术经验基础,和由此而形成的造人神话观念。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