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赑屃现象
第一章 赋的兴起
历来写诗史的人,不写关于赋的情况,其实“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两都赋序》)。赋是由楚歌演变而来,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辞赋是文人在学习楚辞的基础上演变而成,但汉赋与楚辞相比较,已是面目全非了,如同龟形的赑屃竟是龙的儿子。汉赋与楚辞关系密切,血肉相连,这里有的是模拟楚辞的传统风格和体式,有的是从楚辞中孕育脱胎出来,但都只学到楚辞的皮毛,没有学到其精神实质。因此我们说,汉赋虽脱胎于楚辞,但并未继承楚辞——特别是屈原赋的精神,可以说汉赋是楚辞的不肖之子。
在西汉,辞、骚、赋三者分得不很清楚,常常骚赋并称,称屈原的作品为“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乃作怀沙之赋”。《汉书·贾谊传》:“屈原……作《离骚》赋。”贾谊吊屈原之作为骚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贾谊“为赋以吊屈原”。
最早以“赋”命名自己的作品的是荀况,在《荀子》中有《赋篇》,其中有《礼》、《知》、《云》、《蚕》、《箴》五则,行文质木简略,没有文采。其后有宋玉,竭力学习并模仿屈原。他的赋比荀况的雅致得多,但与屈原相比,未免“为文而造情”(《文心雕龙·情采》)。尽管如此,真正的赋体从此确立。宋玉是文学侍臣,因此从他开始,赋体在结构和语言形式上走向文人化,在内容上则逐渐宫廷化。宋玉赋实开汉赋之先河,汉赋家只是步其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