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éi

léi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雷”字描绘了天空当中电闪雷鸣时候的情景。在甲骨文中,曲线表示划过天空的闪电,圆圈表示滚滚而至、回转不绝的雷声。在金文中,字的上部又加了“雨”,下部圆圈变成了四个,圆圈中间有表示爆响的“十”字,整个字是一幅既有倾盆大雨,又有雷电交加的图画。

“雷”字的本义是指雷声,闪电的极度高热使周围空气剧烈膨胀,从而形成气波并发出声音。近处听到的是尖锐的爆裂声,距离远听到的是隆隆声,这些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古代中国人将雷电解释为阴、阳二气发生撞击运动而产生的。

雷公电母:雷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电母是司掌闪电之神。

雷声轰鸣,电光交加,暴厉可怖。人们常用“雷”来形容人的暴怒,说一个人“暴跳如雷”,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他大跳猛吼的样子,让人心悸。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掌管雷的神,叫作“雷公”,他长得一副大力士的样子,袒胸露腹,背插双翅,额生三目,猴脸鹰足,左手执楔,右手持槌,呈欲击状。他旁悬挂数鼓,足边也围着连鼓。古代民间相信雷神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文人笔记中,常记有大雷雨时雷神用雷电轰击不孝子和作恶多端之人的情节,反映出人们对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希望他主持正义的愿望。

中国《周易》书中用八个卦象代表大自然的八种事物,震卦象征“雷动”,告诉人们要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所震动而恐惧谨慎,可以获得顺利和吉祥的道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