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很多读书人的价值追求。为何如此?只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孔夫子不满足于艰苦爬梳他那个时代所见文献,不满足于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于是带领一众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漫漫长路。他们用了十余年时间,从鲁国出发,先后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夫子一路行一路讲,脚不停,思徜徉。他没有想要立言,明确告诉世人自己述而不作。然而,有价值的思想又怎会随便消失呢?在那个不评教师职称的年代,在那个评价无须正式发表文章著作的年代,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一定不会想着要说点什么、写点什么凑个数。他的思想在自由地流淌,他的思想是他的双脚与土地擦出的火花。走着走着,有了思想,便停下来讲;讲着讲着,又有了新的思想,于是再讲。在这不觉间,有心的弟子们回忆整理夫子的言论,于是便诞生了千年经典《论语》。这样的思想,来源于实践,闪烁着永不褪色的光芒。

少年毛泽东读了不少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盛世危言》等,便总想走出韶山冲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于是,他走进了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去了省城长沙,来了北京,去了上海,上了井冈山,长征到了延安……一直走到西柏坡,走进北京城。这一路走来,他从懵懂少年成为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进而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一路奔走中思考,也在一路思考中成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抗日战争要打“持久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这些征程中的思考,成就了闪耀着真理光芒的毛泽东思想。

伟大的思想,离不开伟人的行走。思想的价值,在于边走边想,在于行走的深远,在于思想的深邃。

在当今世界的舆论场,各种各样的观念思潮风云激荡,这其中有真理,也有伪装成真理样子的谎言,有真相,也有试图以假乱真的假象。谎言、假象往往尾随真理和真相,但真理和真相却从不能容忍与谎言和假象共存共生。生活中、网络上,关于真理、真相与谎言、假象的论争林林总总、比比皆是,其中最大的分歧或许是关于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争论。当今世界存在两种主要的社会制度与文明形态,谁更科学、更先进、更具生命力?谁会将人类引入歧途,谁又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围绕着这些问题的较量,众多谎言与假象纷飞迭起,犹如乱花欲迷人眼,也似浅草想没马蹄。在人云亦云中,一些观念“三人成虎”、谬种流传。在众口铄金中,谎言和假象赢得受众,事实和真理反被遮蔽。如何认识真相?如何辨识假象?如何把真相告诉人们?如何澄清谎言和假象?怕是不能只靠书斋里的闭门造车,也不能靠纸面上的自说自话,还需要走出书斋的观察,接上地气的思考。探寻真理和真相,必须是来源于行走和实践,而不能靠表面感观、主观臆测抑或道听途说。

在中国高校有这样一批学者,他们关注当今世界发展的走势,思考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努力在古今中西的比较中探寻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走向,也努力从比较鉴别中明晰中国的道路与方向。他们希望把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分享给人们,特别是那些热衷于思考家国前途命运的青年学子,帮助他们融入,乃至引领自己置身的时代和世界。因此,辨析真相、辨别方向,是这些高校学者研究和思考的重要内容与使命。

几位从事这项工作的年轻学者偶然获得去英美国家走一走、看一看的机会。他们生活在当地人家里,流连于学校、商场、市中心和街巷。他们背上双肩包,提起笔记本,以素人之面目、平常之心态,马不停蹄地行走、体验、思考。他们回来后感到有话要说,于是便有了本书的文字。

本书里的文字是他们对自己在国外所见、所闻、所思的记录。他们以我脚走我路、以我手写我心,讲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并对这些故事做了认真的考证。

作为长期思考和研究社会的专业人士,他们不会以情感代替理性判断,不会把个体思想强加于人。但是,他们用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一些具体事物,说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感受,并不吝与读者分享。这些观点以及支撑观点的素材和说明观点的逻辑,对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当今时代、当今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他们去过的那些地方,他们谈到的那些事,去过的、经历的,不妨再温习一下。没去过的,也可借此神行一番,触动一些思考。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