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华沙的家

返回华沙的家

度过令人伤感少女时代的玛丽,深深觉得追寻知识的可贵,她之所以能在斯邱基村奉献心力给那群孩子,也是有原因的。

在单调而辛苦的工作中,玛丽经常抽空写信给卡嘉。

亲爱的卡嘉:

知道你订婚了,真为你高兴。

许久不见,想必一切安好吧?当我深感孤寂时,经常想起你,也很想见见你。

斯邱基村的生活,以“忧郁”一词就可道尽了。最近,每天不是刮着强风,就是下着骤雨,有时风雨交加、河水暴涨,使马路变得泥泞不堪,想必那冰雪的寒冬马上就要来临了。

卡嘉,记得吗?我们毕业已经有五年了,我却还困在这里。我留学的梦想,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img26

玛丽的好友卡嘉

布洛妮亚在巴黎医学院攻读,再有两年才能毕业;而我,常年寄人篱下,尝尽了痛苦和辛酸,但我也比以前更坚强了。无论遇到何种困境,绝对不屈服——这已成了我的处世原则。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牺牲了睡眠,为自己的前程而努力读书。你知道吗,每天清晨8点至晚上9点,我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只好6点钟就起床念自己的书。碰上严冬,脚趾都快冻裂了,其中的艰苦,有谁知道呢?

目前,我工作上最大的困扰就是不知如何对付安吉这个孩子。他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欠佳,教他做功课,就像在沙地上盖楼阁似的,刚学会一样东西,又忘了一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他却毫无进步。有时,我真觉得自己这么努力,实在是傻瓜。好在村里的孩子都很用功(虽然他们比不上城里的孩子),只要他们稍有进步,就令我感到很安慰了。

卡嘉,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明年5月,安吉就小学毕业了,我和兹希洛夫订的三年契约也在那时候到期,到时候,我们又可在华沙见面了。

最后,请代向伯母问好。忆起那段经常吃她做的巧克力点心的时光,仿佛还是昨天的事一般。

卡嘉,有这么慈祥的妈妈,你真幸福啊!

玛 丽

那时,玛丽每个月都要寄15~20卢布给布洛妮亚,这已占了她半数以上的薪水。这笔钱当然不够使用,所以,她的父亲也经常从微薄的薪水中寄一些给布洛妮亚。

玛丽的父亲由于自感薪水不多,让小女儿吃了这么多苦头,所以深觉歉疚,每次写信给玛丽时总会提起这些事,因此玛丽一接到父亲的信,就迫不及待地回信。

亲爱的爸爸:

您千万不要为了无力让我们升学而自责。

从小,我们不知承受了您多少教诲和养育。我现在所做的这点小事,根本难以回报您的恩情于一万。

由于您的苦心养育、教导,我们才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具备高尚的教养,堂堂正正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对于您和已过世的母亲的爱,我们兄弟姐妹将永铭心中。

爸爸,我为布洛妮亚汇点钱实在不算什么。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到今天还不能报答您的大恩。我们兄弟姐妹,日日都向神祈祷,保佑您不要再为我们操心,能够早享清福。

女儿玛丽敬笔

玛丽在斯邱基村,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她不但要寄钱给姐姐,安慰父亲,还得教村里的贫童念书。这已是一般人所难以胜任的工作了,但是,上天似乎还要进一步增加对她的磨练,淬励她的心志。

原来,约瑟夫已从医学院毕业了。他打算在华沙开家医院,但由于缺少资金,只好先在乡间开一个小诊所。

为了替哥哥打气,玛丽在凌晨2点钟,当自己的功课做完之后,就在冰冷的房内伏案疾书,鼓励哥哥继续进入研究所进修。

不久,玛丽的父亲也为了自己那些可爱的儿女而放弃了中学教员的工作。

他想担任离华沙不远的里尼斯感化院院长之职,这份工作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薪水高了些。

1888年4月,他终于正式上任了。

此后,他每个月汇40卢布给布洛妮亚,玛丽因此可以不用再寄钱给姐姐了。

这时,玛丽和兹希洛夫订的契约期限也快到了,她心里想着,只要这边的工作一结束,就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当玛丽接到父亲告知业已转职的来信之后数天,一位贵妇人前来拜访玛丽。

“夫人,您找我有何贵干?”

“我希望你在这边工作结束后,能到我家来担任我女儿的家庭教师,为期一年,好吗?”

这位夫人是华沙一位富有工业家的妻子。她千里迢迢的来到斯邱基村,一见玛丽的面就感到很投缘。

玛丽有点犹豫。虽然她很想回到父亲身边,然而,一年500卢布的薪水对玛丽来说,是一笔充满诱惑力的款项,将有助于她到巴黎去留学。

玛丽终于答应了这份工作。1889年5月,她永远地离开了斯邱基村。

回想三年前,一个下雪的夜里,她孑然一身来到这个小村庄之后,就是一长串令人眷恋的时光。当此分离之时,波兰卡、安吉和村里的孩子们全都依依不舍地向玛丽挥别。

别了,斯邱基村!别了,美丽的甜菜园!在5月微风的吹拂之下,她朝着来时的方向归去。

终于,她回到了华沙。街景依旧,好像在欢迎她返乡似的。

约瑟夫早已听从玛丽的劝告,继续到研究所潜读医学,希拉和他同住,正拜师学习钢琴。而且希拉已经订婚了,她的眉宇之间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三年不见,久别重逢的喜悦笼罩着他们。玛丽一心记挂着父亲,于是第二天就到感化院去了。

当她踏入院长室的门时,突然顿住了脚步。三年不见的父亲,已经苍老了许多,胡子、头发、两鬓皆霜,额头也增添了深深的皱纹,两眼已不再炯炯有神了。

“爸爸!”

“啊,玛丽!你回来了,真好!快坐下来吧!”

父亲牵着玛丽的手,坐在安乐椅上。

“爸爸,您身体看起来不太好,怎么回事啊?”

“没事啊,你别担心。昨天晚上睡晚了些,有点睡眠不足,不碍事的。”

玛丽知道这是谎言,父亲面容憔悴,岂止是睡眠不足所引起的。

“在斯邱基村待了三年,你一定很辛苦了。布洛妮亚很感激你,我也要谢谢你。从现在开始,布洛妮亚的学费、生活费由我负责,你不要再操心了。”

“爸爸,不要说这些,倒是您令我不放心。这里的工作太辛苦了,不要累坏了身子啊!寄钱给姐姐的事,还是由我来想办法吧,我看,您还是辞去这份工作算了。”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