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于若木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于若木诞辰一百周年

程良斌

2019年4月15日是于若木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感恩与崇敬的心情纪念她,因为她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同志,还是一位把母爱献给全国人民的伟大的母亲,又是一位勤奋好学的著名营养学家。她一心为了人民健康、为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不顾年迈,全力指导部署开发陕西安康的紫阳富硒茶和丰富多样的富硒资源,成效卓著,值得人民怀念与纪念。

一、出身进步家庭,关心营养事业

于若木出身在五四运动时期一个有爱国情怀的进步家庭,年仅16岁就参加了学生运动,从事地下交通工作,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因工作关系与陈云互相认识、建立感情,成为革命伴侣,模范夫妻,两人相濡以沫、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他们是师生、是上下级,更是同志。不论在战争年代、在和平岁月、在顺境中、在逆境中,他们都相互信任,坚忍不拔,陈云体弱多病能活到九十岁为党尽力,没有于若木的关心照顾是决不可能的。陈云原来喜欢西湖龙井茶,于老发现紫阳富硒茶后就给我寄钱买紫阳富硒茶给陈云喝,给陈云补硒保健。于若木是相夫教子的模范,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不仅关心自己和睦的家庭和可爱的子女,取得经验后,推而广之,全身心关心全国的千千万万的孩子们。

早在20世纪80年代,于若木了解到大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习惯不好、身体状况欠佳等问题,她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鉴于我国当时营养学极其落后的状况,真切的母爱使她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燃起了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顾年过花甲,一切从零开始,投身于伟大的营养事业。经过她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于1983年在《红旗》第17期上发表了《营养——关系人民体质的大事》一文,指出:“人民的营养状况如何,是关系到人民体质强弱、关系到民族繁衍昌盛的大事。人民营养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科学文化发达程度的标志。”从此她把关心婴幼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天职,请教、团结、发动营养学专家,写论文、办杂志、出版营养书籍,为青少年营养呕心沥血、无私奉献、艰辛探索。她倡导开展了护苗工程、大豆行动计划、学生营养奶计划,为营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她的营养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对于普及营养知识、提倡科学饮食、发展健康食品、强壮国民体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一心为了人民健康,高度关注富硒资源开发

于若木深居中南海,心却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人民。亚太地区营养学会执行主席沈治平教授是于若木结交的学者朋友。当沈治平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的紫阳富硒茶开发研究鉴定会,于1989年9月6日在北京通过13位营养学、地方病学、微量元素学、医学及茶学专家鉴定的消息在各新闻媒体宣传后,于老当即决定组织考察组,要亲自到紫阳考察。到西安后,省政府考虑紫阳接待条件太差,要求安康行署组团去西安向她汇报,我以课题主持人身份也参加了王寿森副专员带队的汇报组。她听了我们的汇报后,十分亲切地说:“发现富硒茶以后,我就想到紫阳的土壤作物含硒量高,想法开发,打入低硒区……你们那里到处都是宝。”她又从营养学、微量元素学角度启发我们,第二天就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为紫阳人民题写了史无前例的题词:“开发富硒紫阳茶为全国人民的健康服务是紫阳县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当即落实了第二年清明节前后来紫阳实地考察调研事宜,许愿要给紫阳送一个财神爷来。从此开始,于若木就一直关心陕西安康紫阳的富硒茶、富硒食品的开发工作。

1990年春节刚过,她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4月14日,从北京乘火车经西安直达紫阳,住简易的招待所,吃大会的会议餐,爬坡上茶山、步行进茶厂、认真品名茶、观看紫阳地方歌舞晚会,深夜接受记者采访,广泛接触群众,与贫困山区人民亲密无间,并参加了紫阳历史上最大的盛会,与全国茶学、医学、营养学、微量元素学专家学者、新闻界商贸界人士、省地领导共200多人一起,交流学术,出谋划策、共商大计,洽谈订货。她不仅作了具有真知灼见的长篇发言,介绍了茶叶的历史文化、微量元素硒的保健知识及开发富硒茶的深远意义,并又一次为紫阳茶题词:“紫阳茶富硒抗癌色香味俱佳系茶中珍品。为紫阳毛尖题。”不少单位提前汇款给茶厂,预订春茶,紫阳茶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产销两旺高潮。财神爷真的来了。

饮茶节后,于若木全身心投入到紫阳富硒茶的开发工作,为了直观宣传紫阳富硒茶,她自己出钱,汇款给我,并嘱咐“按市价购买”,购买的紫阳茶,除自饮外还毛遂自荐,当了一位紫阳富硒茶的高级自费义务推销员。她曾向许多老同志推荐,中顾委很感兴趣,一次购买了250斤。她为了自己和好友品尝紫阳茶,每年3月份就给我寄钱汇款。她这种从延安带来的优良传统与廉政作风,为我们党的各级干部、共产党员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

于若木从紫阳回北京后,马上亲自策划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紫阳富硒茶专家评议会,从4月中旬的饮茶节到7月3日的专家评议会,仅仅两个半月时间,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如此快节奏的高效工作,真叫人佩服!在于老的关心指导下,紫阳富硒茶首次进入了人民大会堂,她又亲自撰稿,作了长篇发言,不仅进一步肯定了紫阳富硒茶的鉴定成果,还强调要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应赋予它新的价值。农业部高级农艺师、农业局局长高麟溢提出要把紫阳富硒茶作为特种茶加以开发。农业部经作二处处长、高级农艺师黄继仁讲话呼吁:“开发富硒茶造福于人类。”

1994年,于老雄心勃勃,指导博士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组织考察队来紫阳进行实地考察,采集分析样品,并写出了论证报告,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硒系列营养保健品科研与开发研讨会”,拟引进外资来紫阳进行封闭式栽培,不料因中美关贸总协定谈判受挫,计划落空。此后她多次接见省、市及紫阳县各级有关部门领导,支持紫阳开展“硒龙计划”。

1996年5月9日,于老又促成并出席了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召开的紫阳富硒茶富硒食品宣传推广会,并在会上作了“开发丰富多彩的富硒保健食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讲话,把紫阳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又题写了“国饮新秀天然富硒紫阳茶”的题词。会议经过40多家媒体报道,大大提高了紫阳富硒茶的知名度。

20世纪末,我编写了《紫阳富硒茶文集》一书,完稿后我试着大胆请她作序写书名,她毫不推辞,她在序中指出:“目前西康铁路已修通,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新的安康市已正式成立,希望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为富硒区人民的经济发展,脱贫致富,为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落实于若木愿望狠抓富硒产业开发

2006年2月28日,敬爱的于老永远离开了我们,人们再也听不到她那和蔼可亲的声音了,但是她从事的营养工作,她关注的中华民族素质的满满的正能量以及对富硒区、贫困地区人民的厚爱,却永远激励着我们,省、市领导及教学科研部门都十分关心富硒茶为龙头的富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2007年6月7—9日,陕西省召开了“陕西省茶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专家教授们认为:陕西茶不仅自然品质好,生态平衡,有开发有机茶的优势,还有部分茶区在富硒带上,具有开发富硒茶富硒资源的优势。加之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的优势,会后十年,茶园面积由90万亩发展到237万亩,茶叶总产量由3万吨发展到8.5万吨,茶叶总产值由12亿元发展到90亿元。

2012年春,中国硒资源开发利用协作组为促进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富硒产业发展、发挥硒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在紫阳召开大会,并发布了《紫阳宣言》,告诉人们:硒几乎存在于人类的所有免疫细胞中,如何利用好它为人类健康服务,是人类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2016年6月6—9日,第十六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期间,举办了首届中国安康富硒茶国际论坛,论坛最大的亮点是一位英国友人,通过参观考察了与紫阳高硒区双安镇紧邻的京康茶园,品尝京康农业公司的汉江绿毫绿茶以后说:“虽然我们来这里的时间很短,但是陈总以他的热情及各位对茶文化的渊博的知识,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现在每天起床后,我会选择泡一杯绿茶,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泡一杯红茶。”喜欢红茶的英国友人喝了安康的富硒绿茶以后,竟然喜欢上了中国绿茶,真叫人高兴,安康富硒茶为中国绿茶争光了,于老在天有灵的话,也一定为此感到高兴的。

中共安康市委、市人民政府历届领导牢记于老教导,深刻认识到安康是被誉为“中国硒谷”的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因此始终把富硒产业作为全市生态友好型首位产业和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来抓,持续用力打造、连年保持30%左右超高速增长,富硒食品工业实现产值478.7亿元,居六大支柱产业之首。

紫阳县牢记于老教导,毫不放松紫阳富硒茶品牌打造,2018年紫阳县荣登中国茶叶县域品牌影响力百强榜第32名,是陕西省唯一进入百强的县。在2018年中国茶叶县域品牌生态圈影响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9名。

敬爱的于老,您一心为了人民健康、一心想着安康人民脱贫致富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安康人民,成立于2015年9月的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决心加快富硒产业标准化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培育富硒品牌,为打造安康千亿富硒产业链而努力。全市人民决心落实市委、市政府做活硒文章,发展富硒产业,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抓好头号生态循环产业,努力让安康富硒资源福泽天下,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

程良斌:紫阳县茶业局高级农艺师(退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