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洋彼岸

7.大洋彼岸

2000年9月17日

人们说西班牙和阿根廷说的是同一种语言,确实,两个国家都用卡斯蒂利亚语,但是最终却导致诸多不同,不仅是个别词语或多少有点奇怪的土话有差别,也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有时甚至是对生命不同的理解。几乎所有的阿根廷家庭都有西班牙或意大利祖先,而今,距离当年曾祖父离开伊比利亚半岛或亚平宁半岛已过去一个多世纪,他们变成了西班牙裔或意大利裔美洲人,一切已然不同。历史张开一道鸿沟,创造了存在深刻差异的文化。所以如今,如果截断已经走远的路回到祖先的国度,适应环境并不容易。这对任何人都是艰难的挑战,何况必须面对这些的是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需要多努力才能下决心能将童年、自己的城市、学校、朋友、挚爱的球队、马尔维纳斯和贝拉维斯塔的训练场、自己的一部分家人全都留在身后。尤其是,在对未来没有任何保证的情况下。

2000年9月16日,莱奥·梅西和父亲豪尔赫离开罗萨里奥,飞往巴塞罗那。

我们不妨让时光倒转一格,来看看父子二人为什么会登上这架阿根廷航空公司的越洋航班,他们是怎么决定去那片加泰罗尼亚土地上试试运气,旅程的终点又有什么在等待他们。

13岁的梅西已经是少年足球的代表人物了。报纸大篇幅报道他,所有的少年队都在讨论他,甚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河床队对他的表现给予极高的评价。两年之前,前纽维尔和河床后卫法比安·巴苏阿尔多代理过几个月梅西的事务,为他的职业生涯做尽可能好的安排,直到梅西家发现孩子还太年轻,不需要专门有人在身边打理事务。不过2000年晴好的一天,他们在以色列区525号认识了马丁·蒙特罗和法比安·索尔蒂尼,他们来自马尔卡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罗萨里奥的从事球员交易的经纪公司。里奥内尔的父亲豪尔赫不想谈起他们,因为在后来的故事中,他们非但没有帮助他的儿子,反而起到反作用。至今双方还在几家法庭存有针对彼此的控告和诉讼。不过我们且将法律纠纷放在一边,继续讲故事。

蒙特罗和索尔蒂尼想代理里奥内尔,坚信这个阿根廷少年在任何一支意大利或西班牙的强队都会有闪亮的未来,无论是国际米兰、AC米兰还是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他们保证说自己有重量级的关系网,而梅西家没有轻易相信这些好听的话,除非孩子能去欧洲参加试训,否则没人会考虑让他们做代理的事。

试训并非不可能,有莱安德罗·德比迪斯的先例,这孩子已经抵达欧洲成为米兰青训营的一员。现在梅西一家需要确认蒙特罗和索尔蒂尼自称的人情交际关系网不是凭空捏造的。的确不是。2000年8月,蒙特罗和索尔蒂尼打电话给公司在巴塞罗那的会员奥拉西奥·加乔里。加乔里是罗萨里奥人,从70年代起定居“伯爵之城”巴塞罗那,与足球经纪人何塞普·玛利亚·明格亚共事。后者是巴萨俱乐部第2292号会员,时任俱乐部主席加斯帕特的引援顾问,后来他还作为候选人参加了俱乐部主席竞选,但是输给了拉波尔塔。

“我看了那孩子的录像带,奥拉西奥、马丁和法比安极力向我保证他值得关注,于是我就和巴萨联系,打电话给我的朋友查理 。”如今,明格亚这样回忆道。

“他跟我说有个很棒的孩子——有点像马拉多纳。我以为他说的是个十八九岁的球员,当他告诉我这孩子的年龄我吓了一跳,”卡洛斯·雷克萨奇补充道,当时他是巴萨的技术总监,“那他得足够现象级才行,因为俱乐部的政策并不倾向签加泰罗尼亚地区以外的孩子,这会占用非欧盟球员指标。他们向我保证这孩子是不世出的天才。我经常去南美,但我们还是决定让他来巴塞罗那试训几周,这样我们足球基地的教练们就可以不紧不慢地好好观察他。他和家人一起来巴塞罗那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当然可以安排去一次阿根廷,但是可能出现任何意外,比如孩子生病了一整周都不能踢球——那样我们的造访就成无用功了。”

就这样,2000年9月17日,周日,里奥内尔在父亲和法比安·索尔蒂尼的陪同下抵达加泰罗尼亚首府。在安普拉特机场,来接机的奥拉西奥·加乔里将他们带到广场酒店。酒店位于蒙锥克山脚下的西班牙广场,多年以后,莱奥正是在这座山上的奥林匹克球场上演了西甲联赛首秀。透过酒店的窗户整座城市尽收眼底:如果一切顺利,如果巴萨可以为他提供一席之地,这里就会成为他的新家,他会有房子,有钱,父亲会有一份工作,甚至,他的大哥罗德里格也能在这里找到一支球队。

全家人都将命运交托给一个13岁的孩子,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塞莉娅和豪尔赫在结婚前就考虑过移民去澳大利亚,他们想在新世界开始全新的生活。境况不差,但是大家都知道也不会有多少发展,在阿根廷,生活无法得到很大改善。他们想为孩子寻找新的机会,而在巴塞罗那莱奥可以接受治疗,又能在这家伟大的俱乐部提高自己的球技,他的天赋配得上这一切。然而做出这样的决定绝非易事,梅西一家怀疑过很多次这个决定是否正确,问遍家里的每个人是不是想这样做。他们想好只要有一个人说不去,那全家人就都留在罗萨里奥。

试训定于9月18日周一下午开始。里奥内尔目瞪口呆地看着俱乐部里的运动设施,他像如今每天来诺坎普参观的如织游人一样请人帮自己在迷你球场 的一扇门里拍了张照了,然后进更衣室换衣服,去和正在2号、3号球场训练的青训梯队会合。一整周他都在那里训练,其间和同龄的孩子踢了一场比赛。豪尔赫就像在罗萨里奥时一样在球场边的看台上静静地看着。莱奥没有辜负父亲的目光,一场比赛就打入5球,外加被吹掉1球。爸爸之前许诺如果打入6球就给他买一套运动服。最后轮到父亲兑现自己的诺言了。

所有看过他训练的教练都说这个阿根廷孩子很厉害。但是他的去留得由雷克萨奇决定。不过此时查理在世界另一端澳大利亚的悉尼,那里正在举办奥运会。查理作为观察员去跟奥运会的足球赛事(最终西班牙在决赛点球大战中惜败喀麦隆)。所以,莱奥要在巴塞罗那等到雷克萨奇10月2日回来。一切悬而未决,得尽快解决。所以10月3日周三下午5点,在迷你球场安排了一场少年队对阵青年队一年级生的比赛。查理想看看他面对比自己年长的对手表现如何。

“我吃过午饭过来,迟到了5分钟。两支球队已经开始比赛了。”雷克萨奇讲述道,“我必须得绕一个‘U’形才能走到教练组所在的替补席。我花了七八分钟走完这段路,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决定。我对奎麦·里费 和米盖利 说:‘我们得签下他。就这么定了。’我看到了什么?一个很小但是与众不同的孩子,惊人的冷静从容,灵巧,速度快,技术极佳,能带球全速前进,有能力过掉面前的任何人。他太引人注目了,现在所有人熟知的那些天赋和技术特点在13岁的他身上已经展露无遗。有些球员需要一支球队相助才能闪光,他不需要。人们认为我是梅西的伯乐,要我说,就算当时路过球场的是个火星人,也会注意到这个孩子有多特别。”

拍板钉钉,“头儿”同意了。两天后,莱奥和父亲坐上直飞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飞机满意地回家了。查理·雷克萨奇通过第三方(至今豪尔赫也没有认识雷克萨奇本人,尽管他很赞同莱奥如今能在巴萨踢球全靠这位教练当初的固执和坚持)向父子二人保证他们很快就会接到电话通知来巴塞罗那签订合同。

此番越洋之旅十分顺利,但是随后事情变得麻烦起来。直至今日,雷克萨奇这位巴萨的标志性人物仍清楚地记得当时需要克服的重重困难。在距诺坎普仅两步之遥的索菲亚公主酒店的酒吧里,面对着一杯咖啡,查理回忆道:

“第一,他是外国人,法律不允许外国孩子为任何国家级别的梯队踢球。这是个障碍。第二,他年龄太小,可能最终会因为心理原因、因为伤病、因为不够成熟而无法成为巴萨球员。怎么办?他有可能会因为在巴塞罗那孤零零一个人而哭泣。第三,他的父母怎么办?如果他们举家来到西班牙,我们得为他们找工作。第四,孩子有生长方面的问题,他需要接受治疗。”雷克萨奇解释说他反复权衡利弊,确信无论如何,冒任何风险也要签下他,因为他太优秀了。但是,俱乐部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做最终决定之前浮现出很多质疑。有人觉得他太小太瘦弱,说他只能玩桌上足球。听闻此言,雷克萨奇立刻反击说:“那你把那些玩桌上足球的球员都带来,我要他们进我的球队。”甚至俱乐部主席加斯帕特也要求雷克萨奇解释具体情况,问他巴萨为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负担他全家是否值得。雷克萨奇回答说值得,为莱奥冒险是值得的。与此同时,日子一天天过去,10月、11月——梅西一家翘首企盼的决定还没有来。12月14日,明格亚打电话给雷克萨奇,约在位于蒙锥克山的庞贝皇家网球俱乐部的饭店见面。一同进餐的还有梅西家的代表奥拉西奥·加乔里,正是他坚持说:“查理,我们都走到这一步了。要不你赌一把,要不这孩子就要去别的队了——”加乔里回忆说,“这不是吹牛。我们当时已经开始和皇家马德里接洽了。”

雷克萨奇说:“他们不敢完全信任我或者巴萨,要我做一个书面承诺,不然这场谈判就算了。我很清楚这是一个我们不能错失的孩子,所以抓起一张餐巾纸,写下一段话说巴萨许诺只要议定条件满足就签下莱奥·梅西,签名后交给他们。”

明格亚和加乔里至今还精心保存着那张餐巾纸,不过仅有君子之言并不足够,在收拾行装举家迁往巴塞罗那之前,梅西一家希望得到更切实的保证,比如提供旅费、协助安家以及为豪尔赫和其他家人找工作,因为他必须辞去在阿辛达尔的工作。雷克萨奇尽力解决了这些问题,一切并不容易:“他只是来为青训营踢球,我们本不该谈合同的,但是这的确是按照引援操作的,必须签合同,于是就这样做了。”

2001年1月8日,双方终于在巴塞罗那的比亚贝内托酒店达成最后的协议。俱乐部方面派出时任足球基地总监助理、前西班牙人雇员拉古埃瓦和极具远见的青训营主管里费,后者一直坚定支持俱乐部努力签下梅西。里费找雷克萨奇写点感想,雷克萨奇激动地写下简单一句:梅西很恐怖。就这样,他们与豪尔赫·梅西签订了两份合约,一份是竞技合同,内含梅西全家在巴塞罗那与查理商定的与体育相关的条款,另一份是由拉古埃瓦提供的经济合同。这份经济合同包括租房、学校的细节,以及球员父亲每年将得到700万比塞塔作为在足球基地工作的工资。这是为未成年球员支付工资的惯常方式,否则就只能通过奖学金的形式。

这些文件足以说服梅西一家收拾行装。2001年2月15日,阿根廷的盛夏,巴塞罗那的严冬,全家人降落在巴塞罗那机场。

  1. 查理(Charly),巴萨俱乐部名宿卡洛斯·雷克萨奇(Carlos Rexach)的别称。
  2. 迷你球场,巴萨青训系统各年龄段球队的比赛场地。
  3. 奎麦·里费,时任巴萨拉玛西亚青训营主管。
  4. 米盖利,巴萨历史上最优秀的中后卫之一,俱乐部出场纪录保持者,职业生涯代表巴萨出场次数达到664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