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并蒂莲

雪域高原并蒂莲

文/马川

康巴高原,如歌的牧场

这里有牧场、雪山和森林,有许多美丽而古老的传说,同时更有感人的歌。

2012年2月3日,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雪域高原支教12年,当选为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后,面对荣誉,他们谦虚地说:“我们只是平凡人,做的也是很平凡的事情,不值得大家这样赞扬。”

一次旅行改变一生

2000年国庆节前,胡忠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百名孤儿盼老师》,说是在甘孜塔公草原上有一所学校,学校里绝大多数是孤儿和留守学生,那里急需老师。于是,夫妇俩产生了到塔公去看看的念头。

一路上,二人被塔公草原美丽的景色所倾倒,但更触动他们内心的,是在塔公乡的西康福利学校,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二人被那里纯净的蓝天和纯朴民风所吸引,他们更发现还有那么多孤独无助、渴望接受教育的孩子。

也就是这次藏区行,燃起了胡忠、谢晓君夫妇的支教梦。

回成都后,经过认真思考,胡忠郑重地向学校提交了辞职信,来到了甘孜州西康福利学校,以志愿者身份当了一名数学老师。

坚守高原 让爱延续

胡忠在西康福利学校默默工作着。在学校,143个孤儿都叫胡忠“阿爸”。毕业的学生中,44人考上了大学,10多个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工作。12年间,胡忠仅回过5次家,和妻子也只能两三个星期见一次面。

说到对自己成长中影响最深的人,胡忠老师缓缓地告诉我说:“小时候,对我关爱最多的人是外婆。我会在星期天早上去,傍晚回来,为的就是能在外婆身边待上一天。”

外婆是个非常有爱心的人。“记得有一次,从居民楼的门外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饿极了。外婆见状,马上把老人请进家门。她把饭菜热好让我盛给老人,老人一点不剩地吃完后示意想喝水,我又连忙倒上开水,饭毕,老人收起碗,起身向我们鞠躬,然后拄着棍子缓缓离去……”

正是外婆的行为,无形中使小小的胡忠感受到:助人原来是一件非常平常而又有意义的事。

长年的高原生活,刚刚40岁出头的胡忠已是满头银丝。但他却没有丝毫的后悔。“爱心是幸福的源泉。我们相信,为了孩子,爱心会传递下去,力量会越来越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命运。”胡忠说。

艰难转型 适应高原生活

2003年,成都市教育局选拔一批教师到甘孜州支教,谢晓君立即递交了申请,来到了丈夫所在的西康福利学校。

在学校,她担任了音乐老师、自然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为了孩子,她学做实验,学图书管理,并很快进入了状态。从未踩过缝纫机的她,竟然为孩子们做了几十双鞋垫。

冬天停电,严寒让谢晓君感到生活的艰辛。“我不会烧炉子,一个藏族老师就帮我烧,她端着炉子在操场上跑,说这样有风。我很辛苦地把开水烧好了。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喝开水也这么幸福啊!”

一年过去了。谢晓君适应了高原的气候和工作环境,也习惯了这里的孩子叫她“妈妈”。这时,学校调整了她的工作,让她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并任教四年级和一年级的汉语。学校缺少资料,谢晓君就让妈妈从成都寄来很多语文参考书,认真备课、负责地教这些不会说汉语的藏族娃娃。就这样,凭着自己坚定的志愿,谢晓君扎根高原,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为“最美的格桑花”。

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支教期满,经过与亲人商量,谢晓君做出了调到甘孜州工作的决定。2007年2月,她成为康定县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的一名汉语教师,教两个班汉语兼任学校大队辅导员。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她把7岁的女儿胡文吉也带来读书,自己住教师宿舍,女儿住学生宿舍。女儿在家叫谢晓君“妈妈”,在学校则喊她“老师”。“我的女儿和学生是一样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她说。

在学校,谢晓君忙得白天和女儿连一个照面都打不着,晚上十点后,全校孩子都睡了,她才回到办公桌前坐下,而女儿非常懂事,常常关心着妈妈,“妈妈,早点休息!”的小字条会经常出现在谢晓君的办公桌上。

一次,谢晓君连续在康定开了3天的会,回到学校时,已经很晚了。回到房间,由于劳累和疲惫,她背部怕冷、累了就会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坐在床边忍不住地抽搐。女儿看到这场景,连忙把被子铺好,打开电热毯后,边脱衣服边往被窝里钻。原来,懂事的女儿忙着给妈妈暖被窝:“妈妈,您再等一等……坚持一下……马上就好了……”

把被窝捂暖和后,文吉才从被子里出来,帮妈妈脱衣服,让妈妈睡下,并把被子盖好……

辛勤耕耘:藏区孩子需要我

胃痛加背痛,让谢晓君躺在医务室输了两天的液。星期一的午后,应该是上数学课,但班上孩子们没有上课,都来医务室看谢晓君。她很纳闷:“孩子们今天是怎么了?”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