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永载史册:追求长青梦想的民族英雄

第三章 永载史册:追求长青梦想的民族英雄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地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地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这是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一首,专门写大连和旅顺。“七子”所指为澳门,香港(今香港岛),台湾,威海卫(今山东省威海市),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市),九龙(今香港九龙半岛),旅顺、大连。诗人选择了七块地,各写了一首诗歌,哀叹饱受欺凌的祖国,也以此唤起全国人民的觉醒。

大机车走出共产党员大连第一人

1925年2月,32岁的毛泽东回到家乡韶山,通过创办农民夜校,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发动农民进行反封建、反剥削的革命斗争。而此时,远在中国北方大连的一个年轻人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员大连第一人。他庄严地宣誓,要将一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傅景阳,共产党员大连第一人

在大连瓦房店以东30多公里、西临渤海20多公里的复州城镇,从西汉时期建立县治至大连解放初期,这里一直是州、县治所在地,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的横山书院,曾经是清末的最高学府,也是辽南唯一现存的古书院。从建院至1905年前后六十年间,复州考生高科连捷,甲于辽南,造就了一大批贤达人士。

1900年6月,傅景阳出生在这个著名的文化古镇,父母给他取名傅成春。小时候的傅景阳非常聪明,7岁时就读于复县县立第一小学,四年后,考入当时有名的复县县立高等小学,15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大连满铁沙河口工场技工见习养成所,成为该所第七期见习生,1919年12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沙河口工场台车职场当钳工。

从少年时代起,傅景阳就酷爱读书,到了满铁沙河口工场技工养成所后,他开始接触一些进步报刊,他从报上看到有关“五四”爱国运动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等文章,逐渐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懂得了一些争取工人解放和救国的道理。他加入了老同盟会会员、大连地区中文报纸《泰东日报》编辑长傅立鱼发起的大连中华青年会,受到了启蒙教育,开始觉醒。他相继和当时在泰东日报社做工的关向应、赵悟尘等同志接触,后经关向应介绍认识了《泰东日报》编辑、北京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的刘恂躬,开始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籍,并在工人中宣传马列主义,继而领导大连地区的革命运动。1922年年初,他结识了我党早期领导人罗章龙。1923年12月2日,以他为首的30余人发起创立了沙河口工场华人工学会,使大连地区的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1924年6月,傅景阳由中国共产党中央派到东北进行革命活动的干部李震瀛和陈为人两位同志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选为共青团大连特支工运委员,不久结识了邓中夏。

傅立鱼,大连中华青年会会长,中国同盟会会员,1913年来大连任《泰东日报》编辑长

1925年2月,他代表大连中华工学会出席在郑州召开的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会上做了《关于大连工运情况》的报告,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后,为贯彻会议精神,他首先在沙河口工场发起组织大连地区第一个国际性组织——中日工人恳亲会。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他积极组织大连工人和各界爱国人士声援上海工人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发起成立了“沪案后援会”,被选为执行委员,领导大连工人阶级和社会各界市民群众举行示威游行、散发传单、开追悼会、募捐等。

1925年,经李震瀛介绍,傅景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大连地区也是辽宁省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7月,他担任了中共大连特支工运委员,兼任沙河口工场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成为大连地区地下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1926年,傅景阳赴天津出席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被选为执行委员。福纺纱厂工人大罢工开始后,他不顾敌人的威胁和镇压,6月24日,在福纺纱厂门外召开了近3000人的声援福纺罢工大会,并做了慷慨激昂的讲话。第二天,他被捕入狱。在法庭上,他同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表现了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气节。在监狱中,虽然被敌人施以酷刑,但他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更没有向敌人屈服,他积极同党组织联系,念念不忘正在开展的工人运动,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927年春,经党组织的积极营救,日本殖民当局被迫宣布傅景阳无罪,并释放出狱。出狱后,他被大连日本殖民当局驱逐出境,回到原籍。傅景阳曾先后从沈阳到各地寻找党组织未果,成为终生遗憾,后病死于沈阳,年仅42岁。

老铁山上的美丽候鸟

大连老铁山是冬季来临前候鸟由北越海南迁的栖息地。老铁山上孤独的灯塔和那些美丽的候鸟,见证了岁月的轮回和时代的波涛中先驱者搏击风浪、奔向自由的身影,激励着后来者勇往直前……

在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旅顺老铁山上,有一座著名的灯塔,这座灯塔系清政府于1893年请英国人建立的,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灯塔位于旅顺的最高峰,三面环海。灯塔前沿南北方向的海面恰好是黄海和渤海的分界线,与山东蓬莱隔海相望,蓝色的黄海和黄色的渤海在此交汇,泾渭分明,形成一道清晰的界线,天然地划分出两个海域,堪称大自然的奇观。这里也是候鸟南北迁徙的中转站,每年秋季,老铁山上候鸟有上百万只,景象蔚为壮观。

1904年,在美丽的老铁山脚下双甸子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诞生了一个男孩,名叫王立功。王家在当地是大户,父亲王逢信,全家上下十几口,种有300多亩土地,日子过得殷实富足。

少年时代的王立功聪敏好学,16岁那年他从旅顺师范学堂附属公学堂毕业,在在满铁当工人的姐夫徐立胜的带领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满铁沙河口工场技工见习养成所,成为第二期见习生。

1926年10月,王立功当选中共大连地委工运部副部长

王立功到技工见习养成所后,开始接触进步青年,沙河口工场华人工学会(后改为大连中华工学会)成立后,他先后被推选担任工学会组织部干事和宣传教育部副部长、部长等职。他文笔好,被称为“秀才”,他利用业余时间,为工学会夜校学员讲课,教工人识字,进行革命宣传,同时,他负责编写、组稿、印刷和发行的《工学会周刊》很受欢迎。王立功后来到满铁客车场当木型工人。他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很快精通了业务。

1925年2月,他经傅景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选为共青团大连特支青工委员。1926年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大连特支工运部部长兼地下党交通员。接着他在沙河口区小列家屯王阳街63号举办了党员训练班,发起成立“大连中华职工见习同窗会”。同年7月,王立功被选为地委委员、工运部副部长。同年底,受中共大连地委委派,王立功和辛培源两人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大连“四二七大罢工”(即福纺大罢工)的斗争经过,后受党中央委派,由上海直达广州,参加省港罢工胜利结束后的总结大会。王立功回到大连后,主编发行了《大连工人》和《大连人民》两份油印月刊,转载中央指示和大连各界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情况。王立功还代表大连中华工学会到汉口参加了第四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返连后不久,大连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王立功遭到通缉。

此时王立功身患重病,他告别父母妻儿,拖着病重的身体到了哈尔滨,找到了北满党组织,并一度担任了中共北满地委书记。之后,王立功深入工厂、矿山等地,组织工人开展斗争。

1927年10月,中共满洲省临委成立,王立功担任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领导全东北的工人运动。1928年9月,满洲省临委改为满洲省委。1929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根据王立功在满洲省临委工作期间表现出的工作才能,正式任命王立功为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同年秋,“中东路事件”爆发,党中央决定让参加中央党训班学习的王立功和唐宏经提前毕业,奔赴东北,加强中东路斗争前线哈尔滨特委的领导力量。

1930年9月,王立功肺病复发,由于当时党的活动经费紧张,无钱治病,耽误了治疗时机,住院期间靠医院的医生接济。这时的王立功已经因病不在满洲省委任职,但他利用在烟草店当杂役的条件,继续开展地下斗争。后因为敌人追杀,到了上海,这时的王立功已身无分文,处境十分困窘。1933年1月10日,他给分别多年的叔兄王立忠写了一封家信,他写道:“为了人类幸福,弟近数年来事多劳碌,生活恶劣,因之身体渐弱,病势渐增,所以不能帮助你们去过日子,也许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1934年初春,王立功病情恶化,不久在沈阳病逝,时年30岁。这位从大连沙河口工场走出来的工人运动的先驱者,走完了他光荣而艰辛的岁月。他像一只受伤的美丽的候鸟,在老铁山上美丽的花丛中永远地安息了。

骄子情怀

26岁的人生虽然短暂,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历史的长卷里,记载着他光辉的名字……

金伯阳,原名金永绪,曾用化名杨赞文、辛永溪,别名北扬(“伯阳”即从“北扬”演变而来),汉族,1907年生于辽宁省旅大市旅顺老铁山麓金家屯(今旅顺口区铁山镇金家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里。他目睹了长工的沉重劳动和广大农民的贫穷生活情景,因此,他深切地同情劳动人民,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金伯阳1925年考入满铁沙河口工场技工见习养成所第十六期做见习生,后参加大连中华工学会。1926年经王立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工学会宣传部宣传干事,负责保管和分发《青年周报》《中国青年》《向导周报》等革命刊物,刻印《大连人民》刊物。

抗日民族英雄金伯阳

金伯阳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机要文书兼交通员。第二年,他到哈尔滨开展工人运动,1931年2月,当选为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同年12月任省委常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巡视员等职。他多次领导和发动东省铁路及烟草公司工人的罢工斗争,并和赵尚志一起组织哈尔滨反日总会。1932年两次被派参加远东赤色职工国际会议,同年秋天,同杨靖宇一起在南满一带铁路沿线巡视工作,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夏天,到磐石县等地领导对日作战,同年11月15日,在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而牺牲,年仅26岁。

金伯阳是从大连沙河口工场走出来的年轻人,他是机车工人的英雄。他怀揣着真理和革命理想,为祖国叹息,为民族悲悯,不甘心为亡国奴,一生追随党,坚持革命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成为民族英雄。

金伯阳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35年发表的著名的《八一宣言》中被列为民族英雄,被家乡人民称为“铁山骄子”。他家乡的金家村小学已经易名为伯阳小学。1981年,家乡人民在旅顺八一烈士陵园建立了金伯阳烈士纪念碑。1997年党的生日那天,旅顺太阳沟风景区解放桥广场矗立起一尊4米高的金伯阳半身铜像,铜像正面基座镌刻的“抗日民族英雄金伯阳”几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夺目。

世纪老人的荣耀

他以超群的智慧、超人的勇气、超凡的组织能力,为中共“六大”在莫斯科的胜利召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中共“六大”期间,唐宏经任满洲省临委代表团书记,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93年11月23日上午,大连下起了冬天里的第一场雪,那天的天气非常寒冷,雪花在狂风中漫天飞舞,但大机车厂史陈列室里却洋溢着一派热烈的气氛,大家正围坐在一位红光满面的老人身边,聚精会神地听他在讲着什么。他就是时年92岁高龄的唐宏经老人,他正在回忆六十多年前,他带领当时的满洲省临委代表团远赴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那些个不平凡的往事。

唐宏经,曾用名唐韵超,1901年3月出生在金县董家沟,16岁那年进入满铁沙河口铁道工场,先后在铰镔职场(现车体车间)和制罐职场(现焊接车间)当学徒和铆工,曾参与发起沙河口工场华人工学会。1926年年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大连中华工学会副委员长、工学会党支部书记、中共大连地委工运部部长等职,后任中共满洲省临委执行委员、常委、工运部部长,满洲省委常委、工运部部长,哈尔滨市委职运委员等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统一思想,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前途等重大问题。处于革命低潮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险恶的环境,汪精卫对共产党人采取的“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血腥政策,使党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开会地点。就在这时,中央得知,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少共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将于1928年春夏在莫斯科举行,考虑到届时中共也将派代表团出席这几次会议,遂将中共“六大”会址定在了莫斯科。

1928年1月20日,沙河口工场重新建立党支部,开展了张贴反日标语、散发反日传单等一系列地下活动。

1928年4月,满洲省临委接到中共中央决定在莫斯科召开“六大”的通知,通知要求满洲省临委在全省选举5名代表参加“六大”。当时中共中央考虑到中共党组织领导机构中知识分子较多,需要增加工人和农民出身的干部,按通知精神,要求满洲省临委多选举工人和农民代表。基于大连沙河口铁道工场早期党组织在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力,加上中央提出要多派工农代表的指示,满洲省临委研究决定,以沙河口工场工人党员唐宏经及朱秀春、于治勋、王传碧为代表,在全省选出5人组成代表团参加大会。代表之一的朱秀春是在到达莫斯科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介绍人正是唐宏经。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塞列布若耶乡间别墅召开,这是我党历史上唯一一次在中国境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140多位代表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在参加“六大”的142名代表(其中工人代表44人)名单中,有许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闪光的名字,他们是周恩来、刘少奇、罗章龙、李立三、邓中夏、邓颖超、瞿秋白、关向应等。

这次大会完全是秘密的,出席大会的代表由国内秘密地分批到达莫斯科,其中周恩来、邓颖超等主要领导是经大连前往莫斯科的,而承担重要护送任务的正是唐宏经。

中共“六大”召开之前,唐宏经接受当时中央一位常委的秘密指示,担任秘密护送到莫斯科参加会议的代表的负责人。组织上担心南方代表的语言问题,担心他们暴露身份,让唐宏经组织人员护送南方代表到莫斯科开会。唐宏经按照上级指示,机智有谋,周密安排,分两次从满洲里护送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和李立三等党的重要领导人,以及山东和云南等地的党代表成功过境满洲里,到达莫斯科,得到了当时我党设在哈尔滨工作站的党组织的肯定。组织要求唐宏经继续护送罗章龙和夏曦等第三批代表,并随他们一起去莫斯科开会,唐宏经用他的机智和大胆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跟随最后一批代表,顺利地抵达莫斯科,保障了会议的顺利召开,为中共“六大”的召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中共“六大”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毛泽东后来曾评价说:“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是基本上正确的,因为它确定了现时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确定了当时形势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批判了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发布了十大纲领等,这些都是正确的。”

中共“六大”期间,唐宏经任满洲省临委代表团书记,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可以说“六大”的胜利召开,唐宏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大连地区解放后,他组织大连工人成立了职工总会,担任大连总工会主席、市参议会议长,并重新负责党的领导工作,任中共大连市委常委,负责总工会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东北人民政府劳动部部长兼东北总工会常委等职务。

2005年2月16日,唐宏经在大连逝世,享年104岁,他走过了世纪沧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功绩。

赤心永鉴

他是从大机车走出来的革命家,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他是思想解放的先驱,他在工人阶级中播撒革命的火种,他是我们城市的光荣与骄傲。

侯立鉴,又名侯康光,化名吴凤山,1891年出生在大连市沙河口侯家沟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念了四年书,16岁到市内一家私营工厂当学徒,后来在沙河口工场做工时,结识了傅景阳、王立功、高及三等进步青年,常常一起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大连中华工学会成立时,他是第一批会员。

工学会为了扩大组织,发展会员,利用大连福纺纱厂公开招工的机会,将侯立鉴派去开展工作。侯立鉴到福纺纱厂后,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和空闲时间,将他熟读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绘声绘色地讲给工友们听。工友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时间长了,侯立鉴干活儿的铁工房成了工友们聚会的场所。在同工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了解工人们的要求,有意识地讲些英雄人物的斗争故事,讲“二七大罢工”关内工人团结斗争的故事等,启发工友们的觉悟。

1926年4月27日,福纺纱厂千余名工人举行大罢工,侯立鉴任大罢工总指挥

1925年3月,福纺纱厂的日本人田中定治郎无故杀死中国工人李吉祥后逃走,侯立鉴带着工友追凶,迫使日本殖民当局拘捕凶手。他领导工人群众和被害人家属同厂主谈判,向厂主提出了4项要求,厂主拒不接受,侯立鉴领导工人消极怠工,给工厂造成了很大损失。死者家属还带来了五十几名农民冲进工厂砸机器,厂主被迫答应了要求。3月6日,福纺纱厂全厂停工,在哀乐声中,厂主角野久造和日本的大小工头垂首戴孝,跟着送殡的队伍向市郊辛寨子墓地进发,沿途有大量群众围观,显示了中国工人团结斗争的威力。这一年,他宣布成立福纺纱厂工学会分会,并任分会委员长。

1926年年初,侯立鉴经傅景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27日,福纺纱厂千余名工人举行大罢工,侯立鉴任大罢工总指挥。4月29日,日本厂主勾结日本殖民当局以谈判为名,诱捕侯立鉴等3名代表。在旅顺监狱里,种种酷刑都没有使他屈服。侯立鉴在监狱里整整三十五天,后经地下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出狱后他并未停止斗争,6月19日,他再一次被捕,直到1927年2月他才被党组织再次营救出狱。

1927年7月24日,大连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侯立鉴再次被捕入狱。1930年出狱后,他又积极投身到革命活动中,介绍沙河口工场工人江崇仁、褚丕禄、黄耀典加入中国共产党,重新组建了沙河口工场党支部,并发展福纺纱厂李有久等8名青年加入共青团,组建福纺纱厂团支部。

侯立鉴的活动严重地威胁了大连日本殖民当局的统治,他被工厂开除。1933年4月,党组织派他到新京(今长春),以在福昌公司从事修理工作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同年10月,大连党组织再一次遭受破坏,他在敌人的跟踪追捕中,转移到哈尔滨,化名吴凤山,住在南岗的益昌泰水磨房,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由于长期的牢狱折磨和艰苦的革命斗争,侯立鉴积劳成疾,于1935年去世,年仅44岁。

侯立鉴的革命意志坚定不移,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那不平凡的革命斗争经历,却彰显着一个革命者爱国、爱党的赤子之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