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卷一

秦始皇

【题解】

《读通鉴论》起首第一篇,评论的是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大一统王朝的缔造者——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本篇主要讨论了郡县制和秦始皇焚诗书、禁私学的政策,以及秦二世而亡的原因。

秦始皇攻灭六国以后,将郡县制推向全国。这是巩固秦帝国统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王夫之充分肯定了郡县制的进步意义,指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是理所必然,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从人才选拔、百姓福祉的角度详细阐释了郡县制的优长,并且指出,秦始皇废除诸侯王而推行郡县制,是出于使天下私有的私心,但却在客观上有利于天下的安定和百姓的福祉。他还认为,地方官吏鱼肉百姓,历代不绝,但这是选举不慎之过,不能归咎于郡县制本身。王夫之对郡县制的论述,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历史见识,一直为后世所重视。

秦始皇听从李斯等人的建议,焚诗书,禁私学,实行文化专制。王夫之以孔鲋藏书为切入点,阐释了自己对于士人处世之道的看法。他认为,士人要善于顺应所处的局势,懂得进退存亡;君子之道在于“储天下之用,而不求用于天下”,也就是在注重自我修养和提高的同时,在乱世中秉持正道以使自己安全,谨慎地结交朋友以远离世俗危险,从而为日后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秦始皇统一天下,他所缔造的秦朝却二世而亡。王夫之通过考察历史指出,王朝初建,天下人心未定,出现继承波折实属正常。然而商、周、汉、唐、宋、明等王朝都最终度过了继承危机,秦却因此而导致灭亡。究其原因,王夫之认为,是秦始皇“好谀”,太喜欢阿谀奉承的话,从而导致判断失误,托国于权宦赵高之手,最终断送了秦的天下。

一 变封建为郡县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安于其位者习于其道,因而有世及之理,虽愚且暴,犹贤于草野之罔据者。如是者数千年而安之矣。强弱相噬而尽失其故,至于战国,仅存者无几,岂能役九州而听命于此数诸侯王哉?于是分国而为郡县,择人以尹之。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11)。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12),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注释】

①两端:两头,两方。这里是指赞成分封制和反对分封制的两派。

②封建:本义是封土建国,这里指分封制度,即由共主或中央王朝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宗族姻亲、功臣和先代贵族等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以西周最为典型,周灭商和东征以后,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③郡县之制: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管理制度,将全国划分为郡、县两级,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国王对地方进行管理。

④草野之罔据者:意指出身低微而自立为王的人。草野,指出身低微的人。罔,无,没有。据,凭借,依据。这里指所凭借的正当性。

⑤噬(shì):吞食。

⑥战国:指战国时期,是中国春秋之后的一个诸侯争霸时期,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时间界限,一般以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为起始标志,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为止。这一时期,诸多中小诸侯国已被吞并,余下的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最为强大,相互征战不休,史称“战国七雄”。

⑦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根据《尚书·禹贡》记载,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

⑧尹:古代管理某一政权机构或地区的长官。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治理。

⑨郡县之法,已在秦先:郡县制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就已经产生。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根据《左传》,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对秦国使者谈到“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而后,晋、赵、吴相继设置了郡。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

⑩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了秦以外的楚、燕、韩、赵、魏、齐六个诸侯国。

(11)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12)俾(bǐ):使。长(zhǎng)民:管理民众。

【译文】

历史上,围绕分封制的问题,赞成和反对的两派为了战胜对方而相互激烈辩论,实际上这种争论是白费力气而毫无益处的。郡县制迄今已经实行了将近两千年而没有谁能改变或废除它,从古到今的人们都接受和适应了这种制度,这种制度能够成为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难道不正是因为它具备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吗?上天一定要让人间拥有君主,即便没有人愿意做君主也不行。所以,起初人们各自推举他们中间德高望重、有功于众人的人奉之为主,然后再从这些人中推选德行最高、功劳最大的一人做天子。人们并非不想使自己处于尊贵的位置,然而却一定要推举别人奉为尊长,正是出于人们的公心。那些长期地处于统治地位的人熟悉治理国家的道理,所以就形成了君主世袭的制度,即使是愚蠢而又残暴的国君,也比那些出身低微而自立为王者强得多。像这样的君主制,已经延续数千年,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了。后来,列国相互争斗,弱肉强食,完全改变了原来的局面,到了战国时期,幸存的国家已寥寥无几,怎么能够强迫天下的人都俯首听命于这几个小小的诸侯王呢?于是统治者将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并且选派官吏去加以治理。郡县制在秦始皇之前早就存在。秦始皇所灭亡的,仅仅是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而已,并不是把夏、商、周三代所封的诸侯国全都灭掉了。那么,秦朝把天下分为郡、县,让那些有才能治理民众的人去掌管这些郡县,以充分施展其才干,这样的做法难道不算是天下为公吗?

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势所必滥也。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而天之生才也无择,则士有顽而农有秀;秀不能终屈于顽,而相乘以兴,又势所必激也。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势相激而理随以易,意者其天乎!阴阳不能偏用,而仁义相资以为亨利,虽圣人其能违哉!选举之不慎而守令残民,世德之不终而诸侯乱纪,两俱有害,而民于守令之贪残,有所藉于黜陟以苏其困。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而若东迁以后,交兵毒民,异政殊俗,横敛繁刑,艾削其民(11),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焉,则后世生民之祸亦轻矣。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12),有如是夫!

【注释】

①世:世袭,世代承袭。

②大夫:官名。周代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可以世袭,且有封地。

③顽:指愚顽、愚妄的人。秀:指特别优异的人。

④选举:古代通过推选或科举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⑤席:座位,这里引申为占有。

⑥方伯:夏、商、周时期一方诸侯的首领。唐以后地方长官的泛称。

⑦亨利:亨通顺利。

⑧黜陟(zhì):偏义复词,这里偏重罢免的意思。黜,罢免。陟,提升。苏:死亡而复生,这里引申为从苦难中得到解救。

⑨祚(zuò):福。这里指王朝的寿命。

⑩东迁: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一般认为这是东周开始的标志。

(11)艾削:剥削,摧残。艾,通“刈”,割。

(12)存乎神者:处于神秘莫测中的事物。

【译文】

古时候诸侯世代承袭君位,然后作为诸侯之臣的大夫也由此世代承袭他们的官爵,这就势必会造成官职泛滥的局面。士的儿子永远是士,农民的儿子永远是农民,然而上天降生人才时是不选择门户的,所以士中也有愚顽之辈而农夫中不乏优秀之才;优秀之才不可能始终屈居于愚顽之辈之下,于是不断有人乘势而起以改变自己的处境,这样一来就势必引起激烈的冲突。结果分封制被破坏而选举制开始施行,从此太守、县令占有了诸侯的权位,刺史、州牧、都督掌管了方伯的职责,即使他们德高望重、功勋显赫,也无法庇护其不成器的子孙,使他们承袭自己的爵位。在形势的激烈推动下,事物发展的道路也随之改变,想来这就是天意吧!阴阳两端不能偏用,而仁和义也必须相辅相成才能亨通顺利,即使是圣人难道能够违背这个道理吗?实行选举制如果用人不慎,就会造成郡守、县令等地方官残害百姓的后果;而实行世袭制,如果诸侯不能继承先代的美德,就会造成违法乱纪的恶果。两者都有弊端,不过对于地方官的贪婪残暴,百姓尚且可以借助朝廷罢免或贬降官吏的方法以缓解自己的困境。所以,从秦汉以后,天子因没有诸侯辅助而孤立无援,王朝的寿命也不及商、周时代长;至于周王室东迁以后,战火连绵,生灵涂炭,各国政令不同而风俗各异,统治者横征暴敛,施行严刑峻法,残酷地剥削、摧残人民,这种延续了数百年而未停息的灾难,在实行郡县制后就消除了,因而后世百姓所遭到的灾祸也就减轻了。实行郡县制,对天子来说并不十分有利,所以王朝的寿命就不会太长久;然而如果为整个天下的利益考虑,实行郡县制的弊病就远不如分封制所滋生的危害严重。唉!秦始皇为了使天下成为私有而废除诸侯王,设置郡守、县令,但是上天却利用他的私心而施行了公道,事情变化的神妙莫测,竟到了如此的地步!

世其位者习其道,法所便也;习其道者任其事,理所宜也。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人得而习之。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圣人之心,于今为烈。选举不慎,而贼民之吏代作,天地不能任咎,而况圣人!未可为郡县咎也。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注释】

①三王: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②君子之位:这里指官位。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③圣人之心:指古代圣人“选贤举能”的心愿。

④于今为烈:语出《孟子·万章下》:“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辞也,于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指某件事过去已经有过,现在程度更严重。

⑤贼民之吏:残害百姓的官吏。贼,害,伤害。

⑥一姓:一朝,一代。

【译文】

世袭官位的人熟悉治国之道,这是更为方便的治国方法;熟悉治国之道的人能胜任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治国方法经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制定已经很完备了,治国之道经过圣人孔子的阐发已经很清楚了,因而后人都能学习和研究它们。贤能而优秀的人,都可以奖给官位而使其管理民众。圣人选贤举能的良苦心愿,在今天更加受到重视。选举如果不慎重,就会使得残害百姓的官吏一批又一批地出现,天地也不能承担这样的责任,更何况是圣人呢!所以,不能把一切过错都归咎于郡县制。至于王朝寿命不长,这只是从一家一姓的角度而言,不是为整个天下的利益着想。秦始皇之所以获罪于千秋万代,不过是因为太自私自利了。有些人一面指责秦始皇自私自利,另一面却又想让他的子孙永远私有天下,这又怎么能算是为整个天下考虑的大公无私之心呢?

二 孔鲋以无用储天下之用

孔鲋藏书,陈馀危之。鲋曰:“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为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呜呼!能为无用之学,以广其心而游于乱世,非圣人之徒而能若是乎?

【注释】

①孔鲋(fù)藏书:秦始皇焚书坑儒,禁止民间私藏诸子百家著作,违令者弃市。孔子的八世孙孔鲋将其家中所藏的《论语》《尚书》《孝经》等书,藏于孔府旧宅的墙壁中,至死没有取出。汉景帝时,这批藏书才被发现,后世称为“鲁壁藏书”或“孔壁藏书”。孔鲋(约前264—前208),字子鱼,亦字甲。博通经史,与魏国的张耳、陈馀交好。晚年投奔陈胜,在与章邯的战斗中战死。

②陈馀(?—前204):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国名士。大泽乡起义后投奔陈胜,跟随武臣占据赵地。武臣死后与张耳共同拥立赵歇为赵王。后来项羽分封诸侯时封其为侯,陈馀不满,联合齐王田荣击走张耳,复立赵歇为赵王,他被立为代王。井陉之战中为韩信所败,被斩杀。传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译文】

孔鲋不顾秦朝禁令,私藏了不少儒家著作,陈馀认为这样做十分危险。孔鲋说:“我研究无用的学问,理解我的人是我的朋友。秦君不是我的朋友,我有什么危险呢?”唉!能够研究无用的学问,以开阔其胸怀从而邀游于乱世之中,如果不是圣人的门徒,谁能够做得到这样呢?

《诗》曰:“握粟出卜,自何能谷。”谷者,在我而已,何用卜为?屈其道而与天下靡,利在而害亦伏;以其道而与天下亢,身危而道亦不竞。君子之道,储天下之用,而不求用于天下。知者知之,不知者以为无用而已矣。故曰“其愚不可及也”。秉道以自安,慎交以远物,存黄、农、虞、夏于盗贼禽兽之中,奚不可谷,而安用卜为!庄周惩乱世而欲为散木,言无用矣,而无以储天下之大用。握粟忧深而逃羿彀,其有细人之情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易简以消天下之险阻,非圣人之徒,其孰与归?

【注释】

①握粟出卜,自何能谷:语出《诗经·小雅·小宛》,意思是拿着小米去问卜,自己怎样才能得到成功?能谷,能成功。谷,原意指禾谷,禾谷的生长,只有在雨水充盈的年份,籽粒才能成熟、饱满,所以“谷”又有丰收、成熟之意,这里引申为成功、成就。

②靡:消靡,消沉。

③亢:同“抗”,对抗,匹敌。

④竞:本义是互相争胜,这里指弘扬、光大。

⑤其愚不可及也:这是孔子的话,语出《论语·公冶长》:“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甯武子那种国家安定有道时就发挥自己才智的智慧是一般人可以赶得上做得到的,但他在邦无道时就装傻的智慧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王夫之此处引用孔子这句话,意在说明在天下无道时要善于保存自己,以备将来之大用。

⑥黄:黄帝。农:神农。虞:虞舜。夏:夏禹。以上四人皆是传说中的圣王。

⑦庄周:即庄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与老子并列为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散木: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典出《庄子·人间世》:古时有一棵很大的栎树,枝叶能遮荫上千只牛,树干有百尺围。看的人很多,但有一个姓石的匠人不去看。他的徒弟问他为什么这样好的木材却不去看一看。他说:“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意思是“算了,不要再说它了!这是一棵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用它做成船定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椁定会很快朽烂,用它做成器皿定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用它做成屋柱定会被虫蛀蚀。这是不能取材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有如此长寿。”后世因此用“散木”比喻全真养性、不为世用之人。

⑧羿(yì)彀(ɡòu):羿的弓矢所及。语出《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王先谦《集解》云:“以羿彀喻刑网,言同居刑网之中,孰能自信无过,其不为刑网所加,亦命之偶值耳。”后以“羿彀”指刑网或人间的危机。羿,后羿,传说中射日的神箭手。彀,张满弓弩,彀中指弓箭射程范围之内。

⑨细人:见识短浅的人。

⑩易简:平易简约。语出《周易·系辞上》:“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

【译文】

《诗经》中说:“握粟出卜,自何能谷。”成功与否,在于自己,占卜算卦有什么用呢?委曲自己的道而与天下人一同消靡,有利同时也隐含着祸害;坚持自己的道而与天下人对抗,就会身陷危境,而道也不能发扬光大。君子之道,是为成为对天下有用之人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是追求被天下任用。理解他的人当然深知他的才能,不理解的人只不过是把他当作无用之人罢了。因此孔子说:“其愚蠢是其他人赶不上的。”秉持正道以使自己安全,谨慎地结交朋友以远离世俗危险,即使是将黄帝、神农氏、虞舜、夏禹等圣王置于盗贼和禽兽之中,他们又怎么会不能成功?哪里用得着占卜呢!庄周因苦于乱世而想做散木,就是说做不成才的无用之人,可这样也就无法为成为对天下有大用之人做准备了。占卜时有深刻的忧虑而逃离危险的境地,难道他也有见识短浅之人的情感吗?懂得进退存亡而不偏离正道,平易简约以消除天下的危险阻碍,如果不是圣人的门徒,还有谁能做得到呢?

三 胡亥杀兄而亡

商始兴而太甲放,周始兴而成王危,秦并天下而扶苏自杀,汉有天下而惠帝弗嗣,唐则建成死于刃,宋则德昭不令其终,汔乎建文之变而憯尤烈。天下初定,人心未靖,则天命以之不康,汤、武且不能弭,后代勿论已。然而胡亥杀兄,旋以死亡;太甲、成王,终安其位;则伊尹、周公之与赵高,相去不但若霄壤也(11)

【注释】

①商始兴而太甲放:太甲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孙子,商代第二位君主。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太甲即位三年,性情暴虐,不遵守商汤成法,昏乱无德,于是宰相伊尹将他流放到桐宫。其间伊尹摄政当国,以朝诸侯。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诚心向善,于是伊尹迎回太甲,把政权还给他。太甲从此励精图治,百姓安宁。事见《左传·襄公二十年》。

②周始兴而成王危:周成王姬诵是周武王的儿子,即位时年幼,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周公的弟弟管叔、蔡叔阴谋叛乱,散布周公有野心、要篡夺王位的谣言,镐京因此人心惶惶,连成王也怀疑起周公来。后来周公平定了叛乱,在成王成年后还政于他。事见《尚书·金縢》。

③扶苏自杀:扶苏(?—前210),秦始皇长子。秦统一后,扶苏反对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将其派去协助蒙恬抵御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伪造诏书,扶持嬴政幼子胡亥登基,并逼令扶苏自杀而死。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④惠帝弗嗣:汉惠帝刘盈(前210—前188),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惠帝生性柔弱,在位期间政权由吕后把持,在位七年抑郁而终。惠帝死后,其子前少帝刘恭和后少帝刘弘先后即位,吕后继续临朝称制。吕后死后,大臣周勃、陈平讨灭诸吕,宣称刘弘等并非惠帝的亲生儿子,将他们处死,迎立惠帝的弟弟刘恒为皇帝。至此,惠帝一脉绝嗣。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

⑤唐则建成死于刃:李建成(589—626),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李渊称帝后立建成为太子。随着秦王李世民的战功日益显著,兄弟二人间摩擦不断,矛盾日益激烈。最终,在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射死,五子一并遇害。事见新、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

⑥宋则德昭不令其终:赵德昭(951—979),字日新,宋太祖赵匡胤次子,母亲是贺皇后。宋太祖死后其弟赵光义即位,赵德昭处境日益微妙。据《宋史》记载,太平兴国四年(979),赵德昭跟随宋太宗攻打幽州。高粱河之战宋军惨败,太宗乘驴车逃走,军中不知道宋太宗身在何处,有人谋议立赵德昭为帝,宋太宗得知此事后很不高兴。回到京师后,赵德昭遭到宋太宗训斥,退朝后忧惧不已,自刎而死。事见《宋史·宗室列传》。今,善。

⑦汔(qì):终竟,一直。建文之变:建文即指明建文帝朱允炆(1377—?)。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其父懿文太子朱标早逝,朱允炆作为皇太孙在朱元璋死后即位。朱允炆推行削藩政策,其叔父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发动靖难之役,于公元1402年攻下南京,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事见《明史·成祖本纪》。憯(cǎn):惨痛,伤痛。

⑧康:安宁。

⑨汤、武:指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和周代开国君主周武王,两人均是后世推崇备至的圣王。

⑩胡亥杀兄,旋以死亡:胡亥(前230—前207),嬴姓,秦始皇少子,扶苏之弟。秦始皇死后,胡亥伪造诏书即位并逼死扶苏,又诛杀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即位不久,陈胜、吴广起义爆发,胡亥于公元前207年被赵高逼迫自杀。

(11)霄壤:天和地,比喻相去极远,差别很大。霄,天空。壤,土地。

【译文】

商朝刚建立不久商王太甲便被放逐,周朝刚建立而成王就身陷危机,秦朝统一天下后公子扶苏竟被逼自杀,西汉统一全国而惠帝竟然血脉断绝,唐高祖太子李建成死于刀剑之下,宋太祖之子赵德昭不得善终,到了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遭遇靖难之役,其命运就更悲惨了!天下刚刚平定,人心不安,天命因此也不安定,连商汤和周武王这样的圣明君主都尚且无法避免或预防此类的灾难,后世的君主就更不用说了。然而秦二世胡亥杀死兄长扶苏后不久就丧命,太甲与周成王却最终安然于君位。可见,胡亥的辅臣赵高与太甲、成王的辅臣伊尹、周公相比,其差距更甚于天壤之别。

秦始皇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于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谀也。托国于赵高之手,虽中主不足以存,况胡亥哉!汉高之知周勃也,宋太祖之任赵普也,未能已乱而足以不亡。建文立而无托孤之旧臣,则兵连祸结而尤为人伦之大变。徐达、刘基有一存焉,奚至此哉?虽然,国祚之所以不倾者,无谀臣也。

【注释】

①汉高之知周勃:周勃(?—前169)是西汉开国功臣,屡立军功,深得汉高祖刘邦信任。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临死前吕后询问丞相人选,刘邦评价周勃说:“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后来周勃果然与陈平等人联合,平定了诸吕叛乱,维护了西汉政权。

②宋太祖之任赵普:赵普(922—992)是北宋开国功臣,早年即担任宋太祖赵匡胤的掌书记一职,北宋建立后他被拜为宰相,辅佐宋太祖削夺藩镇之权、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方略,功绩卓著,巩固了北宋政权。事见《宋史·赵普列传》。

③建文立而无托孤之旧臣: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性情猜忌,为了消除潜在的威胁,利用胡惟庸案和蓝玉之案对功臣大加屠戮,以致功臣宿将死亡殆尽。建文帝即位后,靖难之役起,除了长兴侯耿炳文等极少数宿将外,几乎无人可用,这是导致建文帝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元末明初军事家。跟随朱元璋征战,为人谨慎,善于治军,多次被朱元璋委以统军重任,战功显赫,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传见《明史·徐达列传》。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青田)人。他通经史、晓天文和兵法,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朱元璋多次称赞他为“吾之子房”。传见《明史·刘基列传》。

【译文】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短命的原因不止一条,而最重要的莫过于不知人善任。秦始皇并非不能明察,只是他太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了。他死前把国家托付给赵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中等才能的君主也难以保全江山社稷,更何况是愚顽无知的胡亥呢!汉高祖刘邦信任周勃,宋太祖赵匡胤任用赵普,尽管他们不能止息祸乱,却足以使国家不至于灭亡。建文帝继位后缺少托孤老臣的辅佐,因而引发了靖难之役,造成兵连祸结的局面,最终落得身死家破、皇位被叔父朱棣篡夺的结果,实在是人伦的大变故。假使开国元勋徐达、刘基等人中有一个活着,建文帝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尽管如此,大明政权也没有倾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朝中没有阿谀奉承之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