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

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训词释典】

①卢家少妇:泛指少妇。郁金堂: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

②白狼河:今辽宁省境内之大凌河。音:一作“军”。

③丹凤城:此指长安。相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故称咸阳为丹凤城。后以凤城称京城。唐时长安宫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

④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一说指衣裳。

【析文赏艺】

这首诗又题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疑为副题。乔补阙为乔知之,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乔知之任右补阙,此诗便作于当时。这首诗对后世的唐朝律诗影响深远,尤其是边塞诗。对于此诗的评价历来甚高。姚鼐在《五七言今体诗抄序目》称之为“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的丈夫征戍辽阳十年不归。诗人用委婉缠绵的笔调将女主人的内心徐徐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对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多从侧面着手,将一位空阁独居的少妇形象刻画得生动而真切。诗开篇即用比兴手法,写少妇所居闺房华美,以玳瑁装饰的画梁上的双栖海燕来反衬深居郁金堂的卢家少妇生活的无尽孤单寂寞。此时,窗外西风萧瑟,吹尽枯叶,远处频频传来的捣衣之声,让只身一人的卢家少妇难免心生悲戚。秋深天凉,为了准备过冬的寒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之中,有征夫游子的人家,更是要格外加紧,这也将少妇心中难以排解的愁绪再次勾起。十年之久,夫婿音讯断绝,少妇不禁想起,如今他处境怎样?是吉是凶?他几时才能归来?是否已无归来之日?这一切疑问并着女主人公难以排解的愁绪呼啸而来。

这首诗,以“物着我之色彩”的特点,将主人公之思绪化入景物之中,将其孤独寂寞、忧愁不安表达得淋漓尽致。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女主人公的思念忧愁,尾联“含愁独不见”的情语借以“明月照流黄”的景物渲染,得其韵而余韵无穷。在手法上,不仅有“木叶”“秋夜长”的正面衬托,又有“海燕双栖”的反面映照,从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全面地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幽怨。这首诗虽格局有限,取材于闺阁生活,却显得境界深远,气势灵动,读起来给人一种“顺流直下”之感。

【论世知人】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安阳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曾任通事舍人、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他们的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诗论以为是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诗人。原有文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馀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训词释典】

①本诗是沈佺期唱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神龙元年(705)被流放岭南。杜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沈佺期随后过大庾岭去州。

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析文赏艺】

这首诗首联便呼应题中“过岭”,以过大庾岭的情景,奠定了诗文的感情基调。诗人长途跋涉,离开京城,历经艰难才来到大庾岭上,心中顿感天长地阔,宇宙之闳浑无穷。然而过了大庾岭,便是“荒蛮”之地,去国离家,踏入异域,此时诗人心中难免怅然若失。顿觉天空中飘浮不定的云朵正如自己一般,不知该何去何从。白云如游子,正是诗人对岭南的初次印象和感受。诗人运用这一传统的表现手法,将游子浓郁的深情融入自然澹远之景中。

颔联用对比的手法,承“去国离家”,将记忆中美丽壮阔的家乡风光与想象中可怕的崇山之貌对比,将诗人思国怀乡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无尽凄苦之感。

颈联转为怀友。“南浮涨海人何处”表达诗人对好友殷切的关怀;“北望衡阳雁几群”,诗人将悲绪转为自身,鸿雁飞至衡阳就不用再向南了,等到春暖花开之时便可返回故里。诗人这一感慨,似乎在说,自己只能行役往南,归期无望,而更让人悲观的是诗人与友人天各一方,无从慰藉。这句诗不仅细致地刻画了诗人不堪回首的孤寂的内心世界,更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刻思念。

尾联与首联相互呼应,以婉转的笔触表达了诗人盼望被赦的愿望。即使岭南与京都千里相隔,也无法阻挡诗人思念贤明君王之心。诗人这联诗遣词炼意笔法精妙,既表达了思念君王的赤诚之心,又无谄媚阿谀之意味,以言心之词,筑心中大义。诗人虽流落他乡,在尾联中却节制了悲伤的情感,将心中对贤明君王的期盼视作希望,也凸显出诗人乐观之精神境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