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简介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又称杜陵野老、杜陵布衣,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原,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

一、杜甫生平

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次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开元二十九年(741),返回洛阳,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结婚。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四载(745)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深厚友谊。

天宝六载(747),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但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天宝十载(751)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因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没有得到官职。直到天宝十四载(755),才授得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官职,后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56)六月长安沦陷,玄宗仓皇逃往成都。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杜甫听闻立即北上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四月,逃归凤翔肃宗行在,被任命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因上疏营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759)七月,杜甫弃官,先往秦州(甘肃天水),十二月又往成都。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在亲友们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即为著名的成都杜甫草堂。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朝廷召杜甫为补京兆功曹参军,他却不去任职。六月,好友严武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又称“杜工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退出严武的幕府。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舟南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戎州(今四川宜宾)、渝州(今重庆)、忠州(今重庆忠县)至云安(今重庆云阳),次年暮春迁居夔州(今重庆奉节),甚至以船为家。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携家出三峡,经江陵、公安,暮冬抵岳阳。之后,诗人漂泊湖南,贫病交加,濒临绝境。大历五年(770)冬,杜甫病死在湘江舟中,时年五十九岁。

二、诗歌创作经历及特点

提起杜甫的诗,首要的评价都是“沉郁顿挫”。之所以有这样的特点是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动乱的社会现实,长期的生活磨难,使其年轻时的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杜甫很注意对现实生活做艺术的概括,善于把丰富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浓缩在一些场面中或个别人物形象上。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十个字,揭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洗兵马》中:“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概括地写出战争带来的创伤。《羌村三首》中:“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描写兵荒马乱中家人相逢的场面,虽然写的只是杜甫一家的遭遇,却反映了广大百姓的悲惨命运。《兵车行》写的是“道旁过者”和行人的对话,但众多行人的不幸也显示无余。《新婚别》中写的是一个征人妻的痛苦,却集中了安史之乱中无数青年夫妻生离死别的遭遇。

杜甫叙事诗的抒情色彩很浓郁,而在他的抒情诗中,也往往情事结合,如《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述怀》《秦州杂诗》《八哀诗》等,因为叙事和抒情的结合,突出了作品的时代色彩。在杜甫的抒情诗中,抒情还往往和议论相结合,特别是在近体诗中。如《诸将》中:“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讽刺了诸将只能坐享太平,不能为国分忧;《登楼》中:“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上句对社稷稳固充满了信心,下句警告入侵的吐蕃军队必败无疑;《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既高度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业绩,又寄万分感慨于笔端。

杜甫诗中大量地引用俗语,亲切、真实,有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如《兵车行》中:“耶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前出塞》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新婚别》中“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都很符合普通百姓的身份和口吻。元稹《酬李甫见赠》诗云:“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诗高度评价了杜甫诗运用口语、俗语,使诗歌更接近生活的表现手法。

其实杜甫十分注意诗句的锤炼,他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三、诗歌地位及影响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受到多少嘉奖和重视,但从公元九世纪开始,他的作品已经影响世人。白居易推广了杜甫部分作品的伦理观点,推崇并践行诗歌的现实主义。到了十世纪初,五代诗人韦庄找到了草堂遗址,重新修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晚唐时期,“新乐府运动”兴起,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的启发者备受推崇。除白居易外,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都受杜甫影响,从而使晚唐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诗坛上独领风骚。

到了宋朝,杜甫的声名达到顶峰,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探究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了“江西诗派”。之后的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了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把杜甫所作之诗,与屈原的《离骚》、庄周的《庄子》、司马迁的《史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

杜甫不只在中国流名,还扬名海外。1481年朝鲜将杜诗翻译成朝鲜文,叫《杜诗谚解》。日本文学也受杜甫的影响,直到十七世纪杜甫在日本拥有和在中国一样的声名。美国诗人雷克斯Kenneth Rexroth)比较推崇杜甫,他曾经总结:“我的诗歌毫无疑问地主要受到杜甫的影响。我认为他是有史以来在史诗和戏剧以外的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和荷马,至少他更加自然和亲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