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选

诗选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名为《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作笙诗,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起点,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发展史有着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1)。王于兴师(2),修我戈矛(3),与子同仇(4)。岂曰无衣?与子同泽(5)。王于兴师,修我矛戟(6),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7)。王于兴师,修我甲兵(8),与子偕行。

【注释】

(1)袍:直腰身、过膝的外衣,其形制不分上衣下裳。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2):指周王,秦国出兵是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于:语助词。兴师:出兵。秦国常和西戎交兵。当时戎族是周王朝的敌人,和戎人打仗也就是为周王征伐,秦国伐戎必然打着“王命”的旗号。(3)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曲头而旁有枝,横刃;矛为兵刃中最长之物,是枪的前身,头尖锐。(4)同仇:共同的敌人。(5)泽:通“”,贴身的内衣,如今之汗衫。(6)戟(jǐ):是一种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类似戈和矛的合成体,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力胜过戈和矛。(7)裳: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此处指战袍的下裳。(8)甲兵:铠甲和武器。

【评析】

《秦风》共10篇,为秦人、秦地的土风乐歌,是秦人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是研究秦人历史、地理、礼制、文学等极其宝贵的经典文献。《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表现了秦地百姓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这首战歌,每章的首二句,都以设问的句式、豪迈的语气,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和奋起从军、慷慨自助的精神。每章第三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们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诗在铺陈复唱中,深化了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凸显了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秦风·小戎

小戎(1),五楘梁辀(2)。游环胁驱(3),阴靷鋈续(4)。文茵畅毂(5),驾我骐(6)。言念君子(7),温其如玉(8)。在其板屋(9),乱我心曲(10)。四牡孔阜(11),六辔在手(12)。骐骝是中(13)骊是骖(14)。龙盾之合(15),鋈以觼(16)。言念君子,温其在邑(17)。方何为期(18)?胡然我念之(19)驷孔群(20),厹矛鋈(21)。蒙伐有苑(22),虎镂膺(23)。交二弓(24),竹闭绲縢(25)。言念君子,载寝载兴(26)。厌厌良人(27),秩秩德音(28)

【注释】

(1)小戎:周代兵车的一种。(jiàn):浅。收:轸,即车厢。收:浅的车厢,即“栈车”。(2)楘(mù):用皮革缠在车辕成X形,起加固和修饰作用。梁辀(zhōu):弯曲的车辕。(3)游环:活动的铜环,古代马车驾具的一部分。用皮革制造,滑动在四驾马车的当中两匹马的背上,中穿旁边两匹骖马的缰绳,其作用是防止骖马外逸。(4)靷(yǐn):引车前行的皮带或绳索。鋈(wù):白铜环。续:连续。鋈续:白铜环紧紧扣住皮带。(5)文茵:虎皮坐垫。畅:长。毂(ɡǔ):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用以插轴。畅毂:长毂,指兵车。(6)骐:青黑色如棋盘格子纹的马。(zhù):左后蹄白或四蹄皆白的马。(7)言:乃。君子:指从军的丈夫。(8)温其如玉:女子形容丈夫性情温润如玉。(9)板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秦国多林,故以木房为多。此处代指西戎(今甘肃一带)。(10)心曲:心灵深处。(11)牡:公马。孔:甚。阜:强壮。(12)辔:缰绳。一车四马,内二马各一辔,外二马各二辔,共六辔。(13)骝(líu):赤身黑鬣的马。这句诗是说:青黑色如棋盘格子纹的马和赤身黑鬣的马在中间驾辕。(14)(ɡuā):黄马黑嘴。骊:黑马。骖:车辕外侧二马称骖。这句诗是说:黄色黑嘴的马和纯黑色的马在两侧拉车。(15)龙盾:画有龙纹的盾牌。合:两只盾合挂于车上。(16)觼(jué):有舌的环。(nà):内侧二马的辔绳。以舌穿过皮带,使骖马内辔绳固定。(17)邑:秦国的属邑。(18)方:将。期:指归期。(19)胡然:为什么。(20)驷:驾一辆兵车的四匹披薄甲的马。一说为驾一辆兵车的四匹不披甲的马。孔群:非常协调。(21)厹(qíu)矛:头有三棱锋刃的长矛。>(duì):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属套。(22)蒙:画有杂乱的羽纹。伐:盾。苑(yūn):花纹。(23)(chàng):弓囊。虎:虎皮弓囊。镂膺(yīng):在弓囊前刻有花纹。(24)交:互相交错。:此处用作动词,作“藏”讲。这句诗的意思是:两张弓,一弓向左,一弓向右,交错放在袋中。(25)闭:弓檠。竹制,弓卸弦后缚在弓里防损伤的用具。绲(ɡǔn):通“捆”。縢:缠束、系。(26)这句诗的意思是:且睡且醒,起卧不宁。(27)厌厌:安静柔和的样子。良人:女子对丈夫的称谓。(28)秩秩:谓爱情引起的无尽思念。一说有礼节。德音:好声誉。

【评析】

戍边士卒是边塞战争的见证人,他们在战争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是对边塞战争最真实的反映。特别是征夫、思妇以他们丰富的感情、真实的经历对边塞战争作出的评判,是时代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这首《小戎》体现了先秦时期的秦国战士踊跃从军的慷慨、豪迈气概。本诗有很多繁难字,你只须知道这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描绘战车、战马及兵器的精良华美就够了。春秋诸国,各有自己的时尚,秦国的时尚就是从军打仗。所以,这首《小戎》诗才津津乐道于秦国军队的装备精良。诗先写兵车,继写战马,再写兵器,反复地渲染其华贵、精美。诗中虽未明言心上人的仪容,但这女子所爱慕的对象却已威仪棣棣,宛然在目。在盛大的军容和森严的兵阵中,却点缀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言情之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让肃杀的氛围中增添了一丝红粉的色彩。这位女子虽因所爱的男人远在战场而心事纷乱不安,却毫无怨言,其情调与后来中国古典诗词中那些思妇的断肠之曲大异其趣,溢出阵阵阳刚之气。诗中虽叙写了思念的深切,但更多的却是对所爱恋男子的赞美,并以此来加深思念的深度。尤其是结尾句“厌厌良人,秩秩德音”,凸显了整个社会对她所爱恋男子的高度评价,这女子也深以此为慰藉。从《小戎》诗这女子的心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虽珍视自己的爱,心中却是以家国天下为重的。她期待着自己深爱的男人建功立业,凯旋归来。

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1),慆慆不归(2)。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3)。蜎蜎者蠋(4),烝在桑野(5)。敦彼独宿(6),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7),亦施于宇。伊威在室(8),蟏蛸在户(9)。町畽鹿场(10),熠耀宵行(11)。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12),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13),烝在栗薪(14)。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15),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16)。亲结其缡(17),九十其仪。其新孔嘉(18),其旧如之何?

【注释】

(1)徂(cú):往。(2)慆(tāo)慆:长久。(3)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勿士行枚:不再行军打杖。(4)蜎(yuān)蜎:蠕动的样子。蠋(zhú):即蚕。(5)烝:乃。(6)敦:蜷缩成一团。(7)果臝(luǒ):蔓生葫芦科植物。(8)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或地鳖虫。(9)蟏(xiāo)蛸(shāo):长脚蜘蛛。(10)町(tǐng)畽(tuǎn):野外。(11)熠(yì)耀:明灭不定貌。宵行:萤火虫。(12)鹳(guàn):鸟名,俗名老鹳。垤(dié):土堆。(13)瓜苦:瓠瓜,一种葫芦。古代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喝。(14)栗薪:即列薪,是用木枝搭起的木架。(15)仓庚:黄鹂。(16)皇:指马毛色黄白相杂。驳:指马毛色不纯。(17)亲:此指女方的母亲。缡(lí):女子的佩巾,出嫁时由母亲亲手给女儿系在腰间。(18)新:指新婚。孔嘉:极好,旧时指已婚者。

【评析】

《豳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有7篇作品。豳地在今陕西彬县一带,是周民族的发祥地。《豳风》全部产生于西周时期,是《国风》中最早的诗。《豳风·东山》写的是一个出征在外的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他在归乡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气,倍感凄迷,为每章后面几句的叙事准备了一个颇富感染力的背景。诗人首先抓住着装的改变这一细节,写战士复员、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其次写归途餐风露宿、夜住晓行的辛苦。他很想自己的妻子,最怀念两人的新婚时光。诗中如数家珍般地回忆了两人婚礼仪式的细节,说两个人结婚时拉车的马个个漂亮,都是同一种颜色的高头大马,这在当时是非常有气派的。“亲结其缡”,诗中的母亲亲手为女儿系上佩巾,祝福女儿将来是个贤妻良母。新婚的仪式是十分烦琐的,“九十其仪”,但正因为这烦琐的仪式,在漫长的人生中,当你困苦不顺时,才会有甜蜜的回忆。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诗中有再现、追忆式的想象,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象,表现了士兵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

小雅·出车

我出我车(1),于彼牧矣(2)。自天子所,谓我来矣(3)。召彼仆夫(4),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5)。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6),建彼旄矣(7)。彼旐斯(8),胡不旆旆(9)。忧心悄悄(10),仆夫况瘁(11)。王命南仲(12),往城于方(13)。出车彭彭(14),旂旐央央(15)。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16),猃狁于襄(17)。昔我往矣(18),黍稷方华(19)。今我来思(20),雨雪载涂(21)。王事多难,不遑启居(22)。岂不怀归,畏此简书(23)。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24)。赫赫南仲,薄伐西戎(25)。春日迟迟(26),卉木萋萋(27)。仓庚喈喈(28),采蘩祁祁(29)。执讯获丑(30),薄言还归(31)。赫赫南仲,猃狁于夷(32)

【注释】

(1)我:诗人代南仲自称。本诗中只有第五章的“我”字是代言将士妻子,其余的“我”都是南仲自称。(2)牧:郊外可以放牧的地方。(3)谓:犹“命”或“使”。这两句说周王命我来此。(4)仆夫:车夫。(5)维:发语词,无实义。棘:扎手,刺手,比喻事情难办。(6)旐(zhào):绘有龟、蛇图案的旗帜。(7)建:竖立。旄(máo):旗竿上装饰牦牛尾的旗子。(8)(yǔ):绘有鹰隼图案的旗帜。斯:语助词,无实义。(9)旆(pèi)旆:旗帜飞动、飘扬的样子。(10)悄(qiǎo)悄:心情沉重、忧愁的样子。(11)况瘁(cuì):辛苦,憔悴。(12):指周宣王。南仲:周宣王大臣,率军伐猃狁有功。《后汉书·马融传》:“猃狁侵周,周宣王立中兴之功,是以赫赫南仲载在周师焉。”(13)往:去。方:地名,即下文的“朔方”,在周王畿之北。城于方:在朔方筑城。(14)彭彭:形容车马众多。(15)旂(qí):上绘交龙并有铃铛的旗子。《周礼》称“交龙为旂”,就是在竿头上悬铃、在帛上画龙作为旗帜。央央:鲜明的样子。(16)赫赫:威仪显赫的样子。(17)襄(rǎng):古通“攘”,平息,扫除。这里指解除猃狁入侵之难。(18)往:指出征时。(19)方:正值。华:古同“花”,花朵。方华:正开花。诗中指黍、稷抽穗。(20)来:指伐猃狁后的归途中。思:语助词。(21)雨雪:下雪。载:满。涂:古通“途”,道路。(22)遑:空闲。不遑:不暇。启居:安坐休息。(23)简书:写在竹简上的文书,指周王的命令,下文“薄伐西戎”即简书的内容。(24)“喓喓草虫”六句:又见《诗经·召南·草虫》。喓(yāo)喓:昆虫的鸣叫声。草虫:指蝗虫,或泛指草间之虫。趯(tì)趯:蹦蹦跳跳的样子。阜螽(zhōnɡ):蚱蜢。君子:这里是征夫的眷属称征夫之词。忡忡:不安。“未见……”“既见……”都是想象中的情况。我:指代作者设想的在家女子。降:安宁,和悦。(25)薄:语助词。西戎:古代西方戎族。这两句是诗人用自己的口气叙述南仲的军队在归途中又奉命西征。(26)迟迟:天长的意思。此句又见《豳风·七月》。(27)卉(huì):草的总称。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28)喈(jiē)喈:鸟叫声。(29)蘩:白蒿。祁祁:众多的样子。此句又见《豳风·七月》。(30)执:捕。讯:审问。获:就是杀而献其左耳。丑:指首恶。这句诗是说:对待俘虏分两类,需要问讯取得口供的就拘捕起来,罪魁就杀掉并割下左耳。(31)还:通“旋”,凯旋。(32)猃(xiǎn)狁(yǔn):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常年侵扰周王朝。夷:扫平。诗的最后把平定猃狁的事重叙一笔以作结束。伐戎只是小小插曲,包括在伐猃狁这一大事之中。

【评析】

先秦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而战争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诗经》歌咏的对象。《出车》一诗,正是通过歌咏周宣王初年讨伐猃狁的胜利,颂扬了统帅南仲的英明和赫赫战功。诗句开篇即渲染了王命紧急,将士出兵,军威浩荡。在君臣、将士的同心协力下,很快平定了叛乱,“猃狁于襄”了。将士们凯旋归乡途中,“雨雪载涂”,不禁回忆起当初离家时的情景:“黍稷方华”,正是五谷秀穗,丰收在望的胜景。如今大雪纷飞,道路泥泞,苦不堪行。“岂不怀归,畏此简书”两句诗,写活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归心似箭,一方面是使命在身,不敢懈怠。第五章以将士妻子的口吻写两地相思,带有很多想象的成分:草丛之间,昆虫鸣叫,独守空房的妻子忧心忡忡地思念征战在外的夫君,内心备受煎熬。战争中,片刻的柔情都是奢侈的,在归途中,南仲将军又带领着士兵攻打了西戎,并大获全胜。胜利之后,诗人笔锋一转,描写“春日迟迟”,突出了将士们从冬走到春的漫长归途。诗的最后重叙“赫赫南仲,猃狁于夷”,再次强调歌颂了南仲将军的军功。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多处引用或化用了《诗经·国风》中《草虫》和《七月》的诗句,反映了文人向民歌学习并汲取营养,是古已有之的。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一说出生于今山东莘县,一说出生于今山东鄄城。曹植是曹操与卞后所生第三子,魏文帝曹丕同母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他自幼聪敏,富于才学。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受曹操宠爱,诗文多写其安逸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后期备受曹丕与曹叡父子迫害,诗文多表现其愤抑不平之情及要求个人自由解脱的心境。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见长,有集30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存诗八十余首。

白马篇(1)

白马饰金羁(2),连翩西北驰(3)。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4)。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5)。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6)。控弦破左的(7),右发摧月支(8)。仰手接飞猱(9),俯身散马蹄(10)。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11)。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12)。羽檄从北来(13),厉马登高堤(14)。长驱蹈匈奴(15),左顾陵鲜卑(16)。弃身锋刃端(17),性命安可怀(18)?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19),不得中顾私(2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21)

【注释】

(1)《白马篇》:是汉乐府《杂曲歌辞·齐瑟行》歌辞,因其所写的是边塞游侠的忠勇,题名又作《游侠篇》。(2)羁(jī):马络头。金羁:金饰的马络头。(3)连翩:鸟飞的样子,这里形容骏马飞奔、轻捷迅急的样子。三国魏的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4)幽并(bīng):幽州和并州。幽州,大致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并州,大致在今内蒙、河北、山西太原一带。这两地自古是出勇侠人物较多的区域。游侠儿:指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人。(5)扬:传扬。扬声:即扬名。垂:即“陲”,边疆地区。这两句诗是说: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边疆。(6)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ù):树木名,茎可以做箭杆。楛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参差:长短不一,这里言其多。这两句诗是说:他们的良弓日夜不离手,身边还佩带着许多箭。(7)控:引,拉开。控弦:开弓。的:箭靶。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8)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ròu)支:箭靶名,又名“素支”。(9)仰手:指仰身而射。接:迎面而射。猱(náo):猿类,攀缘林木,轻捷如飞,故曰飞猱。从“的”、“月支”、“飞猱”、“马蹄”一贯而下来看,这句诗说的是: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10)散:碎裂,摧毁。马蹄:箭靶名。邯郸淳《艺经》云:“马射,左边为月氏三枚,马蹄二枚。”以上四句是写勇士的射技精湛,左射右射、仰射俯射都能中靶。(11)剽(piāo):轻捷。螭(chī):传说中的一种龙属动物,龙生九子之一,没有角。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12)虏:胡虏,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迁移:移动,指进兵入侵。(13)檄:用于军事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羽檄:插有羽毛的军中征调文书。军书插羽,以示紧急。(14)厉:奋起。厉马:策马。堤:高坡。以上两句诗是说:边方的紧急征调文书下来了,勇士们闻命策马,登高堤以观察敌情。(15)长驱:一作“右驱”。蹈:践踏,此处即指冲击。匈奴:秦汉时期活动于今内蒙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的少数民族名,直到魏晋时期还有一定的力量,常构成北部边患。(16)陵:冲击,这里指制服。鲜卑:汉末以来活动于辽西一带的少数民族名。东晋时期曾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政权,统治北方达一百五十余年。(17)弃身:投身。锋刃端:指战场。(18)怀:顾惜。(19)籍:名册。(20)中:心中。顾私:考虑个人或家庭的私事。(21)忽:轻视。意谓把死看得很轻。曹植的《求自试表》有云:“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可与此诗的最后六句互相参证。

【评析】

开头的“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色的骏马套上金色的笼头,飞一般地向西北方驰去。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的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那个骑着白马、驰向西北的壮士是谁呢?他是幽州、并州的游侠健儿。他从小就离开了家乡,名声在边塞传扬。如此铺叙之后,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补叙壮士的来历,刻意铺陈了“游侠儿”超群的武艺。他整天良弓不离手,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勇猛轻疾如同豹螭。这些描写使我们了解到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了铺垫。“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这是说,边塞频频传来紧急情况,匈奴、鲜卑的骑兵常常入侵,告急的文书从北面传来,游侠儿立即策马登上高堤,长驱直捣匈奴的军营,掉转头来,又制服了鲜卑的骑兵。“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诗的最后八句,揭示了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是:为了国家,他投身在锋利的刀刃中,根本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他献身国家,奔赴国难,把死亡看作如同回家一样。在这首诗中,曹植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

蔡文姬

蔡文姬(约177—249),名琰,字昭姬,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她初嫁卫仲道,后因无子,丈夫去世而回到母家。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匈奴入侵,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成为匈奴左贤王的姬妾,饱尝了异族异俗生活的痛苦,并生育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再嫁董祀(事见《后汉书·列女传》)。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1卷,惜已失传,载入《后汉书》本传的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另有长诗《胡笳十八拍》传世,但是否为蔡文姬所作,一直有争议。

悲愤诗(1)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2)。志欲图篡弑(3),先害诸贤良(4)。逼迫迁旧邦(5),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6),欲共讨不祥(7)。卓众来东下(8),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9),来兵皆胡羌(10)。猎野围城邑(11),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12),尸骸相撑拒(13)。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回路险且阻(14)。还顾邈冥冥(15),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16),我曹不活汝(17)。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18)。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19),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20)。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21)。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22),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23),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24)。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25)。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26),怛咤糜肝肺(27)。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28)。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29)。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注释】

(1)选自《后汉书·列女传》。(2)天常:即“天之常道”。乱天常:有悖天理。(3)篡(cuàn):臣杀君夺位。弑(shì):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篡弑:杀君夺位的不义之事。(4)诸贤良:指被董卓杀害的丁原、周珌等贤臣。(5)旧邦:指西汉京城长安。190年,董卓焚烧东汉京城洛阳,强迫百姓西迁长安。(6)义师:指起兵讨伐董卓的以袁绍为盟主的军队。(7)不祥:乱军。(8)卓众:指董卓部下李傕、郭汜等所带的军队。192年,李、郭等出兵关东,大掠陈留、颍川诸地。(9)平土人:平原中土的人。(10)胡羌:指董卓军中的羌胡。(11)猎野:古代称(与少数民族)打仗为游猎,以显中华气质。(12)孑(jié)遗:指战乱之后遗留下来的少数人。(13)撑(chēng):摊开。相撑拒:互相支撑。这句是说尸体众多,堆积杂乱。(14)“马边”四句:前两句是形容战争残酷,生灵涂炭;后两句是形容道路陌生危险,充满阻隔。(15)邈冥冥:形容遥远不可预期的样子。说明中原战乱,人们流离失所,又敢怒不敢言。这两句是形容生命飘零,转瞬就有可能死亡。(16)亭:通“揨”,刺杀。亭刃:加刃,即杀死。(17)我曹:犹我辈,兵士自称。这几句诗是说兵士对于被虏者不满意就说:“杀了你这死囚,我们不养活你了,让你吃刀子。”(18)参:兼。这句是说毒恨和痛苦交并。(19)彼苍者:指天。这句是呼天而问。(20)肃肃:象声词,形容风声。(21)辄:就。复:回复。(22)乖:背,离。(23)踟蹰:踌躇难行。(24)遄征:急速的赶路。遐迈:远行。(25)匈臆:即胸臆。(26)茕(qióng)茕:孤独的样子。(27)怛(dá)咤(zhà):悲伤感叹。糜:粉碎,捣烂。(28)勖(xù):勉励。(29)捐:放弃,抛弃。

【评析】

《悲愤诗》是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诗的叙事,按时间顺序,开头先交代军阀战争的来历,接着写国家变乱,必遭异族入侵,痛诉了自己被虏、陷胡、赎归和归家后的痛苦,都是国家衰弱、战争迭出造成的。在描写这些经历中,作者把个人的苦难,置于广大百姓的苦难之中,展现了当时战争造成人民乱离死亡的社会图景,也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和大众性。蔡文姬命运波折,经历了婚变和掳为人妻的耻辱之后,在异国他乡依旧心怀故国,其诗文也有凄凉之感:“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将一个被俘匈奴的弱女子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悲愤诗》的语言明白晓畅,无雕琢斧凿之迹,却字字是血,句句是泪。诗中最突出的就是口语的运用,某些人物的语言,逼真传神,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如贼兵骂俘虏的几句恶言恶语“我曹不活汝”,与人物身份吻合,闻其声如见其人;还有文姬别子时,其子说的几句话,似乎可以看到孩子抱着母亲颈项哀求的神态,孩子的天真、幼稚和对母亲的依恋,跃然纸上。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此前的诗歌中是罕见的。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百姓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百姓苦难生活的实录。《悲愤诗》也因之具有了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这首《悲愤诗》深受汉乐府叙事诗的影响,激昂酸楚,堪称以叙事体写边塞战争的佳作。

悲愤诗(1)

嗟薄祜兮遭世患(2),宗族殄兮门户单(3)。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山谷眇兮路曼曼(4),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5),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6)。岁聿暮兮时迈征(7),夜悠长兮禁门扃(8)。不能寐兮起屏营(9),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10),北风厉兮肃泠泠(11)。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匈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12),临长路兮捐所生。儿呼母兮号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13),顿复起兮毁颜形。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14)

【注释】

(1)选自《后汉书·列女传》。(2)祜(hù):福。薄祜:薄福。世患:世间的祸患。(3)殄(tiǎn):尽,绝。(4)曼曼:形容距离远或时间长。(5)阳精:有太阳、龙、玉等多种含意,这里指太阳。(6)兜离:形容言语难懂。(7)岁聿暮:指年岁终晚。(8)扃(jiōng):从外面关门的闩、钩等。(9)屏(bīng)营(yíng):彷徨,惶恐。(10)翳(yì):原指用羽毛做的华盖,这里指障蔽。(11)泠(líng)泠:寒冷清凉的样子。(12)归宁:女子出嫁之后回娘家。(13)茕(qióng)茕:孤单的样子。(14)怛(dá)绝:忧伤,悲苦,痛不欲生。

【评析】

这首《悲愤诗》为骚体。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是从楚辞中的《离骚》发展而成的,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及哀怨之情;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用这种赋的写法创作的诗歌,称作骚体诗。骚体的《悲愤诗》共三十八句,题材内容与五言《悲愤诗》大致相同。由于旨在抒情,所以对个人经历的叙述比较简略,诗中虽然有许多描述景象风物之处,但其实不过是用以渲染诗人背井离乡悲痛心情的陪衬笔墨。匈奴的气候是“阴气凝兮雪夏零”,景物是“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物是“人似禽兮食臭腥”。在蔡文姬眼中,这一切都是野蛮、荒凉又令人费解的。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诗人极言匈奴与中土的差异,以此衬托自己心情的沉痛悲愤。这首骚体诗虽重抒情,却是有感而发。在悲情地抒写自己惨痛的人生变故后,诗人具体描绘了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她夜长难寐,起身徘徊,在阴云蔽天、朔风呼啸之中,她听到胡笳的呜咽、边马的嘶鸣和南飞孤雁的哀啼,激发起她思乡的悲哀。然而她又不敢出声啼哭惊动主人,只能独自暗暗地“含哀咽兮涕沾颈”。诗人练字水平颇高,“胡笳动兮边马鸣”一句,以边塞特有的乐器胡笳声写出心声,又将心声形诸吞泣声精彩描写出来,绘声绘色地从细节上,将诗人的痛苦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描述了诗人那孤立无依的凄惶心灵。骚体《悲愤诗》所述情节与蔡琰生平颇不相合,不少学者认为是假托之作。然而,蔡文姬的名字伴随着这两首《悲愤诗》,已不可磨灭地留存在中国诗歌史中,表达了普通百姓在边塞战争中遭受的百般痛苦。

陈琳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曾为袁绍记室,袁绍军中文书多出自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一战,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转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染疫疾身亡。陈琳诗、文、赋皆佳,诗歌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散文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风格雄放,文气贯注,笔力雄健;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神武赋》等,当时亦称名篇。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饮马长城窟行(1)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2)。官作自有程(3),举筑谐汝声(4)。男儿宁当格斗死(5),何能怫郁筑长城(6)?长城何连连(7),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8),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9),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10)!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11)?生男慎莫举(12),生女哺用脯(13)。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14),慊慊心意关(15)。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注释】

(1)长城窟:长城附近的泉眼。郦道元《水经注》:“余至长城,其下有泉窟,可饮马。”《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旧题,又名《饮马行》,属《相和歌辞》瑟调曲。相传古长城边有泉眼,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2)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稽留:滞留,指延长服役期限。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中部地区。(3)官作:官府工程。程:期限。(4)筑:夯类等筑土工具。谐汝声:要使你们的声音协调。(5)宁当:宁愿,情愿。格斗:搏斗。(6)怫(fú)郁:烦闷。(7)连连:形容漫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8)健少:健壮的年轻人。(9)姑嫜(zhāng):古代妻子对丈夫的母亲和父亲的称呼,母亲称“姑”,父亲称“嫜”。(10)鄙:粗野,浅薄。(11)他家子:别人家的女子。(12)举:养育成人。(13)哺:喂养。脯:干肉。(14)结发:束发,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戴冠,女子十五岁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可以成婚。这里是指男女成年结为夫妻。(15)慊(qiàn)慊:怨恨的样子,这里指两地思念。关:一作“间”。(16)久自全:长久地保全自己。

【评析】

本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的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的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忠贞不渝的深厚情感。

诗的开头“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两句,以“水寒”象征性地凸显了边地艰难的生存环境,由此引出役夫不堪忍受苦役,前去对督工的长城吏请求:“慎莫稽留太原卒。”从“慎莫”两字可以看出,他们对被再三稽留服役的担忧害怕。长城吏没有正面回答役夫的问话,打着官腔说:“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在长城吏的眼里,官家的工程是最重要的,役夫的悲苦无关紧要,役夫的生命如同草芥,累死、冻死都是无所谓的平常事。役夫面对无情的现实,愤怒地呐喊:“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从这一官一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官家与役夫的尖锐矛盾,既然官家不顾百姓的死活,那么与其死在劳役中,不如豁出去拼命,求一条活路。“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重复“连连”二字,凸显了役夫内心的痛楚。长城绵延千里,工程浩大无尽,役夫哪有归期啊?被拆散的家庭当然也越来越多。役夫在绝望中写信给在家的妻子,嘱咐她“便嫁莫留住”,赶快趁年纪尚轻重新嫁人,要她“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好好地侍奉新公婆,只要能时常想念自己就足够了。短短几句话,写出了役夫在不得已境况下的复杂内心,充满了悲凉气氛。妻子一句“君今出言一何鄙”,直接驳斥了丈夫的话,表现了她对丈夫的爱是忠贞不渝的。“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是当时流行的民歌,诗人借民歌点醒主题—古代重男轻女,民歌却一反常情,可见民愤之大。作者在这里借役夫之口,抒发了对繁重徭役的不满与怨愤。接着是妻子以死明誓:“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妻子通过丈夫的信,明白丈夫必死无疑,但她不忍说出“死”字,而只说“苦”,以婉曲得当的措词表现役夫妻子的善良和对丈夫的担忧与体贴,役夫妻子的心意是决绝的,说出来却仍是委婉的,这样就更加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全诗突出表示了一个“死”字,在这悲惨的苦役中死去的,不仅是役夫自己,还有发誓为他殉情的妻子。这不是一个人的不幸,也不是一个家庭的悲哀,这是成千上万家庭的悲剧,揭露了统治者的无道与残暴。

鲍照

鲍照(约415—470),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久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元嘉期间(424—453)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江苏南京)令,转永嘉(今浙江温州)令,后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他长于乐府诗,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最为流行。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其诗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代出自蓟北门行(1)

羽檄起边亭(2),烽火入咸阳(3)。征师屯广武(4),分兵救朔方(5)。严秋筋竿劲(6),虏阵精且强(7)。天子按剑怒(8),使者遥相望(9)。雁行缘石径(10),鱼贯度飞梁(11)。箫鼓流汉思(12),旌甲被胡霜(13)。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14)。马毛缩如蝟(15),角弓不可张(1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17)。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18)

【注释】

(1)《代出自蓟北门行》是汉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此诗通过边庭紧急战事和边境恶劣环境的渲染,突出表现了壮士从军卫国、英勇赴难的壮志和激情。代:拟的意思。蓟:古代燕国都城,在今北京市西南。(2)羽檄(xí):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边亭:边境上瞭望敌情的戍楼。(3)烽火:边防告警的烟火,古代边境发现敌情,便在高台上燃起烽火报警。咸阳:城名,秦曾建都于此,在今陕西咸阳,借指京城。(4)征师:征发的部队。一作“征骑”。屯:驻兵防守。广武:地名,在今山西北部。(5)朔方:汉代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6)严秋:肃杀的秋天。筋竿:弓箭。这句诗的意思是:弓弦与箭杆都因深秋的干燥变得强劲有力。(7)虏阵:指敌方的阵容。(8)天子按剑怒:皇帝听闻边防警报,手按宝剑,异常震怒。(9)“使者”句:意思是说军情紧急,使者奔走于路,络绎不绝,遥相望见。(10)雁行:排列整齐而有次序,像大雁的行列一样。缘:沿着。(11)鱼贯:游鱼先后接续,比喻一个接一个地依序进行。飞梁:凌空飞架的桥梁。(12)箫鼓:两种乐器,此指军乐。汉思:指汉人的思想感情。这句诗是说军乐声中传达出了汉人的思想感情,即对家国的思念。(13)旌(jīng)甲:旗帜和盔甲。(14)砾(lì):碎石。(15)缩:卷缩。蝟(wèi):刺猬。(16)角弓:用牛角和竹木、鱼胶、牛筋制作的弓。张:拉开。(17)节:节操。这两句诗是说在国势危急时才能显示出军士的坚贞节操,在社会动乱时才能看到军士的爱国忠心。(18)投躯:舍身,献身。国殇(shāng):为国牺牲的人。典出屈原《九歌·国殇》,颂扬为国捐躯的壮士,寄托了对英烈的无比崇敬之情。

【评析】

诗的开头就表现了边亭告警的紧急情况,用跳跃式镜头,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战争刚爆发时错综复杂的情景:“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敌方入侵的警报接连传入京城,汉军征集马队,屯驻广武,分遣精兵,出救朔方。进而表现了胡焰嚣张,天子震怒的严重局势,暗示一场残酷的战争即将展开,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接下来用两联工整的对句,极写汉军准备投入战斗的壮阔场面:“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用雁行、鱼贯两个比喻,刻画汉军跋涉辛苦、纪律严明的英雄风貌;“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两句,则突出将士们战胜恶劣环境的大无畏精神。诗人接着着重描写进入实战状态时气候剧变的特殊情况:“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这四句把边塞风光与战地生活紧紧衔联:疾风冲塞而起,沙砾漫天飞扬。战马瑟缩,不能奔驰,劲弓冻结,难以开张。最后四句万口流传,几乎成了古代衡量忠良行为的准则,是全诗的精华:“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写将士们为国捐躯、拼死沙场的壮烈情景,也是作者个人志向抱负的表白。

这首诗在表现壮士赴敌投躯的忠良气节时,穿插胡地风物的描写,如边亭、广武、朔方、虏阵、胡霜,从中可见交驰的羽檄、连天的烽火、雁行的队列、鱼贯的军容和箫鼓的节奏等。自古以来的忠节之士,都是在这些严峻的考验中脱颖而出的,诗篇因之产生了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

卢思道

卢思道(约531—约582),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北齐时,为给事黄门侍郎。北周时,官至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入隋后,官终散骑侍郎。卢思道是“北朝三才”之一邢劭的学生,北齐时期,卢思道即以文章闻名。北齐文宣帝死后,当朝文士各作挽歌10首,择善用之。魏收、祖孝徵等人不过得一二首,唯卢思道得8首,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事迹见《北齐书》、《北史》本传。卢思道长于七言诗,善于用典,融柔婉轻倩于刚健清远的气势之中,开初唐七言歌行的先声。有集30卷,已佚。今传《卢武阳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27首,《全隋文》存其文十余篇。

从军行(1)

朔方峰火照甘泉(2),长安飞将出祁连(3)。犀渠玉剑良家子(4),白马金羁侠少年(5)。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6)。谷中石虎经衔箭(7),山上金人曾祭天(8)。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9)。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10)。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11)。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12)?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13)。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14)。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15),将军何处觅功名!

【注释】

(1)卢思道的这首《从军行》是七言乐府诗中的佳品,亦被誉为卢思道的代表作。据《古今诗话》载:唐玄宗自巴蜀回,夜登勤政楼就吟咏了本诗中的“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句,可见在唐代这首诗就很受欣赏。(2)朔方:位于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战国时为赵国领地,赵国衰落后,被匈奴占据。秦始皇时曾收复,秦末又陷入匈奴之手。汉武帝时收复,重置朔方郡,多次徙民移居朔方,穿凿河渠,屯田戍守,并修筑长城、要塞。甘泉:即“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县北约五十里的甘泉山上,原为秦始皇离宫,汉武帝扩建后名为甘泉宫。汉武帝常于五月开始在此避暑,八月回长安,为汉武帝时仅次于长安未央宫的重要政治活动场所。照甘泉:这里代指向朝廷报警。这句诗的意思是:北方边塞的战火已照在秦汉时的离宫甘泉宫上。(3)飞将:指汉代飞将军李广。祁连:祁连山关隘。出祁连:(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兵出长安)再战出祁连山关隘。(4)犀渠:用犀皮制成的盾牌。出自《国语·吴语》:“建肥胡,奉文犀之渠。”韦昭注:“肥胡,幡也。文犀之渠,谓楯也。文犀,犀之有文理者。”这句诗的意思是:执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剑的士兵都是征来的良家子弟。(5)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6)平明:天刚亮时。偃月:古代阵法,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薄暮:指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鱼丽:古代战阵名,指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杀伤力强。右地:指西域。《后汉书·班梁列传·班超传》:“先帝……乃命将帅击右地,破白山,临蒲类,取车师。”泛指边塞之地。左贤:即左贤王,匈奴贵族封号。在匈奴诸王侯中,地位最高,常以太子为之。此代指匈奴的重要首领。这两句诗是说:凌晨起就在边塞之地摆下“偃月”之阵,夜幕临近时便以“鱼丽”之阵战胜匈奴的左贤王。(7)“谷中”句: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老虎,一箭射去,结果整个箭杆都射进石头里。(8)金人:匈奴人所铸的用以祭天的神器。汉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击破匈奴休屠王,夺得匈奴人的珍宝“祭天金人”,放置于甘泉宫内。(9)“天涯”两句意思是说战事绵绵没有穷尽,战场距蓟门(今北京城北)有迢迢三千里之遥。(10)马岭:即马岭关,位于今河北邢台西部的太行山脉,是秦汉以来中国北部边陲的一个重要关隘,乃兵家必争之地。龙城:指匈奴祭祀天地、祖先、鬼神的地方,是匈奴的政治中心地,具体位置众说不一:一说为今内蒙古赤峰市附近;一说为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古诗中经常用龙城指代匈奴王庭所在地。这两句诗是说:早上见到的是马岭关上的滚滚黄沙,晚上看见的是匈奴王庭处的兵阵如云。(11)五原:西汉武帝时始置,是西汉西北边防一个非常重要的边郡,西与朔方郡为邻,是捍御匈奴入侵的要塞,直接关系到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安危。(12)“关山”两句意思是说:那万里之遥的关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独自应对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13)伤马骨:典出汉末文学家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14)“冬霰”句意思是说:秋季的冻霜和冬天的雨夹雪在春天仍不停歇,形容塞外气候冬秋长而春季短。(15)单于渭桥:指公元前51年,汉宣帝亲临渭桥迎接入朝的匈奴呼韩邪单于,时呼韩邪单于决定向汉称臣,永做汉朝的外藩。

【评析】

这首《从军行》大气磅礴而又转折多姿,既写将士的英勇出征,又写思妇闺怨;既有“长安飞将出祁连”、“白马金羁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的婉约哀怨。开篇“朔方烽火照甘泉”,便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北方的烽火接连不断地传来战争的消息,军情紧急,令人担忧。紧接着,诗人以极简练的文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紧张的征战生活。用“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两个经典典故,进一步表现出征匈奴将士的神威,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英勇的将士,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自“天涯一去无穷已”开始,诗风一转,写将士和他们妻子的两地相思。“蓟门”、“马岭”、“龙城”均为北方的地名,在这里都是虚指,写出了将士们遥无归期的征战生活。连年的战争使将士家中的亲人,对着遥远的塞北望眼欲穿,但是“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诗人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长期和残酷。因此人们只能发出“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的叹息。“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既写出了边地将士的生活苦寒,又写出了他们悲切的怨情。“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雁归而人未归,蕴含着征夫思妇无限的思乡离情。“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为全诗总结,意思是说匈奴已投降了,将军再到哪里去建功立业呢?言外之意是:边塞的将士总该回来了吧!诗中把塞外肃杀的气氛和征人怀乡、思妇闺怨的情思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意境优美,语言清丽流畅。

杨素

杨素(544—606),字处道,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军事家、诗人。杨素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称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卒谥景武。生平见《隋书》本传、《资治通鉴》卷178。有集10卷,今不存,清人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晋南北朝文》中仅收录10篇。

出塞(1)(其一)

漠南胡未空(2),汉将复临戎(3)。飞狐出塞北(4),碣石指辽东(5)。冠军临瀚海(6),长平翼大风(7)。云横虎落阵(8),气抱龙城虹(9)。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10)。兵寝星芒落(11),战解月轮空(12)。严息夜斗(13),骍角罢鸣弓(14)。北风嘶朔马(15),胡霜切塞鸿(16)。休明大道暨(17),幽荒日用同(18)。方就长安邸(19),来谒建章宫(20)

【注释】

(1)出塞:汉乐府《横吹曲辞》,汉武帝时李延年依胡曲改制,多描写边疆将士生活情景。杨素的《出塞》共二首,本书选其第一首,根据《隋书》记载,本诗是时任车骑大将军的杨素西征突厥时所写。(2)漠南: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的地区。胡:胡人。(3)复:再次,又。临戎:身临兵戎之事。(4)飞狐:古代要隘,在今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迤逦蜿蜒百有余里,为古代河北平原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塞北:边塞以北,指长城以北的北方边境之地。(5)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碣石山余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辽东:指辽河以东的地区,大致相当于今辽宁的东部和南部。(6)冠军: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汉代名将霍去病。霍去病曾因征匈奴军功封“冠军侯”。瀚海:古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或曰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沙海的泛称。(7)长平: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汉代名将卫青。卫青因出击匈奴,屡建功勋,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8)虎落:古代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也用以作为边塞分界的标志。(9)龙城:汉时匈奴王庭所在地,为匈奴人祭天之处。(10)胡运:胡人的运数。(11)星芒:星星的光芒。(12)战解:战事解除。月轮:圆月,泛指月亮。空:天空,这里是“当空”的意思。(13)(jiāo):刁斗,古代军用炊具,三足,有柄,夜间用来敲击报更。严:严格的声。夜斗:夜空的北斗星。(14)骍(xīng)角:红色的牛角,这里指红色的角弓。鸣弓:弓箭射出时发出的声音。(15)朔:即朔方,古代郡名,这里泛指边境之地。朔马:朔方之马,泛指北地之马。(16)胡霜:胡地的霜。切:靠近,贴近。塞鸿:塞外的鸿雁。鸿雁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7)休明:美好清明,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大道:指仁德的王道。暨:到,及,至。(18)幽荒:幽远的边荒之地。日用同:每天用的都一样,这里指边塞与中央统一。(19)方就:刚到。长安邸:长安的官邸,即家宅。(20)谒:拜谒。建章宫:是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前104)建造的宫苑,在汉长安直城门外的上林苑中。武帝曾一度在此朝会、理政,宫殿建筑毁于新莽末年战火。

【评析】

杨素是隋朝重臣,文武兼备,位高权重。同时,他也是隋代诗坛引人注目的诗人。他的诗虽也讲求对偶和词藻,但绝无南朝诗赋脂粉轻薄的气息,而是在南方诗歌的精巧流丽中带有鲜明的北方刚健质直的风格特征,是南北诗歌交融的产物。这首《出塞》诗开篇,就点明了诗人不顾自身而忧心国家的责任感。在朔方凄寒的背景下,诗人表现出积极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诗中叙说平实,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表现了诗人“忧国不忧身”的爱国主义情绪,真实而形象地写出了边塞征戍的生活。诗中边塞风景的刻画细腻真实,风格苍凉宏壮,可以看作是盛唐边塞诗的先驱。

薛道衡

薛道衡(540—609),隋代诗人,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隋炀帝时,初为番州刺史,后为炀帝所杀。生平见《隋书》、《北史》本传。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颇高,文学成就与卢思道齐名。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二十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8篇。

出塞

高秋白露团(1),上将出长安(2)。尘沙塞下暗(3),风月陇头寒(4)。转蓬随马足(5),飞霜落剑端(6)。凝云迷代郡(7),流水冻桑干(8)。烽微桔槔远(9),桥峻辘轳难(10)。从军多恶少(11),召募尽材官(12)。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13)。柳城擒冒顿(14),长阪纳呼韩(15)。受降今更筑(16),燕然已重刊(17)。还嗤傅介子(18),辛苦刺楼兰。

【注释】

(1)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白露:秋天的露水。或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的九月八日前后。(2)上将:泛指高级将领。(3)塞下:边塞附近,泛指北方边境地区。(4)陇头:陇山的山头,借指边塞。(5)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飘零无定。(6)飞霜:飘落的秋霜,即降霜。剑端:即剑尖。(7)代郡:始置于公元前475年。赵襄子宴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代国灭。赵武灵王时置代郡,郡治在今河北蔚县代王城。(8)桑干:河名,即今永定河上游,为海河的重要支流,位于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朔州朔城区南河湾一带,因每年桑葚成熟之时河水干涸,故得名。(9)烽微:烽火微弱。桔(jié)槔(gāo):俗称“吊杆”、“称杆”,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其方式是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普遍使用,这种简单的汲水工具虽简单,却使劳动强度得以减轻。(10)辘轳:是古代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装置。(11)恶少:勇猛少年。(12)材官:秦汉时期开始设置的一种地方预备役兵种。(13)伏堤:埋伏于堤岸。卧鼓:即息鼓,表示战事已息。疑兵:布置疑兵。解鞍:解下马鞍。(14)柳城:汉代柳城在今辽宁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村。冒顿:西汉初年匈奴单于,姓挛鞮,秦二世元年弑父自立,建立军政制度,东灭东胡,西逐月支,北服丁零,南服楼烦、白羊。西汉初年,经常侵扰边地。(15)长阪:一作“长坂”,即高坡。纳:纳降。呼韩:汉时匈奴单于呼韩邪的简称,此处借指古代北方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16)受降:即受降城。汉受降城位于秦汉长城以北,大致在朔方郡高阙关西北的漠南草原地带,于公元前105年为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筑。(17)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89),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汉和帝命著名史学家班固撰《封燕然山铭》,在燕然山上刻石勒功,记汉威德。这句诗是说:今天的将士们立下的功绩,使得燕然山上的铭文要重新刊刻了。(18)嗤(chī):嗤之以鼻,讽刺的意思。傅介子:西汉大臣,汉昭帝时,西域龟兹、楼兰均联合匈奴,杀汉使官,劫掠财物。傅介子要求出使大宛,以汉帝诏令责问楼兰、龟兹,并杀死匈奴使者。公元前77年(元凤四年)又奉命以赏赐为名,携带黄金锦绣至楼兰,于宴席中斩杀楼兰王,另立在汉楼兰质子为王。以功封义阳侯。(19)刺楼兰:刺杀楼兰王。

【评析】

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汉末以来的分裂局面。这种统一的政治局面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隋代边塞诗较汉魏六朝更加刚健雄武,充满了大国的自信精神,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气。薛道衡的这首《出塞》,即为隋代边塞诗的代表作。薛道衡虽生于北朝,但因多次出使陈朝,加之多次接对南使,因此比一般北朝诗人更善于吸收南朝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善于用典。《出塞》诗中即如数家珍地用典及评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却并不晦涩,而是贵在朴实、自然,能在融合南北诗风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

杨广

杨广(569—618),即隋炀帝,隋文帝杨坚次子,隋朝第二代皇帝(604—618年在位)。他有才华、有进取心。对于国政,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施。他在位期间,巡视边塞,开通西域,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隋炀帝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被部下宇文化及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生平见《隋书》本纪。隋炀帝虽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转变南北朝绮靡文风承上启下之功,为盛唐诗歌辉煌大气的阳刚之美作出了铺垫。《隋书·经籍志》著录《炀帝集》55卷,《全隋诗》录存其诗四十多首。

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1)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2)。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3)。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4)。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5)。北河秉武节(6),千里卷戎旌(7)。山川互出没(8),原野穷超忽(9)金止行阵(10),鸣鼓兴士卒(11)。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12)。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13)。借问长城候(14),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15),晨光照高关(16)。释兵仍振旅(17),要荒事方举(18)。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19)

【注释】

(1)选自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张掖时。隋炀帝率大军从京城长安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历时半年之久。因为西部自古自然条件恶劣,隋炀帝还曾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也大都失散。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使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这次西巡,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绩。也有人认为,此诗是大业八年(612),隋炀帝率军百万,亲征辽东时所作。此次用兵,于当年八月无功而还。(2)横漠:横贯北部边境的沙漠。(3)“岂台”两句意思是说:并不是我的才能,而是祖辈们世代经营的结果。(4)兹:此。生:百姓。这两句是说:定下这次远征之策,是为了统一国家,消除战乱,让广大百姓长期安居乐业,永世太平。(5)讵(jù):表示反问的副词,岂。惮(dàn):怕,畏惧。焦思:忧愁焦虑。上京:即京城。这两句是说:我哪里敢惧怕劳苦焦虑而在京城高枕无忧地享乐呢?(6)北河:河名。黄河由甘肃流向河套,至阴山南麓,分为南北二河,北边一河称北河。《汉书·武帝纪》载:武帝曾于元封元年“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武节:古代将帅凭以专制军事的符节。《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诏:“朕将巡边垂,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7)戎旌:军旗。(8)出没:时隐时现。(9)超忽:旷远的样子。(10)(chuāng)金:,通“撞”,打击。金:指钲,行军布阵时用来节制步伐、指挥行阵。(11)鸣鼓:击鼓。军队用以振奋士气,发起进攻。(12)关山:指关塞险隘,崇山峻岭。(13)乘空:即凌空,耸立空中。这两句是说:送军用物资的马匹在边道上快速奔跑,空中燃起了战争的烽火。(14)候:古时候在关隘道路上迎送宾客、侦察敌情的小吏。(15)天山:山名,即祁连山,以匈奴称天为祁连而得名,这里泛指边塞。(16)高关:塞名。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北。《史记·匈奴列传》载:战国时,赵武灵王自代旁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水经注·河水》谓山下有长城,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举望若阙,故名。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汉卫青率十万人击匈奴,败右贤王于此。(17)释兵:放下武器,比喻平息战争。振旅:即整顿部队。古代军队胜利归来谓之振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没有军事行动,我们也振奋士气。(18)要荒: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亦泛指远方之国。这句诗的大意是:使远方俯首称臣。(19)饮至:古代国君外出,临行必告于宗庙,返回也必告于宗庙。对从者有所慰劳,集群官共饮,谓之“饮至”。清庙:即宗庙、太庙,取其清静肃穆之意。这两句诗是说:待战事结束,凯旋了,将告祭宗庙,设宴庆功,慰劳战士,赏赐功臣。

【评析】

隋朝边塞诗虽数量不多,但因是六朝浮靡文风向盛唐之音的转型时期,在文体、文风、格律和题材上,都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杨广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诗颂扬了修筑长城的历史功绩,认为长城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万世安宁的保障。作者身为帝王,对修筑长城予以完全肯定并极力称颂,是此诗的突出特点。诗风硬朗大气,尤以出巡场景的渲染铺写为佳:山川萦绕,莽原浩瀚,军旅逶迤,金钲鼙鼓,马啸人欢。威武雄阔的景象,在诗中宛然可见。这也反映了隋炀帝急于建功的心情,盼望自己能超越秦皇汉武。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常为后人称道。贞观二年(628)七月,在朝堂上,李世民大谈隋炀帝的诗句,他说:“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对隋炀帝的诗文评价非常高。李世民对隋炀帝的诗文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经常不自觉地就吟出隋炀帝的诗文,不自觉地击节叫好。他还把隋代旧宫廷里的乐官请来,将隋炀帝的诗作谱成曲,一起唱和。这首《饮马长城窟行》诗句的大气磅礴,与隋炀帝个人和隋朝的命运形成了鲜明对比,更令人叹惋不已。

王勃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王勃居“初唐四杰”之首。他们四人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文风,开始把诗文题材从宫廷、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风格也更加清新刚健,对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有《王子安集》。代表作有《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秋夜长(1)

秋夜长,殊未央(2),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3)。遥相望,川无梁(4),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5)。鸣环曳履出长廊(6),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7),调砧乱杵思自伤(8)。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9),龙门道路长(10)。君在天一方(11),寒衣徒自香。

【注释】

(1)《秋夜长》: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杂曲是乐府的一种,本是一些散失或残存下来的民间乐调的曲辞,由乐府加以整理。其内容多是诗人述志感怀之作,形式上多不合音律,与五言古诗相近。主要流行于汉代至唐代。(2)殊:尚,还。未央:未尽。(3)层城:高大的城阙。绮阁:华丽的楼阁。(4)梁:桥。典出曹植《赠白马王彪》:“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5)南雁:《全唐诗》卷26作“雁南”。崇兰:即丛兰。(6)鸣环:指身上佩带的环佩碰撞有声。履:一作“佩”。(7)纤罗:细薄透气的丝织品。丹绮:红色而有花纹的丝织品。(8)砧(zhēn):捣衣石。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9)鹤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这里指边关。(10)龙门:龙门山,在今河北赤城北,为塞北边防要地。(11)君:一作“所”。

【评析】

《秋夜长》描写的是一个闺中女子为她出征在外的丈夫赶制寒衣的事,把一个思妇的愁怨写得真切动人。前四句写秋夜景色,后数句细腻刻画女主人公的心理,把女主人公思念、怨恨、担心、悲伤、哀愁等一系列内心活动,传神地表现了出来:那寒冷的冬天就要降临了,思妇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便起身为出征的丈夫准备寒衣,可对远戍他乡丈夫的过度思念,使她胡乱地调转着捣衣石上的衣裳,毫无节奏地用捣衣棒捶打。寒衣虽然准备妥当,去龙门戍地的道路却远而又远,似在天边,这寒衣怎么能送到他的手中呢?全诗到此戛然收束,只留给读者去悬想与揣摩了。《秋夜长》反映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深层苦痛,把这首诗放在初唐诗坛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中来分析、评价,不难看出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

采莲曲(1)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2),秋风起浪凫雁飞(3)。桂棹兰桡下长浦(4),罗裙玉腕轻摇橹(5)。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6)。相思苦,佳期不可驻(7)。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8)。官道城南把桑叶(9),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10)。佳人不在兹(11),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12),折藕爱连丝(13)。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14)。不惜西津交佩解(15),还羞北海雁书迟(16)。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17)!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注释】

(1)《采莲曲》:汉乐府旧题《江南弄》七曲之一,属《清商曲辞》,内容多描绘江南地区的水乡风光、采莲女的生活情态和相思离别之情。题目一作《采莲归》。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王福畤,途经江南时写下了这首诗。(2)芙蓉衣:典出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句诗的意思是:江面上绿水荡漾,映衬着采莲女芙蓉花一样的亮丽衣裳。(3)凫:野鸭。(4)桂棹(zhào)兰桡(ráo):典出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桡。”棹、桡:均为船桨。(5)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女子衣裙。橹:安在船边像鱼鳍那样划动的船桨。(6)屿:岛。潭:水边。讴(ōu):歌唱。这两句诗先写采莲女子极目远眺,只见绿叶红花,好一派美景!这景致与从前一样,而今物是人非,岂不令人感慨。舟儿渐行渐近,莲塘里飘来歌曲声,越来越清楚,声声倾诉相思苦情。(7)佳期:典出屈原《九歌·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指欢聚的日子。(8)渠今:一作“今渠”。倡家:妓女。(9)把:攀,采。(10)“花红”句:典出萧统《采莲曲》:“江花玉面两相似。”(11)佳人:指征夫。(12)共蒂:并蒂莲。(13)连丝:“怜思”的谐音。(14)华滋:形容枝叶繁茂,这里指“新物”容色丰美滋润。(15)西津:《乐府诗集》作“南津”,《全唐诗》作“西津”。津:渡口。《文选·江赋》李善注引《韩诗内传》载,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神女,解佩珠与交甫。去十步,佩珠与二神女皆不见。这句诗是反用郑交甫遇仙女的典故,说明虽然饱受相思,她与征夫的爱情至今也不后悔。(16)北海雁书:代指书信。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汉使求之,匈奴诡言苏武已死。汉使称天子于上林苑射猎,得雁足所系帛书,言苏武在某泽中。匈奴信之,苏武方得归汉。事见《汉书·苏建传》附《苏武传》。此用苏武的典故,意谓路途遥远,书信不能早日顺利到达。(17)丰茸:风姿美好。

【评析】

《采莲曲》,乐府曲名,乃袭用乐府旧题,叙写江南乡村的真实生活。此诗杂用三、五、七言句式,语言活泼,节奏和谐,富有民歌气息。“采莲归,绿水芙蓉衣”,该是采莲回家的时候了,身穿芙蓉一样美丽衣服的采莲女们却还在继续采莲。这时候江面上已经刮起了秋风,江浪翻滚,野鸭大雁受惊飞起。“秋风起浪凫雁飞”的铺陈,表面上看似诗人无意间的景物描绘,实质上暗喻着采莲女心中的不安情绪,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如波浪起伏,如鸭雁惊飞。只见她们“桂棹兰桡下长浦”,轻轻地摇着船,向下游划去。这里的“桂棹兰桡”是以船楫的高贵衬托采莲人的美好情操;而“罗裙玉腕轻摇橹”则刻画了采莲女轻盈优雅的姿态。“叶屿花潭极望平”写了莲花荷叶茂密绵延,从水中的高地一直漫延到水的尽头。在这开阔无尽的江面上传来了美丽的乐音,“江讴越吹相思苦”,仔细听,她们诉说的是“相思苦,佳期不可驻”。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丈夫在塞外打仗,她们天天盼夜夜想,眼看着天又黑了,今天又没希望了。“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天黑了,与其回家独守空房,还不如继续采莲花,如今夜里游荡在江面上唱相思歌的,不只是卖艺的倡家女,也有采莲女在诉说自己的相思苦。但是她们和倡家女不一样,不是为浪子而歌,而是为自己远征的丈夫而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采莲女在采摘莲花时,将自己与花相比。荷叶虽翠但比不上自己的秀眉,荷花虽红但赛不过自己的面颊。可人虽美却无人欣赏,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回忆起从前“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的情景,那旧时的甜蜜痕迹已难寻觅、物是人非了。正因为满怀着爱,她对丈夫的迟迟不来信,虽感到不满,却不忍心责备,只说“北海雁书迟”,似乎丝毫不认为丈夫不来信,意味着可能负伤或战死,她时刻抱着美好的希望在等待:“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寒江”既是夜里风寒的实写,同时也蕴寓着采莲女内心的凄凉,她们把共同的心声唱给千里外的征夫们,究竟要越过多少山,跨过多少艰难险阻,我们才能见面呢?诗歌结尾的这一问,引人深思,深化了主题。正是这没有答案的问句,即没有结果的等待,不知葬送了多少男女的美好青春。

这首叙事诗,可以说是采莲女子的内心独白,叙说了美丽的江南采莲女在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中,内心却忍受着悲凉凄苦的煎熬,从而抨击了战争带给青年男女的心灵创伤与生活灾难,深深地刺痛了每个读者的心灵,激起千古无尽共鸣。

杨炯

杨炯(650—692),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显庆六年(661),年仅十一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天授三年(692),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初唐四杰”之一,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人的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有《盈川集》30卷行于世,今存诗1卷。

从军行(1)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3),铁骑绕龙城(4)。雪暗凋旗画(5),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6),胜作一书生。

【注释】

(1)《从军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2)“烽火”句:谓边防报警的烽火传至长安,说明敌情严重。西京:长安。(3)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皇帝一块,主将一块,调兵时以此为凭。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代皇宫建章宫的宫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代指皇宫。(4)龙城: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5)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处为使动用法,指使之失去了鲜艳的色彩。旗画:军旗上的彩画。(6)百夫长:统领百名士兵的低级军官。

【评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人在国家危难之际立志从军,来到边塞,并参加战斗的全过程。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作者却用规矩严谨的律诗形式来写,更见其艺术功力。诗的开篇“烽火照西京”,即渲染了国家边情的危急。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烽火”这一典型的边塞景物,凸显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慨叹。诗中主人公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即表现了他由衷的爱国激情。诗人没有写书生投笔从戎的具体细节,而是抓住这一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行描写,形成一种跳跃性的结构。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写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在每一个跨度之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颈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图案因之黯淡模糊;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句诗里虽然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大雪和军旗,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却包蕴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天的壮烈战斗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直接抒发了从戎书生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生活的热爱—宁愿驰骋沙场,做一个普通的战士,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全诗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反映了那个时代所具有的蓬勃向上的精神。

战城南(1)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2),甲胄似鱼鳞(3)。冻水寒伤马(4),悲风愁杀人(5)。寸心明白日(6),千里暗黄尘(7)

【注释】

(1)《战城南》:汉乐府旧题,为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汉乐府古辞,主要是写战争的残酷。杨炯这首《战城南》,则是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五言律诗。(2)幡(fān):一作“幢”,指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3)甲胄(zhòu):盔甲。甲:指铠甲;胄:指头盔。(4)冻水寒伤马:典出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中的诗句:“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这里表面上是写马,实则写人,巧妙地表达边地苦寒,不宜久留。(5)悲风愁杀人:化用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意,表现了塞外的萧瑟之气,倍添征人思乡怀归愁绪。(6)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7)“千里”句描绘大漠黄沙漫天的自然景色,渲染战争的激烈,表现出征尘千里、遮天蔽日的景象。

【评析】

这首《战城南》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读后令人神情激奋,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诗的首句“塞北途辽远”,开门见山地交待战争的地点,一个“辽”字、一个“远”字,描绘出塞北的广阔无际,也给诗歌增加了画面纵深的空间感。次句“城南战苦辛”点题,正面描叙战争场景,其中的“苦辛”之意,承继了汉乐府《战城南》写战争残酷的主题。颔联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盔甲如鱼鳞,用了战争场面中的两个代表性特征,将作战阵式写得极有气势,不但写出了军队的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的斗志。颈联转入抒情性叙述:“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诗意承上而转,剖析了广大塞外将士的思想和情绪,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的同情。特别是诗以写景开始,也以景作结,尾联描绘了大漠黄沙漫天的自然景色,用以渲染战争的激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战士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明亮的阳光,“寸心明白日”,通过“明白日”含蓄而生动地揭示了将士们渴望报效国家的内心世界。诗中不但表现出将士们驰骋疆场、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也表现出诗人对将士们的敬佩与对战争的反思。

折杨柳(1)

边地遥无极(2),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3),别泪损红颜。望断流星驿(4),心驰明月关(5)。藁砧何处在(6)?杨柳自堪攀。

【注释】

(1)《折杨柳》: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之一,内容多叙出征兵阵之事,词多哀苦。后更突出亲朋好友别离内容,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情辞凄伤。(2)边地:边境。遥:一作“迷”。(3)翠羽:本意为鸟类翠绿色的羽毛,这里指女子的眉毛。(4)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这里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流星驿:指马飞奔的样子。(5)明月关:指边关。(6)藁(ɡǎo):指稻草。砧(zhēn):指铡草时垫在下面的砧板。藁砧:是农家常用的铡草工具,藁置砧上,用来剁,谐音“夫”,因此这里的藁砧代指“夫君”。

【评析】

杨炯与“初唐四杰”其他诗人一样,在诗歌创作的题材上广泛开拓,有抒情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艳情诗、吊唁诗等,这就为“盛唐之音”的到来,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广阔天地,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杨炯的闺怨诗《有所思》、《梅花落》、《折杨柳》等,均系乐府旧题。诗中没有点明女主人公的身份,只写其对远征边塞丈夫的思念之苦。诗的开篇即慨叹“边地遥无极”,正因为没有言明女主人公的身份,反而成为众多思妇的代言。结尾的“藁砧何处在”?是思妇通过提问引出遐想。藁砧是农家常用的铡草工具。藁指稻草,砧指垫在下面的砧板,有藁有砧,却没有提及铡草刀—。“”与“夫”两个字谐音,隐寓自己深爱的丈夫远在千里之外。“何处在”之问,隐含有丈夫“昔曾在”的对照意义。过去两情相悦,相亲相爱,现在却物在人去。这一问,与诗的开头“征人去不还”相呼应!心上人远赴边地,怎样辗转相思都不为过,岂一句“别泪损红颜”能说透?点点滴滴思妇泪中,厌恶战乱情绪一目了然。

有所思(1)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2)。三秋方一日(3),少别比千年(4)。不掩红缕(5),无论数绿钱(6)。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7)

【注释】

(1)《有所思》:有所想之意,汉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中的《铙歌十八曲》之一。(2)南楚: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楚国在中原南面,后世称南楚。燕:周代诸侯国,姬姓,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建都蓟(今北京西南),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北燕:春秋战国时,燕国在中原北面,后世称北燕。(3)三秋方一日:典出《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4)少别比千年:典出江淹《别赋》“暂游万里,少别千年”。(5) (pín):同“颦”,皱眉。红缕:红丝线。这句诗的意思是:女子因思念无心缝衣,面对红线皱眉。(6)论:一作“能”。绿钱:青苔的别称。典出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宾阶绿钱满,客住紫苔生。”(7)迢(tiáo)递(dì):遥远的样子。

【评析】

这首诗不仅格律工整、韵调优美,而且色彩绚烂,“红缕”、“绿钱”、“明月”、“白云”,以美丽而色彩缤纷的诗句,描绘了一位少妇独处空闺、深深思念远征边塞丈夫的情景。首联是工整的对句:“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是以女主人公自怨自艾的口吻诉说的。家居江南,丈夫却远赴塞北,两人不能比翼齐飞,只能各自形单影只。这看似平铺直叙的两句诗,却饱含无限辛酸。颔联紧承首联的分别之意,描摹女主人公与丈夫分离后的艾怨心态。“三秋”、“一日”,“少别”、“千年”,数量词的简单对比,即将思妇内心的痛楚展现得一览无遗。颈联转而描写思妇的行为举止:“不掩红缕”,她愁眉紧蹙,坐卧不安;“无论数绿钱”,在孤独落寞中,她将目光扫向庭院的青苔上,那无尽的绿怎么能数得过来呢?人去楼空,苔藓会不断增加,以后和她相依作伴的只剩下这苔藓了。皓月悬空的夜晚,唤起人们无尽的牵挂与思念。“迢递白云天”,写天空朵朵白云悠悠飘荡,诗意美之中隐含描绘了游子思归的画面,完美地雕刻出一位思妇的鲜活形象,情意缠绵悱恻,令人怦然心动。诗通过对女主人公心理的细腻描绘,反映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卢照邻

卢照邻,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属四川)尉。他才高位卑,不被赏识,一生坎坷,晚年得了风疾,手足痉挛,痛苦不堪,自投颍水而死。事见新、旧《唐书》本传。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卢照邻诗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被后人誉为经典。

陇头水(1)

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2)。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3)。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4)。从来共呜咽(5),皆是为勤王(6)

【注释】

(1)陇头:即矗立于陕、甘边境的陇山,山下有陇关,为秦雍喉隘。此山为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界山”,有三个特点:一是距汉唐首都长安不是太远,登其顶巅,可东望秦川;二是外接大漠边陲,一过此山,即意味着将离开中土;三是山势高险,景物奇特。汉代有《陇头》乐曲,又名《陇头吟》、《陇头水》,属《横吹曲辞》,言说戍边将士的悲苦和行人思乡之情。(2)一望:一作“望故”。(3)归:《幽忧子集》作“人”。此句典出古乐府《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肠断绝。”(4)旌(jīng):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后代指普通的旗子。(5)呜咽:伤心哽泣的声音。(6)勤王:指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

【评析】

“初唐四杰”对于南朝浮靡诗风的转变,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视野,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现实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寄寓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四杰”中王、杨、卢三人因未到过边塞,他们以古乐府旧题而为新辞,具有鲜明的特点:以想象中的边塞为题材,以所闻地名为点缀,以虚拟的故事或人物为背景。这首《陇头水》虽是作者以想象中的边境生活言志,却形象地描绘出征人的艰苦生活:征人的孤独飘零,山路的险峻难行,北地的刺骨严寒,以及思念家乡的悲痛情绪,都清晰可见。卢照邻以乐府旧题言心声,更是展示了从古到今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都是相同的,见出对战争残酷的控诉。

昭君怨(1)

合殿恩中绝(2),交河使渐稀(3)。肝肠辞玉辇(4),形影向金微(5)。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6),年年一度归。

【注释】

(1)昭君:汉代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姓王,名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汉元帝宫女。据史书记载,汉元帝后宫嫔妃众多,难以选择,于是凭画像召幸。于是嫔妃们争相贿赂画工,只有王昭君貌美心高,分文不奉。画工毛延寿将她丑化了许多,使她入宫五六年未能见皇上。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昭君自愿出塞。当她盛装向皇上辞行时,光彩照人。元帝悔恨莫及,怒斩毛延寿等画师。昭君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生一男。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汉成帝命她从胡俗,嫁为后单于的阏氏,又生二女。卒后葬于匈奴。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有昭君墓,世称“青冢”。生平参见《汉书·元帝纪》、《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怨:仇恨,怨恨。《昭君怨》:汉乐府旧题,属《琴曲歌辞》,相传为王昭君嫁入匈奴后所作。(2)合殿:合欢殿,西汉皇家宫殿未央宫殿名。合殿恩中绝:指皇上的恩德被阻绝不能下达。典出西汉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诗人在此化用这首古诗,既交代了昭君的身世,又蕴藉着怨愤之心。(3)交河: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以西的亚尔乡一座岛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自西汉至北魏,车师前国(古国名,又称姑师)建都于此。《汉书·西域传下》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昭君初嫁时,朝廷还时常派使臣去探望,到后来连使节也逐渐稀少了。(4)玉辇(niǎn):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又称玉辂。(5)金微:一作“金徽”,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6)三秋:指秋季三个月或夏历九月。典出《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评析】

王昭君的故事,是古代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艺术形式的流行题材,许多诗人曾借此抒发幽怨情怀。卢照邻这首《昭君怨》即以嗟叹起句,一句“合殿恩中绝”,就交代了皇帝已经将忠义之人忘却;“交河使渐稀”,进一步阐明“恩中绝”。正因为被遗忘,所以才引起了昭君对往事更深刻的回忆:“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当年自己肝肠寸断地辞别了汉宫,形单影只走向遥远而陌生的胡庭。背井离乡,何其悲凉!因为永世不能回去,就更加思念故乡,自然由眼前匈奴之地的景色想到故国风物:“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一边是尘土飞扬,风沙肆虐,一边是草色葱绿,春意盎然。两相对照,衬托出王昭君内心的忧伤。“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两句诗直抒胸臆,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中主人公的情感喷薄而出,化作一个愿望:愿随着南归的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自己的故土。一个“逐”字,传神地表达出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强烈思乡之情。卢照邻一生怀才不遇,屡屡遭受谗言和诽谤,此诗以哀叹昭君之不幸,慨叹了他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骆宾王

骆宾王(约630—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著名的《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曾任侍御史,又因罪下狱。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光宅元年(684),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又名《讨武曌檄》)即出自其手,获武则天激赏。徐敬业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宾王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最为完备,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从军行(1)

平生一顾重(2),意气溢三军(3)。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4)。弓弦抱汉月(5),马足践胡尘(6)。不求生入塞(7),唯当死报君。

【注释】

(1)《从军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2)平生:一生,有生以来。顾:一作“念”。顾念:重视。典出《后汉书·明帝纪》:“圣恩遗戒,顾重天下,以元元为首。”(3)意气:指意志、勇气。典出《淮南子·兵略训》:“主明将良,上下同心,意气俱起。”抒发了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英雄气概。(4)“天星”句:《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越王有宝剑名纯钩,“烂如列星之行”。又伍子胥有七星剑,见《吴越春秋》卷一。三、四两句诗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之势。(5)汉月:汉朝时的明月。以汉代事物代指唐朝,是唐诗的习惯写法。(6)践:踩,踏。胡尘:胡地的尘沙。(7)“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评析】

这首诗是边塞诗中的名作,格调激昂,意气风发。随着唐朝国力的不断强大和经济的逐渐繁荣,面对外族对边疆的连年侵扰,诗人满怀报国壮志,渴望能横刀跃马,建立勋业。骆宾王的这首《从军行》,正是表现了诗人这种驰骋疆场的英雄壮志。开篇的“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即抒发了骆宾王想在塞外金戈铁马的生活中立功报国的慷慨意气。“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两句诗,用极强的动感画面,呈现了大军直插敌腹的战斗场景。末两句“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以鲜明的价值取向,表达作者甘愿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初唐四杰”中,只有骆宾王有出塞经历,他的边塞诗,真实记录了其从军数年、南北转战的苦乐悲欢。骆宾王的边塞诗,不仅开拓了诗歌题材,把诗歌从宫廷和台阁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把边塞诗创作和边塞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摆脱了依凭汉代史书和空想拟作,使边塞诗因为作者亲历而更加真实、富有魅力。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1)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2)。云疑上苑叶(3),雪似御沟花(4)。行叹戎麾远(5),坐怜衣带赊(6)。交河浮绝塞(7),弱水浸流沙(8)。旅思徒漂梗(9),归期未及瓜(10)。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11)

【注释】

(1)天山:山名,唐时称伊州、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京邑:京城,指长安。(2)物华:自然景色。(3)上苑: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前138)在秦朝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分布其中,是秦汉时期宫苑建筑的典型。此处代指唐皇宫。(4)御沟:指长安护城河。(5)戎麾:军旗,常借指军营、军队。(6)赊(shē):这里是宽松之意。(7)绝塞:极远的边塞。(8)弱水:即今甘肃张掖河。流沙:沙漠。典出《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交河水流向远处,消失在荒远的塞外,弱水里浸着流动的细沙。(9)梗:树木的断枝。漂梗:即漂浮在水面的树枝,比喻漂泊不定。(10)瓜:指瓜时,即瓜熟之时。及瓜:任职期满。典出《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言任期一年,今年瓜时往,来年瓜时代之。后代称任职期满等待移交之时为瓜时。(11)泣:一作“听”。胡笳:古代北方匈奴族的一种管乐器。

【评析】

骆宾王在此诗中不仅展示了边塞风光,也流露出浓重的思乡情感。首联“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开宗明义:一个“忽”字,形象、生动,由于天山高峻,往上攀爬时感到遥如登天,到达山顶时,眼前景色一下子开阔起来,有豁然开朗之感。可惜瞬间惊异、喜悦之余,诗人又陷入了对京城的思念,心绪愁闷,不由想起京城中那美丽的景色。次联“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二句紧扣“想物华”三字,驰骋想象:天山上云层舒展,让人疑心是上林苑中浓密的树叶,那飘扬的雪花恰似长安护城河中随波荡漾的落花。三联“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描绘了征人行军途中常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为叹息、忧虑,衣带都变得松弛了不少。四联“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更深一层地写边塞之景,如此悲壮、凄凉的绝域景象,与诗人记忆中京城的车水马龙、花团锦簇之景差别巨大,难怪诗人又“叹”又“怜”。五联“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是诗人因从戎在外,不知何时是归期的忧伤、惆怅。诗人在历数自己一路转徙的生活之后,悲哀、伤感之情终于不可抑制,随着泪水喷涌而出—“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这种生活令人肝肠寸断,每当夜里听到那悲凉的胡笳之音,禁不住潸然泪下。那痛彻心扉的悲怆之情,随着胡笳之音萦绕在读者心头,余韵悠远。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1)

蓬转俱行役(2),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3),望断玉门关(4)。献凯多惭霍,论功几谢班(5)。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6)。胡霜如剑锷(7),汉月似刀环(8)。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

【注释】

(1)本诗是骆宾王在西域的送别之作。在西域军中的这一段时间,骆宾王写下了《夕次蒲类津》、《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边庭落日》、《在军中赠先还知己》、《久戍边城有怀京邑》和《荡子从军赴》等著名的边塞诗篇,集中反映了唐军在西域的活动。(2)蓬转:蓬草随风飞转,比喻人流离转徙,四处飘零。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泛指出行。(3)金阙(què):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这里指天子所居的宫阙。(4)玉门关: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从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5)献凯:古时战胜后进献俘虏和战利品。功:一作“封”。霍:指汉代名将霍去病。班:指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封定远侯。骆宾王将霍去病、班超的伟业视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对比之中,有自惭之情。(6)惊凫:被行驶的夜舟惊动的水禽。暝(míng):日落,黄昏。暝湾:暮色中水流弯曲的地方。(7)剑锷:剑身与护手间的铜片,作为防止剑鞘滑落、格挡来剑之用。(8)刀环:刀头上的环。

【评析】

初唐时国家安定,“大一统”王朝的气魄初显。但国家边境仍时遭侵袭,因而初唐边塞诗中常常充盈着一种强烈的愤激之情。边塞在地理上偏远、文化上边缘、物质上单调、环境上严酷,正是在这样恶劣、艰苦的边塞生活中,锤炼出了边塞诗的磅礴气势。这首《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起首四句写同僚们奉调返京,自己却不得不继续留在边塞。战事的不利与苦闷的生活,让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微微动摇,现在最渴望的就是早日结束战争回到京城。遥望玉门关,乡关路远,思念之情,愈加深切。“献凯多惭霍”四句,则描写诗人日渐憔悴的心灵。岁月催人老,诗人在边塞跟随大军一路奔波,风餐露宿,边塞的风尘在诗人的脸上刻上了深深的印记,本想立功边塞以期荣归京城,但残酷的现实却将梦想击得粉碎,此次出塞,东线大败,两军对峙之下,只有防卫,自然就无功可立。遥想当初出塞立下的宏愿,现在却无奈地成为“献凯多惭霍,论功几谢班”,无功不说,还不得不淹留他乡。尽管如此,诗人和广大将士依然选择了坚守边地,捍卫国家安全。凄凉思乡情景与保家卫国决心的鲜明对比,更撼动人心。

陈子昂

陈子昂(约661—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之称为陈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有《陈伯玉集》10卷存世,事见新、旧《唐书》本传。现存诗共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

送魏大从军(1)

匈奴犹未灭(2),魏绛复从戎(3)。怅别三河道(4),言追六郡雄(5)。雁山横代北(6),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7)

【注释】

(1)本诗作于诗人在长安任职期间,是一首送朋友到边塞从军的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2)匈奴:此处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典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霍去病语“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3)魏绛:即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大夫,他主张晋国与邻近少数民族联合,曾言“和戎有五利”,后来戎狄亲附,魏绛也因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事见《左传》成公十八年,襄公三年、十一年等。这里借魏绛代指魏大。从戎:从军。陈子昂把魏绛“和戎”改成“从戎”,表明了其对当时边事的看法,并希望友人像魏绛一样清除边患,保卫边疆。(4)三河:汉代称河东(今山西南部)、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河南(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区)为三河郡。道:一作“边”。(5)追:追攀。六郡:指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据《汉书·地理志下》载,此六郡子弟多有勇力,出名将。六郡雄:指西汉的赵充国。《汉书》记载其为“六郡良家子”,这里以赵充国一类的六郡名将比魏大。(6)雁山:雁门山的简称,在今山西西北部。代:一作“化”。狐塞:飞狐塞(又称飞狐口)的简称,在今河北涞源县北。云中:郡名,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置,辖境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汉时辖境缩小,东汉末期废除。唐代天宝元年(742)将云州改为云中郡(今山西大同市),辖境同云州。(7)燕然:山名。《后汉书·窦宪传》载,东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惟留汉将功:《全唐诗》一作“独有汉臣功”。这两句诗是说:虽然“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友人从军的雁门山和飞狐塞的地势险峻,行军打仗肯定更加艰苦,但作者还是希望友人能扬名塞外,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战功,而要留下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与窦宪比美。

【评析】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的高峰。然而任何高峰的出现,都有其基础和准备。在整个边塞诗的发展上,“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可以说是先行者。在初唐,写作边塞诗的作者有五六十人之多,而其中能够开一代风气、影响后人的,要首推“四杰”和陈子昂。在他们笔下,刚健清新的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边塞诗的基本体例得以初步奠定。陈子昂曾两度从戎,这使得他的边塞诗,表现的内容较之前人更为广阔、深刻,不仅反映了战争的壮烈,还反映了隐藏于其后的残酷,形成了雄浑悲壮的格调。

这首《送魏大从军》是一首五言律诗,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儿女情长、凄苦悲切,而是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情怀。首二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开篇就将边境军情的紧急、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都直白、急切地展现了出来。三四两句写作者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驰骋沙场,杀敌立功。“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与云中郡遥相接应,连成一片。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依然用典,激励友人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诗在用典上极有特色,借用四个历史上的抗敌名将魏绛、霍去病、赵充国、窦宪,来比喻魏大,以此激励友人,更表现了诗人自己一片忠心报国的情怀。

登幽州台歌(1)

前不见古人(2),后不见来者(3)。念天地之悠悠(4),独怆然而涕下(5)

【注释】

(1)幽州: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今属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大兴区,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遭受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2)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3)后:后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4)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5)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眼泪。

【评析】

这首诗名为《登幽州台歌》,并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写了登台的感慨,却因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境界而成为千古名篇。从诗的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诗的前三句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背景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使抒情主人公神韵飞动,光彩照人。在用辞造句方面,此诗深受《楚辞·远游》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陈子昂的诗句虽从此化出,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陈子昂从青年时起就怀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屡屡向武则天进呈各种建议,希图匡扶国家。跟随武攸宜征契丹,本是一次立功报国的机会,却事与愿违,横遭贬抑。三十七岁的陈子昂此刻登上著名的古幽州台,想起自己十多年宦途蹭蹬,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怎能不产生英雄末路的苍凉悲怆呢?陈子昂这首感伤之作,是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触发的,但是其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越了他自身,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范围,闪烁着永恒之美。

张说

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谥文贞。张说前后三次为相,封燕国公,与苏颋(封许国公)比肩,俱有文名,人称“燕许大手笔”。张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品评文苑,奖掖后进,深孚众望。他为文俊丽,用思精密,掌朝廷制诰著作,尤长于碑文墓志。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其文骈、散兼擅,《旧唐书·张说传》载其《谏武后幸三阳宫不时还都疏》等疏表3篇,皆政论名作。有文集30卷。今通行武英殿聚珍本《张燕公集》25卷,《四部丛刊》影明嘉靖丁酉本《张说之集》25卷。

幽州夜饮(1)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2)。正有高堂宴(3),能忘迟暮心(4)?军中宜剑舞(5),塞上重笳音(6)。不作边城将(7),谁知恩遇深。

【注释】

(1)幽州:古州名。辖今北京、河北一带,治所在蓟县。据《新唐书·张说传》:开元初,张说为中书令,因与姚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后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都督府设在幽州范阳郡,即今天津蓟县,此诗即为其在幽州都督府所作。(2)“凉风”两句: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第二句化用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渲染了悲凉的色彩,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情感基调。(3)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举办的宴会。(4)迟暮心:因衰老引发的凄凉暗淡的心情。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5)剑舞:舞剑。《史记·项羽本纪》中项庄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舞剑是为了助兴,增加筵席的欢乐气氛。(6)笳:即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吹奏的一种乐器。(7)边城将:作者自指,时张说任幽州都督。

【评析】

诗中描写了边城夜宴的情景,颇具凄婉悲壮之情。首二句“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交代了“夜饮”的季节和环境:正值秋深风凉、风雨交加之时。这样的环境,使诗人悲愁的心绪见于言外。“夜饮”本来是为了驱走边地恶劣环境带来的悲苦,可宴会还没有开始,边地景物已经给“夜饮”罩上了一层愁苦的阴影。“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的“正”字,紧承首联对环境的描写,同时也自然地转入到宴会—在高敞的厅堂中开始了夜筵,但怎能忘却自己的衰老和内心的悲伤?这句诗以反问,将诗人的沉郁之心曲折地表露出来。随着宴会逐渐进入高潮,诗人的情绪也随之激昂起来。“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在宴会上,军士们舞起剑来,那矫健刚劲的舞姿,令诗人为之感奋。一个“宜”字,写出诗人对剑舞的欣赏。但胡笳的午夜之音,使席间短暂的欢乐顿然消失,充溢着一片悲凉的情调,诗人的心情又随之沉重起来。塞上本来就多悲凉之意,与诗人的远戍之苦、迟暮之感融合在一起,更加百感交集,直至引出最后一联—“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这十个字铿锵有声,将所有的凄凉、愁苦一扫而光,转而感激皇上的深恩,以在边城作将为乐、为荣。在这看似感激的诗句之中,却隐含着对朝廷的怨望,表现了思想上的强烈愤慨和深沉的痛苦。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为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人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幸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的发现,提供了王之涣的一些情况。靳能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王之涣的作品现存仅有6首绝句,其中有3首是边塞诗。

凉州词(1)(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2),一片孤城万仞山(3)。羌笛何须怨《杨柳》(4),春风不度玉门关(5)

【注释】

(1)凉州:古地名,治所在今甘肃武威,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凉州词》:即《凉州曲》,是盛唐时期流行的一种曲调名,为凉州歌的唱词,非诗题。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原曲谱,配上新的歌词演唱,并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凉州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其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一作“黄沙直上”。(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城池。仞:古代的长度单位,相当于七尺或八尺。(4)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名为《折杨柳》的曲调,属乐府《横吹曲》,内容多为惜别伤春之词。(5)度:越过。三四两句的意思是: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啊!

【评析】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在唐代就是广为传唱的名篇。这首诗既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边塞将士满怀同情和敬意的军歌,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被清末民初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称为“绝句之最”。最能表现西北壮丽山川之美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诗人被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所震撼。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作出了环境铺垫。第三句引入羌笛之音。那羌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战士的离愁别绪了。“何须怨”三字委婉蕴藉,从中可以看到当时边防将士乡愁难禁,字里行间也可以感受到战士们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战士们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那倒不如就抛掉儿女情长、离愁别绪,全心全意地戍守边疆吧!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得悲壮苍凉,见出边地战士之苦,却悲而不失其壮,没有颓唐的意味,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成为“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

李颀

李颀(约690—约751),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二十三年(735)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之类的小官。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生平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李颀性格疏放超脱,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七言歌行尤具特色。《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1卷,《全唐诗》编为3卷,但仍有遗漏。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古意(1)

男儿事长征(2),少小幽燕客(3)。赌胜马蹄下(4),由来轻七尺(5)。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6)。黄云陇底白云飞(7),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8),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9),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释】

(1)古意:诗题名,即“拟古”,但多托古喻今。(2)事长征:指远行从军。(3)少小:一作“生作”。幽燕:幽州与燕地,地址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4)赌胜:好强争胜。(5)七尺:身躯。这里代指生命。(6)莫敢前:人不敢接近。猬:刺猬。磔(zhé):张开。《晋书·桓温传》:“(温)须作猥毛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杀得敌人没有敢上前的,胡须竖立像刺猬的毛张开。(7)黄云:指塞外风沙扬起而变成黄色的云。陇:山地。飞:一作“雪”。(8)小妇:少妇。(9)解:一作“能”。羌笛:边疆少数民族吹奏的一种乐器。《出塞》:汉乐府《横吹曲》名,汉武帝时李延年据胡曲改编,多描写边疆将士情景。

【评析】

诗人描写了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他勇猛无畏,杀得敌人不敢靠前。曾立下壮誓,不报国恩决不回家。但是,这样一个铁血英雄听到羌笛声,却触动了他对家乡的深情思念,泪如雨下。开始六句,把一个在边疆从军的男儿描写得神形毕肖。“少小幽燕客”,交代出征的男儿是慷慨悲歌的幽燕之士。“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三句,把男儿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须如猬毛磔”五字,写出英雄胡须又短、又多、又硬的特征,彰显了其勇猛刚烈的男儿形象。诗的后六句笔锋一转,“黄云陇底白云飞”,苍茫的大漠里,极目远眺,可以看见白云无目的的漂浮,这些英雄男儿就如同那些白云一样,无所归依,不是不想回家,而是没有报君王的恩不肯回去。出乎意料的是,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年仅十五的“辽东小妇”,从她的妙龄和“惯弹琵琶解歌舞”,自可想象得出这女子的美丽。“今为羌笛《出塞》声”,这小女子吹起的羌笛声是那样的哀怨、悲凉,勾起征人的无限情思,听了这一曲,不由“使我三军泪如雨”了。全诗慷慨激昂,气势雄浑,描写上含蓄精练,却写得有血有肉,可以看出诗人深厚的功力。

古从军行(1)

白日登山望烽火(2),黄昏饮马傍交河(3)。行人刁斗风沙暗(4),公主琵琶幽怨多(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6)。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7)

【注释】

(1)《从军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叙写军旅苦辛之情。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2)烽火:边防告警的烟火。古代边防发现敌情,便在高台上燃起烽火报警。(3)饮(yìn)马:给马喂水。傍:顺着。(4)行人:出征的战士。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5)公主琵琶: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武帝时,因政治联姻需要,以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据晋代傅玄的《琵琶赋序》记载:细君公主和亲乌孙时,汉武帝念她远离故土,异域的风俗习惯和语言都不同于中原,难免思念家乡,因此命令乐工根据中原的筝、筑一类乐器的原理,改制成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这种乐器被乐师命名为“琵琶”。(6)逐:追随。轻车:汉有轻车将军,这里泛指将领。鲍照《代东武吟》:“后逐李轻车,追虏穷塞垣。”谓汉李广从弟李蔡,尝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匈奴右贤王,有功,封安乐侯。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这两句诗是说:听说那玉门关尚未罢兵,也只好随着将军去拼命。(7)蒲桃:即葡萄。汉武帝时,汉使从大宛采种栽入行宫之旁。

【评析】

这首《古从军行》是一首特别的边塞诗,诗人不是写他亲身所见所感,而是通过歌咏历史事件,反映了诗人对唐代边塞问题的看法,抒发了士兵们在征战中的艰辛和痛苦。诗的前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能听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琵琶声。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土生土长的大雁、胡儿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的思归之念。这里意在讽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将士拼命死战的结果如何呢?“年年战骨埋荒外”中“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以惨剧频繁发生来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这最后一句,作者同样运用典故,写的是汉武帝为了求天马,开通西域,导致战乱频仍,终于使天马和蒲桃、苜蓿的种子输入中原,汉武帝把葡萄种在离宫之旁,弥望皆是。最后一句可谓是点睛之笔,通过对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抨击,讽刺唐玄宗的长年开边用兵。

崔颢(hào)

崔颢(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他诗名很大,有《崔颢集》传世,但事迹流传甚少,对他的记述也非常简略,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现存诗仅42首。

赠王威古(1)

三十羽林将(2),出身常事边(3)。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4)。插羽两相顾(5),鸣弓新上弦(6)。射麋入深谷(7),饮马投荒泉(8)。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9)。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10)。烽火去不息(11),胡尘高际天(12)。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13)。报国行赴难(14),古来皆共然。

【注释】

(1)王威古:唐代边将,又作“王威吉”,生平事迹不详。(2)三十:指三十岁。羽林将:高级武将。唐置左右羽林卫,也称左右羽林军,各设大将军、将军等官。(3)出身:离家求取功名。(4)翩翩:轻快的样子。(5)插羽:带着羽箭。(6)新上弦:一作“亲上弦”。(7)麋(mí):麋鹿,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俗称“四不像”。(8)投荒:一作“向寒”。(9)聊:姑且,随便。鲜:鲜肉,此指猎获的野兽之肉。(10)杂虏:一作“杂胡”,泛指东北的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寇:进犯。一作“入”。幽燕(yān):幽州和燕州,这里泛指边地。(11)去:一作“知”。(12)际:至,接近。(13)“战觧”句:一作“转战解城全”。解:结束。全:保全。(14)行赴:前往。

【评析】

这首诗刻画了青年将领王威古的英武形象。诗的前两句介绍了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勾勒出一位献身边防的将军形象。“春风”以下八句,细致描绘边地狩猎生活,以轻灵之笔叙写春暖草青的美景、策马觅猎的豪放、把酒临风的自得,展示主人公的非凡身手和翩翩风度。“相顾”以下六句,由轻松狩猎转写紧张迎敌,用烽火不息、胡尘冲天形容敌寇气焰嚣张,用长驱解围描绘王威古所率之师作战骁勇、战果辉煌。“烽火”两句,写出敌人气焰之盛,又从反面衬托出主人公及其战友们的勇敢善战。在戍边将士看来,战争是很平常的,转战沙场正是他们的本分。最后“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两句,以质朴平实的语言,赞扬主人公报国赴难的可贵品质,歌颂历代军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这样就把全诗的思想境界提升了一个高度,可谓义薄云天。

雁门胡人歌(1)

高山代郡东接燕(2),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3),能将代马猎秋田(4)。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5)。闻道辽西无斗战(6),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释】

(1)雁门: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始设,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今山西右玉南)。东汉移治阴馆县(今山西朔州东南)。三国魏移治广武县(今山西代县西)。隋朝开皇初年,废雁门郡。大业初改代州为雁门郡,治所在雁门县(今山西代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复改为代州,天宝初又改为雁门郡,乾元初又复改为代州。这里是指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2)代郡:自战国赵武灵王开始,在今雁门关外置雁门郡和代郡,从战国到唐朝,此地皆为边地,多战乱。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地处东方,与代郡接壤,故称“东接燕”。(3)解放:解开束缚的绳子,将鸟放飞。(4)将:驾御。代马:中原马劣,代地的骏马品质绝群。泛指北地所产良马。猎秋田:狩猎于秋天的田野。(5)雨:一作“雾”。(6)辽西:辽西郡,大致在今河北东北部、辽宁西部一带,战国时期燕国所置,秦朝以后沿用。一作“关西”。斗战:战乱,战争。

【评析】

这首诗别开生面,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边地百姓的生活状态及其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首联“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交代了雁门郡的地理环境和当地胡人的分布。颔联生动地描写了雁门胡人日常的狩猎生活:“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两句中“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都是在动物前冠以一个有边塞特征的修饰词,以突出其地域特点。颈联生动地刻画了边地的自然景象,“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两句中“寒”与“火”、“湿”与“烟”相反相成,互相烘托。山头野火和烟雾颇似战争中的烽火,这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战争,自然就引起下文。尾联“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两句,写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渴望和平,向往在和平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的民族观,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他相信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是爱好和平的,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样渴望过一种安宁的生活。

王维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一诗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王维多才多艺,是著名的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脍炙人口的佳篇。今存诗四百余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给他极高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陇西行(1)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2),匈奴围酒泉(3)。关山正飞雪(4),烽火断无烟(5)

【注释】

(1)《陇西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陇西:即陇西郡,秦汉至隋唐时的行政区划,秦汉时辖地范围较大,一度包括今甘肃的天水、兰州等地区,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地处渭水上游,地理位置很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唐时改陇西郡为渭州。(2)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3)匈奴:这里泛指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酒泉:郡名,始置于汉武帝时,在今甘肃酒泉东北。(4)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川原野。(5)烽火:一作“烽戍”。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信息。断:中断联系。

【评析】

诗的取材角度极具特色,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侧面渲染边关战事的急迫与紧张。至于战争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诗一开头,便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军情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五里”、“十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两句,点明了军使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现在,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不见烽烟。烽火联系中断了,只能靠想象去揣测战地的境况,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让读者在揣测与担心中思虑不已。

送元二使安西(1)

渭城朝雨浥轻尘(2),客舍依依杨柳春(3)。劝君更尽一杯酒(4),西出阳关无故人(5)

【注释】

(1)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前,是王维送朋友元常去西北边疆时所作。诗题又名《赠别》,当时便有乐人谱曲传唱,号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2)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唐代从长安往西行,多在渭城送别。浥(yì):湿润。(3)客舍:旅店。依依:一作“青青”。杨柳春:一作“柳色新”。(4)君:指元二。更:再。(5)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代与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因在玉门之南(古人以南为阳),故称阳关。故人:老朋友。

【评析】

此诗作于送友人将奔赴安西之时,在体裁上是绝句。绝句在篇幅和用韵上受到严格限制。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取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诗中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只有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紧紧地血脉相连,才能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诗人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无情,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少年行(1)(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2),初随骠骑战渔阳(3)。孰知不向边庭苦(4)?纵死犹闻侠骨香(5)

【注释】

(1)《少年行》共四首,是王维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一群急人之难、豪侠任气的少年英雄,表现出盛唐社会游侠少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和成长过程。(2)出身:出任。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掌宿卫侍从,常以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唐代亦置左右羽林军,为皇家禁军之一。(3)骠骑:指汉代名将霍去病,他曾任骠骑将军。渔阳:地名,汉置渔阳郡,治所在渔阳县(今属北京市),是汉代与匈奴经常交战的地方。唐置渔阳县,本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改隶蓟州,天宝元年又改蓟州为渔阳郡,乾元元年复改为蓟州。(4)孰:谁。孰知不向:“孰不知向”的倒装。这句诗是说:这些游侠少年谁不知道边庭艰苦。苦:一作“死”。(5)纵:纵然。典出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二首》其二:“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这句诗是说:少年情愿赴死于边庭,以求流芳百世。

【评析】

王维的四首《少年行》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舍身报国、崇尚事功的豪侠精神,从中也可以看出年轻时王维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唐代是一个强盛帝国,可是在强盛的背后,外族侵犯、藩镇割据,战事不断,文人普遍投笔从戎,以战求功。《少年行》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抗敌御侮、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故事:长安城里有一个英俊的少年,他风度翩翩,性格豪爽,武艺超群,入仕之初便被皇上亲自选为羽林郎。诗的前两句是借汉朝之事,表现少年的报国愿望。忽然有一天,从渔阳那边传来战事,边境外族入侵。少年义愤填膺,他不愿意再在长安城里过毫无波澜的生活。诗的第三句以设问形式平添波澜,末句则以斩钉截铁之语收束。“孰”、“不”、“纵”、“犹”等虚词的连用,在接二连三的转折中不断加强语气,传达出少年义无反顾的决心,进一步深化了游侠精神的塑造。诗歌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以古喻今,情调激昂,立意新颖,境界高远,成为边塞诗中的名篇。

使至塞上(1)

单车欲问边(2),属国过居延(3)。征蓬出汉塞(4),归雁入胡天(5)。大漠孤烟直(6),长河落日圆(7)。萧关逢候骑(8),都护在燕然(9)

【注释】

(1)使:出使。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2)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3)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部。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是以“居延”来代称边塞辽远。此句一作“单车欲问边”。(4)蓬(péng):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5)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胡天: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区域。(6)大漠:大沙漠。孤烟:有两种解释,一是塞外多旋风,旋风刮起如“孤烟直上”;一是指远处的边防烽烟。(7)长河:一说是黄河;一说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有说即今石羊河。(8)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一作“候吏”。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9)都护:官名,始置于汉。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据《后汉书·窦宪传》: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这里代指前线。

【评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沿途他写下了这首《使至塞上》和《出塞作》等边塞诗名篇。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和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将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五、六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曹雪芹《红楼梦》中借书中人物香菱之口评价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河流,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却用一“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尾联说途至萧关,遇到了侦察骑兵,得知主将崔希逸在前线屡获大捷,唐帝国声威已远振域外,就像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记功一样。诗的结尾仍借用汉代典故,与首联的借汉代典故抒情遥相照应,含蓄地表达作者的喜悦、自豪和对帝国军威的颂扬之情,表达出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

陇头吟(1)

长安少年游侠客(2),夜上戍楼看太白(3)。陇头明月迥临关(4),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5),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6)。苏武才为典属国(7),节旄落尽海西头(8)

【注释】

(1)陇头:即位于陕、甘边境的陇山,山下有陇关,为秦雍喉隘。《陇头吟》:汉乐府旧题,即《陇头》,亦名《陇头水》,属《横吹曲辞》。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诗题一作《边情》。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使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到边疆查访军情。长期生活在繁华都市的王维见到了奇异的边疆风光,感受到了艰苦的军旅生活,诗情勃发,留下许多优秀的边塞诗,本诗即是其中一首。(2)长安:一作“长城”。(3)戍楼:是边塞上瞭望敌情的哨楼。太白:中国古人把天上的金星称为太白星,亦名启明、长庚、明星。《汉书·天文志》:“太白,兵象也。”古人认为太白星是西方之精,白帝之子,主兵事,可以预测国家是否有战乱。(4)迥(jiǒng):遥远。关:指陇关,又名大震关,故址在今甘肃清水东陇山东坡。(5)关西:指函谷关以西之地。《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6)麾(huī):旌旗之属,是将帅用以指挥的旗帜。麾下:指将帅的部下。偏(piān)裨(pí):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亦为将佐的通称。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是汉代侯爵最高的一级,其中卫青与霍去病是典型代表。这里指大官。(7)苏武:(?—前60),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了十九年。在这十九年里,他手持使节在贝加尔湖边放羊,风餐露宿,并时常受到匈奴人的威胁,却依然对汉室忠心耿耿,最后发须尽白,才回到了汉廷。详见《汉书·苏武传》。典属国:掌藩属国事务的官职,品位不高。《汉书·百官公卿表》:“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8)节旄(máo):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典出《汉书·李广苏建传》:“节旄尽落。”这句诗是说:出使匈奴的苏武坚贞不屈,被羁留海西头直至使节上的旄毛都掉光了才回来,也只被封了个“典属国”这样的小小官职。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西头:一作“南头”。

【评析】

王维以山水田园诗留名诗史,但他的边塞诗同样精彩,《陇头吟》正是其边塞名作。《陇头吟》这类在乐府诗里都是写边地征戍悲苦之情的,而本诗却深化了乐府旧题,通过关西老将沉滞边陲而手下裨将均封万户侯的感慨,抨击了朝廷封赏不公的现象,赋予了传统题目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一、二两句,描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在边塞建功的壮志豪情。在这样充满豪迈气势的起句之后,诗人却笔锋一转,三、四句出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写到这里,作者的笔调又一转:由吹笛的陇上行人,引出了听笛的关西老将。这位关西老将曾建立过累累军功,这不正是长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标吗?然而老将立功之后又如何呢?部下的偏裨副将,有的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依旧沉滞边塞。关西老将“驻马听之双泪流”,这句诗写得悲怆郁愤,包含了多少人生的辛酸苦辣!关西老将为什么会有如此悲剧的遭遇呢?诗中虽未明言,但最后引用了汉代苏武的典故,颇含深意。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以致符节上的旄都落尽了。如此尽忠于朝廷,报效于国家,回来以后,也不过只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引苏武的典故,恰恰说明了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个别的。赏罚不公,古来如此!

老将行(1)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射杀中山白额虎(3),肯数邺下黄须儿(4)!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5),虏骑崩腾畏蒺藜(6)。卫青不败由天幸(7),李广无功缘数奇(8)。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9)。昔时飞箭无全目(10),今日垂杨生左肘(11)。路旁时卖故侯瓜(12),门前学种先生柳(13)。苍茫古木连穷巷(14),寥落寒山对虚牖(15)。誓令疏勒出飞泉(16),不似颍川空使酒(17)。贺兰山下阵如云(18),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19)。愿得燕弓射大将(20),耻令越甲鸣吾军(21)。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22)

【注释】

(1)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属《新乐府辞·乐府杂题》。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其用韵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2)得:一作“取”。此句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汉名将李广,为匈奴骑兵所擒,广时已受伤,便即装死。后于途中见一胡儿骑着良马,便一跃而上,将胡儿推倒在地,疾驰而归。(3)中山:一作“山中”、一作“山阴”。此句典出《晋书·周处传》说周处除三害,南山白额虎是三害之一。(4)肯数:岂可只算。邺(yè)下:曹操封魏王时,以邺城(今河北临漳西)为都。邺下黄须儿:指曹彰,魏武帝曹操与卞后的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事见《三国志·魏书·任城威王彰传》。曹彰黄色胡须,性情刚猛,武艺过人,曾征乌丸,颇为曹操爱重。这句诗的意思是:岂可只有黄须儿才是英雄。(5)霹雳: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响声很大,能对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6)蒺(jí)藜(lí):本是有三角刺的植物,这里指铁蒺藜,战地所用障碍物。(7)卫青:汉代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屡败匈奴而建功。事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8)缘:因为。数:命运。奇(jī):单数,与“偶”相对。奇即不偶,不偶即不遇。这句诗的含义是:李广曾屡立战功,却没有封侯,是因为命运不好。(9)“自从”这两句意思是:自从被摒弃不用便开始衰朽,随时光流逝英雄变白头。(10)飞箭:一作“飞雀”。无全目:典出鲍照《拟古诗》:“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吴贺使羿射雀,贺要羿射雀左目,羿却误中右目。这里是用后羿善射,比喻老将昔日武功高强。(11)垂杨生左肘:典出《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学者一般认为,柳生其左肘的柳本来即疡之意,王维却误解为杨柳之柳。(12)故侯瓜:据《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秦故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后又常用“东陵瓜”作为失意隐居之典。(13)先生柳:晋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因门前有五株柳树,遂自号“五柳先生”,并写有《五柳先生传》。(14)苍茫:一作“茫茫”。连:一作“迷”。穷巷:深巷。(15)寥落:一作“辽落”。虚牖:敞开的窗户。(16)疏勒:指汉代疏勒城。这句诗典出《后汉书·耿恭传》:后汉耿恭与匈奴作战,据疏勒城,匈奴于城下绝其涧水,恭于城中穿井,至十五丈犹不得水,他仰叹道:“闻昔贰师将军(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旋向井祈祷,过了一会,果然得水。匈奴以为神明,遂引退。此处反用其事,描述汉军的窘迫状况。(17)颍川:指灌夫,西汉颍阴(今河南许昌西南)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田蚡处醉酒骂座,戏侮田蚡,被田蚡弹劾,以不敬罪被诛族。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使酒:恃酒逞意气。这句诗的意思是用灌夫的典故,来表现老将军的壮志在胸,不会“使酒骂座”。(18)贺兰山:在今宁夏中部,唐代常为战地。(19)聊持:且持。 星文:指剑上所嵌的七星纹。《吴越春秋》卷3载,伍子胥奔吴,至江,渔夫渡之,子胥解剑相赠,曰:“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值百金,以此相答。”吴均《边城将四首》其一:“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20)燕弓:燕地出产的以坚劲闻名的弓。大:一作“天”。(21)鸣:这里是惊动的意思。吾军:一作“吴君”。这句诗典出《说苑·立节》:越国甲兵入齐,雍门子狄请齐君让他自杀,因为越国甲兵惊动了国君,自己应当以身殉之,遂自刎死。这句诗是说:以敌人甲兵惊动国君为耻辱。(22)取:一作“立”。这两句诗借用西汉魏尚的故事,表明只要朝廷肯任用老将,他一定能杀敌立功,报效祖国。魏尚曾任云中太守,深得军心,匈奴不敢犯边。后被削职为民,经冯唐为其抱不平,才官复旧职,后立下大功。事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评析】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指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首《老将行》大量运用汉代典故,铺叙了一位老将的人生经历。他年少英勇,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结果却落得个“无功”被弃,不得不以躬耕叫卖为业的可悲下场。边烽再起,他又不计恩怨,请缨报国。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赏罚不公,歌颂了老将军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热忱。全诗分三个层次,开头十句为第一层次,是写老将青春壮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先说他少时就有李广的智勇,“步行”夺得过敌人的战马,引弓射杀过山中最凶猛的“白额虎”。接着又用曹操次子曹彰故事,描绘老将智勇才德兼备。接下去,以“一身转战三千里”,见其征战劳苦;“一剑曾当百万师”,见其功勋卓著;“汉兵奋迅如霹雳”,见其用兵神速,如迅雷之势;“虏骑崩腾畏蒺藜”,见其巧布铁蒺藜阵,克敌制胜。但这样难得的良将,却无寸功之赏,所以诗人又借用卫青、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暗示统治者用人唯亲,赏罚失据,写出了老将的不平遭遇。中间十句为第二层次,写老将被弃置之后的清苦生活,他昔日虽有后羿射雀的本领,但久不习武,双臂就如同生了疡瘤,很不利落了,却还得自寻生计:“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他的住处是“苍茫”一片“古木”丛中的“穷巷”,窗子面对的则是“寥落寒山”,更见世态炎凉,门前冷落。可是老将并未因此消沉颓废,他仍然想“誓令疏勒出飞泉”,希望像东汉名将耿恭那样,在匈奴将疏勒城的水源断绝后,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终于又得泉水杀敌立功;而绝不像西汉颍川人灌夫那样,解除军职之后,使酒骂座,发泄怨气。最末十句为第三层,是写边塞不宁,老将时时怀着请缨杀敌的爱国衷肠。先是“拭拂铁衣如雪色”,把昔日的铠甲擦得雪亮闪光;继之是“聊持宝剑动星文”,又练起了武功。结尾为老将再次表明态度,“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毫不在意个人名利,只求为国立功。

高适

高适(700—765),字达夫、仲武,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以建功立业自期。二十岁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二十年(732),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天宝三载(744),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五十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后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卒,年六十五,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燕歌行(1)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738)(《文苑英华》作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即幽州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守珪。事见《旧唐书·张守珪传》及《资治通鉴》卷214)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2),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3),天子非常赐颜色(4)金伐鼓下榆关(5),旌旆逶迤碣石间(6)。校尉羽书飞瀚海(7),单于猎火照狼山(8)。山川萧条极边土(9),胡骑凭陵杂风雨(1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11),孤城落日斗兵稀(12)。身当恩遇常轻敌(13),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14),玉箸应啼别离后(15)。少妇城南欲断肠(16),征人蓟北空回首(17)。边风飘飖那可度(18),绝域苍茫更何有(19)!杀气三时作阵云(20),寒声一夜传刁斗(21)。相看白刃血纷纷(22),死节从来岂顾勋(23)?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24)

【注释】

(1)《燕歌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曹丕、萧绎、庾信皆作此题,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高适的《燕歌行》,乃写边塞将士生活,是第一个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的诗人。(2)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烟尘:代指战争。(3)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4)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赐:一作“借”。(5)(chuāng):撞击。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伐:敲击。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榆关:今山海关区域。古代“榆关”是范围广泛的军事防区概念,隋唐时期,榆关作为中原王朝防御辽东高句丽入侵的重要军事重地,设关扎营,屯集大批兵马。(6)旌(jīng)旆(pèi):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泛指各种旗帜。逶迤:连绵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北。此处借指东北沿海一带。(7)校尉:汉时为宿卫军统领,位次于将军。唐三卫僚属有校尉,正六品以上。此处泛指武将。瀚海:古称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天山的大沙漠为瀚海。此处泛指大沙漠。(8)单于:匈奴首领称号,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演习。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为“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诗中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9)极:到……尽头。(10)凭陵:仗势侵凌。杂风雨:喻敌骑进攻如狂风挟雨而至。(11)腓(féi):指草木枯萎。《乐府诗集》作“衰”。(12)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13)身当恩遇:指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14)铁衣:借指将士。典出《木兰辞》“寒光照铁衣”。(15)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似玉箸一般。(16)城南:长安城南,当时是百姓居住区。(17)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战场。(18)边风飘飖:一作“边庭飘飘”,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宁。度:越过,回归。一作“越”。(19)绝域:遥远的边陲。苍茫:一作“苍黄”。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一作“何所有”,一作“无所有”。(20)三时:指晨、午、晚,即从早到夜,历时很久。一作“三日”。阵云:指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史记·天官书》有“阵云如立垣”。(21)刁斗:军中夜晚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寒声:一作“寒风”。(22)血:一作“雪”或“徒”。(23)节:气节。死节:指为国捐躯。(24)李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能征善战,在战场上常身先士卒,又体恤将士,被后世视为好将军的典范。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评析】

高适的边塞诗既豪情万丈,又反映现实,抒发爱国忧民的情怀,形成了鲜明的现实主义诗风,对推动唐初以来兴起的诗歌革新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他用锋利的笔墨,揭露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对立。这首《燕歌行》以悲凉的笔调,呈现出一幅悲壮、惨淡的画面:第一段八句写出师,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两句,点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战事的紧迫。“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描绘了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威势逼人。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渐趋紧张。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显露一片肃杀的气氛。在这样荒凉苦寒的环境中,“胡骑”迅急剽悍,像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慷慨赴死,虽死伤过半,仍然不能杀退敌人。而在将军帐下,却是美人歌舞、纵情享乐的景象。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第三段八句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征人远赴边塞辛勤日久,思妇以泪洗面艰难度日,他们相互的思念是那么刻骨铭心。更令人心痛的是,征人看到的只是辽远渺茫的边塞和没有胜利希望的战斗。而回望家乡,不知是否还有归期。白天所见,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是“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不由让人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最后四句总结全篇,淋漓悲壮,“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质朴、善良、勇敢,却又是何等悲壮!让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诗的悲凉直穿心底,令人伤感,更令人激愤。

送李侍御赴安西(1)

行子对飞蓬(2),金鞭指铁骢(3)。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4),秦城太白东(5)。离魂莫惆怅(6),看取宝刀雄(7)

【注释】

(1)侍御:即侍御史的简称,官名。李侍御,名未详。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2)行子:即将远行的人,指李侍御。“飞蓬”在中国文学里有“野外飘零、身不由己”的象征意义,蕴含无奈、哀愁与悲叹,这里是作者自比。(3)骢(cōng):青白色相杂的马。铁骢:披着铁甲的战马。一、二两句诗的意思是:你这即将远行的人对着我这个行踪不定的人,可是,我却在为你送行,一会儿你就要骑上披着铁甲的战马转战边疆了。(4)虏障:即遮虏障,汉代所筑要塞,故址在今甘肃张掖北,又称“汉长城”。燕支:山名,在今甘肃山丹东南,这里代指安西。(5)太白:又称太乙,秦岭峰名,在今陕西眉县南。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6)离魂:指离别时的悲凉心情。惆怅:失意,难过。(7)宝刀雄:指在边地作战建立军功的雄心壮志。

【评析】

唐代蓬勃向上的时代氛围,为人们实现英雄梦提供了广阔舞台,边塞诗本身就是歌颂英雄精神的重要载体。这首边塞诗被后人誉为“盛唐五言律第一”,是诗人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强烈地表达了立功边疆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以“飞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铁骢”本已矫健迅疾,再加上主人挥鞭,自然是凌厉如飞了,友人李侍御意气昂扬的气势与英姿如在眼前。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紧承上联送别之意。临别之际,万千话语,一言难尽,全寄托在“一杯”送别酒之中。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心事”,诗人没有明写,但不难推测,它包含着深挚的惜别,对友人万里征途的担忧和对其早立功名的期望等等。颈联“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境界进一步扩大。安西与长安,关山阻隔,相距万里。这句既是写景,更是寄情,表达了惜别的深沉情感。尾联则是劝慰之语:尽管你将要去的地方有万里之遥,朋友之间的离别之苦也的确令人难过,但是要把心放宽些,不要因别离而心情惆怅,应该为捍卫国家的安全贡献力量。这首送别诗最动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诗中的豪情,焕发出昂扬奋发的盛唐精神。

塞上听吹笛(1)

雪净胡天牧马还(2),月明羌笛戍楼间(3)。借问梅花何处落(4),风吹一夜满关山(5)

【注释】

(1)据《全唐诗》:“诗题一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又作《塞上闻笛》。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地区。(2)雪净:冰雪消融。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牧马:放马。西北少数民族以放牧为生。(3)戍(shù)楼:军营城楼。(4)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常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之名拆用,嵌入“何处”两字,构思成一句虚实相生的写景寄情之语。(5)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评析】

高适曾两度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边关的风雨铸就了他安边定远的理想,也孕育出他激昂粗犷的诗情。这首《塞上听吹笛》,用明快秀丽的基调和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风光图。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前二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气氛。在如此苍茫而又清净的夜色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在征人的心中,随风飘来的不只是笛声,仿佛还有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夜色中香满关山。诗以有声的笛音,描述无语的落梅,构成了清丽渺远的意境。全诗深蕴思乡的情调,却哀而不伤,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自蓟北归(1)

驱马蓟门北(2),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3)。五将已深入(4),前军止半回(5)。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注释】

(1)蓟:古州名,在今天津蓟县以北地区。蓟北:蓟州以北。(2)蓟门:原指古蓟门关。唐代以关名置蓟州,后亦泛指蓟州一带。另,元、明以来,还把德胜门外元大都城健德门(俗称土城关)当作战国蓟门旧址。(3)豁达∶开通,通敞。(4)五将:汉宣帝时,遣御史大夫田广明、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后将军赵充国、虎牙将军田顺,“凡五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塞各二千余里”。详见《汉书·匈奴传上》。(5)止:敦煌残卷作“无”。

【评析】

高适的边塞诗,大多写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是诗人据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的,将作者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其中的忧伤情绪和爱国情怀是统一的。这首《自蓟北归》一开始就营造出沉重的哀伤氛围,“边马哀”实际是驱马人心里之哀。面对天高地远、敌我对峙的情况,统兵将帅本该出以公心、忠于职责、慎重决策,然而他们却为一己私利,轻启边战,致使“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自己空有安边良策,却无人理睬,来到边塞也不能有所作为,最后失意而归。诗中实写了边塞诸将玩忽职守、贪功邀赏的情况,心情十分沉重,不由生出些许凄愤之感。

高适边塞诗的忧患意识,是其爱国思想的另一种表达,其中最大的忧患莫过于对怀才不遇的悲叹。他那种忧国忧边忧兵的心情,至今读来仍令人感慨。从高适边塞诗的忧患意识中,能感受到一种精神和力量,激起的是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金城北楼(1)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2),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3),体道犹思塞上翁(4)。为问边庭更何事(5),至今羌笛怨无穷(6)

【注释】

(1)金城:古地名,即今甘肃兰州。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高适经人引荐,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充任掌书记。此诗即写于离开长安赴陇右途经金城之时。(2)湍(tuān):急流的水。(3)磻(pán)溪:水名,在今陕西宝鸡东南,传说为姜太公未遇文王时垂钓处。见《韩诗外传》卷8。磻溪老:指姜太公。(4)体道:领会、体会玄理。塞上:边疆地区,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翁:老人的泛称。塞上翁: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中的老者。(5)边庭:边地。更:经历。(6)怨:表面上是羌笛的怨声,其实也是诗人的怨声。

【评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诗中虽然充满塞上烟尘,但与其他的边塞诗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有所不同,究其根源,诗人写的是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高适隐身渔樵数十年,刚做了几年县尉又不堪吏役辞掉了,可谓饱尝世途的艰辛。此次赴陇右幕府,虽是他所渴求的,但前途如何,未可预卜。诗的前四句,描绘出了塞外风光的苍凉雄壮。首联起句宏伟,写诗人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颔联“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将水流的湍急、残月的静谧,两相映衬,衬托出诗人欲动不能、欲静还动的心境。颈联写诗人追思历史,以姜太公和塞上翁的典故,写出自己对人生际遇、祸福更替更深的认识,但内心因不得志而郁结的愁思仍然溢于字里行间。尾联是诗人对边塞生活高度凝练的概括,见解深刻独到:“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眼下的边关并不安宁,社会也不太平,幽怨的笛声,是对富国强兵的期盼,是对戍守边疆英雄的呼唤,更是对边关形势的担忧。

岑(cén)参(shēn)

岑参(约715—770),唐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后徙居江陵(今湖北荆州)。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进士。天宝八载(749),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后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事迹见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岑参长于七言歌行,有《岑嘉州诗集》8卷行于世,《全唐诗》编为4卷。现存诗403首,其中有七十多首边塞诗,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有很多描述。与高适并称“岑高”。

逢入京使(1)

故园东望路漫漫(2),双袖龙钟泪不干(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

【注释】

(1)此诗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2)故园:自己在长安的家。东望:岑参有别业在长安杜陵,作者西行,长安在东,故曰“东望”。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3)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4)凭:拜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评析】

这首诗记录的事情很平凡,情意却很浓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嘴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家人,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诗的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诗人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家乡已是遥不可及了。正因为远离家乡,自然难免思念亲人,“双袖龙钟泪不干”,就是强调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恰在此时,诗人途中遇见了回京的使者,就请他捎句话给家人,说自己平安不要挂念。“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个“逢”字点出了题目,于简静之中寄寓了诗人的一片深情,同时又表现出诗人阔大的胸襟、不凡的抱负。尽管有儿女情长,但保家卫国才是一个男人的首要选择。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1)

火山六月应更热(2),赤亭道口行人绝(3)。知君惯度祁连城(4),岂能愁见轮台月(5)。脱鞍暂入酒家垆(6),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

(1)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名不详)因公从姑臧(今甘肃武威)出发赶赴碛西军中,岑参作此诗送别。(2)火山:指火焰山,横亘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北部,西起吐鲁番,东至鄯善县境内,全长160千米。火焰山主要为红砂岩构成,在夏季炎热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砂岩熠熠发光,犹如阵阵烈焰升腾,加上其地气候干热,故名火焰山。(3)赤亭: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七克台镇境内,为鄯善至吐鲁番的交通要道。(4)祁连城:地名,十六国时前凉置祁连郡,郡城在祁连山旁,称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西南。(5)轮台:唐代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与汉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不是同一地方。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6)脱鞍:一作“脱衣”。垆(lú):古代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代指酒家。

【评析】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字里行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三、四两句继续烘托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岂能愁见轮台月”?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这正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诗的五、六两句,是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饮酒话别。作者超越了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点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诗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给远行者以极大的鼓舞力量,其英雄豪气使后世无数读者为之振奋。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1)

君不见(2)走马川行雪海边(3),平沙莽莽黄入天(4)。轮台九月风夜吼(5),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6),金山西见烟尘飞(7),汉家大将西出师(8)。将军金甲夜不脱(9),半夜军行戈相拨(10),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11),幕中草檄砚水凝(12)。虏骑闻之应胆慑(13),料知短兵不敢接(14),车师西门伫献捷(15)

【注释】

(1)走马川:即车尔城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另有说为丝绸之路轮台附近路段。封大夫: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升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摄御史大夫。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或天宝十四载(755),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战争的艰苦、胜利的欢欣,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为同一时期、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而作。西征: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征:一作“行”。(2)君不见:多出现于诗词句首,作反问用。意为:你没看见吗?你看啊!(3)走马川行雪海边:一作“走马沧海边”。雪海:指唐代轮台北今准噶尔盆地的浩瀚雪原,泛指西北苦寒之地。《新唐书·西域传下》:“行度雪海,春夏常雨雪。”(4)平沙莽莽:狂风卷着飞沙的迷离景象。黄入天:写大漠风沙的颜色和风沙飞起直入天际的情景。(5)轮台:地名。封常清将军府驻扎在这里。(6)匈奴:此处借指达奚部族。据《新唐书·封常清传》:“达奚诸部族自黑山西趣(趋)碎叶,有诏还击。”(7)金山:即金岭,又称金娑岭,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东之博格多山,在轮台之南,属天山山脉。一说指阿尔泰山。这里泛指塞外山脉。烟:烽烟。烟尘飞:指发生战争。(8)汉家大将:指封常清,当时任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岑参在他的幕府任职。(9)金甲:指金属做的铠甲。这句诗是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10)拨:碰撞。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11)五花、连钱:都是良马的名称。一说都是指马斑驳的毛色。旋:立刻。此句意谓汗和雪很快就在马身上结了冰。(12)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这句诗是说,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台中的墨水也冻结了。(13)虏骑:敌人的骑兵。古代泛称北方民族为“虏”。胆慑:恐惧。(14)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短兵不敢接:即“不敢短兵相接”,意思是敌军不敢交锋而败逃。(15)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吉木萨尔。伫:久立,此处意为等待。献捷:报捷。

【评析】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边地特有的景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以此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行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乃典型的沙漠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开头三句无一“风”字,却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轮台九月风夜吼”,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一个“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势之猛。“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一个“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队来势凶猛,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侵略者的强大兵势下,诗歌的主人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从“半夜军行戈相拨”的细节,又可以想见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风头如刀面如割”,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风之猛烈,这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再次巧妙地抓住了细节描写,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封将军凯旋而归。这首诗既奇且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诗人对细节刻画得入微而生动,如果不曾有过亲身经历与感受,是无法写得如此真切的。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1)

轮台城头夜吹角(2),轮台城北旄头落(3)。羽书昨夜过渠黎(4),单于已在金山西(5)。戍楼西望烟尘黑(6),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7),平明吹笛大军行(8)。四边伐鼓雪海涌(9),三军大呼阴山动(10)。虏塞兵气连云屯(11),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12),沙口石冻马蹄脱(13)。亚相勤王甘苦辛(14),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15),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

(1)西征:此次西征事迹未见史书记载。《全唐诗》云: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九月。(2)角:军中的号角。(3)旄(máo)头:星名,二十八星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据《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4)渠黎:即渠梨,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东南。(5)单(chán)于:原是汉代匈奴君主的称号,此处指西域游牧民族首领。金山:这里泛指塞外山脉。(6)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7)上将:即大将军,指封常清。拥:持。旄:旄节,古代君王赐给大臣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8)平明:一作“小胡”。(9)伐鼓:一作“戍鼓”。(10)三军:泛指全军。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11)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兵气:战斗的气氛。连云屯:指兵气弥漫,聚如连云。(12)剑河:水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新唐书·回鹘传下》:“青山之东,有水曰剑河,偶艇以度,水悉东北流,经其(黠戛斯)国,合而北入于海。”(13)沙口:一作“河口”,当指剑河渡口。脱:打滑。(14)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754)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列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15)青史:史籍。古代以竹简记事,色泽作青色,故称青史。

【评析】

这首七言古诗,先以边境告警,引出大军出征,再由战场的危险和严寒,转到对西征将士不辞辛苦、忠勇报国精神的赞扬。起首六句,写战斗爆发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一、二句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而“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同仇敌忾的意味,又喻示唐军之必胜。“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侵。“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我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上将拥旄西出征”和“三军大呼阴山动”,突出唐军的声威,似乎胡军将兵败如山倒。然而接下来,作者拗折一笔,描写了异常残酷的战斗:“虏塞兵气连云屯”,突出了对方兵力的强大;“战场白骨缠草根”,又描绘了尸横遍野的战场,令人胆战心惊。“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两句,极写气候之奇寒,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早觉不新鲜了。“今见功名胜古人”一句,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以对封常清的祝愿作结,既歌颂了他立功边塞的报国精忠,也预言了这次西征的必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

北风卷地白草折(2),胡天八月即飞雪(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散入珠帘湿罗幕(5),狐裘不暖锦衾薄(6)。将军角弓不得控(7),都护铁衣冷难着(8)。瀚海阑干百丈冰(9),愁云黪淡万里凝(10)。中军置酒饮归客(11),胡琴琵琶与羌笛(12)。纷纷暮雪下辕门(13),风掣红旗冻不翻(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15)。山回路转不见君(16),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判官:官名,隋时始置。唐制,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可自选中级官员奏请充任判官,以佐理事务,身份是僚属。武判官:名不详。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第二次出塞,任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而写下此诗。(2)白草:西北高原的一种牧草,秋天变白,非常坚韧,但经霜后变脆,故能断折。白草折:显出风势猛烈。(3)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4)梨花:春天开放,花为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盛开一样。(5)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诗是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6)狐裘: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大被。锦衾薄:锦缎大被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7)一作“雕弓”。不得控:因为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8)都护: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汉代在西域设有西域都护府,三国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代设有六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此处泛指镇守边镇的长官。铁衣:铠甲。着:穿着。难着:一作“犹着”。(9)瀚海:沙漠。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这句诗是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10)黪淡:昏暗无光。(11)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军队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动词,宴饮。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12)胡琴、琵琶、羌笛: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少数民族的乐器。这句诗是说在饮酒时奏起了各种西域乐曲。(13)辕门:军营的大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这里指将帅衙署的外门。(14)掣(chè):拉,扯。风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此句谓红旗被雨雪打湿,冻结僵硬,虽有风吹而不能飘扬。(15)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铺满。(16)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评析】

唐朝前期,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在边疆军队中一共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开篇的“北风卷地白草折”,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惟妙惟肖地写出塞外苦寒,以及诗人的惊喜心情。“忽如一夜春风来”,不仅写出了“胡天”的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达出了诗人见到塞外大雪的惊喜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浪漫色彩,把边地寒冬比作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诗人紧接着从帐内写到帐外,通过人的切肤感受—“狐裘不暖锦衾薄”、“都护铁衣冷难着”写天之奇寒。这就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必将是无比艰辛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载歌载舞,开怀畅饮,欢送武判官归京。武判官远行的脚印,很快就被纷飞的大雪掩埋了,只留下怅惘中的诗人,伫立在奇丽多变的雪景中,心中涌起万千思绪。这首诗以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描绘了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战友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1),火山五月火云厚(2)。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平明乍逐胡风断(3),薄暮浑随塞雨回(4)。缭绕斜吞铁关树(5),氛氲半掩交河戍(6)。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注释】

(1)突兀:高耸的样子。(2)火云:炽热的赤色云。(3)平明:天刚亮时。乍:突然。逐:随着。胡风:西域边地的大风。(4)薄暮:指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语出《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浑:仍然。(5)缭绕:回环旋转的样子。铁关:铁门关,故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6)氛(fēn)氲(yūn):浓厚茂盛的样子。戍:戍楼。

【评析】

岑参所处的是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盛唐时期,他的边塞诗极好地体现了盛唐的进取精神和恢弘气象。诗人曾两次出塞,边疆的风沙草石和火山冰雪磨砺了他的意志,军中生活的粗犷豪迈锤炼了他的性格,所以他能临别不伤,通过歌咏塞外奇丽不凡的景色为对方壮行。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大笔勾勒,描绘了火山云的总体印象。一、二句都以“火山”开头,刺激了人们的审美欲望;第三句又以“火云”起始,三句中四次出现“火”字,把人的注意力引到辽远壮阔的塞外。“满山凝未开”,从正面展现了火山云的壮观;“飞鸟千里不敢来”,又从侧面渲染了火山的威力,夸张中已为下文送人经过火山做了铺垫。“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说这些火山云早上刚被风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集起来。“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两句互文,描写火山云的威力,既有静态的描摹,又有动态的刻画。第九句“迢迢征路火山东”,则轻轻收束前八句,告诉读者前面对火山云的描写只是铺垫了送别的环境背景。路途遥远,行路艰难,对行人的关怀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写送别但到结尾仍未写出送别之人,而最后一句诗中孤云独马的意象,却让人可以想见军人塞外道别的独特场景。友人已经远去,诗人还在望着眼前悠悠飘去的孤零零的火山云,将士们共同的报国无憾情怀不言而喻。

赵将军歌(1)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2)。将军纵博场场胜(3),赌得单于貂鼠袍(4)

【注释】

(1)赵将军:姓名不详。疑为赵节度,为封常清的副手、安西北庭副都护,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封常清入朝后,他暂代安西北庭都护、节度使。(2)“城南”句:猎马极耐寒,却在寒风中冻得缩缩瑟瑟,将寒风凛冽的气氛作了生动的渲染。(3)纵博:指奋勇拼杀。(4)貂鼠:即紫貂,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毛皮兽,毛皮珍贵。

【评析】

诗一开头先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寒风凛冽的边塞图:在寒冷的天山脚下,北风如尖刀一般吹到人的脸上。把“风似刀”和“九月”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反差,“九月”于中原来说,正是秋高气爽时节,边塞就已是“风似刀”了。诗人接着用侧面烘托,战马畏寒连毛都缩到了一起,可以想见寒风凛冽的情景。诗的后两句构思巧妙,后人因之有多种说解:有说是讽刺边将游乐;有说是边将闲时苦中作乐,赌博为戏。但以岑参此时期诗歌的一贯风格来看,应是诗人用赌博来比喻战斗。“场场胜”,“赌得”“貂鼠袍”,显得如此轻松、潇洒。这里,读者似乎看见赵将军手提大刀,刀尖挑着单于的貂袍拍马而回的潇洒身影。诗中没有写到士兵,但从“场场胜”三字中,似乎能听到阵阵呐喊声、战鼓声。在“风似刀”的环境下,苦斗沙场,何等艰辛,而赵将军纵横驰骋于其中,视之如同赌博游戏,赢得如此轻松潇洒自如,其英勇善战得到了完美表现。

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籍贯有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两说。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词科,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及《唐才子传》。他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因其善写场面雄阔的边塞诗而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开天圣手”、“诗天子”的美誉。有《王昌龄集》,今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从军行(1)(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2),黄昏独坐海风秋(3)。更吹羌笛《关山月》(4),无那金闺万里愁(5)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队征战之事。王昌龄的这组《从军行》一共七首,本诗为第一首。(2)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昼报警燃烟,夜晚则燃火。(3)坐:《全唐诗》一作“上”。海:指青海湖。(4)羌笛:《乐府诗集》作“横笛”。《关山月》:乐府《鼓角横吹曲》名,内容多叙戍边生活。(5)无那:《乐府诗集》作“谁解”。金闺:古时闺阁的美称,此借指家室。

【评析】

这组《从军行》共七首,每首描写一个场面。“烽火城西百尺楼”,写的是一位处于战斗间隙之中的唐军战士对远方妻子的怀念。诗的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两句,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静的气氛:没有战事,士兵独坐戍楼,夕阳西下,晚风轻拂。在这样的情景下,自然会涌起思乡情怀。于是他吹奏起寄满离别之情的《关山月》笛曲。这悠扬又幽怨的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战士们积郁在心中的思亲之情,再也控制不住,从而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诗的巧妙之处在于,不直言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深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这更加高明地表达出了广大守边战士的苦闷心情—相思两地,伤痛双倍。这最后一句言情之语,令人无比震撼,也因之心痛不已。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1),总是关山旧别情(2)。撩乱边愁听不尽(3),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1)新声:新的乐曲。(2)关山:山川关隘,借指山川阻隔的征人故乡。旧:一作“离”。(3)撩乱:纷乱。边愁:远戍边塞的离愁别恨。听:《乐府诗集》作“弹”。(4)长城:借指边塞。

【评析】

此诗透过军中饮宴的一个镜头,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苦闷。“琵琶起舞换新声”,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又演奏出新的曲调,诗就从美丽的乐舞中展开。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可是,“总是关山旧别情”,不管曲调如何变换,舞姿多么狂恣热烈,却总是离不开一个主题:离情和边愁。“总是”二字,一下子点穿了军中狂欢的背景和实质。“撩乱边愁听不尽”,说那曲调扰得人心绪不宁,叫人又怕听,又爱听。“听不尽”三字意味深长,有怨、有叹、有赞。诗的前三句抒情,最后一句“高高秋月照长城”,将边塞将士的情思提升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使诗情得到升华。诗人通过展示边境夜晚和平宁静的景象告诉我们,这种和平宁静是将士们自我牺牲、忠于职守换来的。

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1),日暮云沙古战场(2)。表请回军掩尘骨(3),莫教兵士哭龙荒(4)

【注释】

(1)关城:指边关的城堡。(2)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3)表:上表,上书。表请:上表请求。掩:埋。掩尘骨:指安葬尸骨。(4)龙荒:漠北荒原。

【评析】

如果说盛唐诗人笔下的边塞生活是催人奋进的战歌,那么,此诗就是催人泪下的送葬哀歌了。唐朝前期国力强盛,但是边关战火却一直没有停息过,无数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将士们,都死在了离故乡万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他们的报国热情感染着诗人。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战场暮色,榆叶疏黄。诗人通过描写一阵大风吹过古战场,将战死的枯骨暴露在外,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肃然、沉重压抑之感。最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将士的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理,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的强大。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1),孤城遥望玉门关(2)。黄沙百战穿金甲(3),不破楼兰终不还(4)

【注释】

(1)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西宁市境。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脉,这里未必是实指。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青海湖上空的浓云罩住了雪山,使雪山变得黯淡无光。(2)玉:一作“雁”。(3)穿:磨破。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4)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拦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终:一作“竟”。

【评析】

诗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边地风光图画:“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远远望去,隐隐可见绵延千里的苍茫雪山;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与军事要塞玉门关遥遥相对。这幅包含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地方。在宏大的绘景图后,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聚焦到一个普通战士无怨无悔的心声—“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佳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尽在其中。虽然金甲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掷地有声的豪壮誓言。本诗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1),红旗半卷出辕门(2)。前军夜战洮河北(3),已报生擒吐谷浑(4)

【注释】

(1)大漠:指广阔无边的沙漠。风尘:大风卷起的尘沙。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情的紧急。(2)半卷:形容因风大,部队行军急速,所携军旗不能完全舒展。(3)前军:先头部队。洮(táo)河:也称洮水,黄河支流,源于青海东北,流经甘肃岷县、临洮县入黄河。(4)吐谷(yù)浑:西域古国名,也称吐浑,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唐初时常侵扰边境,为大将军李靖所平。此处代指西北入侵之敌的首领。

【评析】

此诗虽短短四句,但包含的信息却是多元的。诗的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描绘了戍边部队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大漠风尘日色昏”,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自然对军情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会采取什么行动呢?通读全篇可以知道,那“红旗半卷出辕门”的是一只增援部队,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半卷”一词透露出战事的紧张,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预感到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已迫在眉睫。“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就在途中,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他们是如何接到上级命令向前线开拔的,前方部队是如何苦战的,他们听到这样的捷报又是如何的欢欣鼓舞……诗中都没有交待,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的艺术空间。尽管作者只是撷取了边塞战事的一个小小片断,却写出了唐军的旺盛士气和强大军威,字里行间,洋溢着鼓舞人心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1),碎叶城西秋月团(2)。明敕星驰封宝剑(3),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

(1)胡瓶:西域出产的一种储水器。落:通“络”,缠绕。落膊:挎在胳膊上。薄汗:健马名。(2)碎叶城:古城名,因城临碎叶水(今楚河)而得名,故址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城附近,曾是唐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治所所在地。诗中提到的“碎叶城”,当系王昌龄的虚拟、藻饰之词,据学者考证,王昌龄未曾远游碎叶。(3)明:白天。敕(chì):皇帝的诏书。星驰:星夜奔驰。封宝剑:赐给尚方宝剑,指皇帝将宝剑赐给有功边将,作为封官的凭证。

【评析】

这首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与心情。“胡瓶落膊紫薄汗”,是西域风物的典型形象;“碎叶城西秋月团”,则展现了边塞月色的澄净、雄壮。“明敕星驰封宝剑”,精当地描画出了边塞将士对国家使命的责任感,白天敕令赐给宝剑星夜便奔驰,塑造出边塞健儿的英雄形象。“辞君一夜取楼兰”,更显豪情壮志,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诗句之间丝毫不见边塞的苦情,满篇洋溢着一股奋发向上的豪情。

从军行(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1),山北山南总是烽(2)。人依远戍须看火(3),马踏深山不见踪。

【注释】

(1)玉门:指玉门关。嶂(zhàng):形容高而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重:形容山峦连绵,逶迤相接。(2)烽:指烽火台。(3)依:依傍。戍:戍亭,前沿岗哨。看(kān):监视,守护。火:烽火。看火:守望烽火,保持警惕。

【评析】

王昌龄善于刻画边塞独特的景物,并以此衬托戍边战士们独特的心境。本诗即通过描写玉门关一代崇山峻岭之间的前沿岗哨,勾勒出玉门关地形的险要和军事地位的举足轻重。玉门关位于层峦叠嶂的祁连山北麓,“山北山南总是烽”,烽燧逶迤相接,形象地反映出其关防壁垒森严的守备形势。在一、二句边塞独特景物的衬托下,“人依远戍须看火”,描绘了戍卒不停地察看烽火,随时注意敌情的变化。山深路幽,战士骑马巡逻于深山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看不见马踪人影,展示了戍边任务之繁忙。一片殷殷报国之情,就这样在景物的衬托下不言自显。

出塞(1)

秦时明月汉时关(2),万里长征人未还(3)。但使龙城飞将在(4),不教胡马度阴山(5)

【注释】

(1)《出塞》: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征战之事。(2)关:边关,关塞。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这里的“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修辞学称“互文见义”,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3)“万里”句:一作“万里征夫尚未还”。(4)但使:假如,只要。龙城: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一作“卢城”,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人畏惧他的神勇,不敢入侵,称其为“飞将军”。另一解说“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广和卫青,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敌名将。(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北部,是古代中国北方的天然屏障。

【评析】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诗人一落笔,便勾勒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描绘了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用“秦时”、“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而“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极言边塞和内地距离遥远,“人未还”又会令人自然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种悲剧,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在三、四句作出了回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希望有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军队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这首诗言战,纵横古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塞上曲(1)

蝉鸣空桑林(2),八月萧关道(3)。出塞入塞寒(4),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5)。莫学游侠儿(6),矜夸紫骝好(7)

【注释】

(1)《塞上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军旅征战。(2)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乐府诗集》作“桑树间”。(3)萧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地处宁夏固原东南,是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有泾水相伴。秦代的萧关遗址位于今甘肃庆阳环县城北,唐代的萧关属原州平凉郡,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自战国、秦汉以来,萧关一直是关中与北方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4)入塞寒:一作“复入塞”。(5)幽并(bīng)客:指幽州、并州的勇武之士。共尘沙:《乐府诗集》作“向沙场”。(6)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史记·游侠列传》裴骃《集解》引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7)矜:自命不凡。矜夸:矜其所能以自傲自夸。紫骝(liú):赤色马,唐人谓之紫骝,后人称枣骝,即枣红色的骏马。

【评析】

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见的模式,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却表现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在当时常见的边塞诗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的永恒思考。诗的前四句写边塞秋景—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典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幽州和并州都是英雄辈出之地,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凄凉结局。末两句“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名马,甚至惹事生非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1)。平沙日未没(2),黯黯见临洮(3)。昔日长城战(4),咸言意气高(5)。黄尘足今古(6),白骨乱蓬蒿(7)

【注释】

(1)饮(yìn)马:给马喝水。水:指洮水。“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会感觉“水寒”。(2)平沙:一望无际的沙漠。没:落。(3)黯黯:同“暗暗”,昏暗模糊的样子。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这里常常发生战争。(4)昔:一作“当”。长城战:据新、旧《唐书·王晙传》和《吐蕃传》等载:开元二年(714)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入侵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敌数万,获马、羊二十万。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5)咸:都。大获全胜,故曰“意气高”。(6)足:满,充满。一作“满”,一作“是”。(7)白骨:战死者的尸骨。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草丛。乱蓬嵩:散乱在荒野之中。

【评析】

这首乐府诗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沙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丢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深刻地揭示了出来。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用古战场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表明自己反对战争的态度。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的愿望。

常建

常建,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或说为邢台(今属河北)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榜进士,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长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事见《唐诗纪事》卷31、《唐才子传》卷2。常建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有《常建集》。今存诗57首,数量虽不多,然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卓然与王、孟抗衡者,殆十之六七”。

吊王将军墓(1)

嫖姚北伐时(2),深入强千里(3)。战余落日黄(4),军败鼓声死(5)。尝闻汉飞将(6),可夺单于垒(7)。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8)

【注释】

(1)王将军:指唐代名将王孝杰(?—697),京兆新丰人。孝杰的一生相当传奇,他曾以副总管的身份跟随工部尚书刘审礼两讨吐蕃,战败被俘,吐蕃赞普见他貌似己父,不久便放了他。武后长寿元年(692),王孝杰为武威道总管,再讨吐蕃,大立战功。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王孝杰又在素罗汗山与吐蕃激战,战败。武后神功元年(697),重被起用后,率军讨契丹,败于榆关峡口,奋战而死。事见《旧唐书·王孝杰传》、《资治通鉴》卷206。(2)嫖姚:代指汉代名将霍去病,因为霍去病曾为嫖姚校尉。事见《史记》、《汉书》的霍去病传。(3)强:一作“几”。(4)战余:战后。(5)鼓声死:即战鼓声消失。(6)闻:一作“言”。(7)垒:营垒。(8)辽水:指今辽河,在今辽宁省,当年契丹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后改称辽。此处泛指边地。

【评析】

《吊王将军墓》一诗纵观王孝杰一生,征战有胜有败,最后一战以身殉国,可歌可泣。诗吊王孝杰,不是泛泛下笔,而是选取了他一生的最后一战,意在渲染王孝杰为国捐躯的悲壮,以寄寓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开篇两句,诗人用汉代名将霍去病六次率军北伐匈奴、长驱千里的战绩,借比王孝杰骁勇善战、率军征讨契丹、深入敌后超过千里的功绩。“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两句,是以高度概括凝练的笔触,正面描写唐军与契丹军的激战场面,两军直杀得天昏地暗。鼓声是进军的号令,“军败鼓声死”是写唐军一直在进击,没有退缩,直至全军覆没。“鼓声死”三字,透出了军败的不幸消息,充满悲剧意味和悲壮气氛。接下来的“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又是借比,以汉代飞将军李广借比王孝杰的声威人品。结尾“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两句,进一步渲染悲剧气氛,表达了作者对王孝杰兵败殉国的痛惜和哀思。常建不以成败论英雄,识见不凡。

王翰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与王昌龄同时。王翰少年时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傥不羁。登进士第后,仍然每日以饮酒为事。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王翰原有诗集10卷,大都失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

凉州词(1)(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2),欲饮琵琶马上催(3)。醉卧沙场君莫笑(4),古来征战几人回(5)

【注释】

(1)《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凉州词》,即按凉州(今甘肃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谱唱的歌诗。(2)夜光杯:白玉质地的酒杯,光可夜间照明,这里指精美的酒杯。(3)欲:将要。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号施令时用的乐器。催:催饮,隐含催人出征之意。(4)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君:你。(5)征战:打仗。

【评析】

这首《凉州词》被明人推许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铿锵激越的音调,充满异域风情的物品,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琳琅满目的盛大筵席,表达了将士们豪爽的性格及征战之前悲壮的感情。开篇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席间葡萄酒和夜光杯熠熠生辉,景象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定下了基调。正在大家“欲饮”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也莫要取笑啊!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悲凉的情调,随着催行的琵琶声一起激发出来,将征战荒凉之地,点染得十分壮阔。正是这种粗线条的画面,一经点染,便产生了撼人心魄的力量。

凉州词(其二)

秦中花鸟已应阑(1),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2),教人意气忆长安(3)

【注释】

(1)秦中:指今陕西中部的平原地区。阑:将尽。(2)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管乐器,其音悲凉,后代形制为木管三孔。折杨柳:古人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因之有《折杨柳》曲。《折杨柳》: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3)意气:情意。一作“气尽”。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评析】

这首诗抒写的是边关将士夜闻胡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首句采用对比手法,说起关内的花儿开了又谢,边塞天气却苦寒依旧,风沙正盛,战士们在边关恨春风不度,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光来。胡笳声的响起更牵人忧思,而且胡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曲调,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使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诗的最后“教人意气忆长安”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倾泻而出。这首诗抓住了边塞风物的某些特点,借胡笳声声描写战士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诗风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而满是侠骨柔情。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一说出生于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的漫游生活。直到天宝元年(742),被召至长安,唐玄宗命其供奉翰林,因称“李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卒于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魏颢《李翰林集序》。有《李太白文集》传世,存世诗文千余篇,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关山月(1)

明月出天山(2),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3),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4),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5),思归多苦颜(6)。高楼当此夜(7),叹息未应闲(8)

【注释】

(1)《关山月》: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2)天山:祁连山,在今甘肃、青海两省边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称天山。(3)下:出兵。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东北。白登道:指汉高祖与匈奴交战,在白登山被困之事。典出《汉书·高帝纪》。(4)由来:从来。(5)戍客:驻守边塞的士兵。色:一作“邑”。(6)苦颜:愁苦的容颜。(7)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8)未应闲:未曾停息。二句为戍客设想之辞。闲:一作“还”。

【评析】

这首诗袭用古乐府旧题,内容上也承袭古乐府,但诗人笔力雄浑,比乐府古辞在意境上有很大的提高。诗的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包含关隘、高山、明月三种景物在内的辽阔边塞图景。中间四句写历来战争都是残酷的,但诗人并没有对战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只是反思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战争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得出发人深省的结论:“不见有人还。”这正是牵动边关战士对故乡思念的原因,为下一层写征夫思妇的两地情愁作铺垫。远在边关的“他”,“思归多苦颜”;在家等待的“她”,“叹息未应闲”,写出了战争给所有人带来的心灵创伤,让人们在这沉重的代价面前,自己得出对战争的认识。诗人用广阔的时空作背景,放眼于古来边塞上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再融合进征人思妇具体的离愁别绪,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意境,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战士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

塞下曲(1)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2),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3),宵眠抱玉鞍(4)。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5)

【注释】

(1)《塞下曲》: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现存李白诗集中有《塞下曲》6首,均为借用乐府旧题而写时事与心声。此诗为其第一首。(2)《折柳》:《折杨柳》曲,属汉乐府《横吹曲辞》,多叙出征兵阵之事,词多哀苦,唐代多言亲朋好友别离,情辞多凄伤。(3)金鼓:即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古代军队行军作战时离不开金鼓,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金鼓即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4)玉鞍:以玉为饰的马鞍。此句与上句连在一起的意思是:白天随着金鼓的号令紧张地战斗,晚上抱着马鞍休息,随时待命出发。(5)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评析】

“五月”在中原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这种内地与塞外在同一季节景物上的巨大反差,烘托了塞外生活的苦寒。“无花只有寒”,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春天似乎从未来到塞外,何况寒风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在这样凄凉景物与笛声的铺垫下,诗的后四句却突然转势,现出雄浑气派:“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两句诗概括了军中一日的生活,见出军情之紧张急迫。军士们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一个“随”字,摹状了士兵奉军令如山的心态;一个“抱”字,又描绘士兵们夜间警备的情况。最后两句诗“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将一派心声喷涌而出,是借用汉代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身赴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结尾强烈的艺术感召力,与前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无花只有寒”的艰苦环境,则不足彰显如此雄壮卓绝的精神。

北风行(1)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2)。日月照之何不及此(3)?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4),片片吹落轩辕台(5)。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6)。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7)。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8)。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9)

【注释】

(1)《北风行》:汉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内容多写风雪交加、行人不归的伤感之情。(2)烛龙: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人面、龙身、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寒门,睁眼为昼,闭眼为夜。这两句诗的意思为:烛龙栖身在寒门,尚能眼放光芒如白昼。(3)此:指幽州。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为日月所照的幽州,为什么现在却不见阳光?这是形容当时安禄山统治的北方暗无天日。(4)燕山:山名,在今天津蓟县东南,这里泛指我国北方。(5)轩辕台:古代传说中的土台名。在今河北怀来乔山上,是纪念黄帝的建筑物。《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这两句诗是用夸张的语气,描写北方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象。(6)双蛾:女子的双眉。双蛾摧:双眉紧锁,形容悲伤、愁闷的样子。(7)长城:古诗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线。良:实在。(8)虎文金鞞靫:绘有虎纹图案镶金的箭袋。鞞靫:一作“鞴靫”,《乐府诗集》作“髀钗”。(9)北风雨雪:这是化用《诗经·邶风·北风》中“北风其凉,雨雪其霏”的句意,原意是指凄风冷雨中预示着国家的危机将至,这里借以衬托思妇悲惨的遭遇和凄凉的心情。裁:消除。一作“哉”。

【评析】

诗的开篇借助于神话传说: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睁眼闭眼区分昼夜。怪诞离奇的神话虽不足凭信,但它所展现的阴冷奇寒的境界,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作者又进一步描写北方冬季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气象极其雄浑壮阔,极尽形容北风凛冽,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如此宏大的场景描绘之后,诗人突然把笔墨聚焦到一位思妇身上,用“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愁肠百结的思妇形象。这里没有对征夫身处的环境作具体描写,但“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定是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妇格外忧虑不安。“别时提剑救边去”中“提剑”一词,刻画了征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遗此虎文金鞞靫”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结满蛛网。睹物思人,黯然神伤,更那堪“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两人已是生死相隔了!“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入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的绝望心情。“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即使黄河捧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消,极其鲜明地言说了厌恶战争的主题。

子夜吴歌(1)·秋歌

长安一片月(2),万户捣衣声(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4)。何日平胡虏(5)?良人罢远征(6)

【注释】

(1)李白的《子夜吴歌》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六朝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即有《子夜四时歌》,因属吴声曲,故又称《子夜吴歌》。此诗体一般是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而用以写思念征夫的情绪更具新意。本书选取了与边塞题材有关的《秋歌》和《冬歌》。(2)长安:唐朝都城,今陕西西安。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3)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所谓捣衣,其实是捣布,即把织好的布帛放在砧石上用棒棰打,使之软熟,以便缝制棉衣。(4)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诗是说:飒飒秋风,不仅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反而更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思念。(5)平:平定。胡虏:侵扰边境的敌人。(6)良人: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这里指驻守边地的丈夫。罢:结束。

【评析】

“长安一片月”是写景,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万户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忙碌痛苦。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门关外征人的深情。秋风是引人愁思的,所以才有“秋风吹不尽”之语。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长安之夜,家家户户都借着月色用杵捣布帛,准备为边塞将士赶制寒衣。借助“一片月”、“吹不尽”、“玉关情”的情景交融,展现了大唐帝国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感人场景,反映出盛唐的时代精神不在闺阁而在马上。结句“良人罢远征”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诗中虽然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在真挚的相思之情中,我们能感受到唐人面对战争,不是埋怨、消极和抵触,而是豪迈、勇敢与积极进取。

子夜吴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1),一夜絮征袍(2)。素手抽针冷(3),那堪把剪刀(4)。裁缝寄远道(5),几日到临洮(6)

【注释】

(1)驿:驿馆。驿使:古时官府传送书信和物品的使者。(2)絮:在衣服里铺棉花。征袍:出征将士所穿战袍。(3)素手:白晳的手。诗词作品中多指女性的手。(4)那:哪。堪:承受,经受,担当得起。那堪:即“哪能承受”或“怎能经受”。(5)裁缝:裁剪缝制衣服。(6)临洮: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古丝绸之路要道,在今甘肃临洮西南。此处泛指边地。

【评析】

《秋歌》直言怀良人之意,盼望丈夫早日回家团聚。这首《冬歌》却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侧面落笔,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思妇形象。开头一句“明朝驿使发”,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味。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可能因为战事突变,驿使明天就要出发。“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丰,似乎可以看见女主人公一边呵着手,一边裁剪、絮棉、缝制。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时时在女主人公心中,所以他穿衣的尺码才能烂熟于心,也因此才能一夜之间痛快地为他缝制好征袍。忙乱的缝衣过程中,自然有很多情态值得描绘,但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天气的严寒,使女主人公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明天就要出发,人物的焦急情态宛如画出。“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又饱含无限深情。这句诗深得民歌精髓,语浅意深,词近情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原籍湖北襄阳,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一生坎坷,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才获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有“杜工部”之称。晚年漂泊鄂、湘一带,大历五年(770)贫病而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杜诗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风格多样。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裁,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杜甫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被称为“诗史”。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卓越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今存诗约1500首。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前出塞(1)(其六)

挽弓当挽强(2),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3)。杀人亦有限(4),列国自有疆(5)。苟能制侵陵(6),岂在多杀伤。

【注释】

(1)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是写边疆战斗生活的。唐人边塞诗常以之为题,杜甫写有《出塞》多首,先写的九首称《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后出塞》。本诗为《前出塞》中的第六首。(2)挽:拉。当:应当。(3)擒:捉拿。贼:一作“寇”。(4)亦有限:也应该有个限度。(5)列:一作“立”。列国:各国。疆:边界。自有疆:本来应该有各自的疆界。(6)苟:如果。侵陵:侵犯。制侵陵:制止侵犯、侵略。

【评析】

这首《前出塞》诗是一篇超越唐朝,甚至超越几个世纪的微型军事论文。诗的前四句,似为当时军中流行的战歌,两个“当”、两个“先”,饶有理趣,强调对敌要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尽管有制敌妙策,但这并不是诗人的关注重点,他慷慨陈词:“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这几句诗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应该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边疆问题。杜甫军事思想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有最精良的武器,却不纠结于杀伤敌军的数量,不在战略目标上做不切实际的膨胀,一切以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为准。这种以战去战的思想,堪称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广大百姓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

兵车行(1)

车辚辚(2),马萧萧(3),行人弓箭各在腰(4)。耶娘妻子走相送(5),尘埃不见咸阳桥(6)。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7)。道旁过者问行人(8),行人但云点行频(9)。或从十五北防河(10),便至四十西营田(11)。去时里正与裹头(12),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13),武皇开边意未已(14)。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15),千村万落生荆杞(16)。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17)。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18)。长者虽有问(19),役夫敢申恨(20)?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21)。县官急索租(22),租税从何出(23)?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24),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25),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26),天阴雨湿声啾啾(27)

【注释】

(1)《兵车行》:是杜甫用乐府体裁自创的新题。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当时唐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不断用兵。天宝八年(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古城名,在今青海西宁西南)一役,死数万人。十年(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进攻南诏(辖境主要在今云南),军大败,死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枷送边关,送行者哭声震野。这首《兵车行》就是根据上述史实创作的。(2)辚(lín)辚:车轮声。典出《诗经·秦风·车辚》:“有车辚辚。”(3)萧萧:马嘶叫声。典出《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4)行(xíng)人:指被征发的役夫。(5)耶娘:同“爷娘”,即爹娘。典出《木兰辞》:“不闻耶娘唤女声。”妻子:妻子、儿女。走:奔跑。(6)咸阳桥: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始建,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也称便桥或便门桥,唐代称咸阳桥,为长安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7)拦:一作“桥”。干(gān):冲。干云霄:直上云霄。(8)过者:过路的人,这里是杜甫自称。(9)但云:只说。点行(háng):当时征兵用语,即按名册点名征召出征。点行频:频繁地点名征调壮丁。“但云”以下,全是行人的答话。(10)或:不定指代词,有的人。十五:指从军士兵的年龄。防河:当时常与吐蕃发生战争,曾征召陇右、关中、朔方诸军集结河西一带防御。因其地在长安以北,所以说“北防河”。(11)西营田:古时实行屯田制,军队无战事即种田,有战事即作战。“西营田”为防备吐蕃所设。(12)里正:唐制每百户设一里正,负责管理户口、检查民事、催促赋役等。裹头:裹扎头巾,犹加冠。古时男子成丁则裹头巾。新兵因为年纪小,所以需要里正给他裹头。(13)边庭:边疆。庭:一作“亭”。(14)武皇:汉武帝刘彻,他在历史上以开疆拓土著称。唐诗中常有以汉指唐的委婉避讳方式。这里以汉武帝代指唐玄宗。开边:用武力开拓边疆。武皇:一作“我皇”。(15)汉家:汉朝,这里借指唐朝。山东: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东(或函谷关以东)统称“山东”。二百州:据《十道四蕃志》载,唐朝关东凡二百十七州,这里举其整数。(16)荆杞(qǐ):荆棘与杞柳,均属野生灌木。(17)陇(lǒng):通“垄”,在耕地上培成一行土埂,中间种植农作物。陇亩:田地。无东西:不分东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齐,不成畦垄。(18)况复:更何况。秦兵:指关中一带的士兵。耐苦战:能顽强苦战。这两句诗是说关中的士兵能顽强苦战,像鸡狗一样被赶上战场卖命。(19)长者:指上文的“道旁过者”,即杜甫,征人敬称他为“长者”。(20)役夫:行役的人。敢:岂敢,怎么敢。这句诗是用反诘语气,表现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态。此句一作“役夫心益愤”。(21)且如:就如。关西:当时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一作“陇西”。这两句诗是说:因为对吐蕃的战争还未结束,所以关西的士兵都未能罢遣还家。此句一作“如今纵得休,还为陇西卒”。(22)县官:指官府。一作“县官云急索”。(23)“租税”句:意为士兵名隶军籍,本应豁免租税,现在既不豁免,家中又无劳力,租税怎能缴纳?(24)信知:确实知道,深知。犹得:一作“犹是”。比邻:近邻。(25)青海头:指现在的青海省青海湖边。这里是汉代以来中原王朝经常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地方。唐初也曾在这一带与突厥、吐蕃发生大规模的战争。(26)烦冤:愁烦冤屈。(27)啾(jiū)啾(jiū):象声词,形容凄厉的哭叫声。

【评析】

这首讽世伤时之作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子弟,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父母、妻子、孩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拉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道旁”十四句为第二段,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做了直接控诉。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这是全篇的“诗眼”,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长者虽有问”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尤其是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诗歌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撕心裂肺的巨幅送别图,抨击了唐王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秦州杂诗(1)(其七)

莽莽万重山(2),孤城山谷间(3)。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4),楼兰斩未还。烟尘独长望(5),衰飒正摧颜(6)

【注释】

(1)《秦州杂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从长安出发,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20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2)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万重山:即层层叠叠的山。因为陇南是山区,峰峦密布。(3)孤城:指秦州城。山谷间:秦州坐落于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4)“属国”两句:诗人连用了两个典故,表明了希望扫除障碍,使唐朝同周围各少数民族友好交往。诗人在这里所要表现的,是希望和平安宁的生活。属国:汉代官职名称,在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后才得以返回,汉昭帝任命他为典属国。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希望各族人民重新和好,使节顺利往来。(5)独:一作“一”。长:一作“怅”。长望:向西眺望。(6)衰飒:即衰落萧索的景象。摧:一作“催”。摧颜:催人衰老。

【评析】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绵延和雄奇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山岭的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矗立着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它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写的是陇南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山区多风,因为有山峰阻隔,所以感觉山谷无风。又由于秦州地处万山丛中,因此这里黄昏和黎明的时间都要比平原地区长一些。黄昏时天并没有全黑,昏暗之中明月却往往皎然可见,因此才有“不夜月临关”的现象。五、六两句用典设问:“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典属长官这么晚怎么还不归来,斩杀楼兰王首级的人也未回还。诗人联想起唐王朝的衰飒趋势,不禁疾首蹙额,怅恨不已。最后两句,诗人望着无穷无尽的高山和深秋的衰败景象,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安定的渴求一下涌上心头,自然难免“摧颜”了。全诗于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王朝衰落的悲凉。

柳中庸

柳中庸(?—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为柳宗元族人。曾授洪州户曹,不就。与卢纶、李端为诗友,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全唐诗》存其诗仅13首。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唐诗纪事》。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1),朝朝马策与刀环(2)。三春白雪归青冢(3),万里黄河绕黑山(4)

【注释】

(1)岁岁:指年年月月,与下文的“朝朝”同义。金河:又名金川,现名大青河,在今内蒙古境内,流入黄河。玉关:玉门关的简称。(2)马策:马鞭。刀环:刀头的环。(3)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为暮春。青冢:为汉代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南,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极僻远荒凉之地。传说塞外草白,唯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4)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

【评析】

此诗名为《征人怨》,但诗中没有一字是怨,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每一天的生活状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就把征人深深的怨情寄寓其中。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关联,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前两句“岁岁”与“朝朝”相对,并突出塞外的典型景物:“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困苦单调、苦寒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时届暮春,在荒凉的塞外,却只能见到白雪落青冢的景色。如此萧杀,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只是以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展示,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写怨而不著一字怨语,诗人布局之巧妙,手法之高明,气象之开阔,格调之雄浑,历来为人所称道。

卢纶

卢纶(约748—约798),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名远播,却屡试不第。但广泛的交游,使他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后元载、王缙获罪,卢纶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

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飞高(1),单于夜遁逃(2)。欲将轻骑逐(3),大雪满弓刀(4)

【注释】

(1)月黑:没有月光。(2)单于:原指匈奴首领称号,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3)将:率领。轻骑(jì):轻装快速的精锐骑兵。逐:追歼逃敌。(4)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评析】

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共6首,这是第三首。卢纶虽为中唐人,其边塞诗却有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描写在一个漆黑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夜遁逃”三字,可见敌人已经全线崩溃。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察觉了。三、四句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读者追上敌人没有,只描绘了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了出来。

王建

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四十岁以后,始为小吏,沉沦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与张籍齐名。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凉州行(1)

凉州四边沙皓皓(2),汉家无人开旧道。边头州县尽胡兵(3),将军别筑防秋城(4)。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5)。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蕃人旧日不耕犁(6),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7),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注释】

(1)凉州:今称武威,为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凉州行》:乐曲名,在唐代,凉州乐曲很流行,有琵琶曲、歌曲、舞曲。《凉州》原是宫调曲,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原曲谱,配上新的歌词演唱,并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凉州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其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凉州行》是作者自拟的乐府诗题。(2)皓皓:旷达、虚旷的样子。一作“浩浩”。(3)边头:边疆,边地。(4)别:一作“当”。防秋:西北少数民族常常在秋季入侵中原,唐朝在每年秋季都要向河洛、江淮一带征发兵士,赴西域增防,当时称为“防秋”。(5)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符节,以为凭信。西京:指唐朝京城长安。(6)蕃人:即“胡人”,唐宋人写作“蕃”,明清人写作“番”,是中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7)缲(qiāo):抽丝。

【评析】

这首诗颇有“诗史”风范,诗人在叙写现实中表达了对大唐王朝国势日趋衰落而国人沉迷歌舞宴乐的担忧,同时对胡汉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做了客观反映。唐朝时,“丝绸之路”繁荣了近千年,凉州作为交通咽喉,融胡汉文化于一体,日益开放、繁荣。安史之乱后,西北边防空虚,包括凉州在内的广大地区先后陷于吐蕃。当时,藩镇割据,军阀们拥兵自重,朝廷无力收复失地,沦陷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建有感于此,愤而赋诗,表现了对国势日下的忧虑。

第一、二句是倒装句,“旧道”是指开元、天宝年间的西域通道。因为现在没有骁将再开拓边疆,以致凉州城外一片荒凉。“边头州县尽胡兵”四句,说凉州所属各郡县都已为胡兵所据,守边的将军只好另外修筑防秋的城堡。这些万里从征的将士大都战死在边塞,可是京城里还在年年发令征兵。“多来中国收妇女”四句,说入侵的少数民族都从中原地区掳掠大量妇女,她们生下的孩子,多半都能说汉语。这些胡人从前不懂农事,如今却学汉人种起庄稼来了。“驱羊亦著锦为衣”四句,说这些少数民族,现在牧羊的时候也穿上了丝织的锦衣。他们本来是披毛毡或兽皮的,但现在却爱惜毡裘,把它们收藏着,预备作战时用了。这首诗的主题是表现凉州沦陷、吐蕃入侵之后,胡汉间的相互影响。胡人的汉化,是学习汉人的农桑生产,以加强他们的武备;汉人胡化,却只是沉醉于胡人的音乐歌舞。诗人的愤慨、忧虑,在一连串描写后不言自喻。

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才名早著,与李益齐名,称“二李”。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将其创作的诗文称为“鬼仙之辞”。李贺较多地写古体诗和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有杰出贡献。有《李长吉歌诗》,《全唐诗》存诗5卷。今传李贺诗计241首(其中外集23首)。晚唐杜牧、李商隐分别为其写有《李长吉歌诗叙》、《李长吉小传》,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南园(1)(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2)?收取关山五十州(3)。请君暂上凌烟阁(4),若个书生万户侯(5)

【注释】

(1)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李贺的《南园》组诗共13首,作于元和八年(813),写当地景物和杂感,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昌谷家中所作,为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刀,形似剑而曲,此处指宝刀。一作“横刀”。(3)关山五十州: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河北、河南二道五十余州郡不服从中央管辖。参见《资治通鉴》元和七年。(4)凌烟阁:643年,唐太宗为表彰开国功臣二十四人在长安建的殿阁,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他们的图像,皆真人大小,唐太宗亲写赞语,褚遂良题字。事见《大唐新语》。(5)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的侯爵,号称“万户侯”。此处是高官显贵的代称。

【评析】

这首《南园》以两问成诗,别开生面,诗句极富情感表现力,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家卫国。“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激愤情怀。

马诗(1)(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2)。何当金络脑(3),快走踏清秋(4)

【注释】

(1)《马诗》是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23首,通过咏马来表现志士、才人的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2)大漠:无边无际的沙漠。燕山:广义的燕山系指坝上高原以南,河北平原以北,白河谷地以东,山海关以西的山地;狭义则指上述范围内窄岭、波罗诺、中关、大仗子一线以南的山地,自古为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另一说指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这两句诗展示出边地壮阔的自然景象:燕山山头一轮新月升起,像金钩一样悬挂在天空,辉映着广袤的大漠。(3)金络脑:即金络头,是用黄金妆饰的马笼头。(4)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

【评析】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但又热切期望为国建立功业的心情。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轮弯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皑皑白雪。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金络脑”是贵重的马具,象征马受重用,表达了作者热望施展远大抱负的心情。“踏清秋”三字,词语搭配新颖奇特,“踏”字用得尤为出色,使人仿佛听到了骏马奔腾的声音,又好像看到了骏马风驰电掣的雄姿,形象鲜明,立体感强。此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比喻手法的运用,诗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诗人又以骏马自喻,用意曲折,耐人寻味。作者所处的正是唐代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颇具现实感慨。

雁门太守行(1)

黑云压城城欲摧(2),甲光向日金鳞开(3)。角声满天秋色里(4),塞上燕脂凝夜紫(5)。半卷红旗临易水(6),霜重鼓寒声不起(7)。报君黄金台上意(8),提携玉龙为君死(9)

【注释】

(1)雁门:古雁门郡在今山西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体裁为七古。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一种说法是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另一种说法,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也很欣赏。时在元和二年(807)。(2)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摧:毁坏。这句诗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3)甲:指铠甲,战衣。甲光: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光。向日:迎着太阳。一作“向月”。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开:打开,铺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4)角:古代军中的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角声满天:描写战斗的激烈。(5)燕脂:《乐府诗集》作“燕支”,即胭脂,喻战士的血。凝:凝聚。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这句诗是说:傍晚时落日掩映,塞外土地有如胭脂凝成。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故有此句。(6)红旗:战旗。半卷红旗:战旗不能充分展开,描写急行军的样子。临:逼近,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游支流,源出今河北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典出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7)霜重鼓寒:天寒霜降,形容军鼓似被冻住,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暗喻战争失利。《汉书·李陵传》:“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汉书》原指鼓不起士气。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8)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置千金于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之士。意:信任,重用。(9)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这句诗是说:为了报答皇帝的厚恩,决心手提宝剑,为朝廷战死。

【评析】

意象新奇,色彩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在《雁门太守行》里,这些特点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体现。首联以“黑云压城”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下铠甲的金鳞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半卷红旗临易水”的“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壮怀激烈的豪情。“霜重鼓寒声不起”,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军中号角鸣响起来。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将士们士气高昂,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做了粗略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一般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与黑色、玉白色交织在一起,衬托出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其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在这些鲜明的色彩中彰显出来。

李益

李益(约746—约829),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二十一岁中进士,授郑县尉,迁主簿。大历九年(774),入渭北节度使臧希让幕,随军北征备边。此后二十余年内一直没有得到升迁,身居微职。后弃官浪游,足迹遍及幽州河朔边塞,这为他从事边塞诗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生活感受。李益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佳,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会要》、《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

夜上受降城闻笛(1)

回乐峰前沙似雪(2),受降城外月如霜(3)。不知何处吹芦管(4),一夜征人尽望乡(5)

【注释】

(1)受降城:一说为唐初名将张仁愿为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一说是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2)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3)城外:一作“城下”,一作“城上”。(4)芦管:芦笛。一作“芦笛”。(5)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评析】

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背景;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了征人无限的乡思。回乐峰前,受降城下,万物萧索,唯有沙海似雪、明月如霜,将四野照得凄绝苍凉。诗中最精彩的地方,便是写那不知从何处传来的芦笛声,在清冷、寂寞的边地,悠悠扬扬、呜呜咽咽的笛声,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浓烈。

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为历代诗家所称道的七绝。前人论七绝,颇重第三句的作用,李益的这首七绝,亦在第三句上着力。“不知何处吹芦管”,没有正面刻画音乐的曲调特点,而是以芦笛的音响给人们带来的情绪,表现出音乐的感人力量。当人们听到声声芦笛在夜空回荡时,不由会激起心灵深处的波澜。“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是夸张之词,却贴切地表现了此时边关将士久戍思归的心境。

观骑射(1)

边头射雕将(2),走马出中军(3)。远见平原上,翻身向暮云。

【注释】

(1)骑射:骑马和射箭。(2)射雕:喻善射,谓神射手。《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为上郡太守时,匈奴人射伤中贵人。李广断定“是必射雕者也”。追之,射死其二,生擒其一,果为射雕者。(3)中军: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上、中、下)三军,中军为主将所在。在此句中,是指射雕将为军中主将。

【评析】

李益生活在唐代社会大转型的中唐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剧烈震荡的唐王朝,在内忧外患之下,走上了下坡路。藩镇割据的局面业已形成,国内不断发生叛乱事件,加上国防日渐空虚,吐蕃、回纥等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盛世”已一去不返。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李益走近边塞,参佐戎幕。他在诗中经常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由于长期的亲身体验,边塞生活的抒写成为李益诗歌中的典型题材,其边塞诗更受人们的赞誉。这首《观骑射》就是李益诗的典型代表。射雕将走马出中军,运筹帷幄间射出一箭,可见其能力、气派。此诗爱国主义的激情和追求功名的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格调高昂明快,与盛唐边塞诗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一脉相承。

塞下曲(其二)

伏波惟愿裹尸还(1),定远何须生入关(2)。莫遣只轮归海窟(3),仍留一箭射天山(4)

【注释】

(1)伏波: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事见《后汉书·马援传》。(2)定远:指东汉“定远侯”班超。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首领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句。事见《后汉书·班超传》。(3)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载:僖公三十三年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沙漠区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4)一箭射天山:《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右领军郎将薛仁贵以勇武知名。唐高宗时,领兵出击九姓突厥于天山,行前演武,以箭射穿五重铠甲获赏。当时九姓突厥有十余万兵马,派数人来唐军前挑战。薛仁贵连发三矢,射杀三人,余一人下马请降,承诺以后不敢为患。对他这次安抚漠北的胜利,军中歌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评析】

在这首《塞下曲》中,诗人连用四个典故,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突出了唐军将士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诗人开篇就借古抒情,托史言志。一、二句以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的故事说明:保家卫国是边塞将士责无旁贷的责任。在磅礴的气势、雄健的格调中,实现了历史与现实、古人与今人的对话,读来不禁令人豪气顿生。后二句表示灭敌的决心,“莫遣只轮归海窟”和“仍留一箭射天山”,是说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使敌人不敢再来侵犯。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从军北征(1)

天山雪后海风寒(2),横笛偏吹《行路难》(3)。碛里征人三十万(4),一时回首月中看(5)

【注释】

(1)从:跟从。从军北征:即跟着军队到北方去打仗。(2)海风:指从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吹来的风。(3)偏(piān):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篇名,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4)碛(qì):戈壁,沙漠。(5)月中:一作“月明”。回首:一作“回向”。

【评析】

李益对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涯有亲身体验,对战士们的甘苦更有深切体会。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点出了天山气候之严寒,战士们顶着寒风、踏着冰雪夜行军,其条件之艰苦不言而喻。偏偏在这个时候,横笛却吹起《行路难》的曲子。《行路难》是一首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偏吹”两字,不仅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单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奏,让士卒们本已沉重的心情更添了几分凄凉,使思念家乡的愁绪强烈地攫住了每个人的心灵。乐声对人有巨大的感染力,通过乐声窥见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鸣之感。笛声之哀怨、月光之清冷、霜雪之严寒,形象地映衬出戍卒的满腹愁情。“三十万”的数字不是实数,而是夸张之语。一支行军队伍如此庞大,当然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只有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少时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历任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仕终国子司业,故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其为“穷瞎张太祝”。与韩愈、白居易、孟郊、王建交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有《张司业集》,今存诗四百八十多首。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

凉州词(1)(其一)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2)。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3)

【注释】

(1)凉州:为唐代屏障长安的重镇,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吐蕃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以来连年兴兵,占据西北数十州。唐德宗苟安求和,竟承认被占州县为合法,给吐蕃骚扰内地大开方便之门。面对这种现状,作者深为不满,写了《凉州词》三首,这是第一首。(2)芦笋:又名露笋、石刁柏、龙须菜,春天发芽,似竹笋而小。(3)练:丝织品经煮白称“练”。白练:白色熟绢,这里泛指丝绸。安西:地名,唐在西域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其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贞元六年(790),为吐蕃所陷。

【评析】

唐代自安史乱后,陇右道(辖今陇山以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东部各州县先后陷于吐蕃。这首诗大约写于穆宗长庆(821—824)年间,作者五十多岁时,安西已陷落了三十多年,曾亲历这段史事的作者,不能不想到国运的衰微。首句“边城暮雨雁飞低”,把人的视线引向一群低飞的鸿雁,仰望边城上空,阴雨笼罩,一群大雁低低飞过。诗人以阴沉昏暗的雨景,暗示了边城百姓在胡兵侵扰下不得安宁的生活。次句“芦笋初生渐欲齐”,再把人的视线引向一片新出芽的芦苇,并从芦苇的长势,说明已是万物生长的春季。仲春时节,边城凄雨连绵,很容易引人联想那年年岁岁的四季悲凉了。第三句“无数铃声遥过碛”,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地走过沙漠,颈上的悬铃不断摇动,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无数铃声,意味着很多的骆驼商队。如今它们走向遥远的沙漠,究竟通向哪里去呢?诗人不由怀念起往日丝绸之路上和平繁荣的情景。这本应是运载丝绸的商队到安西的最好时候呀!言外之意是说,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应驮白练到安西”的“应”字,凝聚了无数辛酸而沉痛的感情。

凉州词(其三)

凤林关里水东流(1),白草黄榆六十秋(2)。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3)

【注释】

(1)凤林关: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安史之乱前,唐朝同吐蕃的交界处在凤林关以西,但随着边城四镇的失守,凤林关亦已沦陷,唐王朝与吐蕃东部的交界处早就远在凤林关之东了。(2)白草:指一种干熟后变成白色的草,喜生在山坡或路旁较干燥处,是地边、苗圃常见杂草。在我国,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北部)、云南(北部)、西藏等省区;国外如俄罗斯、日本、中亚西亚也有分布。黄榆:树木名。落叶乔木,树皮有裂罅,早春开花,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农具、车辆。白草黄榆:以边塞植物代指边塞。六十秋:六十年。从762年(唐代宗初年)四镇失陷,到诗人824年写这首诗时,已过了六十年,但仍未收复四镇。(3)无人解:一作“浑无人”。

【评析】

这首诗用白、黄两种简单而浓烈的色彩描绘西北边塞风光,宛如一幅风景画,却比风景画更为丰富,以写景述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诗的起句“凤林关里水东流”,暗示的是陇右诸州被吐蕃侵占这一史实,点明边城被吐蕃占领的时间之久,以及景象的荒凉萧瑟。句中的“水东流”三字,感叹时间的流逝,从而引出下句“白草黄榆六十秋”。在吐蕃的野蛮掠夺、横暴奴役下,凤林关内土地荒芜,白草丛生,黄榆遍地,一片萧条。这里诗人既用“白草黄榆”从空间广度来写凤林关的荒凉,又用具体数字“六十秋”从时间深度突出凤林关灾难的深重。国土失陷如此之久,边民灾难如此之深,为什么没有收复?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愤激的谴责:“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边将肩负着朝廷的重命,享受着国家的厚禄、担负着人民的重望,守卫边境、收复失地是他们的天职。然而六十年来,失地仍在吐蕃的铁蹄下。边将享受着国家优厚的待遇,却不去尽职守边,饱食终日,腐败无能,令人憎恨。

征妇怨(1)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殁辽水上(2)。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3)。妇人依倚子与夫(4),同居贫贱心亦舒(5)。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6)

【注释】

(1)《征妇怨》:为新题乐府,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征妇:指出征军人的妻子。(2)殁:覆没,被消灭。辽水:辽河,纵贯今辽宁西部。(3)招魂:古时候有招魂的迷信风俗,怕死者的魂灵迷不知返,要召唤其回来。招魂葬:民间为死于他乡的亲人举行的招魂仪式。由于无法收尸入殓,生怕亲人灵魂不知所归,于是高声呼唤亲人姓名,招引魂兮归来,并以死者衣冠葬入棺木,又叫“衣冠葬”。(4)依倚:依赖,依靠。(5)同居: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在一起。(6)昼烛:白天的蜡烛,意为黯淡无光,毫无生机。

【评析】

张籍的乐府诗语言通俗浅近而又蕴藉含蓄,常以口语入诗,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这首《征妇怨》就是其乐府诗的典型代表。全诗描写战争的残酷及其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用词简练,情思婉转。“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殁辽水上”,诗歌开门见山,点明征妇怨愤的来由。“全殁”二字,力过千钧,展现了战况惨烈,伤亡惨重。“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读来触目惊心,以哀哭呼号的普遍性,强化了悲剧气氛,为下文征妇之哀作好陪衬。“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诗人设想妇人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的舒心光景,如今平凡的生活竟成奢望,引出下文“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在家家痛哭之中,诗人择取一个特定家庭聚焦,这两句诗是说女主人公丈夫已战死,遗腹子尚未出世,自己虽然活着,就像白天点燃的蜡烛,看不到光明。结语以“昼烛”自喻,展现出主人公的惨淡心境。诗歌以小见大,以征妇的哀哭无告,严厉抨击了唐王朝不恤民情、战争频仍的社会现实。

杜牧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太)和二年(828),二十六岁中进士,历任弘文馆校书郎、睦州刺史等职,终官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在晚唐成就颇高,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河湟(1)

元载相公曾借箸(2),宪宗皇帝亦留神(3)。旋见衣冠就东市(4),忽遗弓剑不西巡(5)。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6)。唯有凉州歌舞曲(7),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释】

(1)河湟:河是指黄河,湟是指湟水,河湟是由湟水和黄河冲击而成的两个谷地的统称。河湟地区农业发达,是青海东北部最富庶的地区。唐时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2)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为宰相,曾任西州刺史。大历八年(773)曾上书代宗,对西北边防提出一些建议,并献上地图,但为田神功所阻,终未实行。事见新、旧《唐书》本传。借箸:为君王筹划国事。《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借箸”不仅用来代指“筹划”一词,而且含有将元载比作张良的意思,从而表明诗人对他的推重。(3)留神:指关注河湟地区局势。唐宪宗李纯在看地图时,曾感叹过河湟地区的失陷,常想收复失地,但未及西征,便去世了。事见《新唐书·吐蕃传下》。(4)东市:汉代长安城东部,原是处决犯人的地方,后代称刑场。典出《汉书·晁错传》:晁错在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对削藩定边提出不少建议,但景帝听信谗言,仓促下令杀了他。行刑时“错衣朝衣,斩东市”。这句诗是指大历十二年(777),元载因事下狱,代宗下诏令其自杀。这是用晁错的故事,意在说明元载的主张和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赞赏元载留心边事,有经营的策略。杜牧用晁错作比较,表现出对元载的推重和惋惜。(5)遗弓剑:古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剑。见《史记·封禅书》及《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诗中借指唐宪宗去世,并暗指宪宗喜好神仙、求长生之术。这里诗人对宪宗被宦官所杀采取了委婉的说法,流露出对他猝然逝世的叹惋。不西巡:是指唐宪宗没有来得及实现收复西北疆土的愿望。(6)“牧羊”两句:典出《汉书·苏武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以及“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借汉代苏武比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7)凉州:原本是唐王朝西北属地,州治在今甘肃武威。安史之乱中,吐蕃乘乱夺取。李唐王室出自陇西,偏好西北音乐,唐玄宗时凉州曾有《凉州新曲》献于朝廷。

【评析】

此诗旨在讥刺当时的统治者无心国事而只知享乐,表达自己对国家边防的忧虑,突出壮志难酬的遗憾。诗的前四句说:宰相元载对西北边事提出了很多计策,却不为唐代宗所用,反遭不测;唐宪宗也曾锐意收复河陇,却还没有等到西征就去世了。后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牧羊驱马”,处境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被征服,白发丹心,永为汉臣。至于统治者,诗人不用直接描写的手法,而是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原先从河湟传入京城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便将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这首诗的写法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典故影射时事。分别引用了元载、宪宗、张良、晁错、苏武等历史名人的故事,寄寓了很深的讽刺含义,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以旷达幽默的语气表达出来,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

陈羽

陈羽,生卒年不详,约唐宪宗时在世,江东人。工诗,与上人灵一交游,酬唱颇多。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与韩愈、王涯等共为龙虎榜。后仕历东宫卫佐。《全唐诗》存其诗1卷。生平见《唐才子传》、《唐诗纪事》。

从军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1),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2),红旗直上天山雪(3)

【注释】

(1)海:指天山附近的大湖。(2)横笛:笛子。

(3)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

【评析】

中唐诗人陈羽的这首《从军行》,颇具盛唐雄风,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画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边关将士行军图。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海畔”的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被狂风吹光,树梢也被狂风折断。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这些环境描写,映衬出了从军将士无所畏惧、昂扬坚强的精神风貌。后两句用“横笛”、“红旗”写人,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直上”二字是动态描写,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从这“直上”二字中溢出。诗人虽然没有明言,但读者自会想象得到—红旗之下碾冰而行的,正是一支斗志昂扬的边防军。有了这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军队,国家的安全自然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陈陶

陈陶(约803—879),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745陈陶小传作“岭南人”。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年间,隐居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10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1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陇西行(1)(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2),五千貂锦丧胡尘(3)。可怜无定河边骨(4),犹是深闺梦里人(5)

【注释】

(1)陇西:今甘肃、宁夏一带。《陇西行》:乐府旧曲《瑟调》十三之一,内容写边塞战争。陈陶的《陇西行》共四首,系借题拟古之作,反映了长期边塞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2)匈奴:泛指外族入侵者。(3)貂锦: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胡尘:胡地风沙,泛指胡地战场。(4)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源出内蒙古,东南流至陕西清涧入黄河,流经沙漠和黄土高原,因溃沙急流,河床无定,故名。(5)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评析】

此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百姓的痛苦和灾难,首二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出征将士奋勇战斗,最后只有“丧胡尘”。一扬一抑,起落反差极大,由赞叹转入痛惜,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后两句更让人痛彻心扉,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阵亡将士的尸骨深埋河边已多年,但由于长久无消息,将士的妻子仍在家中翘首盼望出征边塞的丈夫归来。但她哪里知道,这已经是永远不可能的事了。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诗情凄楚,令人潸然泪下,饱含对战乱的血泪控诉。

曹松

曹松(约828—约903),字梦徵,舒州(一说为今安徽桐城,一说今安徽潜山)人。唐代晚期诗人。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流落江湖。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七十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不久辞官南归。《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曹松诗集》3卷,已散佚,《全唐诗》收入其诗140首。生平见《新唐书·艺文志》、《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己亥岁(1)(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2),生民何计乐樵苏(3)。凭君莫话封侯事(4),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释】

(1)己亥:为唐僖宗乾符六年(879)的干支纪年。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往事而作,是年十二月,黄巢军攻占长安,僖宗奔西蜀。(2)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有此称。(3)樵苏:一作“樵渔”。樵:打柴。苏:割草。樵苏:打柴割草。(4)封侯:封侯拜爵,泛指功名显赫。这里“封侯”之事,是有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功绩”受到封赏。

【评析】

这首诗描写了安史之乱后再经黄巢起义对天下百姓的伤害,连大江以南也都成为战场,即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祸殃及江汉流域,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委婉曲折地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的现实。“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在流离失所、挣扎于死亡线上的普通百姓心目中,能平平安安的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心满意足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得。诗的前两句虽然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来的。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的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强烈对比,令人触目惊心。这两句语言朴素,而意旨极深,乃警世之言。

卢汝弼

卢汝弼(?—921),字子谐,一作子诰,中唐诗人卢纶孙,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后徙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景福中登进士第,历任祠部员外郎、知制诰。其诗清丽哀婉,辞多悲气,《全唐诗》仅存其诗8首。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新五代史》。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1)(其一)

春风昨夜到榆关(2),故国烟花想已残(3)。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4)

【注释】

(1)卢汝弼的《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共4首,本诗为第一首。(2)榆关:即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是长城的起点。(3)故国:故乡。烟花:泛指春景。(4)望夫山:传说中有多处,此为泛指。

【评析】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的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这类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而大多是男性人模拟女性的口气写的。卢汝弼的这首诗正是以女子的痛楚,言说天下黎民因战争而遭受的苦难。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1)(其四)

朔风吹雪透刀瘢(2),饮马长城窟更寒(3)。半夜火来知有敌(4),一时齐保贺兰山(5)

【注释】

(1)此为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诗的第四首。(2)朔风:指冬天的北风,也指寒风。瘢(bān):疮痕,疤瘌。透刀瘢:寒气从受伤的疤痕处直透入骨。(3)“饮马句”:典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形容边地之寒冷。(4)火:指烽火。(5)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在今宁夏、内蒙古交界处,是古代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交战的必争之地。

【评析】

这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北地严寒多风雪,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但都没有“朔风吹雪透刀瘢”,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负过伤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顶风冒雪,风雪从刀瘢处穿透,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苦。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分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致的形容。“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传来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描写将士们闻警后在极其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读来令人豪气顿生。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先世邠(今属陕西)人,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封楚国公、魏国公,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生平见《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风柔靡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其词豪健,气势恢宏。著作汇为《范文正公文集》,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渔家傲(1)

塞下秋来风景异(2)。衡阳雁去无留意(3)。四面边声连角起(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羌管悠悠霜满地(7)。人不寐(8)。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1)《渔家傲》:词牌名,不见于唐、五代人词,至北宋填此调者渐多。《词谱》卷14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2)塞下:边塞附近,此处泛指北方边境地区。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3)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继续向南飞。(4)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之声。角:军中的号角。(5)嶂(zhàng):形容高而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千嶂:指很多像壁嶂一样并列的山峰。长烟:荒漠上的直烟,因少风,烟直而高。(6)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7)羌管:羌笛。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霜满地:比喻夜深寒重。(8)寐(mèi):睡着。不寐:睡不着。

【评析】

边塞诗发展至宋代,虽已失去唐代边塞诗波澜壮阔的宏大气势,但并没有沉寂下去,而是随着新文体(词)的兴盛,边塞主题渗透到诗、词两种文体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阔大胸怀名垂青史的北宋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其表现边塞生活的《渔家傲》一词,就是宋代边塞诗词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北宋的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由于宋王朝的一味退让,侵略者得寸进尺,而一心为民的范仲淹一向反对赂敌求和的政策。宝元三年(1040),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镇守西北边疆。他抵御西夏侵略,节度有方,名重一时,西夏很畏惧他。范仲淹虽然率领将士取得了一时一地的胜利,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北宋朝廷的赂敌政策,因而也难以消除边患。这就是《渔家傲》一词读来沉郁、悲壮、凄凉的深层原因。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景寥落,归雁哀鸣,再加上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令人心寒。“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更是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词的下阕开篇“浊酒一杯家万里”,承接上阕的寥落秋景和塞外凄凉而来,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到了夜晚,“羌管悠悠霜满地”,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从写景转入写情。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怎么能睡得着呢!短短一首词中,作者把忧愤国事的壮烈情怀、边防将士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和对当权者赂敌政策的无可奈何,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感慨万千。

李纲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两宋之际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及第,历官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南宋建立后,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等官职。多次上疏,条陈抗金大计,均未采纳,抑郁而终,谥忠定。生平见《宋史》本传。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集》。

苏武令(1)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2),惆怅翠华音杳(3)。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4)。念白衣(5)、金殿除恩(6),归黄阁(7)、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8),伤时多故(9),未作救民方召(10)。调鼎为霖(11),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12)。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13)

【注释】

(1)《苏武令》:词牌名,又名《过秦楼》、《苏武慢》。南宋高宗初立,迫于军民高涨的抗金情绪,起用著名的主战派大臣李纲为相,似乎要有所作为。但宋高宗内心畏敌,只图苟安,并无抗金决心。不久,李纲就因投降派的排挤而罢相。这首词即为李纲罢相后创作。(2)渔阳:秦时置渔阳县。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北京密云西南。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在今天津蓟县。(3)翠华: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为皇帝仪仗,此代指皇帝。(4)双龙:谓被金人掳走的宋徽宗、宋钦宗二帝。消耗:音信,消息。(5)白衣:布衣。北宋徽宗朝,作者始任殿中侍御史。(6)除恩:指授官。(7)黄阁:汉代丞相署,后也称三公官署。此处指作者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入相。(8)丹衷:丹心,忠心。(9)多故:多事,多难。指皇帝听信谗言,使李纲多次罢官、遭贬。(10)方召:方叔、召虎,两人为辅佐周宣王中兴的大臣。后以方、召并称,代指国家重臣。(11)调鼎为霖:喻宰相之职,在于治国安民、大济苍生。商王武丁用傅说为相,欲其治理国家,如调鼎中之味,使之谐和。又说“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尚书·说命》)。(12)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此处代指金国。(13)天表:帝王的仪容,此处指宋徽宗、宋钦宗二帝。

【评析】

在金兵入侵、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历史条件下,宋代出现了很多风格豪放的爱国词人,力主抗战的重臣李纲就是其一。这首《苏武令》,上片写对徽、钦二帝的怀念和报国无成的忧愁。“塞上风高,渔阳秋早”,秋天的到来,使得作者对囚居北国的徽宗、钦宗倍加担心。可不论“驿使”,还是“征鸿”,都没有带来任何关于二帝的消息。北宋被金人灭亡这一惨痛的历史事件是刻骨铭心的,所以宋高宗起用主战的李纲为相,但由于高宗外受金兵强大压力,内受投降派的怂恿,无力振作,决心求和,终致李纲被罢官。李纲想到自己深沐皇恩,“未成图报”,报国无门之憾引他不由一腔悲愤。下片由上片的“未成图报”过渡,继续抒发自己救国救民、抗敌雪耻的宏伟志愿。诗人深有感慨地说:“谁信我,致主丹衷。”朝政多变,和战不定,忠奸不辨,使他感伤。然而,诗人依旧充满了对国事的热情。他认为个人的进退无足轻重,但凡自己能领兵出征,一定要横扫燕然,迎归二帝。李纲的爱国激情,百世之后读之,仍令人激荡不已。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生平见《宋史·陆游传》。其一生笔耕不辍,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数十种文集存世,今存诗九千多首,是我国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

书愤(1)(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2),中原北望气如山(3)。楼船夜雪瓜洲渡(4),铁马秋风大散关(5)。塞上长城空自许(6),镜中衰鬓已先斑(7)。《出师》一表真名世(8),千载谁堪伯仲间(9)

【注释】

(1)书:写。书愤:抒发义愤。此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在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六十一岁。(2)早岁:早年,年轻时。世事:人世间的事情,此处指恢复中原之事。(3)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区。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犹如山一样高。(4)楼船:高大的战船。瓜洲渡:位于今江苏扬州古运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为江防要地。(5)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为宋金交界处,是军事重地。这两句诗是追述二十五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洲渡南下攻建康(今江苏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6)塞上长城:边疆上的万里长城。南朝宋时大将檀道济能够抵抗北朝魏的侵略,他把自己比作一座万里长城。自许:自比,自我勉励。空自许:白白地自我勉励。这里作者用作自比,也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7)鬓:额边头发。衰鬓:苍老的鬓发。斑:花白。(8)《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227)三月出兵伐魏前所作的《出师表》。名世:名传后世。(9)堪:能够。伯仲:兄弟长幼次序,“伯”排行老大,“仲”为老二。伯仲间: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

【评析】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早岁那知世事艰”,诗的开头写的是年青时的认识和志向。“哪知世事艰”,即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事实上,要恢复中原,就会受到投降派的阻挠、破坏。因此,一个“艰”字既包含着对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愤,也包含着报国无门的无奈。尽管如此,诗人渴望恢复中原的豪气却像山一样不可撼动。“中原北望气如山”,便是诗人年轻时的写照。“楼船”与“铁马”二句,描述过去的辉煌胜利,恰与眼前的“世事艰”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南朝宋时的名将檀道济自比为万里长城,诗人要效法他的精神,成为抗敌英雄。然而,壮志未酬,已生华发。尾联用典明志,诗人追慕诸葛亮北伐的业绩,渴望施展抱负。此诗虽然没有用一个“愤”字,但胸中那郁积之“愤”却彰显于字里行间,其爱国之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张孝祥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七世孙。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状元。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当时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谋反,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生平见《宋史》本传。有《于湖居士文集》40卷、《于湖词》1卷传世。《全宋词》辑录其词223首,词风豪放爽朗,与苏轼相近。

六州歌头(1)

长淮望断(2),关塞莽然平(3)。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4)。黯销凝(5),追想当年事(6),殆天数(7),非人力;洙泗上(8),弦歌地(9),亦膻腥(10)。隔水毡乡(11),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12)。看名王宵猎(13),骑火一川明(14)。笳鼓悲呜,遣人惊(15)。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16),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17),渺神京(18)。干羽方怀远(19),静烽燧(20),且休兵。冠盖使(21),纷驰骛(22),若为情(23)。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24)。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注释】

(1)《六州歌头》: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三字,前后片各八平韵。此词据宛敏灏《张孝祥年谱》考证,作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初春。隆兴元年(1163),张浚领导的南宋北伐军在符离(今安徽宿州北)溃败,主和派得势,尽撤淮河前线边防,向金国遣使乞和。张浚召集抗金义士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拟上书宋孝宗,反对议和。当时张孝祥任建康留守,既痛边备空虚,敌势猖獗,尤恨朝廷投降、媚敌求和,在一次宴会上,即席挥毫,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2)长淮:即淮河。宋金“绍兴和议”后,双方以淮水中流为界。(3)莽然:草木繁盛的样子。(4)边声:指边境上羌管、胡笳、画角等声音。(5)销凝:销魂凝神。黯销凝:黯然神伤。(6)当年事:指靖康之难,北宋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攻破京城东京(今河南开封),除烧杀抢掠外,更俘掳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7)殆天数:或许是天意。(8)洙泗:洙水、泗水,流经孔子讲学的山东曲阜,此代指礼仪之邦。(9)弦歌:依琴瑟而咏歌,代指礼乐教化。《史记·孔子世家》谓《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10)膻腥:牛羊的膻臊气味,此处代指金人蹂躏中原。(11)毡乡:北方游牧民族住毡制帐篷,故以此代指其居住地。(12)区(ōu)脱:匈奴语,指汉时在与匈奴连界的边塞所立的土堡哨所。《史记·匈奴列传》:“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13)名王:匈奴诸王中名位尊贵者。《汉书·宣帝纪》:“匈奴单于遣名王奉献。”颜师古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此处指金兵的将领。宵猎:夜间打猎,此处指军事行动。(14)骑火:骑兵所持的火把。(15)遣:使,令。(16)埃蠹(dù):尘封,虫蛀,指箭、剑弃置无以为用。(17)岁将零:岁月流逝将尽,有时不我待之意。(18)渺:邈远的样子。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9)干羽:盾和雉尾,为舞者的道具,化用《尚书·大禹谟》“舞干羽于两阶”故事。据说舜大修礼乐,曾使远方的有苗族前来归顺。词人借以辛辣地讽刺朝廷放弃失地,安于现状。此句的大意是说:用礼乐怀柔远方,使之归顺。主旨乃讽刺朝廷屈辱求和,不事抗战。(20)烽燧:报警的烽火,黑夜举火曰烽,白日燃烟曰燧。(21)冠:冠服。盖:车盖。冠盖使:指朝廷派出的求和的使者。(22)纷驰骛:四处奔驰。(23)若为情:岂不难为情。(24)翠葆霓旌:皇帝的车驾仪仗,此指南宋的北伐军。

【评析】

张孝祥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宋朝廷国运衰微之时。此词描写了沦陷区的荒凉景象和敌人的骄横残暴,抒发了反对议和、忠君爱国的激昂情绪。上阕以举目长淮的悲怆心情起笔,描写了一幅故土家园沦陷后的凄楚景象:山河易帜,物是人非,触目惊心。“长淮”二字,指出当时的国境线,含无限感慨—国境收缩至此,只剩下半壁江山,更增战后的荒凉。“黯销凝”一语,揭示出词人黯然神伤,追想当年靖康之变,二帝被掳,朝廷南渡。洙、泗二水经流的山东,是孔子当年设教讲学的地方,如今也为金人所占。昔日耕稼之地,此时已变为游牧之乡,帐幕遍野,日夕吆喝着成群的牛羊回栏,凄厉的笳鼓可闻,几千年文化之邦沦为犬羊窟穴,更令人惊心动魄。下阕词情更加悲壮激烈,写中原父老渴望光复,可朝廷苟且偷安,边境上冠盖往来,使节纷驰,一片妥协求和的气氛,使作者为之痛心疾首。全词声情激壮,句句锥心泣血,节奏铿锵,为南宋初期爱国词作中的名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历城区)人,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生平见《宋史·辛弃疾传》。现存词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1)

醉里挑灯看剑(2),梦回吹角连营(3)。八百里分麾下炙(4),五十弦翻塞外声(5),沙场秋点兵(6)。马作的卢飞快(7),弓如霹雳弦惊(8)。了却君王天下事(9),赢得生前身后名(10)。可怜白发生。

【注释】

(1)《破阵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后用为词牌。陈同甫:名亮,字同甫,南宋词人。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2)挑灯:把灯芯挑亮。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3)梦回:梦里遇见,词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都是作者旧梦重温。角:军中乐器,其声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4)八百里:牛名,可日行八百里。《世说新语·汰侈》载,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驳指牛毛色黑白相间)。麾(huī):军中大旗。麾下:部下。炙:烤肉。分麾下炙: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5)五十弦:指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悲壮粗犷的战歌。(6)沙场:战场。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秋天。点兵:检阅军队。(7)作:像……一样。的卢:一种烈性快马。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即名“的卢”,其奔跑的速度飞快,曾背负刘备跳过阔数丈的檀溪,摆脱了后面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8)霹雳:又急又响的雷。此处比喻弓弦响声之大。(9)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君王天下事:指抗金复国大业。(10)赢得:博得。生前:活着的时候。身后:死后。

【评析】

这首词约作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布衣陈亮与辛弃疾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这一年冬天,辛、陈二人同游鹅湖,议论抗金之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两人分手之后相互赠和,言志抒怀。

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传统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整首词按照“现实的醉态—梦境中的英雄业绩—现实中的痛苦”谋篇布局,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展现了词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南渡近三十年,词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能重新指挥千万雄师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但是,客观情况却是词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从想象着笔,描绘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读后令人扼腕叹息。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诗人、诗论家。其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为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刘克庄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在南宋后期号称一代文宗。生前曾自编文集,嘱林希逸为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其季子山甫汇为《后村先生大全集》200卷。《四部丛刊》收《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系影印抄本。

国殇行(1)

官军半夜血战来,平明军中收遗骸(2)。埋时先剥身上甲,标成丛冢高崔嵬(3)。姓名虚挂阵亡籍,家寒无俸孤无泽(4)。呜呼诸将官日穹(5),岂知万鬼号阴风(6)

【注释】

(1)殇:原指未成年而死,后泛指死难的人。国殇:指为国牺牲。典出屈原《九歌·国殇》这首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歌颂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有:“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2)平明:天刚亮时。骸:骨头,多指尸骨。遗骸:指留在战场上的尸体。(3)丛冢:许多死者葬在一起的大坟。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崔嵬:有石的土山,引申为高大、高耸的样子。(4)寒:贫穷,穷困。俸:军饷。泽:抚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战士们虽然为保卫国家,忠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阵亡士兵的册子上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贫寒的家庭和留下的孤儿,却没有得到任何报酬和抚恤。(5)穹:隆起,天空,这里指诸将官位越来越高。(6)阴风:阴冷之风,或隐含杀伐之气的风。这句诗的意思是:哪知道死去的战士还在阴风中悲痛地呼号着呢。

【评析】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国势的强弱自然会渗入文学作品之中,唐代边塞诗和宋朝边塞诗就是很好的例子。唐代边塞诗产生在盛唐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强盛,百姓殷实,遇边境祸乱,唐王朝多能克敌制胜保住疆土。所以唐代边塞诗格调昂扬奋进,读来给人以鼓舞的力量。宋朝则不同。两宋时期,与宋对峙并存的先后有辽、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宋朝统治者对异族入侵不像唐朝那样予以坚决反击,而是一贯采取赂敌求和的政策,这更削弱了宋朝国力。偶有主战派,在一片求和声中,也是孤掌难鸣,甚至惨遭不幸。所以读宋朝的边塞诗,我们感受最强烈的就是诗人们报国无门的无奈。《国殇行》写于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之时,社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边疆的战士浴血沙场,“半夜血战来”,天亮时,就有无数战士惨死—“平明军中收遗骸”。但他们的家人却得不到抚恤。目睹此情此景,爱国忧民的诗人万分痛心。他为战死疆场的战士们鸣不平:“呜呼诸将官日穹,岂知万鬼号阴风。”痛斥了那种中饱私囊,不顾为国捐躯战士家庭生活艰辛的卑劣行径,表达了作者的一腔愤慨。

于谦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英宗亲自率部与瓦剌人战于土木堡,偏听全无军事常识的太监,结果被瓦剌俘虏,成为瓦剌对明廷进行政治要挟的筹码。于谦临危受命,请示太后立景王为景帝,因任兵部尚书,反对南迁,调集军队,进行抵御,终于击退了瓦剌入侵,保卫了北京。天顺元年(1452),英宗复辟,于谦被诬谋逆,遇害。后来,由于朝野上下不断为他鸣冤,终于得到昭雪。孝宗弘治初(1488),赠太傅,谥“忠愍”。神宗万历中,改谥“忠肃”。生平见《明史·于谦传》。有《于忠肃集》传世。其诗独树一帜,内容多反映现实,且明白如话,不事雕琢,其七言更具特色。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入塞(1)

将军归来气如虎,十万貔貅争鼓舞(2)。凯歌驰入玉门关(3),邑屋参差认乡土(4)。兄弟亲戚远相迎,拥道拦街不得行。喜报成悲还堕泪,共言此会是更生。将军令严不得住,羽书催入京城去(5)。朝廷受赏却还家,父子夫妻保相聚。人生从军可奈何,岁岁防边辛苦多。不须更奏胡笳曲,请君听我《入塞歌》。

【注释】

(1)《入塞》:古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主要表现将士从边塞返回家乡的内容(2)貔(pí)貅(xiū):传说中凶猛的吉祥之兽,能吞万物而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有赶走邪气、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作为军队的称呼。(3)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按,玉门关外当时也受瓦刺侵扰,但不是作者指挥作战的地区,这里是借用。(4)邑屋:乡间的房舍、村舍。(5)羽书:即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评析】

明代的边防诗可以看作是盛唐边塞诗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这首《入塞》写于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于谦五十三岁时的“土木堡之变”后,是作者在和瓦刺军作战得胜回朝后所写。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外族侵略,主张坚决抵抗。于谦不以诗名世,所作多以勤政戍边生活为内容,诗风刚健质朴,《出塞》、《入塞》、《阅武》等诗,都极写出征将士的豪迈雄武、壮怀激烈。读于谦的诗,可想见他为百姓孜孜不倦地操劳,为国家抵御外敌,让人顿生敬意,这正是于谦诗歌的诗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之所在。这首《入塞》开篇“将军归来气如虎,十万貔貅争鼓舞”,即浓墨重彩地描述了战争胜利后得胜归来的场面,只有满腔热血、心系国家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气势宏大、洋溢着无比自信的诗歌。而于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国家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主持军务,击退瓦剌军。“朝廷受赏却还家,父子夫妻保相聚”一句,更见出战斗英雄们报国为民的真心,他们不为名利,只为百姓能够和平安乐地生活而战。这也正是于谦心灵的写照。于谦刚柔相济的人格,体现在诗歌上,“人生从军可奈何,岁岁防边辛苦多”一句,让人感受到一个既严正刚直,又多愁善感的于谦,使得这位民族英雄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登州(今山东蓬莱)人,生于山东微山,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多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地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他还写下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两部兵书,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录于《四库全书》。万历十年(1582)九月,戚继光把历年所写诗文合编成5卷,即《横槊稿》3卷、《愚愚稿》2卷,合称《止止堂集》,以诗为主,其诗苍劲豪壮,慷慨激昂。戚继光还长于书法,有不少书法作品流传于世。

船厂阻雨(1)

春雨下危墙(2),烟波正渺茫。好山当幕府(3),壮士挽天潢(4)。鸟立林边石,人归海上航。驱驰还我辈,不惜鬓毛苍。

【注释】

(1)戚继光自嘉靖三十四年(1555),先后于浙江、福建、广东率兵抗击倭寇十余年,“飚发电举,屡摧大寇”(《明史·戚继光传》),为国防及沿海广大百姓生命安全的保障及明朝社稷的完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首《船厂阻雨》,即是其在东南沿海抗倭时所作。(2)危墙:即将倾塌的墙。(3)幕府: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4)天潢(huáng):星名,亦称“天横”,属毕宿,共五星。

【评析】

明代的海防诗在中国边塞诗史上另辟一径,同样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同样写战斗,却更多地带有海风的气息,扩展了边塞诗的新领域。明代的国力虽然没有唐代那样强大,却也不像宋代那样孱弱。明代也有外来的威胁,在北方主要来自游牧民族如蒙古鞑靼部、瓦剌部,在东南沿海主要来自倭寇,当时称为“南倭北虏”。戚继光经历了几十年尤其是东南沿海十多年波澜壮阔的戎马生涯,其诗文大多为抗倭保国的光辉写照。在文人看来,愁煞人心的春雨绵绵、烟波渺茫,戚继光却从中读出了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力量。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限制他,反而更添他的豪情,“好山当幕府,壮士挽天潢”,就是他宽阔胸怀的真实表达。而“驱驰还我辈,不惜鬓毛苍”一句,更将他鞠躬尽瘁为国为民之心表露无遗。

纪昀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河间府(今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撰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谥“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著作《阅微草堂笔记》。

乌鲁木齐杂诗(1)(其一)

秋禾春麦陇相连(2),绿到晶河路几千(3)。三十四屯如绣错(4),何劳转粟上青天。

【注释】

(1)纪晓岚因“瞻顾亲情”泄密获罪而被谪戍新疆,经历时近半年的艰苦跋涉,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二月到达乌鲁木齐。在新疆生活两年多,纪晓岚写了很多诗。后来,在东归途中,他整理出《乌鲁木齐杂诗》160首,并详加注解。这160首《乌鲁木齐杂诗》,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的新疆很有价值。(2)秋禾:秋熟的谷物。典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春麦:春季播种的麦子。唐司空图《书怀》诗:“几处马嘶春麦长,一川人喜雪峰晴。”(3)晶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支脉婆罗科努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今精河县。(4)绣错:色彩错杂如绣。

【评析】

纪晓岚一生留下千余首诗篇,而《乌鲁木齐杂诗》与他的其他诗作不同。关于《乌鲁木齐杂诗》的写作目的,纪晓岚在自序中说得很清楚,不仅追述风土,兼叙旧游,而且要以诗来显示清朝“一统之极盛”,以诗向后人展示一幅清朝前期乌鲁木齐地区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的历史画卷。从《乌鲁木齐杂诗》中,不仅未见纪晓岚因充军发配遭遇而显得沮丧、抑郁、愁苦,反而有盎然洒脱之趣,使他的创作视野转向了讴歌祖国辽阔壮丽的边疆自然风光及当地下层社会风情。这首诗即描画了西域军屯农耕的图景:从乌鲁木齐到晶河屯营相连,田陇成片葱郁,好似织锦错落一样,各种各样的农作物都在茁壮成长。当时交通条件差,从内地往乌鲁木齐运粮,就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军队屯田带来了边疆丰收,因此免去了从内地转运粮食之劳苦。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进士,时年二十二岁。后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循迁至一等,武官正三品。曾扈随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1685)患寒疾去世,年仅三十一岁,葬于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擅写词,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被王国维称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

于中好(1)

雁帖寒云次第飞(2)。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人杳杳(3),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4)

【注释】

(1)《于中好》:词牌名,即《鹧鸪天》。(2)帖:即“贴”。本句的意思是:大雁贴着寒云向南飞去。在诗词里,大雁一出现,通常有两种表达:一是回家,二是通信。此处指代回家。(3)杳杳:无影无声。 (4)扫黛:画眉,用黛描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轮曾照着我们在窗前相依画眉的明月,如今却照着我们的离别。

【评析】

这首《于中好》,是纳兰性德在扈从出行时所作。是时他离家千里之外,思念家中妻子,故填下多首思归之作。词的上片是写征人,适逢边塞秋已深,词人目光所及是寒云雁字、瘦马关山、西风乌啼,心中所念的是闺中妻子。“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马是瘦马,路是关山道,季节是萧瑟的秋天,作者通过一系列萧索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换到了被思念者的视角,写妻子在家也与自己一样,陷入相思。纳兰还用月亮把征人和思妇从遥远的两地牵连起来,便是“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今宵的月亮既照在思妇的窗前,也照在征人的路上,两处望月,一般相思。纳兰的边塞词大多以情特别是闺情为核心,边塞风物情调也因此而柔化,并进而退缩成作者情感表现的一个大背景。在边塞上,诗人似乎像游魂,在急切地寻找着寄托。这使得他的边塞词能够卓尔不群,在很好地保留词体个性的同时,带有独特的边地色彩。

文廷式

文廷式(1856—1904),近代词人、学者、维新派人物,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号云阁(亦作芸阁),别号纯常子、罗霄山人,江西萍乡人。光绪十六年(1890)榜眼,授翰林院编修,累升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曾任珍妃、瑾妃老师,是帝党的重要人物。1898年戊戌政变后出走日本。光绪二十六年(1900)回国,即参与唐才常起事活动。不久,唐才常遇难,文廷式蛰居上海。光绪三十年(1904),因病归里而卒。文廷式文才富盛,才思敏捷,文章几乎无体不工,各体皆有佳制。一生著有《文道希先生遗诗》、《云起轩文录》、《纯常子枝语》、《闻尘偶记》、《春秋学术考》等五十余种著作。文廷式的词作,有门人徐乃昌刊本《云起轩词钞》等,存一百五十余首,大部分是其中年以后的作品。他的词既有婉约之美,又有俊迈之气。与王鹏运、郑文焯、况周颐三人,并列“清季四大词人”。

永遇乐(1)·秋草

落日幽州(2),凭高望处,秋思何限。候雁哀鸣,惊麏昼窜(3),一片飞蓬卷。西风万里,逾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4)。但苍然、平原目极,玉关消息初断。千秋只有(5),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风霜顿改,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惊心是、南山射虎(6),岁华易晚(7)

【注释】

(1)《永遇乐》:词牌名,始创于北宋词人柳永,分上下两阕,共一百零四字。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刘辰翁等,均用此词牌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名篇。(2)幽州: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隋唐时为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治所以蓟县(今属天津)为中心。(3)麏(jūn):古同“麇”,獐子。惊麏:受惊的獐子。(4)斡(wò)难(nàn)河:也称鄂伦河、鄂诺河或敖嫩河,为黑龙江上游之一,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小肯特山东麓,是蒙古部族的发祥地。1206年,成吉思汗称汗于此。(5)只:正,恰。(6)南山射虎:指汉代名将李广射虎的故事。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7)岁华:时光,年华。

【评析】

在晚清历史上,文廷式是一个极具传奇的人物,是在晚清政局的风口浪尖上搏击的勇士,其词学主张与其政治倾向一致,以“写其胸臆”为填词指导思想,彰显出近代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及人格内涵。在这首《永遇乐》中,作者的写景言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字里行间里寄托了其报国救世之志,激荡着爱国豪情。文廷式学问富博,在词中驱遣典实,出入经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深刻的历史内涵。此词借写离情,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深愁惨痛和对丧权辱国现实的不满。从词的收束之语“岁华易晚”可以看出,文廷式的骨子里依然秉承着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理想,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但光绪终究不是秦皇汉武,一个慈禧手中的傀儡,注定了文廷式们救国的道路只不过是书生的空想。所以,文廷式的词,在他的时代,只是悲叹而已。

徐锡麟

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浙江绍兴人。1904年至上海访问蔡元培,加入光复会,以后成为该会的领导人之一。1906年,他出钱捐得道员,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1907年,他和秋瑾约定7月8日在安庆、绍兴两地同时起义,后因风声日紧,恐怕事情泄露,提前于7月6日在安庆枪杀巡抚恩铭,率众起义,不幸失败被捕,壮烈牺牲。

出塞(1)

军歌应唱大刀环(2),誓灭胡奴出玉关(3)。只解沙场为国死(4),何须马革裹尸还(5)

【注释】

(1)《出塞》:是近代革命家、诗人徐锡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据记载,徐锡麟1905年“曾出山海关至奉天、吉林,再经西北诸省边疆而归”。这首诗即为其1906年春壮游时所作。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风格,具有豪迈雄浑的特色。(2)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3)胡奴:指清朝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朝是在山海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4)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5)马革裹尸: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牺牲于战场。典出《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在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评析】

徐锡麟诗作不多,这首《出塞》通过拟写出征者的豪壮心情,表达了作者坚强的战斗决心和为革命捐躯、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风格,具有豪迈雄浑的特色。开头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出关外。这里用一个“环”字,期望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革命事业捐躯,死得其所,又“何须马革裹尸还”呢?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这首《出塞》因为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而成为近代边塞诗的名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