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

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共25字)

【译言】生养万物的神灵即道是永恒久长的,这就是深远莫测的母体。深远莫测的母体之门,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如此存在,这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重心】道为母本。

【臧否】不持立场。

【困扰】万物终极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智语】道有色而无痕,道无痕而有踪。

【视野】

这一章,老子谈的是通道、门径与源泉。

老子既谈天地根本、万物规则,又谈通道、源泉和正统。

在《老子》第一章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说的是通道、来源与源泉。

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语用点和线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幅图景:线性的通道进入母体之门这个节点,进入深远莫测的母体,经过无穷无尽和连绵不绝,终可达致那天地根本、永恒长久,即正统和不朽。

哦,我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哦,也似乎更不可能自圆其说。

但我又认为自己说得处处在理,很有道理,仿佛讲出了万物和事物的根本。

在老子的掌控下,我好像着了魔一般,经常不知所云、胡言乱语一番。

这又是老子的厉害:洗脑、净身术。

被他掌控了,就没有办法了。

可这倒是我自愿的,怪不得人家老子呢。

读《老子》等古籍,感悟甚至比理解更重要。感悟到了,说不出来,那有可能是“常道”;感悟不到,又要勉强说出来,那是“非常道”;感悟到了,又要尽力说出来,那是世界上最大的难事。

你看,我真是一个地道的东方人,看问题、看事物,不由自主就谈起感觉、感悟了,很难一出口就改成理性加逻辑。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尼斯贝特做了一个试验,他向参与试验的人提供了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的左边是一只鸡,中间是一头牛,右边是一片草地,问题是图中哪两种事物最相搭?

我把答案捂住,凭感觉认定牛和草地最相搭。

看了结果我才知道,东方人多认为牛和草地最相搭,而西方人多认为鸡和牛最相搭。

我很吃惊!感觉奇怪!用中国人的眼光看,牛吃草,草地上有牛,这是最日常的景象,而鸡和牛则是风鸡牛不相及啊!

尼斯贝特总结说,这就是东西方思维的差异,东方人关注的是因果关系,牛吃草,草地上生长着牛羊;而西方人关注的是事物的属性,鸡和牛都是动物,这是它们最大的共同点。

我现在说读中国典籍时,有时候感悟比理解更重要,这还不是道地的东方人、中国人的思维定势?

怪就怪老子。老子比我们辈分长、智商高,假若我们得了成功,那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假若我们得了失败,那就推到老子、孔子、墨子、管子、庄子等先辈们头上好了。

但也确须如此(有时候感悟比理解更重要),才能更好地读懂中国的古典。

当然,以感悟、感情、感性看事物、看问题,和用理性、逻辑看事物、看问题,谈不到孰优孰劣,关键要看用得在不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环境、正确的节点。

但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够把握正确的时间、地点、环境和节点?

所以,人类办事不周全这是常态;人类办事周到而全面,那既不可能,也不合“道”理。

【听雨花园笔记】

哦,花盆里和移栽在地里的那几株小麦竟在陆续黄熟。最黄的那一株也许是杆高易摧的原因,从生节处折倒了,倒在靠近地面的一棵长势青翠的莴笋上,莴笋则用它肥厚实在的叶丛捧着它,我赶紧跑过去,扶起折倒的麦秆,让它直起腰身,能够接受更多的阳光和微风。金银花仍在开放,香气四溢,提神醒脑,让人愉悦而又兴奋,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意义。留而未弃的唯一的一盆夜来香,冬天放在楼上客厅里,仲春搬它出去时,发现它竟然前所未有地枯“死”了。园长说没关系,地上部分死了,地下还会长出新苗来,用塑料布蒙上花盆口,留一些小洞,如此可以提高地温,使地下的萌芽早日破土而出。果然,它现在已经从塑料洞里长出一根长的和几根小的新苗了,且深绿,且幽然,生机勃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