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遗泽至今崇

文翁遗泽至今崇

在四川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发展均居于全国前列的繁盛时期首推西汉。那时四川所以能够繁荣昌盛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若从倡导者与组织者的角度看,有两位杰出的人物是永远令人缅怀的,这就是战国末期的蜀郡太守、政治家李冰,与汉景帝至汉武帝时期的蜀郡太守、教育家文翁,李冰与文翁都不是四川人,但他们对四川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文翁的生平,由于资料有限,今天已不太清楚,只知他姓文,名觉,字仲翁,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人,年少好学,对《春秋》钻研尤深。汉景帝末年,任蜀郡守。他为人仁爱,重视教育。当他在蜀郡了解了全面情况之后,深感蜀地偏僻,文化不昌,加之秦代禁止私人办学的后遗症,故而“学校陵夷,俗好文刻”,若要使蜀郡有大的发展,必须从文化教育这一根本大事抓起。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他从郡县小吏中选拔了“开敏有材者”即为人聪敏、有培养前途者如张叔等十八人,先亲自教导,然后送到首都长安向博士求学,有的学习五经,有的学习律令。临上路时文翁还让他们带上一批蜀郡的名特产品如铁刀、麻布等,到京师去送给博士,作为培训的费用。几年之后,张叔等顺利完成学业,回到蜀郡,文翁即任命他们担任郡中的高级官职或郡学教授,成为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政界骨干与高级知识分子。

其次,文翁拨出经费,“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这一所郡立学校是用石料修建的,故称为“石室”,后又称“文学精舍”。入学者都免除各种徭役,使之专心学习。为了让学生接触实际,锻炼治理政务的真正能力,文翁经常组织学生到郡县办公处参观实习。文翁出外巡视郡县,还选择一部分学生做随从,“传教令”,担负某些政务工作。这样做,既在实践中使学生增长才干,又让各地百姓看到认真读书就可以为官的好处,“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这样一来,蜀中习俗逐渐得到改变,重视培养子弟读书,一时成为风气。这个经验受到汉武帝的高度赞扬,“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就这样,我国最早由地方政府开办的学校从文翁石室开始,并逐步推广到全国。所以说,文翁不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在当时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

文翁采取的以上两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很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明显的结果:一是郡县政府不断得以补充既有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官吏,文翁培养的学生中,“官有至郡守刺史者”;二是有大批人到长安求学,“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齐鲁是汉初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焉”。汉武帝以后,蜀中杰出的人才不断涌现,与此有极大的关系。东汉写成的《汉书》称“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并非夸饰之论,是有事实根据的。

还应当指出的是,文翁在蜀中并不是只抓教育的。为了使百姓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并在此基础上使政府有一定的行政经费,他还努力从农耕与水利方面进行开发。例如,他在都江堰已有的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又组织指挥广大民工“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就是指开凿今天的蒲阳河,分岷江水东北流,再与青白江会合,可以灌溉汉代的繁县(即今天的都江堰、彭州、新都区新繁)的大片农田,造成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兴旺景象。

由于文翁对蜀地经济、文化建设的杰出贡献,当他在蜀地辛勤一生并在蜀地病逝之后,长期受到人们的怀念与赞颂。《汉书》将文翁列于整个西汉的“循吏”的首位,认为他“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蜀地百姓更是“为立祠堂,岁时祭礼不绝”。特别是文翁兴办的石室,则自汉至今近两千年来,一直是成都的学府所在,不断地培养蜀地青年,从未中断。这种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两千年的情况,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在石室旧址,汉代为蜀郡郡学,唐宋为成都府学,元代改为书院,清末改为学校,至今仍是全省重点中学,且仍名石室中学。在石室之侧,历代还有文翁祠、文翁坊、经史阁等建筑。五代时曾刻十经于石,立于此地,是为全国闻名的“孟蜀石经”,至今还有少量残石遗存。

为了称颂这位为蜀地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贤,历代的骚人墨客写过不少赞誉之作,如唐代的裴铏有“文翁石室有仪型,庠序千秋布德馨”之句;宋代苏轼有“苍苔高朕(指东汉时于战火后重建石室的蜀郡守高朕)室,古柏文翁庭”之句;老一辈革命家李一氓同志还亲笔写了“锦江春色来天地,石室文风烁古今”的对联。我们这篇小文的标题“文翁遗泽至今崇”,也是用的清代四川名诗人彭端淑的七律《再掌教锦江书院作》的首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