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网络文学研究20年
河南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郭海荣
网络文学自从1998年开始至今 ,已经发展了整整二十个年头,并从星火长成燎原之势,与之对应的是,在网络文学萌芽期,就有敏锐的学者发现这一新生文学变量,并加以追踪。网络文学研究以网络文学的发展变化为基础,到目前为止,网络文学大约历经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而网络文学研究也随之出现四个阶段的变化。
一、网络文学研究的发端期(1997—1999年)
网络文学的发展比较公认为以1998年为发端,网络文学研究也几乎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国内网络文学发展与海外相比稍慢了半拍,有些敏锐的学者早就意识到网络这一新生传播途径必将给文学艺术带来的巨大变革,所以早在1997年,厦门大学的黄鸣奋就开始从电脑文艺的角度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文艺形态进行观察。发表于1997年《厦门大学学报》第4期的《电脑艺术刍议》是中国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第一次发声。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冲击”。计算机提供了新的艺术需求,因为“艺术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作为动力。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在社会上形成了对于艺术的新需求,从而对艺术创造性的发挥起激励作用”。从新的技术升级必然催生新的文学文艺样式出发,探讨了技术与文学文艺的关系。《后现代文学的斑马线——从一部网络小说谈起》认为“网络社会正在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涌入人们的基本生活,大有欲与人类文明几千年来的‘现实社会’作分庭抗礼之意”,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一个大时代的到来总伴随着文化、生活、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对传统社会的叛逆与反抗。在网络社会中,处处可以体察到汹涌澎湃的‘后现代’的浪潮与气息。自近代确立起来的种种权威、制度以及规范都被尽数摒弃,‘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语)成了网络社会的核心精神”。此后随着以《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代表的第一批网络红文的影响不断扩大,部分评论者开始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关注,但人们普遍将之视为与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同类的通俗文学读物,虽然民间已经开始以一种狂欢的热情拥抱网络文学,但学术界却相对安静,网络文学研究还没有真正进入评论家的视野。这一时期在知网以“网络文学”为关键词可以搜到报纸文章2篇,期刊文章54篇,其中12篇文章发表在社科类专业期刊,42篇在科技信息类期刊上发表。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期刊文章半数以上着眼于对这一新生事物的介绍推广,专业评论文章占比较少,且多从网络与文艺发展的关系入手,网络与文学间深层联系仅占其中一小部分内容,研究者对网络文学的研究还相当粗浅,研究者更多地将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来进行研究,“挑战传统”“观念更新”“困惑”“出路”“可能性”等成为这一时期评论文章最常见的词语。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者对网络文学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当然,网络文学质量不高使学者研究兴趣不佳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此外,主流研究者多对这类傻白甜的网络小说不感兴趣,大多没有或较少接触此类作品,再加上网络小说已经露出无限延长的特点,一部作品数百万字屡见不鲜,要想做出一些研究,对阅读量的要求十分巨大。再没有兴趣作为支撑,这份前期准备工作就足以消耗掉许多学者对它的研究热情。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网络小说研究所提到的仍然是李寻欢等人的几部作品,尽管网络文学已经出现了较大改变,研究者受阅读经验和阅读精力的制约,也很难捕捉到它的内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