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悲苦的家世
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订立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此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发动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战争,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加剧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1900年,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侵略军所到之处,进行野蛮的烧杀淫掠,北京城尸横遍野,遭受空前的洗劫。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大肆掠夺,争夺地盘,把中国推向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境地。
从1840年到1905年的65年中,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强国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强迫中国签订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在中国的种种特权。这些国家对中国不断加强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仅支付战争赔款一项,中国就损失白银十几亿两,而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8000多万两白银。
江苏不仅受到西方殖民者无孔不入的经济渗透和剥削,还因“富名”在外,被迫替清政府分担大量赔款和外债。鸦片战争结束后,一次就分担400万银圆赔款,占《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总额的19%。以后又年年替清政府赔款还债。直到清王朝被推翻的1911年,江苏还分摊到“应”代为“偿付”1131多万两银子的赔款和债款,占全国当年应付赔款、债款总额的22.1%,当年江苏预算支出的41.1%,成了江苏沉重不堪的财政负担。江苏广大农民因不堪忍受官僚、地主沉重无比的压榨,加之水、旱、虫灾不断,日日挣扎在死亡线上。
史砚芬出生地
在这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衰弱国运下,这个江南的冬季感觉格外寒冷,虽然临近春节,却没有迎接新年的喜悦和热闹氛围。衰败、凄苦、愁绪笼罩着乡村。1904年的1月29日,离春节还有十几天,史砚芬出生在宜兴县官林镇义庄村。
义庄村位于官林东南部宜金公路西侧,是一个聚居着四五百户人家的大村。相传义庄为陈氏庄园,建有农舍,设有义仓。元代溧阳埭头史氏“祥三公”入赘陈家,居住于此,世代繁衍,形成村落。因“祥三公”重义气并建有义仓而得义庄之名。义庄是史氏宗族聚居之地,史姓数百家聚族而居,素有“义庄史家”之称。史砚芬正是埭头史氏58世孙。
史氏原为宜兴望族之一,与芮氏、储氏、孙氏诸大族一起左右着官林地区的生产和经济命脉。物换星移,时乖命蹇。史砚芬家到了祖父史燮臣这一代逐渐衰败、贫困起来。村上除了10余户人家是所谓书香世泽,不事生产,过着高人一等、剥削有闲的生活外,大多数的人家都处在被剥削、被压迫的境地,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史砚芬的祖父是个正直勇敢、疾恶如仇、富有反抗精神的人。他希望通过抗争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致力推翻清朝统治的太平军到达宜兴后,他也毅然加入了太平军的队伍。
1853年,洪秀全在南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太平天国政权,颁布了中国农民运动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土地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人人有田种,人人有饭吃,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太平天国的这一土地纲领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其“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原则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史砚芬的祖父虽然在乡间并不懂得多少民族危亡的大道理,但对乡间农民的疾苦他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他觉得太平天国的主张能让百姓“耕者有其田”,是正确的,应该拥护。正是受到这样的鼓舞,他参加了太平军,希望通过革命获得土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由于这一制度本身的局限性,背离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它并没有给农民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由于农民本身的局限性,再加上内部斗争,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因为太平军是反抗清政府的,故被清王朝统治者蔑称为“长毛”。成者王,败者寇。参加过太平天国、敢于与朝廷为敌的人,在清王朝维护者的眼里自然也就是“孽障”了。而太平军当年到达宜兴时,曾强令老百姓剪辫子,否则就要杀头,清军也放出话来,谁剪辫子就杀头。结果,没剪辫子的被太平军杀了,剪了辫子的后来又被清军杀了。以至于宜兴农村一片荒芜,十室九空。因此,失败后的太平军在百姓眼里也是不那么受欢迎的。而参加过太平军的人,更是会受到歧视和白眼。史砚芬的祖父希冀得到土地、过上平等幸福日子的愿望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家道中落,日渐贫困起来,在乡间饱受冷眼。史砚芬的父亲史福增虽想有所作为,但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无可奈何。
尽管世道艰难,生活困苦,史家长孙史砚芬的出生,还是给这个落魄、苦难的家庭增添了些许的喜气。史砚芬母亲是宜兴本县张渚人,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生下史砚芬后,又陆续生了一个女儿史如孟和一个儿子史砚芸。由于史砚芬父亲身体孱弱,全家基本是老弱妇孺,史母毅然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她一面操持家务,将各处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耕种着家里的几亩薄地,在闲时还做些纺织和女红,总算是维持生计。
史砚芬的母亲性情坚韧,为人贤惠,把振兴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们身上,所以虽然家境贫寒,但对史砚芬的家教极严,常教导他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要做一个正直、诚恳的人,不准他与村上不务正业的人在一起。那时的宜兴城乡深受烟、赌、酒“三害”荼毒。义庄村上有个叫“桥头”的地方比较热闹,有小店、茶馆,那里人多嘴杂、良莠不齐,母亲是从不允许他去的,怕他沾染上不良的习惯。
史砚芬家在村上没有地位,经常受到其他大族势力和本族大户的欺凌和打压。史砚芬从小便饱尝辛酸。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苦让史砚芬显得比同龄人成熟、稳重,不苟言笑。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看到了更多的社会黑暗和不公。村中有权有势的人不事生产,过着安逸闲适的生活,甚至吸毒、赌博。这些现象让史砚芬深恶痛绝,也唤起他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这些都为他日后参加革命、为劳苦大众谋福祉打下坚实的基础。史砚芬从小就听祖母讲述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知道了太平军的一些英勇事迹,也萌生了长大后要像爷爷一样当英雄,除暴安良、救贫济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