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中华民族漫长悠久、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桃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特征和民俗寄托,无论是象征着爱情良缘的桃花,还是代表着福寿安康的桃子,还有寄寓着辟邪消灾的桃木,以及蕴涵着忠义担当的桃林……桃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点滴之中。
自古以来,桃就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题材,成为历代文人竞相描写和歌咏的对象,特别是吟咏桃花、桃的诗词,更是多彩绚烂,绮丽夺目。《诗经·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彰显了生命和爱情的美丽;杜甫的“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抒发了对桃树的爱惜和对贫人的怜悯之情;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氤氲着奇缘邂逅、美梦如幻的怅惘之情;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春景的眷恋;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则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鲜艳烂漫的桃花,味美甘甜的桃子,带给诗人无限美好的遐想,也给桃文化增添了更加隽永的内涵。
地处泰山西麓的山东省肥城市,桃的种植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盛产肥桃而闻名中外,先后荣获中国佛桃之乡、中国桃文化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所产肥桃又名佛桃,因个大、味美、营养丰富而著称于世,被誉为“群桃之冠”,十万亩桃园被认定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随着肥城桃的起源和栽培历史的演变,相伴而生的肥城桃文化也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中国桃文化的传播中居于核心地位,成为桃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多年来,肥城市充分发挥桃文化的品牌优势,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发展起了集赏花、品桃、桃木购物于一体的桃文化特色旅游产业,建成了中国桃文化博物馆和桃木旅游商品城,成为全国最大的桃木工艺品研发生产集散中心,全市桃木旅游商品达到20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占到全国80%的市场份额,跻身“全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行列。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地方的内涵和品质。文化引领发展,文化决定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两者越来越密不可分,文化经济融合发展逐步成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肥城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确立了“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奋力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成立了文化强市建设协调促进委员会,设立了桃文化研究与发展组,组建了桃文化研究会,建设中国桃文化大观园,编辑桃文化系列丛书,致力于打造中国桃文化集大成之地,深入挖掘、系统整理、认真研究、大力弘扬桃文化,进一步提炼升华“好运吉祥、福寿安康、爱情良缘、忠义担当、辟邪消灾、镇宅旺财”的内涵,让桃文化这张亮丽的名片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并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中国肥城第十四届桃花节暨2015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桃文化旅游商品评展会举办之际,桃文化研究与发展组编辑的《历代咏桃诗词选》付梓出版,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桃文化的研究和提升,以及广大读者从古诗词中学习了解中国桃文化,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举文化旗帜,以文化引领发展、推动进步,必须深挖文化根源,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历代咏桃诗词选》的出版,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良好的开端,希望下一步有更多的反映桃文化的研究成果和佳作不断问世,进一步丰富桃文化内涵,把中国桃文化发扬光大!
中共肥城市委书记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