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李敏定名

为李敏定名

姣姣该上中学了。上学注册得有个学名,不能老叫姣姣呀!一天晚饭后,毛主席叫来姣姣说:“爸爸再给你起个名字。”

“爸爸,我有名字,我的名字叫毛姣姣。”

提起姣姣这个名,还有番来历呢。那是1936年冬,毛主席率领红军到达陕北的保安县,贺子珍带着负伤的身体在保安一孔破窑洞里生了孩子。长征同时到达保安的邓颖超、康克清、刘英、钟月林等女红军闻讯都来窑洞庆贺。邓颖超见依偎在贺子珍怀里的孩子哇哇地哭,便抱过来亲亲。邓颖超同志看这女孩又瘦又小,产生一种特殊的怜爱之情,风趣地说:“真是个小姣姣呀!”毛主席听邓颖超这么一说,想起了《西京杂记》中“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如芙蓉”,因此取其意,正式起名叫毛姣姣了。

毛主席微笑地说:“姣姣是你在陕北保安刚生下来时取的小名,现在长大了,进中学了,我要给你取一个正式学名,而且这个名字要有深刻的意义。”

姣姣听了毛主席的话,高兴地伏在椅子上,看爸爸究竟怎样为自己取名。

毛主席打开《论语》中的《里仁》篇,指着其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对姣姣解释说。讷,就是语言迟钝的意思。敏,则解释很多。毛主席讲到这里又打开了《辞源》,指着“敏”字解释道:“敏”字有好几种解释,如敏捷、聪敏。《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捷而通达事理。敏,还可作“灵敏迅速”“敏捷多智”等解释。杜甫《不见》诗:“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姣姣听得入了迷,深深感到爸爸学识渊博,心里暗暗想,在爸爸身边,一定要好好向爸爸学习,做爸爸的好女儿。

“你的名字就叫敏,不一定叫毛敏,可以叫李敏。”毛主席对姣姣说。

“为什么?大哥叫毛岸英,二哥叫毛岸青,他们都跟爸爸姓毛,我为什么不姓毛。”姣姣睁大眼睛,十分不解地问。

毛主席爱抚地用手拍拍姣姣的头,说:“姣姣,爸爸姓毛,这是不错的,但是为了革命工作需要,爸爸曾经用过毛润之、子任、李德胜等十多个名字,爸爸特别喜欢李德胜这个名字。”

“爸爸,您给我讲讲李德胜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毛主席点着了一支烟,告诉姣姣:那是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调集20万军队重点进攻延安,进而达到消灭我军的卑鄙目的。毛主席考虑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主动放弃延安,并要求大家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暂时放弃延安,是为了以后永久地解放延安,进而解放全中国。后来,毛主席的预言实现了,我军在运动中不断寻找战机,歼灭了大量敌人,而胡宗南匪帮却损兵折将,最后老老实实地退出了延安……

就在这段转战陕北的途中,毛主席就用李德胜(离得胜的谐音)的代名同周恩来副主席一起指挥作战。从此,李德胜这个名字就出现在作战电报和命令上。

听了毛主席的这番话,李敏明白了爸爸给她取名的真正用意,是勉励她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一个对革命有用的人才。她会心地笑了,意识到爸爸对自己寄予多大的期望啊!

(参见裘之倬《毛泽东与李敏》《中国青年》1986年第九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