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家风,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即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尊崇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俗称门风。《颜氏家训》说:“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中华民族向有重视家风的传统,留下许多著名家训、家规,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不仅会形成温馨阳光的家庭氛围,造就和睦健康的家庭,而且必然会影响到学风、民风、政风、党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条件。
好的家风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源头。社会是无数个家庭的组合,良好社会风气是无数家庭良好家风的高度凝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那些志士仁人都非常看重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意义,并以此影响社会、影响国家。
人皆有家,有家就有家风。好家风,从小处说,可营造父慈子孝、婆媳和睦、子孙出息的幸福家庭。从大处说,可影响社会,造福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以德治家,重视家风,严于律己,管好家人,于国于家于个人,都将产生极大的效益。
毛泽东的家庭,在很长的时间里,曾经是一个谜。战争年代,被笼罩在战火硝烟之中很少有人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又隐迹于红墙深院之内,接触的人不多。许许多多的家事,都鲜为人知。
从毛泽东率领红军到达陕北不久的1936年,到他告别他所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眠不起的1976年仙逝,从他的朋友到他的敌人,亿万人都关注着毛泽东,关注着这个开创了一个伟大时代,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改写了中国人的命运,并影响了世界的伟人。同时,人们也深切地关注着他的家庭,渴望了解他的家庭生活的真情实貌。
毛泽东的家庭,有着同千百万普通中国家庭一样美好的情感和操守,也有着同千百万普通中国家庭一样的酸甜苦辣,坎坎坷坷,悲欢离合。有欢笑,有眼泪,还有难言的苦涩。
毛泽东的家庭,有着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和20世纪时代浪潮共同熏染的斑斓底色,也有着革命领袖家庭独特的韵味和风采。
如果说40年前,人们关注毛泽东的家庭,是出于对领袖的崇拜和好奇,那么,今天的人们更多地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希望从这位令人尊敬的前辈和他的家风身上,寻找人生的启示和参照。
有些东西是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全人类长久共享的。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毛泽东给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时间越久,越散发出怡人的芳香和警世的作用。
往事已矣,巨人长眠。激情燃烧的岁月渐行渐远,但毛泽东的家风却依然长存,仍然是治家保国的宝典。
家风就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面前,可以照出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道德,可以照出他的信仰、理想、追求,也可以照出他的品德是高尚还是卑鄙,心灵是美好还是丑恶。毛泽东家风也不例外。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知晓毛泽东的家风,来了解和欣赏这笔精神财富,从而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毛泽东的人生风景和心路历程。
毛泽东和他的父母亲、妻子、子女和儿媳刘思齐、邵华的故事。从毛泽东这个个体的“人”和人性上,发掘和赏识毛泽东作为政治人物的另一面生活情愫。本书以人物为中心,以家风为线索。将毛泽东和家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使得读者既清晰家风的来龙去脉,又更深层次地把握毛泽东和每一个家人、亲人的关系。读毛泽东的家风,看毛泽东的家人、家世、家事,品毛泽东的亲情、爱情、友情、乡情。一部毛泽东的家风可谓是一部革命家为人处世的教诲录,也是一部政治家勤俭廉洁的活纪录。
家风连着党风,好的家风可以促进好的党风。家风是藏在生命深处的感动,而且比金子还珍贵,比春风还温暖。一部家风就是毛泽东人生的一个闪光的故事集。家风犹如陈年老酒,愈陈愈香。而读家风,其实就是听来自生命深处的那一份感动,生命中可与不可承受的重与轻,都成为一种宝藏。在改革开放,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重温毛泽东的家风,我们一定会从中汲取生命的有益营养,从而增添前行的力量和勇气,胜利地去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任务。
邹本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