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的历史谜题

引言 新的历史谜题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地点,闽东宁德县——今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

仲夏的闽东,漫山遍野姹紫嫣红的杜鹃花绽开盈盈笑脸,迎接一位远方客人,来自北京的人民共和国第一代将军——马文波少将。

这一天——1985年6月7日,午后,两辆黑色轿车一前一后从福州方向飞驰而来,盘旋着爬上飞鸾岭。

20世纪80年代,飞鸾岭隧道尚未开凿,进出闽东既无高速公路,也无高铁动车,海拔800多米的飞鸾岭像一道巍巍屏障,阻断了南北交通,一条盘山公路成为陆地唯一通道,因此,雄奇峻峭的飞鸾岭被称作“闽东南的大门”。

小轿车在弯弯曲曲的104国道上足足盘旋了一个小时才爬到山顶,顿时,窗外闪现出一片碧海蓝天。

“停一停!”坐在前面一辆轿车上的将军轻喊一声。

车子停在山巅。将军立即打开车门,摘下墨镜,走上高坡,站在一处悬崖边上,举目远眺前方白浪滔滔的大海。

远处,水天相连,烟波浩渺,岛礁隐约,似海似湖。

“那可是三都澳?”

“是的!那就是三都澳!”陪同将军出访的福州军区某部黄参谋回答,“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拟定把它建设成‘东方第一良港’。”

将军眺望良久,惊叹:“真是天然良港,举世无双啊!”

马文波将军熟读《清史》,对近代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和闽系海军的盛衰以及三都澳的军事战略意义了解甚详,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今天第一次亲临现场,感受更深。

看见群山环抱中的“东方第一良港”,他想起19世纪末美国一位海军将领到三都澳考察后说过的一句话:“谁控制了这个港湾,谁就可以控制整个西太平洋!美国如取得三都澳,太平洋就将成为美国的一个湖!”

将军转身西望,只见群峰连绵,逶迤如浪,云雾升腾,亦幻亦真。这奇幻的山水美景似乎把将军陶醉了。他兀立山崖一动不动,任凭呼啸的山风吹拂他刚刚病愈的身躯。

“过了这飞鸾岭,就到宁德县境了。”黄参谋说。

“飞鸾岭?”将军听到这地名似有感触,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的诗句便脱口而出,“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西北面就是霍童山群峰,‘闽境之山,西则武夷,东则霍童’。”黄参谋似乎也来了兴致,侃侃而谈,“霍童山上的华严寺,也称‘支提寺’,据说是天冠菩萨的道场,素有‘仙巢’之誉。佛教僧人有一说:‘不到支提枉为僧’……”

“明朝建文帝逃出南京城后,是否曾经归隐支提寺?”

“郑和下西洋意在寻找建文帝的踪迹。据史书记载,郑和曾经三次来过三都澳,奉明成祖仁孝皇太后之命,登支提寺送去千尊铁佛和一件绣有‘九五之尊’的云锦紫衣袈裟。建文帝是否最终出亡支提山华严寺,至今还是一个谜。”

将军轻“哦”一声,久久不语,陷入沉思。

是啊,将军面前的这一片土地,隐秘神奇,引人遐想:

500多年前,建文帝何以出亡支提山华严寺?他最终魂归何处?

400多年前,倭寇犯境,侵扰民生。戚继光率部南下,在闽东沿海凭什么方略扫除倭患,以靖一方?据说,横屿一战,阵前斩子,让他“含泪思儿”,抱憾终生。

120多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就擒后在成都被凌迟处死。他的一把佩剑何以遗落到闽东?

100年前,列强瓜分中国,意大利、德意志、美利坚等国为何都想“租借”三都澳?英国海军上将为何专程访问三都澳?

……

数百年来,闽东这一方土地似乎隐藏着太多的密码,总是不断地给人们提出一道道历史谜题!

马文波将军此番闽东之行,就是为了解开其中的谜题:翼王石达开的佩剑为什么会遗落在闽东?他的战友蔡威烈士的故乡“福宁府”究竟在什么地方?

带着思念的情怀,带着战友的嘱托,带着历史的谜团,带着寻找烈士遗孤的急切心情,马文波将军一行六人驱车从飞鸾岭盘旋而下,日暮时分抵达宁德军分区招待所。

早已等候在迎客大厅里的中共宁德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编写委员会(以下各级相同机构统称“党史办”)副主任黄垂超、宁德县委党史办主任吴斌和青年干部陈国秋等立即迎上前来,与将军及其随行人员一一握手。

安顿甫定,将军便立即提出要求:“明天上午,先与蔡作柯老人见面。”

蔡作柯何许人?将军为何提出先与他见面?宁德蔡氏家族与石达开佩剑到底有何干系?年逾古稀的马文波将军为何不远千里从北京到福建寻找一把遗落在闽东的石达开佩剑?

这是一道道新的历史谜题!破解这一道道历史谜题,将有什么重大发现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