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国语》

《国语》由周语(3卷)、鲁语(2卷)、齐语(1卷)、晋语(9卷)、郑语(1卷)、楚语(2卷)、吴语(1卷)、越语(2卷)共21卷汇辑而成。分别记叙上列八国史事,上起西周穆王征犬戎(前967),下迄韩、魏、赵三姓分晋(前453),为时515年。从记事所涉及的时间来看,《国语》前后伸延而较《左传》长了将近一倍。但,从记事的内容来看,除《周语》和《郑语》有少数章节叙及周平王东迁(前770)以前之事,《晋语》中个别章节所记属于战国初期之事,其余十分之九以上的章节都同《左传》相似,以记叙春秋时代诸侯国事为主题,且有将近四分之一的章节与《左传》所记内容大致相同。不过,《左传》为编年体,以鲁国国君为主线纪年而逐年记事,记诸侯国事也以鲁国为轴心;《国语》则为国别体,分国纪年却不泥于逐年有记而仅选记大事要言,所记诸侯国事更明显从各国不同的角度各有侧重;特别是《左传》以记“事”为重,而《国语》以记“言”见长,独呈特色,因而使《国语》在史学和文学两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境界,并深远影响于后世的文、史、哲著述,具有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

《国语》虽侧重记言,但通过对所记之言依托的史事的叙述,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并表现了比较客观的是非观,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记言是《国语》之长,其“言”古朴简洁而内涵丰富,议论时旁征博引,逻辑严谨;对话中巧譬妙喻,曲折尽情;且与人物性格相吻合,或郑重婉转,或声色俱厉,或幽默风趣,或含而不露,读来如闻其声而见其情,在艺术上也堪称为古典散文中的珍品。

本卷所选三篇:《召公谏厉王弭谤》以贴切的比喻论听政之道,结构谨严,气势畅达,言近指远,发人警省;《敬姜论劳逸》以直陈是非辨得失之理,上引圣王之则,下据天子之制,逐层深析,鞭辟入里;《勾践灭吴》则叙事记言兼得其美,条理清晰,剪裁工巧,运语生动,人各见态。这三篇可以认为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综合体现了《国语》一书的基本特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