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的石头讲述

吴哥的石头讲述

小吴哥:莲花蓓蕾圣塔

很少有国家将一个建筑放在国旗上飘扬,而柬埔寨就是这很少的国家之一,国旗上就赫然招展着一座莲花蓓蕾圣塔。

莲花蓓蕾圣塔是古高棉王国吴哥窟的标志。在没去柬埔寨前,吴哥窟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湮没在原始丛林之中的神秘传说,是一棵棵老树与石头不离不弃的远古童话。但到了之后却发现,它居然没有“养在深闺”——出柬埔寨第三大城市暹粒只消10多分钟车程就可到达;也没密藏在丛林之中,远远就能看到那莲花蓓蕾圣塔敞亮在天底下,宣示着古意悠然的旷世风姿。到了暹粒还发现,吴哥窟其实有两个含义。广义的吴哥窟是指相当于中国唐代末期到明代初年这个时间段中,古高棉吴哥王朝600多处古寺庙建筑遗迹的统称——这个王朝在柬埔寨古代史上的地位,类似于中国唐朝,它展示的文明用都城吴哥命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吴哥文明”。狭义的吴哥窟,则单指以莲花蓓蕾圣塔名动天下的神庙,也就是当地人亲热称呼的“小吴哥”。

现在我就站在小吴哥的护城河边,打量着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它的规模相当于4个天主教的皇城梵蒂冈,从外观上看,俨然就是一座气壮山河的石头城堡。我曾看过空中俯拍的小吴哥图片,一条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清澈宁静的水中倒映蓝天、云朵、树姿、城墙、塔顶,优雅地环绕着一座长方形石头城,城中庄严屹立着象征印度教神山须弥山的莲花蓓蕾圣塔。护城河除了入“城”一面之外,其余三面又都是高大葱茏的热带雨林。水之柔、石之刚、树之绿,搭配得天衣无缝,如诗如画……就想,当初那设计大师在做这让后人咋舌的设计时,是不是在梦中得了神授。

小吴哥问世的时间大致是中国的南宋时期,奉天承运修建它的是苏耶跋摩二世。这一彰显帝国精神的建筑地标前后花了35年时间。与埃及金字塔只用来安葬法老王,希腊神庙只用来祭祀神灵不同,小吴哥神庙有两个功用,一是祭祀神灵。神庙就是苏耶跋摩二世敬献给毗湿奴神的“礼物”——毗湿奴是印度教中最高的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吴哥王朝把这神请到古高棉做了最高精神领袖。吴哥窟的梵语意思即为“毗湿奴的神殿”。再一个是安放遗体——苏耶跋摩二世虔诚地相信,将自己的肉体凡胎放入神殿,灵魂就会与毗湿奴神成为一体,超凡入圣升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苏耶跋摩二世在古高棉国的地位如同国父,后来的25位国王便虚心向他学习,都希望通过建造神庙升天,于是,整个吴哥就雨后春笋般诞生了类似小吴哥一样的600多座古寺庙群。

现在我走上了护城河上已经历了600多个春秋的彩虹桥。看着桥两侧通到水边的阶梯,我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昔时的朝圣画面——无数朝圣的信徒风尘仆仆从四面八方赶来,自河中取水净身,然后走上阳光洗礼中的彩虹桥。我相信他们心中必充溢着从凡间向天国超升的神圣与庄严。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