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which have no songs,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h.
夏日迷途的鸟儿,来到我的窗前,唱唱歌,飞走了。
秋日金黄的叶儿,无歌可唱,飘飘洒洒,叹息一声,坠落在那儿。
【译注】
stray birds时常被译成“飞鸟”,不仅肤浅,而且不当。stray最基本的意思是“迷路的,迷途的,迷失方向的”。因为迷失方向,鸟才懵懵懂懂,一头飞到窗前来。而fall一词译成“飞落”似乎不如“坠落”贴切。一是因为后面有with a sigh一声叹息,“飞落”显然不如“坠落”感情色彩凝重;再者,“飞”和“落”这两个动作不能同时发生,“飞”不会导致“落”,导致“落”的原因很多,如被人“摇落”,被风雨“吹落”等,但无论如何不能自己“飞落”,不合逻辑。二是写诗一般都忌讳用词重复,尤其在这么短的小诗里,同一词句不能重复太多。请看如下的翻译:“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居然用了四个“飞”字,而且在第一自然段里,居然每句必“飞”!
2
O troupe of little vagrants of the world,leave your footprints in my words.
世上渺小的漂泊者呀,成群结队,把你们的足迹留在我的文字里吧。
【译注】
troupe,除作“剧团”解,也可以引申为“团队”,还可以在美国俚语中作“团伙”解。在本诗中,不妨翻译成具体的“队”,或抽象地翻译成“成群结队”,不必拘泥有“一队”还是“几队”。little有译文是“小小的”,与其后的vagrants一起翻译成“小小的漂泊者”。如此翻译,“小”就是“小”,给人的印象无非就是“个子矮小”或“年龄小”,不会联想到是社会地位卑微的小人物,而little在这里的准确含义恰恰就在于此。因此不妨将little vagrants译成“渺小的漂泊者”,或者灵活翻译成“到处漂泊的小人物”。
3
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becomes small as one song,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
世界面对自己的心上人,把它那浩瀚无垠的面具扯下。
它变小了,小如一支歌,小如一次永恒的吻。
【译注】
one kiss of the eternal按字面直译就是:永恒的一次吻。这样翻译显然蹩脚,只有翻译成“一次永恒的吻”才能语义清楚,朗朗上口。这种由介词of相连的双名词一肩挑的结构比比皆是,翻译时不要拘谨地字对字,否则语义模糊。仔细分析,这种结构后者其实就是前者的特征,本可以形容词形式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可以把后者变成形容词来修饰前者,于是这里的one kiss of the eternal就翻译成“一次永恒的吻”。与此相反,这种双名词一肩挑的结构,有时前者是后者的属性,也就是说前者本来可以用形容词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仿照后者是前者属性时的翻译法。如随后第61首和第72首中,都有具体事例,请参阅。
4
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 her smiles in bloom.
是大地的泪滴,使她笑靥藏花,永不憔悴。
【译注】
keep her smiles in bloom,直译就是“把她的笑置于花朵中”。但“置于”不如“藏”的感情色彩浓郁,因此,将其译成“藏花”,即“藏于花中”。
5
The mighty desert is burning for the love of a blade of grass who shakes her head and laughs and flies away.
广袤的沙漠,为一草之爱,燃起熊熊烈焰,而她却摇摇头,笑一笑,飞走了。
【译注】
这首诗,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没有任何停顿。直译就是:“广袤的沙漠为一棵摇摇头笑一笑而后飞走的小草的爱正在燃烧。”这样的句子,显然无法被汉语读者接受。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断句法。如果不是诗歌,断句可以略长一些:“广袤的沙漠为一草之爱燃起熊熊烈焰,而她却摇摇头,笑一笑,飞走了。”但这里是诗歌,而诗歌是可以读出声音的,因此句子可以更短一些。只有这样,读起来才会节奏分明,音韵优美。
6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you also miss the stars.
你思念太阳的时候流泪,那你也会思念群星。
【译注】
有人把you miss the sun译成“你失去太阳”。其实miss是“错过”的意思,当然还有“发现自己失去”的意思。从事理上理解,一个人不可能失去太阳,因为太阳不是属于某个人的。但可以因为某种原因看不到太阳而思念太阳是可能的,所以把miss翻译成“思念”。
7
The sands in your way beg for your song and your movement,dancing water.
Will you carry the burden of their lameness?
舞动的流水呀,你途中的泥沙,在恳求你的歌声和律动。
你肯承担跛足的重负吗?
【译注】
如何翻译movement?最简单的翻译就是“运动”和“活动”。然而这两种译法都缺乏美感。不过译成“律动”,倒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律动者,有节奏的跳动及有规律的运动之谓也;而且与“歌声”匹配得当,因为歌声中自然包含着优美的旋律和节奏。选词时须仔细斟酌,方得个中滋味。
8
Her wishful face haunts my dreams like the rain at night.
她那不无期盼的面庞,犹如夜雨,时常令我魂牵梦萦。
【译注】
译文中“时常”二字,对照英文,似无出处。诚然,从英文词句里看不到可以直接翻译成“时常”的词,诸如always,often,frequently,等等。不过单看haunts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便可略见“时常”之义,因为一般现在时态就包含“经常”的含义。再如果翻阅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新英汉词典》,就会发现这个词的第一个解释便是“常去”“常到”。如果仔细玩味,就不难体会到“时常”二字在语义的精准度方面是有差异的。
9
Once we dreamt that we were strangers.
We wake up to find that we were dear to each other.
你我曾在梦乡中形同陌路。
现在清醒时却发现你我相亲相爱。
【译注】
注意we翻译成“我们”和翻译成“你我”的微妙差异。“我们”既可以只是你和我两个人,也可以是包括你和我在内的两人以上。而“你我”虽然同样可以说成“我们”,但实际上只有两人而已。因此,如果把we理解为只是你和我两个人,则可以采用现在的译法。如果把we理解为你我在内的两人以上,则可以翻译为:“我们曾在梦乡中形同陌路。现在清醒时却发现我们相亲相爱。”不过两者相比,似乎“你我”之译更显得亲切,故而略胜一筹。
10
Sorrow is hushed into peace in my heart like the evening among the silent trees.
忧伤在我的心中归于宁静,宛如暮色融入寂静的林间。
【译注】
化静为动,是译者经常采用的方法。在“宛如暮色融入寂静的林间”中,就采取化静为动的手法,通过添加“融入”这一动词,使本来没有动词的like the evening among the silent trees词组,变活了。如果不如此处理,就会译成:“忧伤在我的心中归于宁静,宛如在寂静的林间的暮色。”对二者稍加比较,良莠之别,毋庸赘述。
11
Some unseen fingers,like an idle breeze,are playing upon my heart the music of the ripples.
无形的手指,宛若一缕闲适的微风,拨动我的心弦,奏响涟漪般的乐章。
【译注】
如果将playing upon my heart直译,不过是:“在我的心上演奏。”于是are playing upon my heart the music of the ripples便会译成:“在我的心上奏响涟漪般的乐章。”但如果稍加改造,采用化静为动的方法,将静态的“在我心上”改译成动态十足的“拨动我的心弦”,全句就会有两个连续的动作,生动活泼的情趣,溢于言表。
12
“What language is thine,O sea?”“The language of eternal question.”
“What language is thy answer,O sky?”“The language of eternal silence.”
“大海呀,你在述说什么?”“在述说那永恒的话题。”
“天空啊,你在回答什么?”“在回答那永恒的沉默。”
【译注】
thine,古英语或诗歌中的代名词“你的”,相当于现代英语和普通英语中的yours (你的)。
13
Listen,my heart,to the whispers of the world with which it makes love to you.
听呀,我的心儿,谛听那世界的低语,它正是以此对你示爱。
【译注】
Listen,my heart,to the whispers of the world,有两种平铺直叙的直译:1.我的心,听世界的低吟。2.听,我的心,听世界的低吟。无论哪种,都显然是祈使句。就是召唤心去听世界的低吟。相比之下,第二种显然略胜一筹。选定第二种之后,再根据诗歌,尤其是诗歌朗诵的特点,做适当的加工。第一是在听后面添加“呀”,读来语气自然柔和,颇富温馨之感。第二是把心做儿化韵处理,显得更加亲切更加悦耳;第三是把听换成“谛听”或“聆听”,显得高雅。
14
The mystery of creation is like the darkness of night—it is great.
Delusions of knowledge are like the fog of the morning.
创造的神秘犹如夜之黑暗——气势雄浑。
知识的玄妙宛若晨之雾霭。
【译注】
great在英语中意思比较抽象,核心意思就是“大”,翻译时可适当选择汉语中相应的词汇。这里的“气势雄浑”绝非不二选择。至于“夜之黑暗”和“晨之雾霭”,只是为了变换句式,才用了“之”,其实用简单而通俗的“的”也未尝不可。
15
Do not seat your love upon a precipice because it is high.
切莫因峭壁高耸入云,让爱安坐其上。
【译注】
seat,使坐下,使就座,帮助找到座位。虽然与put意义类似,但仔细体味,依然会发现二者之间的细微区别。seat的结果是使人成坐姿,但put的结果,是使人处于某种位置,但不一定是坐姿。所以seat不能被put取代,因而也就不能简单地翻译成“把爱放在”上边。
16
I sit at my window this morning where the world like a passer-by stops for a moment,nods to me and goes.
今晨我坐在窗前,世界犹如一位路人,在这儿停留片刻,向我点点头,走了。
【译注】
关联词where应该译成“在这儿”还是“在那儿”是不同的。这要从“我”说话时所处的位置来分析。只要“我”依然在窗前说话,where就应该译成“在这儿”,如果说话时已经离开窗前,则要译成“在那儿”。不过从本诗无从看出“我”是否是在窗前说话,因此译成哪种都可以。不过也有两种都不译出来的。
17
These little thoughts are the rustle of leaves;they have their whisper of joy in my mind.
幽思缕缕,是叶在那儿瑟瑟作响;它们潜入我心,窃窃私语,乐不可支。
【译注】
首先要说的是little thoughts,汉语中没有“小”和“想”互相搭配的情况,因此可以根据译者自己对诗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比较自由地意译。既然是little,用“缕缕”表示似乎还可以。至于把“思”冠以“幽”,则是为了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再说in my mind,其含义应该是“在我心中”。译者添加“潜入”,一是化静为动,二是根据全诗的意境适当赋予情感色彩。此外,“潜入”比单独的“入”要更加生动,而随后的“窃窃私语”,也是基于相同的考虑。
18
What you are you do not see,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w.
你是什么样子,自己无法看到,你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译注】
原诗只有两句,不妨分割成四段,这样读起来更富有节奏感。
19
My wishes are fools,they shout across thy song,my Master.
Let me but listen.
神啊,我的愿望多么愚蠢,它们大呼小叫,穿越你的歌声。
让我只管洗耳恭听吧。
【译注】
master,做名词用的时候,意思是老师和师傅。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就是门徒对耶稣的称谓。这里可不必过于拘泥此意,不妨抽象地译为“神”。
20
I cannot choose the best.
The best chooses me.
我无法选择最佳。
是最佳来选择我。
【译注】
best加冠词the就变成了名词,是“最好的人”和“最好的东西”。如: Strive for the best,prepare for the worst.争取最好的结果,作最坏的准备。
21
They throw their shadows before them who carry their lantern on their back.
背灯人把自己的影子投到自己的面前。
【译注】
这句诗虽然很短,但其翻译过程却颇费一番周折。起初的译文是:“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把自己的影子投到自己面前。”Carry their lantern on their back,起初翻译成“把灯背在背上”,按照英文直译成这样的句子没有错,但总感觉啰唆,为简练起见,曾改译成“持灯在背”,感觉良好,但后来反复体会,觉得“持”字不妥,“持”是放在手中,“背”是放在背上,两个动作无法同时进行。于是改成“背灯在背”,可这样译,读起来似乎在说绕口令,因此不可取。诸如此类的翻译被否定之后,觉得还不如原来的“把灯背在背上”,虽然啰唆,但至少意思没有差错。就在首鼠两端之际,突然茅塞顿开,“把灯背在背上”,汉语里不就是“背着灯”的意思吗?如此一来,比“持灯在背”还减少一个字呢。如果再删除可有可无的“着”字,岂不只有“背灯”两个字吗?于是,长长的them who carry their lantern on their back便从起初冗长的十字句“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最终被简化成短短的“背灯人”三个字。
22
That I exist is a perpetual surprise which is life.
我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奇迹,这一奇迹就是生命。
【译注】
“是一个永恒的奇迹,这一奇迹就是生命”,这样翻译用的是“顶针法”,即后句开始重复前句的结尾,重复部分往往只是一个词。这样不仅突出重点,感情强烈,而且读起来颇具循环往复的绵长韵味。当然也可以译成:“是一个永恒的奇迹,那就是生命。”但相比之下,还是前者更好些。
23
“We,the rustling leaves,have a voice that answers the storms,but who are you so silent?”
“I am a mere flower.”
“我们,这些飒飒如吟的叶儿,都有一种应答风雨的声音。可如此沉默的你,究竟是谁呢?”
“我不过是花儿一朵。”
【译注】
rustle,是指叶子发出响声。如果形象一些,不妨译为“沙沙作响”“飒飒作响”“瑟瑟作响”等。如果更加生动形象化一些,不妨添加“如吟”二字,译成“沙沙如吟”。可在朗读的时候发现“沙沙如”三个字都是平声,比较拗口,而“飒飒如吟”就好多了,因为“飒”是仄声。“飒飒如吟”的“仄仄平平”,比“沙沙如吟”的“平平平平”音韵要美。
24
Rest belongs to the work as the eyelids to the eyes.
休憩之于工作,恰如眼睑之于眼睛。
【译注】
直译是:“休息附属于工作,就像眼睑附属于眼睛一样。”这种“附属于”的译法,二者的附属关系一目了然。“之于”的译法,二者的附属关系含而不露,需读者自己体会。不过文学的魅力有时恰恰在于含蓄。
25
Man is a born child,his power is the power of growth.
人,天生就是一介顽童,他的力量就是成长的力量。
【译注】
Man is a born child字面直译应为“人是一个天生的孩童”,而“天生就是一介顽童”,词序调整一下,似乎语气更强烈些。把“人”提出来,以逗号和后面隔开,能起到突出警醒的作用。尤其在朗读时,逗号引起的一顿,会平添一种节奏感。
26
God expects answers for the flowers he sends us,not for the sun and the earth.
神期盼为他赐予我们的花而酬答,而不是为太阳和大地而酬答。
【译注】
还可以翻译成:“神期盼酬答他赐予我们的花,而不是酬答太阳和大地。”无论哪种译法,第二句似乎都有必要重复“酬答”二字。
27
The light that plays,like a naked child,among the green leaves happily knows not that man can lie.
光,犹如一介裸童,在绿叶间嬉笑玩耍;殊不知,人,居然可以撒谎。
【译注】
原诗只有两处停顿,译文却有五处之多,目的是为了增强节奏感,使全诗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如果不是为了朗诵,其实不妨只用一个标点分成前后两句:“光犹如一介裸童在绿叶间嬉笑玩耍;殊不知人居然可以撒谎。”
28
O Beauty,find thyself in love,not in the flattery of thy mirror.
啊,美呀,到爱中去判断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镜子的阿谀中去判断。
【译注】
find除了作“发现”解之外,还作“裁判、判断”解。此诗的意思是,一个人究竟美不美,不能以别人对你的阿谀奉承为判断标准,要以真爱为标准。因此这里的find应该译成“判断”。
29
My heart beats her waves at the shore of the world and writes upon it her signature in tears with the words,“I love thee.”
我的心啊,在大千世界的海岸上波涛汹涌,放情激荡;我的心啊,在那上边挥泪题记:“我爱你。”
【译注】
为增加感情色彩,尤其为适应朗诵的需要,添加了感叹词“啊”。抒发感情的句子不宜过长,为此把原句按照两个动词,各成一短语,后面动词前重复主语。读起来感情充沛。另外,为使beats和waves都在译文中亮相,故采用两个四字格:波涛汹涌,放情激荡。波涛为waves,激荡为beats。
30
“Moon,for what do you wait?”
“To salute the sun for whom I must make way.”
“月儿呀,你在等待什么?”
“等待向我必须为之让路的太阳致敬。”
【译注】
把本来只需译作“月”或“月亮”的moon翻译成“月儿呀”,显得小巧亲切,颇富感情色彩。但一般只在诗歌中这样处理。
31
The trees come up to my window like the yearning voice of the dumb earth.
绿树拔地而起,与我的窗儿比肩而立,仿佛是无言的大地,在发出渴望的声音。
【译注】
The trees come up to my window起初只是译作“绿树来到我窗前”。但仔细玩味,才发觉这样的译文,简则简矣,然而语义单薄,因为come up并非囿于“来到”,其含义至少有两层:之一,在生长;之二,长到与窗等高。因此才改译成“绿树拔地而起,与我的窗儿比肩而立”。再仔细玩味,似乎只有这样的句子才有足够的力度,与其后的“仿佛是无言的大地,在发出渴望的声音”相匹配。
32
His own mornings are new surprises to God.
神自己的清晨,对他自己也是新奇的。
【译注】
God在英文中大写,都是特指“上帝”,但翻译成汉语,泛指一般的神也无不可。
33
Life finds its wealth by the claims of the world,and its worth by the claims of love.
生命因物质需求而变得优裕富有,因爱情需求而变得价值连城。
【译注】
译句尽量保持句式整饬,比如本诗的wealth和worth,拼写和发音都很相似,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一特点。译者不才,采用“优裕富有”和“价值连城”两个四字格,并使全诗呈现类似唐诗的对仗句。最后还要反复精炼,去掉可有可无的字。于是把起初的“因为物质的需求”和“因为爱情的需求”凝缩成“因物质需求”和“因爱情需求”。
34
The dry river-bed finds no thanks for its past.
枯竭的河床,对自己往事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译注】
翻译诗歌要求译句凝练。凝练的特点有时是朴实无华,有时是文雅华丽。但无论如何,二者都不能缺乏诗意,尤其是“朴实无华”绝非“味同嚼蜡”的同义语。否则淡如白水的大白话就将打着“朴实无华”的旗号大行其道。比如finds no thanks应该如何翻译?起初的译句只是“找不到感谢的字眼”,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相比,孰良孰莠,自不待说。
35
The bird wishes it were a cloud.
The cloud wishes it were a bird.
鸟儿愿为一朵云。
云儿愿为一只鸟。
【译注】
译诗要注意译句的诗化。所谓诗化,就是要营造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这种意境有时厚重,有时轻灵。这要因原诗的风格而定。就本诗而言,其意境显然属于轻灵型。轻灵的意境无疑要用轻灵的词句来营造。本诗的粗译:“鸟希望自己是一朵云。云希望自己是一只鸟。”精译:“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相比之下,前者显得何等笨拙!如此拙劣的词句哪里能起到诗化的作用,而这样的诗句又哪里含有半点诗的意境?
36
The waterfall sings,“I find my song,when I find my freedom.”
瀑布唱道:“我发现自由的时候,也发现了歌。”
【译注】
歌里两句话的直译是:“我发现我的自由的时候,我发现了我的歌。”这样翻译并没有错。但读起来,感觉不仅刻板累赘,而且缺乏衔接的口气。为简练起见,把物主代词删除也未尝不可:“我发现自由的时候,我发现了歌。”前后两句如何衔接呢?这需要添加连词。而连词的位置如何而定呢?这要先解决主语问题。如果前后两句的主语相同,可采取保留与删除两种方法。如果删除,连接词自然放在后句的句首,但如果保留主语,则须添加在主语之后。于是,就会呈现如下两种情况:之一为“我发现自由的时候,也发现了歌”;之二为“我发现自由的时候,我也发现了歌”。至于究竟用哪样的连接词,或文或白,都无所谓。就本诗而言,除了“也”,还可用通俗的“就”以及比较文气些的“便”,因而译成:“(我)就(或也,或便)发现了歌。”相比之下,删除第二句主语效果较好。
37
I cannot tell why this heart languishes in silence.
It is for small needs it never asks,or knows or remembers.
我说不出这颗心何以在默默地衰竭。
这是因为那些从未提出,从未知晓,从未记起的小小的需要。
【译注】
翻译时要注意选词风格的相互关照,以便协调一致。以此诗why与never为例,要么翻译成“为什么”和“从来没有”,要么翻译成“何以”和“从未”。尽量避免交叉使用,以免文白相混。
38
Woman,when you move about in your household service your limbs sing like a hill stream a-mong its pebbles.
妇人,你在为料理家务而忙来忙去时,你的手足在歌唱,宛如一条山溪在小石间流淌。
【译注】
翻译贵在鲜明生动,而这一特点往往以动作来体现。为达此目的,在不伤大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化静为动。like a hill stream among its pebbles中只有名词、量词、介词和物主代词这类静态的词,除此没有一个表示动态的词,直译就是:“像小石间的一条山溪。”在此基础上添加“流过”,便得出:“宛如一条山溪在小石间流淌。”
39
The sun goes to cross the Western sea,leaving its last salutation to the East.
太阳去跨越西方的海面时,留下自己对东方的最后敬意。
【译注】
诗歌翻译有时虽然要洒脱飘逸,但一定要注意严谨精准。起初对此诗的翻译是:“太阳越过西方的海面时,面对东方留下自己最后的敬意。”仔细斟酌,才发现goes被忽略了。goes to cross的含义要比简单的“越过”多了一层“去”的动作。如果没有“去”,表示的意思是:“在越过海面时才向东方表示最后的敬意。”但“去跨越”的含义是在跨越之前、临走之际就已经在表示敬意。可见goes的作用不可小觑。leaving its last salutation to the East还可译作:“面对东方留下自己最后的敬意。”
40
Do not blame your food because you have no appetite.
没有胃口,莫怪食物。
【译注】
本诗还可译作:“不要因为你没有胃口就怪你的食物。”有哲理性的诗句可以剔除可有可无的文字,简练地译成箴言警句。
41
The trees,like the longings of the earth,stand a-tiptoe to peep at the heaven.
绿树,宛如大地的渴望,踮起脚尖窥视天空。
【译注】
the longings of the earth应是大地的渴望,而不是大地在渴望。翻译时不能忽视the longings of和 the longings for之间的区别,前者是“某人的渴望”,后者是“某人在渴望”。
42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 that f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你莞尔一笑,对我一言不发,而我却感觉自己已经为此等待多时。
【译注】
译文中“莞尔一笑、一言不发、为此、多时”,都是文雅之辞,但前后一致。不过也可以译成:“笑着、什么也没有说、为了这个、很长时间”。这一组词语显然是通俗的日常用语,但风格依旧一致。无论哪组都可以用,但不要混用。
43
The fish in the water is silent,the animal on the earth is noisy,the bird in the air is singing.
But Man has in him the silence of the sea,the noise of the earth and the music of the air.
水里的鱼儿在沉默,陆上的兽儿在喧闹,空中的鸟儿在歌唱。
可人儿呢,既能在心中像大海那样沉默,又能在心中像陆地那样喧闹,还能在心中像天空那样奏乐。
【译注】
第二句直译:“人儿啊,心中既有大海的沉默,又有陆地的喧闹,还有天空的音乐。”化静为动,变成:“人儿啊,心中既能像大海那样沉默,又能像陆地那样喧闹,还能像天空那样奏乐。”为了在朗诵时更显得铿锵有力,节奏分明,在每句开始都加入“在心中”:“可人儿呢,既能在心中像大海那样沉默,又能在心中像陆地那样喧闹,还能在心中像天空那样奏乐。”
44
The world rushes on over the strings of the lingering heart making the music of sadness.
世界在缠绵之心的琴弦上奔驰向前,奏出忧伤的乐声。
【译注】
rush,飞速向前。lingering,缠绵不断,绵远悠长。
45
He has made his weapons his gods.
When his weapons win he is defeated himself.
他把自己的武器造就成自己的神。
他的武器胜利时他却将自己击败。
【译注】
注意,gods是复数形式,是众神的意思,不是上帝。再者,除了用在句首用大写之外,用在句子中间要小写。made his weapons his gods,起初翻译成“变成自己的神”,仔细体会,把make译成“造就”比“变成”准确些,因为“变成”应该是change into或turn into。
46
God finds himself by creating.
上帝凭借创造发现自己。
【译注】
God在这里应该是上帝,而且翻译成“上帝”比较好,因为后面有creating创造,而提起“创造”,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上帝,而不是一般的众神。
47
Shadow,with her veil drawn,follows Light in secret meekness,with her silent steps of love.
阴影,揭开自己的面纱,迈着无声的爱的脚步,悄悄儿地、温顺地跟在光的后面。
【译注】
with her veil drawn表示的是一种静止状态,就是面纱被揭开一直没有再蒙上。直译是“面纱揭开着”,不如化静态为动态,再现“揭开”的动作。这样译起来语气连贯。
48
The stars are not afraid to appear like fireflies.
酷似萤火虫,星星才不怕呢。
【译注】
原来的语序是:“星星不怕自己显得像萤火虫。”把后面部分单独提到前面,并用逗号隔开,句子就会更加洗练。appear like,显得像,看上去像,用“酷似”就可以了。
49
I thank thee that I am none of the wheels of power but I am one with the living creatures that are crushed by it.
多谢你,我绝不是权力之轮,而是一个惨遭其碾压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译注】
诗的后半截起初翻译成:“而是一个遭它碾压的活生生的人。”在汉语里,一个名词前面的形容词不宜过多,大多只有一个,如果有两个,就会显得拖沓,如果是三个以上并列,就会令人难以忍受。因此翻译时要尽量避免,尤其在翻译诗歌的时候。故将两个简单的形容词改变成两个排比句:“是一个遭它碾压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显然胜过“是一个遭其碾压的,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样的直译句。
50
The mind,sharp but not broad,sticks at every point but does not move.
思想敏锐,却不开阔,处处执着,却不灵活。
【译注】
翻译时要尽量保持与原作一致,无论内容还是形式。这句诗起初翻译成:“心胸敏锐却不开阔,执着一点,却十分怠惰。”本以为不错,但就在立即放行过关的一刹那,却发现了破绽,即,sharp but not broad和sticks at every point but does not move都是but前后意思相反,而后者用not加以否定的句式。但第二个词组却是“怠惰”,并非否定式。有鉴于此,便修改成“却不灵活”。
51
Your idol is shattered in the dust to prove that God's dust is greater than your idol.
要证明神的尘埃比你的偶像还大,你的偶像便被敲碎在尘埃中。
【译注】
You idol与your idol是不同的,但不少翻译者都将二者混为一谈。前者两词的关系是同位语关系,故而翻译成“你这个偶像”,后者两词是物主代词和名词的关系,故而翻译成“你的偶像”。
52
Man does not reveal himself in his history,he struggles up through it.
人不是在自己的历史中揭示自己,而是通过自己的历史拼搏来崛起。
【译注】
注意in his history和through it (his history)的含义,前者一定是“在他的历史中”,后者则有两种含义:“在他的历史中”和“通过他的历史”。二者字面意思显然不同,但含义无大区别,因此二者都翻译成“在他的历史中”未尝不可。
53
While the glass lamp rebukes the earthen for calling it cousin the moon rises,and the glass lamp,with a bland smile,calls her,“My dear,dear sister.”
正当玻璃灯因为泥灯称其为表兄而责备他时,月儿悄然升起,玻璃灯莞尔一笑,招呼明月——“我亲爱的,亲爱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