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致中学师生的一封信

前 言——致中学师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新课程,新教材,新征程。祝贺大家共同进入一个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您手中的这本新书,是我们长三角新语文教师联盟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联手为您精心打造的一份礼物!

针对教育部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稳妥推进、有效落实整本书阅读,我们汇聚了大量优秀一线语文教师、教学科研人员和部分高校相关专家聚焦问题,集中攻关,挖掘、优化、整合各地阅读经验和策略,经过长三角地区几十所不同层次学校的试验,逐步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常态的语文教学轨道,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在语文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初步建立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机制。今天推出这本书,希望为纠结于整本书阅读的师生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希望得到各位使用者的建议,在大家的共同探索中,逐步完善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常态阅读体系。

下面谈三个问题:这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要编写这本书?怎样用好这本书?

一、这是一本什么书?

简单地说,这是一本引导、规范并提升中学生有效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书。 “引导”就是激发兴趣,解决“不想读”的问题;“规范”就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醒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解决“不会读”的问题;“提升”就是建立科学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哪些是有效率的阅读,哪些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阅读,解决“读不好”的问题。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手段来解决“不想读” “不会读”和“读不好”这三个问题呢?

首先看看我们的“菜谱”(见目录),有没有引起各位的“食欲”?按照经典性、时代性、贴切性原则,我们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但都有较高成就并产生一定影响力的代表性作家的经典作品,同时是中学生比较喜欢并深受其影响的重要作家的作品作为阅读推荐对象。本丛书在时间上按照中国现当代、中国古代、外国三个序列,各编一本书,每本书选择30部左右成就突出、特色显著、影响巨大的代表性作品建立阅读训练体系。三本书加起来大约囊括古今中外100部最杰出的经典著作。我们的期望是:每位中学生能从中选择30本作为自己中学时代的整本书阅读对象,进行系统且深入的课外研读,在这个过程中,拓宽眼界,培养情趣,积累素养,提升境界。本册作为这套系列丛书的第一册,入选的作品来自中国现当代,其中第一部分作品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止于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二部分作品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止于2018年。这样分阶段,主要是以作品的大时代思想背景为依据的——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时代思想的发展变化对于文化和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如果不看清这一点,我们就没办法理解为什么当时会出现那么多与今天的观念迥然不同的作品。当然,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在民族精神文化方面又具有多种形式的传承,我们在鉴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突破时代局限方面强大的穿透力和顽强的延续性。对于同一时代的作品,我们按照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学术著作来分类排序,便于师生比较和鉴别。

其次说说本书的体例。每部作品的导读与互动分为相互关联的8个部分,每一个部分虽然有简明扼要的提示,但重点不在这里,而在于设置的那些既有温度、有情趣,也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体现了编者的深入思考与呈现方式,但是没有提供参考答案,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切实通过整本书阅读,来形成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己的积累。8个部分各起什么作用呢?

1.导语——揭示一本书的阅读价值,或者提示最微妙的阅读切入点。

2.关于作者——用最简练的文字与学生互动:关于作者的“那些事儿”。

3.内容解析——伴随着你的阅读进程,通过互动的方式,逐步呈现作品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以及价值取向。

4.艺术鉴赏——与学生一起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帮助其学会简要分析。

5.争鸣商榷——共同参与,提出并呈现对作品的质疑与批判。

6.学以致用——即读后感,鼓励学生联系自身或社会实际做好文化迁移。

7.阅读建议——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提供的阅读建议,其中很多具有操作价值,比如阅读的关注点、切入点、节奏、效率、比较、检测、读写关联、思考与练习、阅读反思等,学生可按需索取。

8.相关链接——为有兴趣深入研究该作品的学生提供一个定向延伸拓展的阅读空间。

二、为什么要编写这本书?

第一,自教育部2017版“新课标”颁布以来,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新课改的标志。如果说上一轮课改因为出现了“模块”的概念而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突出了课程的三维价值,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那么本轮课改最受关注的地方则是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首当其冲。

“学习任务群”强化的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用心体会,我们会发现这里既有一脉相承的语文专业思想,也有教育功能的转化和飞跃,而整本书阅读在兼容上述元素的18个“学生任务群”中具有突出地位,可谓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第二,目前中学语文界在操作层面遇到的实际困难是,中学生要面临巨大的考试升学压力,诸多学科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刷题”,整本书阅读如何落实?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美好的理想目前还大多停留在设计层面。学校、教师、学生该何去何从,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澄清概念,重塑价值,更亟须在操作层面得到破解,为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行动找到一条出路。本书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实际操作模式,引导学生有效进入并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从而为本轮语文课程改革做出先锋式的探索。

整本书阅读,最大价值应该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并让其从自由阅读中获得快乐和人生感悟,提升思维能力、语言建构和审美能力。因此,整本书阅读,应该是一种沉浸式的自主阅读,教师的作用在于引领学生感悟到以他们的阅历不太能够感悟到的东西,起到的是脚手架的作用,而不是把相关的知识整理出来,喂给他们。如果说,整本书阅读是在让学生阅读经过我们过滤缩编的二手书,那将是阅读的倒退和整体的失败。发达国家的教育显示,孩子入学,就应从绘本等读物开始,坚持让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读书20分钟,以此养成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每本书后附一些题,这些题主要考察孩子是否通篇读完,有什么感悟,很简单。教师每周记录一次,作为学期考核的一部分分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对孩子阅读的督促和检查,也是对孩子思维的引领。这种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中学语文教材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但在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得到落实呢?我们认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结果并不乐观。

整本书阅读,需要师生合作才可能完成。对教师而言,要逼着自己读书,重读、细读,读出独到的感悟,唯有如此,才有指导学生的欲望和底气,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推进策略。对学生而言,首先是“读什么? ”——面对文化经典,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必须科科兼顾、分秒必争的他们该如何甄别,如何取舍?其次是“怎么读? ”——怎样读才是有效率的阅读?怎样解决阅读与考试的关系?怎样处理整本书阅读与其他各学科学习的矛盾?没有兴趣怎么办?没有方法怎么办?没有时间怎么办?没有效果怎么办?我们希望本书在实践操作层面为师生找到一条解决困惑与纠结的出路。

三、怎样用好这本书?

怎样用好这本书?这是在推进落实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不同的读法,效果大相径庭。鉴于以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经验教训,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一方面,教师的阅读经验毕竟比学生丰富,自然要承担答疑解惑的指导任务;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阅读视野,以便找到更多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与途径。但是我们教师个体孤军奋战,实在力不从心,大家都需要资源整合,需要建立一个平台或者一种机制,而这本书的使用,至少可以解决教师面对整本书阅读无从下手的困境,每位教师都可以在本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出调整,提出要求,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并形成阅读计划,教师还可以利用本书的问题设计有选择地布置和定期检查学生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省自己的精力,而且可以提高准确定向定位的阅读效率。

第二,建立读书小组很有必要。虽然每位学生选择阅读的重点书目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对于一本具体的书而言,一定会形成一个自然的读者群体,实际上会形成一个以书为中心的读书组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自然形成的小组,每个小组选出负责人,制订阅读计划,定期举行交流分享活动,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也有利于提升读书的质量。

第三,充分利用本书的资源。书的名字叫作《相约经典 走进名著》,“经典”和“名著”虽然在概念上还有细微的区别,但都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相约”和“走进”表示我们的阅读行动已经开始从自发走向自觉;我们在每一个标题下面都加入了一个动词—— “走进…… ”,请注意是“走进”而不是“走近”,旨在提醒和强调:要“通读原著”!对于重点部分要深读细读,反复研读,而不是象征性地读读简介,了解大意,这是整本书阅读的要义。

参与编写本书的作者,是从全国知名学校选拔出来的语文名师,他们对自己推荐的作家及作品情有独钟,有专门的研究。如果你对该作品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研讨,可以通过每一篇文章标题下面的联系方式与作者取得联系,深入交流与分享。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特色,我觉得是把过去若干年形成的名著导读精华缩编的功能做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把知识性的封闭导读体系变成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开放性阅读体系。请注意,我们是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走进整本书阅读”,并在阅读中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有质量的思考习惯,我们的责任不是代替学生的阅读,也不是把我们认为的精华提炼出来喂给他们,而是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去迁移、去创造,甚至去犯错!我们的任务是引导他们进入这个轨道,并且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因此,本书的焦点在于问题的设计,我们力图将我们的心血和智慧集中渗透在所设计的问题中,希望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着意领会。当然,这种写法对问题的设计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只有“读进去”了,他们的文字才会有温度,他们的激情才会转化为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只有学会“跳出来”,他们的文字才具有理性,他们设计的问题才具有洞察力和启发性。

至于是不是达到了这个设计的目标,只有读者才有评价的资格和权利。

如果阅读得法,我们有理由期待:各位学生不仅是只会解答问题的高手,而且是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有心人和创造者,是在阅读过程中感知快乐、体验审美、改善三观,胸怀祖国、不断进步、充满潜力的青年。

袁湛江(浙江省正教授级语文特级教师)

2019年6月30日于宁波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