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家少年 聪颖好奇

第一章 医家少年 聪颖好奇

身世之谜

话说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从此之后,唐朝政权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同时也扩大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及朋党之争的局面,大大削弱了唐王朝的政治力量,一度强盛的唐朝帝国日渐病入膏肓。直至唐朝末年,土地兼并疯狂至极,“美地农产,尽归豪奸”,赋税极端苛重,吏治极其腐败,政治一片黑暗,社会危机急剧加深。山南东道节度使、襄州刺史于img是当时统治集团腐败的突出代表,他“专有汉南之地”,公然聚敛钱财,恣意虐杀百姓。百姓难以生存而不得不铤而走险,张旗结党,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唐朝灭亡以后,代之而起的是五代十国,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多政权并存的分裂割据时期。这种纷争割据状况长达半个多世纪,而当时的湖北地区,分别为几个政权控制,真正可谓九州离析,荆楚破碎,盗贼蜂起。

当时,在湖北襄州有一户人家,户主名叫庞慥,苦读儒家典籍,以教书行医为职业。通过多年的积累,家境慢慢富裕,日子过得还不错。庞慥胸怀远大抱负,遵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训,儒和医是一对孪生兄弟,儒是医的基础。他利用自己的有利文化主攻中医学。他广泛涉猎各种医书,汲取精华,尤其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脉经》《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认真研读,反复品味。对中医药学有一定的积累和体会后,遂开始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庞慥既开药店,又做医生。他一边认真钻研医学,一边进行医学临床实践,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在短时间里很快成为襄州一位有名的医生。由于求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加上他善于经营药店,慢慢赚了一些钱,添置了一些田产,就在庞慥苦心经营,日子过得比较红火的时候,家里突然遭强盗光顾。家里值钱的东西几乎被抢走殆尽,包括药店的人参、灵芝等贵重药物无一幸免。这次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庞慥以沉重的打击。

这些年来,庞慥通过不断的打拼,好不容易有一些积蓄,日子才刚刚过得好一点。谁能料想,如今突然发生此番变故,今后的生活怎么过下去啊!连续几天,全家人都无心开业,大门紧闭。每天来求医问药的人,拍拍门之后,见里面无人应答,不知何故,只好悄悄离开。就这样,庞慥在家里呆坐了整整三天三夜。毕竟他是一个知识渊博和有想法的读书人,只要能静下心来思考,还是能想出办法渡过难关。通过三天的静坐深思,他终于痛下决心,离开此地另谋出路。他不想在此地再待下去了,要走得更远一些,希望到偏僻的地方去,到民风淳朴的地方去,到能让他有所作为、有所发展的地方去。那到哪儿去合适呢?思来想去,符合这些条件的地方在湖北只有蕲州之地。

蕲州是湖北最偏远的地方,在荆楚大地它又算得上是一块酣睡的土地,当时经济、文化都很落后。有人对唐代末期的情况做过不完全统计:唐代荆楚地区,所见到的散文作者共34人,其中襄州17人,荆州12人,鄂州2人;诗人45人,其中襄州15人,荆州18人,鄂州5人,蕲州全系空白。但社会民情却较荆襄为好。杜牧曾有诗云:“在大江之侧,云梦泽南,古有夷风,今尽华俗……风俗谨朴,法令明具。”

庞慥的决心下定了,他想在迁居之前,首先要到该地实地考察一下,但这件事暂时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于是他跟夫人说:“我要出去几天,如果有人这时来找我,就说我被人请去看病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出发来到蕲州蕲水县(今湖北浠水县,1933年由孔庚提议中华民国政府将蕲水县改名为浠水县,以后“浠水县”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到这个地方一看,果真是个好地方,蕲水县地处江淮腹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适宜种粮和采药,交通也很便利,上可入川,下可通海,左淮右江,四通八达。但住在这里的乡民有些陋习急需破除,他们迷信算命、卜卦、看相、看风水,无论农村还是市镇都缺医少药。庞慥觉得像他这样的医生,来到此地一定会大有作为。经过一番考察,蕲水县麻桥龙井村又是蕲水最好的安身立命之处。他认为,选择的居住地最好在离城不远,相对偏僻,但交通便利、人流较多的地方,麻桥就自然而然成了他的最佳选择。

从明朝《蕲水县志》记载,可以看出庞慥当时的这种想法。《蕲水县志》载,麻桥古时又称麻桥港,水路往三台方向可直接与浠水河主航道相通,陆路又处于蕲水县城至黄州的交通要道上,且距蕲水县城仅十五里路程。麻桥地带还丘陵多山,盛产天然药材,这样的地理环境十分方便患者就医并有利于药材业发展。

一个月以后,蕲水之地传出有个姓庞的医生已落户在蕲水麻桥龙井村,但谁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不过听说来的是一个医生。在那个缺医少药的时代,对当地人来说,确实是个好事。于是,大家喜上眉梢、奔走相告,加上庞医生态度和蔼可亲,医技高超,慢慢地庞医生的名声就传开了。

相传,麻桥龙井村可是了不得的地方。从前,秦始皇赶南山填东海,东海龙王带着九个太子逃难至此,被飞虎山的飞虎拦住。龙虎相斗,龙王为护子被飞虎所伤,躲进村里避难,村里有个老药农给龙王敷了草药,并安排在村口石洞养伤,直至痊愈。龙王为了报答药农救命之恩,便和药农结为八拜之交,并让龙王太子认药农为义父。这地方原本是缺水的,药农之前为了给人治病,常常要跑到十几里外的大河里取水熬药。龙王听说后,下令九个儿子,变出九口水井,并从五湖四海采集清水,供药农和附近的乡民饮用。可是到了汉朝,有一天,村里有个妇人起大早来到井里取水,突然发现井里有龙头闪动。她慌忙跑开,到另外一口井去取水,看到的情形也是一样。就这样,她连跑七口井观看,结果七口井所见情形一模一样。这个妇女惊魂未定,就喊来村里的众人观看,大家看后,觉得这样的事不吉利,于是把七口井都填了,只留下现在的两口井。

当然上面所讲的不过是一个相传的神话故事,但是,近千年来这两口水井确实存在着一个谜:传说村里有九口水井,原来称为九龙井,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水井慢慢地毁坏了,到现在还剩下两口井,这些井水还真是很神奇的:一是不管天旱多长时间,舀多少水出来,就溢出多少水,井水总干涸不了;二是井口终年清晨雾气弥漫,井水冬暖夏凉,清凉甘醇;三是井水煮中药,药汁质量特别好,喝了用它煎的药,疗效非常好。据说这个水井有医疗作用,几百年来,龙井村的人,无一人因为水质而患病,更没有罹患后世所说的癌症,人们便不得不相信这一传说了。也就因为井水比较神奇,龙井村村民对它特别钟爱,一直保护它,并使用至今。

自从当地人知道,外地来龙井村的庞慥是一名医生,患者就陆续找上门来,求医问药。庞慥对上门求医的人都热情接待,并认真诊治,对症下药,一个个患者都取得较好的效果,非常高兴,并奔走相告。从此,他的名声就传开了。

但是有一次,有两个患者拿到药方后在那里坐着不走。庞慥感到奇怪:药单开给他了,怎么还坐着不去抓药呢?

于是他就走过去询问何故,一名患者急忙起身对庞慥说:“先生给我开的单子上的药,有一大半我们这个地方买不到,能不能换一下别的药物代替?”

庞慥一愣,说:“我开的方子都是根据你的病症而来的,怎么能随便替代?那样会影响疗效的。”患者听后,不知所措地坐着那里直抓头顶。

庞慥问:“你拿药的药店在哪里,能否带我去看一看?”于是,庞慥就随患者来到附近的药店。原来这里的药店就在麻桥镇不远的地方,庞慥看了看药店里的中药品种,总共才不过三四十种,庞慥刚开给患者的单子上十种药就缺了六七种之多,庞慥叹了口气说:“这么少的药物品种,怎么能治好不同的病呢?”

庞慥走过去介绍自己,然后把他开的药方给药店的老板看了看,说:“像我开的这些药,要到哪里才能买得齐全呢?”

店老板说:“要到邻县的蕲州去买才可以。”

庞慥问:“那蕲州药店离我们这里多远?”

店老板回答说:“五六十里。”

庞慥转身对患者说:“你能去蕲州吗?”

患者答道:“药方没有配齐,病治不好,没有办法,那只有去了。”

一周后,患者来到庞慥家,说:“感谢庞先生,我吃了你开的药,病已经完全好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庞慥心想:这里附近要是有能够保证患者用药的药店该多好啊。于是,庞慥开始盘算如何解决患者的用药品种和药材的问题。

正当庞慥冥思苦想之时,有人雪中送炭了。过了几天,县太爷的千金小姐被一个衙役和一个丫鬟送来了。

来人说:“庞先生,我家小姐得了一种怪病,不发热,不思茶饭,形容日渐消瘦。四处求医诊治,都不见好转。现在全家急得没有办法,听说龙井村来了个庞医生,老爷特命我等把小姐送来诊治,希望庞医生给予治疗。”

庞慥摸过小姐脉搏,查看了面容,又看了看舌苔,接着询问病情。正在庞慥了解小姐的饮食起居情况时,丫鬟在一旁说道:“小姐最近常常茶饭不思,就是最爱嗑瓜子,一天嗑一堆瓜子。有时只吃瓜子,不吃饭。”

庞慥听了,思忖了一下,回道:“吐的瓜子壳还在么?”

丫鬟说:“在。”

庞慥叫患者休息一下,请衙役回去把瓜子壳拿过来。

庞慥看了看那些瓜子壳,灵机一动,高兴地说:“好,就拿着瓜子壳煮水喝,一日三次当药吃。”

小姐本不愿意,但为了治好病,她只得依从。

几天以后,一堆瓜子壳用完了,小姐的病也奇迹般的好了。县太爷非常高兴,亲自上门感谢,还和庞慥拉起了家常。了解到庞医生惦记解决患者用药品种和药材的问题,县太爷便极力支持并愿意帮助庞慥开办药店。不久,庞医生的药店在龙井村开张了,而且品种齐全,患者拿药方便多了。

从此,庞慥名声大振。庞家的医疗事业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庞慥自从迁到龙井村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事业顺利,生意兴旺发达,家庭和睦,瓜瓞绵绵,子承父业,他的儿子庞震、孙子庞庆全都继承家学,从事家传中医工作。从庞慥开始到庞震,再到庞庆,行医已历经三代。他们医术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但都饮誉一方,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影响。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家业也慢慢扩大了。

到了庞家第三代,庞庆继承父业,继续学医。从庞庆的祖父庞慥,到父亲庞震,以及他自己,虽然都有学识和医术且受人尊重,但都不乐仕进,远离官场。

自宋朝开始立国(960)后,中国逐步结束了唐朝以后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国家逐渐统一起来。从开国后不久,国家开始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下诏整理了很多古籍包括医书。嘉祐二年(1057),国家还专设“校正医书局”,由当时著名医学家林亿、孙奇、高保衡和其他学者,有组织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陆续刊行,颁行全国。这一机构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这种做法,致使当时的士人们都比较重视文化、家教,涵养家风,令德性和技艺可以子孙承继,世代维系。

庞庆一家当然希望他们的祖业不断发扬光大。他们以传承中医为己任,并深以此为荣。庞家特别信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上说的话:“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所以,庞家自始至终都注重中医的传承,当好良医,不想入仕为官。正如北宋号称“一代之师”的名臣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所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img

范仲淹画像

《礼记·曲礼下》上载:“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东汉郑玄注:“三世,自祖至孙。”从汉代开始,对于“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这句话,意思是,作为医生没有三代传承的历史,就不可轻易服用他所开的药。从爷爷庞慥开始到庞庆这一代,已是第三代,所以庞家更没有理由不继承家学、为良医救人。不过,也有人认为“医不三世”并不是指父子相传之意,而是指“三世之书”,包括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或《内经》)《神农本草经》《素女脉诀》等。当然,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一定要三代行医才能开药,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为医者必须有扎实的中医根底,学好重要的医学经典,方能当好一名中医。在宋代,庞家三代为医,肯定是有优势的,庞家也未尝不是这样想的。所以,庞庆矢志为医,一心只想把祖业发扬光大。

庞庆在父亲庞震的指导下,从小就开始学医。他学医是比较勤苦的,自觉性很强。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他已广泛涉猎各种医籍,博学经典,加上悟性比较高,等到他出师时,中医的十八般武艺,他都学得差不多了。不久,庞庆就可以独立行医了。他行医、用药、治病,比起他祖父庞慥、父亲庞震来开拓精神要强得多,他几年之内治好了许多重病、难病,治疗疾病处方也很有特色。没过多久,他的名声就传开了。这得益于他爷爷、父亲将多年积累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他,加上他的文化功底比较扎实,又有悟性,所以较好,更胜父辈一筹,被当地称为高明的医生。方圆数十里的患者,对他治病的评价是一个“高”字,也正因为这样,他比爷爷庞慥和父亲庞震有更高的声望,可惜他身体比较虚弱,平素多病。有时患者太多,因为身体原因,他都难以应对。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体质更差一些,“年老且病”。

于是,庞庆开始着意培养下一代,希望把他的医术传承下去。由于自己的努力,子女的勤勉,终于,他在教育子女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培养出了北宋医王庞安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庞庆一生引以为傲的。

成长之路

话说到了北宋中期,宋仁宗(赵祯)庆历二年(1042),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麻桥庞家的当家人庞庆在四十岁时,夫人好不容易怀上了孩子,欢喜之情自不必说。夫人怀孕时常感觉“颇有异”,十月怀胎过后,终于喜添贵子。庞庆中年得子,医有传人,全家上下无不欢欣鼓舞,恨不得告诉全蕲州的人:庞家终于有后啦!儿子一出生,就取名为安时,字安常(长大后自号蕲水道人),希望他一生平平安安。庞安时出生时,从庞慥到庞震再到庞庆,都是三代单传,到第四代,父亲庞庆中年终于添了这个儿子,全家当然喜出望外!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庞家祖传的中医后继无人了。当时庞家在蕲水当地也算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中医世家,家底比较殷实,庞家当时的房子也很多,正如同时代的文学家黄庭坚说,庞家“家富多后房,不出户而所欲得”。庞家主楼是一进三重,有两层楼房,中间有天井。这里到处都留下庞安时年幼时天真浪漫、无拘无束的记忆。

北宋庆历七年(1047),庞安时已经六岁,虽然他好动不安分的天性比较突出,但小小年纪非常聪慧。

有一天,他的母亲陈氏教他学习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陈氏只教了庞安时两遍,他都记得,并能倒背如流。他母亲很是惊讶,将此情况告诉父亲庞庆。庞庆听后也很高兴,但他认为,记忆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记忆的速度和准确性,还取决于记忆的东西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他要夫人对儿子进行测试和培养:将教给他的诗,在一周之后再要他背诵,看他是否能记住。

一周之后,母亲再考庞安时,结果他仍然能背诵。

庞庆知道后,很是高兴,说:“好记性是成为学识渊博者所必需拥有的,儿子现在记得快、记得牢固,这是好事,此乃先天优势,为以后学习和举业提供了便利,我们只要加以调教,他将来必定能成大器。”

从此,庞庆把家族发扬光大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开始注重对他的全面培养。

也就是在这一年,父亲选择了当地比较有名的魏老师(魏渊的祖父)作为庞安时的启蒙老师,将小安时送入乡塾学习。

北宋庆历八年(1048),庞安时七岁,在乡塾魏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下,他一年的时间除了熟读四书外,还将四书全部背诵下来。接着两年之内又熟读了五经、《史记》等书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年后,庞安时进入了少年时代,虽然他从小就比较聪明,但性格还是比较外向和豪爽。时常特立独行,豪纵放任,事无所不为,争强好胜,聪颖好奇,特别是对斗鸡走狗、蹴鞠击球、博弈音技,样样爱好和精通。庞安时聪明好奇和好强的特点,使他不管玩什么,一看就迷,一学就会,而且水平也都超过别的孩子。

庞安时十一岁的时候,也就是北宋皇祐四年(1052),他在私塾读书已四年了,学习了不少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熏陶。由于庞安时比较聪明,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很快就会完成,经常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和村里小伙伴出去玩耍。

有一天,从淮河岸边来了两个专门表演斗鸡的人,每人挑一担鸡笼,里面装了三四对斗鸡,这些斗鸡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看起来特别漂亮。庞安时一看,高兴得不得了,早把上学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径直走到鸡笼前,就要他们把斗鸡放出来斗一斗,让他看看鸡之间是怎么搏斗的。

斗鸡的人说:“那可先说好,看斗鸡可以,但要出钱的,每看一次出一次钱,如果有一方鸡斗败了,就要开始收钱;如果斗鸡斗死了,观看的人还要加倍付斗鸡的钱。”

小安时急切想看到斗鸡,无心顾及其他,没有先把斗鸡的价钱和对方讲好,那人看他也是一个有钱的公子,也没有刻意去说钱的事。

一会儿,斗鸡的人把一对雄鸡放出来,斗了一个回合之后,那人看到这个小伙子余兴未尽,找他付钱,他却意犹未尽地说:“还没斗完呢!请它们继续斗吧”。

斗鸡的人为了吸引这个少年,又放出一对雄鸡。这次斗起来很是激烈,斗鸡斗得激烈之时,双双表现得更加凶猛,只见雄鸡上下翻飞,煞是好看,小安时看得又是鼓掌,又是大声叫好。周围有许多人也都凑近来看热闹,吆喝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可是,斗着、斗着,斗到最后,终于有一方鸡斗败了,而且斗败的一只鸡突然倒毙。

这时,斗鸡的人郑重提出,要庞安时付钱,并来一个狮子大开口。小安时一时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来?斗鸡的人就不依不饶,跟在庞安时后面,要同他一起到他家去,找他的父母要钱。

可就不巧,这一天,父亲庞庆患了感冒,正发热躺在床上休息。当安时带着斗鸡人准备进家门时,母亲眼尖,一下子看到庞安时带陌生人回家,便向庞安时招手,将他拦住,说:“你父亲正生病在床,不要去叨扰他。”可是,斗鸡的人不去理会这些,大声逼着要给钱,否则绝不会走人。于是他母亲走过来,小声问了缘由,但一听数额较大,想讲一下价钱,可斗鸡人毫不让步,弄得他母亲很是窘迫。但是他母亲又怕他父亲知道后会生气,加重他的病情,于是母亲心头一横,避开他父亲,把家里的存银拿出来给了斗鸡的人,这事才算了结。

那个时候,踢球运动也是小安时特别爱好的活动,他不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水平也很高,当地的小伙伴们都踢不过他。十二岁那年,他经常离开学校到外面踢球,有时带着几个小朋友到蕲州踢球,甚至玩得整天都不想回家。毕竟还是小孩的脾气,有时听不进魏老师的话,可能确实也抗拒不了踢球的吸引力,他依旧我行我素。魏老师感觉到自己批抨收效甚微,便不得已将这事告诉他父亲庞庆,父亲听后,十分生气,担心儿子这样下去会玩物丧志,一事无成。晚上等小安时一回家,父亲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小安时自知理亏,不敢吭声。然后他父母亲一起继续对他耐心说服和教育,他也意识到这样下去会荒废学业,领悟到“勤有功,戏无益”。于是小安时就向他父母做了一个应诺。自此以后,小安时才开始对踢球等业余活动有所收敛。

除此以外,小安时有时也像农村其他儿童一样顽皮,喜欢爬树、取鹊蛋、掏雀窝。但是,这些事情太危险,稍有不慎,就有摔伤甚至丧命的危险。庞家四代单传,就他一个宝贝儿子,全家不知对他有多么疼爱。听说他上树掏鸟窝,全家人都心惊肉跳,担心他会摔伤,想方设法制止他,但有时又无法完全控制他。

庞安时十三岁时,有一天,他在放学回家的时候,又爬上一棵树去取鹊蛋,这棵大枫树在村子的右边,树粗壮高大,也是全村男女老少夏天歇阴乘凉的好地方。他不顾旁人的劝阻,坚决要爬树。可是这一次小安时就没有那么幸运,他还没爬到鸟窝处,不小心一失手,竟掉到树下的池塘里去了。幸亏在这里乘凉的人较多,很快把他救了起来。但由于塘中横放着一棵小树,丫枝划伤了小安时的左腿,鲜血染红了衣衫,小安时也被摔成重伤,痛得哇哇直叫。人们赶快将他送到家里去,父母一听小孩从树上摔下来受伤,母亲吓得差点昏过去。父亲庞庆急忙过来查看伤情,通过检查后,发现总算没有性命之忧,心里稍微宽松一些。父亲立即开始为庞安时上外用药和包扎伤口,同时又为他开几剂内服中药治疗。在父亲的悉心治疗、母亲的精心照顾下,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庞安时的疾病才慢慢痊愈。

这一次,父亲庞庆抓住机会,苦口婆心地对他又进行了一番教育,并要他保证以后不再做这样危险的事。可他性子很倔,就是不愿表态。父亲看他倔着不说话的样子,厉声训斥之后,就要棍棒伺候,还是在一旁的母亲心软,不忍心儿子再受皮肉之苦,上前拦住正在气头上的父亲,并趁机把小安时推走了。小安时虽然倔强,但天姿聪颖,很快便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再也没有做爬树这样危险的事情了。

庞安时十四岁时,端午节前夕,他同村子的两个小伙伴相约准备去罗田九资河观看端午节竞赛。

临行前,母亲询问他:“你人生地不熟,如何吃住?”

他说:“我们同行的小威的舅舅在罗田,不用担心。”

母亲知道这个情况后,认为让他出去历练一下也可以,随后母亲叮嘱一番,要他们注意安全,并塞给他一些盘缠,目送他出门去了。

小威的舅舅是江西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初迁到湖北罗田。舅舅是个教书先生,家里藏书几万册。迁来此地时,藏书就运了四竹簰之多。由于当地地处大别山贫穷落后地区,读书的人很少。他觉得他既可以发挥自己教书的长处,又可以让当地的孩子有书读。于是他便在此地办起了私塾学校,校址就设在九资河衙门畈。

同村的三个小伙伴来到小威舅舅家。小威跟他舅舅说:“我们是来九资河玩一玩的,既想欣赏这里的山区风景,也想见见世面。”

舅舅说:“好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学习,行路也是学习。欢迎你们到我这里来。”

于是,舅舅给三个小伙子安排了两项活动:一是让表兄带着他们游览当地风景;二是参观当地一个竞技活动。

第二天天刚亮,表兄带领他们三人来到岐岭河和风井河的汇合处,这里也是鄂、豫、皖三省交界之处,从这里近可到达衡山巅、青苔关、薄刀峰等地,远可通武汉、黄州、麻城、金寨、黄山、霍山,是罗田北部的交通枢纽。

小威问表兄:“表哥,这个衡山有多大啊?”

表哥告诉他们说:“衡山在罗田的东北部,北接安徽金寨县,东连黄山县,系长江、黄河的天然分界线,是湖北巴水、浠水和安徽淠水的发源地,主峰是天堂峰。”

他们兴奋地边走边看,衡山真是漂亮,山高林密,溪谷幽深,云雾缭绕。正像当地人说的“一山分四季,百步不同天”。在当时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夏天在这里生活非常舒服。

向前走了一会儿,看到面前凸起一块石头,活像一个棋盘,庞安时站在一旁,惊奇地说:“你们看,这块石头像不像个棋盘?”

表兄说:“你说对了,它就叫棋盘石。”

小威问:“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表兄答道:“听父亲说,这是经过亿万年的地壳变动和风霜雨雪的不断侵蚀慢慢形成的。”

安时问:“这山上还有别的怪石吗?”

“有,多的是。”小威表兄继续带领他们前行。

“啊呀,这个像什么?”安时惊叫起来。

小威表哥走近石头告诉他们:“这个石头叫盐罐石。”

大家围观后说:“真像,真像!”

小威表哥又走近另一块小一点的石头,告诉他们说:“这一块石头叫油罐石。”

接着表哥给他们讲起了盐罐石、油罐石的故事:这盐罐石、油罐石坐落在笔架山下,两石之间相距较近。盐罐石较大,长、宽、高均三米左右,油罐石稍小。传说盐罐石、油罐石原来每天自然流出油、盐,当地田元殿僧人要天天去取,供寺庙内僧俗人员的当天食用,流出的量不多不少。后来寺僧起了贪心,想要获取更多油、盐,免得天天去取太麻烦,就请石工将罐口凿大。从此以后,油罐石、盐罐石洞门紧闭,再也不流出油、盐了。

表哥讲得神乎其神,这三个小伙伴听得不亦乐乎,兴致正浓。

小威表哥说:“今天你们也像我第一次跟父亲来这里一样,样样感到新鲜,处处感到惊奇。再向前行,我带你们去看瀑布。”

衡山山势陡峭,云峰插天,境内悬崖飞瀑,随处可见。夏天雨水季节,到处飞瀑流泉,雄伟壮观。比较有名的有啸水河瀑布、鹞子坪瀑布、白布河瀑布、道人崖瀑布、百丈岩瀑布、龙飞寺瀑布、头险瀑布、二险瀑布、三险瀑布、卧龙沟瀑布、凤井河瀑布、响水河瀑布、泻水岩瀑布等。

因龙飞寺瀑布距此地不太远,而且还是罗田有名的五大瀑布之一,小威表哥就带他们去欣赏这个大瀑布。

龙飞寺瀑布位于龙飞寺背后,发源于缽盂尖,到达大竹园以后,两山壁立,深谷悬岩,溪水奔腾直下,一落千丈,特别是到龙飞寺后三百米处,谷口狭窄,岩石陡峭,瀑布垂空直泻,水花四溅,雾气团团,气势磅礴,声如雷吼。三个小伙子看到这场景,一个个都惊呆了,随即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安时高兴地说:“这里真是太美了!”

小威说:“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景!”

小威表哥看到时候不早了,就带领他们说:“我们回家吧!以后有机会再过来玩。”于是,他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转眼到了夏历五月初五,鄂东一带叫“小端阳”,五月十五叫“大端阳”。当地习俗非常重视的是“小端阳”。节日期间,各地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有插蒲艾、吃“角粽”、龙舟竞渡等。

“佬表”西迁后,鄂东又兴起了一种竞技比赛活动,就是通过集会的方式,举行弓射、弹射、田猎。因为在这里地处大别山区,无大河大湖,龙舟竞渡没有办法进行。从活动的本身意义讲,也是百姓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应该具有一种浓郁的悲伤气氛。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举行龙舟竞渡,开展弓射、弹射、田猎等活动,场面都是欢快热闹的,这便演绎成为一种体育活动,借以纪念屈原。年深月久,约定俗成。

小威的舅舅也叫几个小伙子暂时不要返回家去,一起去参观这项活动,他们自然非常乐意。

自从小威的舅舅迁来这里以后,连续几年这样的活动,他们从未缺席。

今年端午活动会场就设在衙门畈。一大早,雾气还未散去,当地人早早就来到了会场,还有许多四面八方的人汇集到这儿,热闹非凡。

所有报名参加弓射、弹射、田猎的选手,都按不同的项目分别站在一起,待活动开展后,随叫随到。

首先开展的一项活动是弓射。

在一棵布满枝条的高高的枫树上,挂十个鸡胃(吹成气球形),每个射手对准鸡胃射一次,以打破为赢,再对准挂鸡胃的绳索射一次,以射断为赢。每个射手在比赛之前,一要先就位,二要等放铳三响后进行。此时衙门畈人山人海,有鼓掌、有喧笑、有吆喝,极其热闹。

当弓射结束时,十位选手有三位选手全赢(两项都达到标准),七位选手半赢(有的射穿了鸡胃,未射断挂绳;有的射断挂绳,未射穿鸡胃)。当裁判宣布结果的时候,全场响起经久不息、震耳欲聋的掌声。

第二项活动是弹射。弹射与弓射略有不同,是在同一树枝上取下鸡胃,挂上酒壶,每个射手射两次,以打破酒壶为赢。开始时,射手需要先就位,再放铳三响,然后顺次进行。十个射手全部完成操作后,裁判宣布:弹射两发两中的四人,两发一中的五人。结果宣布后,全场又一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两项活动足足花了半天时间。

下半晌开展田猎。田猎是以获取猎物的数量和价值为标准进行评奖。选手也有十人。开始之前,放铳三响。这时的观众,有一部分跟着猎人上山去观察,大部分留在会场上面游乐场边等待。

规定时间到,十位猎手无一空手,都获得了猎物。大家无一不欲先睹为快,霎时人潮汹涌,说笑声,吆喝声,响彻衙门畈。一会儿,裁判宣布,十个射手,都分别获得优胜等级。

全场竞技评定后,即宣布放铳,连放十响后即给各赢家授奖,全场沸腾起来了。

小威、安时等三个小伙子,参观这一天的竞技活动后不知有多高兴,同时也深感受益匪浅。

晚上,他们围着小威舅舅一起谈论白天的趣事,余兴未了。

小安时一阵沉思后说:“我们蕲水怎么不搞这些活动?端午节我们过得很平静,各家只吃点角粽就完事了。”

舅舅说:“端午节活动是为了纪念屈原大夫的,我们身为楚国人,一定要知道楚国的历史、楚国的文化。楚国历经八百年,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如果不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就会使我们楚国人逐渐变得没有知识,没有朝气和斗志,没有爱国情怀,继而就会使我们汉民族衰败。”

接着小威舅舅给他们讲述屈原的故事。

不知不觉夜深了,舅舅就对他们说:“你们今天都累了,早点睡吧!明天我再跟你们继续讲。”

小威说:“我们原打算明天回去,那就不回去?”

舅舅说:“你们不是觉得到这里能学到一些东西吗?明天我跟你们讲讲楚文化,不是更增加你们的新知识?”

庞安时站起身来对小威舅舅说:“那就按舅舅的意思办,感谢舅舅!”

第二天吃过早饭,三个小伙子就急不可待地走进小威舅舅的书房,认真聆听舅舅讲说楚文化。

舅舅说:“八百年的楚文化的内容太丰富了,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今天就将过端午节要开展竞技活动的事儿,向你们讲一讲。”

他接着说:“春秋战国时代,楚人竞技不仅以项目齐全播扬于列国,更以水平高超闻达于诸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楚人筚路蓝缕的志向、犯艰历险的勇气和创新开拓的精神。今天的竞技,在上古就是一种武娱。它包括带有军事性质的体育活动和医学健身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舅舅将楚国文化早已烂熟于心,讲起来如数家珍,娓娓动听。他说,以弓射来说,这是“六艺”之一(就是孔子的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孔子的身材高大。他的父亲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数一数二的武林高手,曾把千斤闸门一下子托举了起来。所以,他在教育孔子认真读书的同时,也教育孔子练习射御。本来孔子是个十分谦和的人,但对自己的高强武艺不回避。像他的学生子路,是春秋列国人人皆知的“武强人”,可孔子在子路面前仍以武林高手自诩。

在列国中善射的还是楚国人。像号射、弩射、弹射,楚国一普及,上至国王,下至平民,无不酷爱。弓的种类也有多种,著名者有大屈弓、繁弱弓等。楚人中最善射者是养由基和蒲且子。传言养由基的射击技术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史书上对他的高超射技有三次记载:《战国策·西周策》载,养由基对着百步远的柳树叶子,百发百中。这是从静的方面来说的;而在《尸子》上记载的是对动的物体的射击,说荆王一行外出,看到一只飞着的蜻蜓,左右劝荆王射,荆王不干,令养由基来射,养由基一拉弓,掀去了蜻蜓的左翼;还有《吕氏春秋·博志篇》说,荆廷有一只白猿,荆之善射者都未能中,荆王请养由基来射。养由基矫弓操矢前往,矢未至而括先中。这可能有些夸张。但这种夸张不是随便说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养由基射技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基础上。

楚国的另一个善射者是蒲且子。《淮南子·览冥训》说他能信手射中飞翔的鸟鹊。有一次,他在外,看到百仞之上有两个飞着的鸟鹊,他一拉弓,即有一个栽到地上。楚人不仅善于弓射,而且善于弹射。在楚倾襄王时,倾襄王爱此事而忘记问政。公子王孙为搞弹射而废寝忘食。一些忧国忧民的大臣、官宦时时搔首,不断进谏。可见楚国君臣、公子王孙沉迷于弹射达到何等程度!这些历史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小威舅舅继续说:“你们今天看到的田猎,这原是最初人类为生存而从事的一种劳作。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又逐渐演变成一种武娱,即带有浓厚军事色彩和礼仪习俗的竞技项目。史书、子书都记载了此事。”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有楚灵王“狩于州来,次于颍尾”;《说苑·至公篇》说“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新序·义勇篇》还载“司马子期猎于云梦,载旗之长拽地”,被芊尹文“拔剑齐诸轼而断之”,理由是司马子期田猎用旗的长度与其身份不符。这说明楚人对田猎还有着一套严格的礼俗规定。楚庄王时,他还通过田猎来发现和选拔各种各样的人才。《说苑·君道篇》记载,楚庄王酷爱田猎,大夫规劝说:“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乎?”庄王答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其榛藂丛刺虎豹者,吾是以知其勇也;其攫犀搏兕者,吾是以知其劲有力也;罢田而分所得,吾是以知其仁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故曰:苟有志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可见,楚庄王不是把田猎看成单一的武娱活动,而是看成一种政治活动,一种为安邦定国挑选人才的活动,意义重大。

小威舅舅讲得太好了!他引经据典,通俗易懂,使几个小伙子感到比在学堂里听先生讲四书五经过瘾得多,也从中懂得了很多,大受启发和感悟。从此,安时特别喜欢听历史故事。

短短三天,他们个个都玩得很高兴。要回龙井村了,庞安时在路上想了一肚子话,等见到父亲好好地说一说。这次出行,他感到最有意义的是,小威舅舅说的“读书、行路”都是学习,它可以扩大知识面,丰富知识宝库,提高认知能力。历史故事还可以使人深受启发,激励斗志,现在要是找到这样好的老师教自己,那自己的学习一定会进步得更快。这一次真是受到了地地道道的传统文化教育。

不知不觉,回到了家乡。安时一进门,就看到了父亲,他正坐着跟母亲说话。安时一见他,就高兴地喊:“父亲!孩儿回来了!”

可父亲一看到他,顿时显出一脸怒气,一句话不说,扭头走了。

母亲知道情况不好,赶快向安时招手,叫他不要吱声。然后把安时叫到里房,问安时:“你又跑到哪里去了?怎么这么多天不回家?你没有想到父母在为你担心吗?耽误了这么多天也不着急,像你这般没有计划、虚度光阴,将来如何立业?”

安时分辩道:“母亲,这次出去,您是知道的。我们这次出去收获可大了!特别是受到一次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激发了我以后的学习热情和干劲!父亲应该让我跟他解释一下,可是我一回家,他老人家没头没脑地向我发脾气,这太让我伤心了!”

母亲说:“现在你什么也不要讲了,等他缓过气来,我再找机会说吧。你看,你走了这几天,他在万分繁忙的情况下,跟你开了这样两张单子,他要我交给你:一张是要你把古圣先贤珍惜时间的诗词佳句写下来,并认真体会;另一张是要你抓紧把要读的书目找出来,深入研读。你先好好看看两张单子,其他的,以后再谈。”

庞安时走进他的书房,把两张书单放在桌上,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了一遍。

第一张单子是关于理解背诵珍惜光阴的格言警句:

《杂诗十二首之一》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书·陶侃传》云:“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唐朝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朝杜甫《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唐朝白居易《花下自劝酒》:“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唐朝杜荀鹤《题弟侄书堂》:“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另一张单子是要庞安时以后自学的书目:

除四书五经外,还有《史记》《汉书》,诸子书,包括《晏子》《荀子》《孔丛子》《新语》《新书》《盐铁论》《新序》《说苑》《扬子法言》《白虎通》《潜夫》《申鉴》《文中子中说》《管子》《邓析子》《韩非子》《六韬》《孙子入吴子》《司马法》《尉缭子》《阴符经》《老子》《列子》《墨子》《鬼谷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山海经》等。

这些书在庞家虽一应俱全,但庞安时过去除了私塾魏老师教的四书五经、《史记》等外,其他的书,他很少去翻看。通过这次父亲的批评和外出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从此以后,安时便在家里认真读起书来。

庞庆已经冷落了儿子四五天。通过安时母亲的周旋和安排,终于有一个机会,让安时跟父亲当面沟通了一下。

一天晚上,庞庆因终日为患者治疗,比较劳累,吃过晚饭后,夫人向他书房送了一杯茶,摆了一张请柬在他桌上,对他说:“王学堂的儿子,前天你给他诊好病后,他很感激,今天他送来了一个请柬,明日中午在麻桥里仁斋请你吃宴,以表谢意!”

庞庆看了看说:“生老病死是任何人也抗拒不了的规律,救死扶伤,是任何一个医生应该尽的职责。医生,每个家庭都需要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是有感情的,一个医生能使人解除痛苦,能推迟死亡,谁还不尊重他呢?可是我们的安时对当医生没多大兴趣,只晓得蹉跎岁月,虚度韶华,这可怎么得了!”

夫人说:“这几天,我观察安时经常去翻看你跟他开出的两个单子,不断翻看书架上的一些书籍,并在认真地读。看来,他这回出去游玩,可能有所触动吧!”

庞庆说:“有触动就好。”

夫人试探地问:“我现在把他叫过来,你跟他谈一谈。”

庞庆点了点头。

安时进房后,庞庆要他坐下,然后问:“我给你开的两张单子,你看了吗?”

安时答道:“我看了。”

“我为什么叫单子,就是医生给患者开治病的药单一样,不知能不能对你产生效果?”

安时说:“我懂。第一张单子,你是劝勉我领会古圣先贤珍惜时间的格言,把它用到学习上去。第二张单子,你是要我阅读这些书籍,将来成为一名贯通古今的成功人士。”

庞庆说:“我就是这个意思,你说得不错。”

然而,安时不以为然,故意分辩说:“你不是要我学医吗,你的这个书目,都不是医书,岂不是把时间浪费了?”

庞庆说:“你这是什么糊涂话?古有儒医之称。‘儒’与‘医’是有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要追根溯源,这个分离起源于孔子,儒原是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而专为奴隶主贵族相礼的一些文人。孔子开始从事这类职业,后来招收门徒讲学,宣扬他的学说,逐渐形成了一大学派,号称儒家,后来成为读书人的通称。儒医就是指读书的人来行医,不读书没有中国文化的底蕴,医学知识也是学不好的,怎么能行医呢?看看我国的医学史,所有好的医生、医学家,起初都是一些饱读诗书的文人,然后才走上医学道路的。

“晋代的针灸学家皇甫谧(214—282),字士安,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东汉太尉皇甫嵩(?—195)的曾孙,过继给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今浙江淳安西)。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终日无节制,有人以为他痴呆。而他得到的瓜果往往都奉献给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上说: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你现在年过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而叹道:‘从前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煮猪以存教,是我居不择邻,教有所缺吗?何以你如此鲁钝?!修身笃学,是你自己得益,对于我们有何好处?!’说完,她泪流满面。皇甫谧受到感动,于是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就亲自耕作,常常带经书务农,博学典籍,通读百家著作。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他终于成为一个大儒,著成《帝王世纪》《玄晏春秋》等史学名著,成为著名的史学家。四十多岁时,因得风痹疾而发愤学医,犹不释卷。精心研究《灵枢》《素问》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经典后,著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西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而且包括了古代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治疗学诸方面的内容,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当医生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坐井观天、孤陋寡闻是绝对不行的。他在《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说:‘凡欲为大医,一定要涉猎群书,为什么呢?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指佛典),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孙思邈在此对医生的知识结构做了全面的分析,认为一个高明的医生,除了认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博览经、史、子、集各种文献,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等各方面的知识,都应当懂一些,因为各门知识是互相渗透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于医道无所滞碍’。诊断治疗,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高瞻远瞩,见微知著。否则,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想让自己的医术达到高深的层次,是不容易的;要想让中医学进一步发展,更是极其困难。”

庞安时对父亲讲的事例饶有兴趣,于是他要求父亲点出重点书籍,指点迷津,他说:“您讲的大道理我基本懂得了,但能不能具体说说哪一本书,对我当医生有多大帮助。”

庞家已三代业医,从曾祖庞慥开始,祖父庞震,再到父亲庞庆都是从小开始学习儒家书籍,旁及释、道、墨诸子百家,然后才读医书的。

此时庞庆想,自己是七岁开始读儒家书籍,父亲庞震要我一直读到十八岁,深感十分有用,儿子既然有这个愿望,一定要借此机会,好好对他说道说道。庞庆说:“只要你愿意学、愿意听,我会将毕生所得体会都告诉你。希望你做好记录,认真领悟。”

父亲接着一一道来。

他说道,古代儒者为什么能很快地在医药上取得突出的成就呢?究其奥秘,就在这个“儒”字上。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代封建王朝皆以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于是七岁儿童一进儒学,为儒生;读儒经,优则仕,为儒臣;有些不达者,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从医者必读医家典籍,而医家典籍皆文简、意博、理奥、趣深,因此只有具备深厚的儒家素养的儒生,才能阅读和理解医家典籍。这便是俗话所说的“秀才学医,笼中抓鸡”的道理。

比如《易经》,它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我国大思想家孔子对《易经》极为推崇,称之曰“易与天地准”“神无方而易无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先秦时期,哲学界异军突起的《老子》巨著,其许多精湛的哲学观点也无不出自于《周易》。汉代杨雄的《太玄》又吸收了《周易》及《老子》之长,是较之其他哲学著作高出一筹的时代性哲学著作。《周易》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所以,大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