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情结

一、沃土

1997年10月15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再次传到中国江苏省太仓市:旅居美国的华裔科学家、祖籍太仓的朱棣文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之后,又一位华裔科学家获此殊荣,也是江苏省太仓市继“诺贝尔奖的保姆”吴健雄后涌现出的又一位世界级的大科学家。

人们或许会问:一个仅有815平方公里土地、45万人口的县级市,“自古出人杰的奥秘是什么?”

太仓籍著名作家凌鼎年先生是这样说的:“这并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有根有源,有生长大树、结出硕果的土壤与气候。教育为因,人才为果,教育之功,功不可没。”

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有个太仓县(今太仓市),郑和七下西洋均从这里扬帆起锚,远航亚、非30余国,写下了我国对外贸易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光辉篇章。历史上称为娄东的太仓,东濒长江,南邻上海,西接昆山,北连常熟。其境内河流错综交织,气候温和湿润。长期以来,她以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璀璨的文化,享有“金太仓”的美誉。

地处江海之交的太仓,经历了长久的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冲撞,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格局,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孕育了太仓人义利兼顾、革新务实的人文精神。

据考证,大约在五六千年前,今天一马平川的苏南大地是一个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湾,而太仓则是长江口外鱼虾出没、水草茂盛的一片浅海沙洲。当时,长江的入海口是在今扬州、镇江一带。滔滔江水夹带着上游的泥沙奔流而下,泥沙在海潮的顶托下逐渐沉积下来,长江口外南北两侧的浅海各形成了一条沙嘴。处于南侧的沙嘴由今镇江向东偏南方向逐渐伸展,经江阴、张家港的杨舍,至常熟的福山转向东南,沿太仓的直塘、南郊,上海的外冈、马桥、漕泾,与钱塘江北侧的沙嘴相连,形成了由泥沙和贝壳残骸组成的一条高出地面的锯齿状海岸遗迹,古代俗称它为“冈身”。在这条海岸线形成的同时,大自然也把以太湖为中心的古浅海湾封闭成了湖。随着时间的推移,湖与大海由相通变为隔离,又逐渐淡化为湖泊。一部分形成了古太湖,一部分随着湖泊萎缩、淤浅,逐渐变成了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开始了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太仓最早的一片绿地也就是在这时诞生。

太仓海陆变迁不仅有诸多遗迹、遗存可证,而且有史可证。据明代《太仓州志》记载:今为平陆、距长江二十里的归庄镇穿山,原本是一个海岛,岛上有小山,高十七丈,宽三百五十步。山有一大洞,高广五十余丈,通南北,“舟帆从穴中过”,一名“降帆岩”。明正统年间,近山居民景升氏,凿地得桅,梢径尺二许。这证明太仓原是一片浅海,而太仓东部地区的穿山不过是海中的一个小小的岛屿,太仓成为大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太仓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末年,三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和繁衍。相传商朝末年,我国西北地区的周族的首领古公亶父子泰伯、仲雍,为了让贤,避走江南,从陕西岐山下的周原来到今锡山市梅村镇,与当地的土著人结合,建立了勾吴国。并在那里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数年之间,百姓富足,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拥护,被推为勾吴国君长。后子孙相继19世,至春秋时期,已成为强盛的吴国。公元前560年,吴国将国都迁至雄持五湖、控扼三江、富饶美丽的苏州。太仓,当时就属吴地,是吴国在东南沿海的海防前哨,志书上称它为“斥堠之区”。明《太仓州志》记载,“春秋时,吴王于此置仓,故名太仓,又曰东仓”。直至现在,太仓民间广为流传:当年吴王楚君在太仓屯粮置仓,供奉朝廷,“皇帝的粮仓”——“太仓”就由此而来。

秦朝统一中国,太仓地区人口已有聚集。三国时期,太仓农业又有较快发展。人口的聚集,村落的增多,引发了行僧道士的纷至沓来。寺院殿宇雄伟森严;古刹名塔高耸入云;古木葱郁,钟声悠悠,蔚为当时水乡一大壮观。

隋唐时期,全国复于统一。这一时期,朝廷十分重视水利建设。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大大刺激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此时苏州地区的经济日渐繁荣。宋朝至和年间,又开通了一条苏州娄门至昆山的至和塘,上承太湖之水,下接娄江入海。河道的开通,不仅为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水利条件,而且使太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络。从唐宋时起,太仓的航线可循娄江抵苏州,从运河转向太湖和北方;溯长江而西,可通南京、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外可以出娄江口,从海上与南北沿海各地相连,并可以与外国相通。

元代,这是太仓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元代刘家港的崛起和漕运的开通,使太仓的政治、经济有了急遽的发展。在不足百年时间里,刘家港就成为外通六国的“天下第一码头”,当时太仓大兴开壕筑城,一度成为繁华的“通都大邑”。元朝政府采取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鼓励官民进行海外贸易。于是,“富豪士民争趋事焉”,“傍海居民,半皆航海,往来水陆之冲”,“足之所履,去国数千里,无虑数十国”。从此,以富庶的平江为经济腹地的刘家港,建立了与大小琉球、高丽、日本、安南、暹罗等国的海外贸易关系,进行瓷器、丝绸、茶叶等海上贸易。从刘家港到太仓门外张泾关一线,筑起了长达三十里的长堤码头,“粮艘海舶,蛮商夷贾,辐辏而云集”,当时谓之为“ 六国码头”。1286年,元政府为加强海运管理,在今刘河镇设立行泉府司,同年建立天妃宫。漕运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太仓的经济繁荣,太仓已不仅是“鱼米之乡”,它已成为“漕舟之津”。太仓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了“漕运万艘,行商千舶,高樯大桅,集如林木”的东南大港。随着经济的繁荣,人口的遽增,完成了从一滨海集镇到“朱门大宅,不可胜记,琳宫梵宇,列若鳞次”的港口城市的跃迁。而港口城市的形成,则为太仓种下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基因。

经过元代的漕运和通番贸易,到了明代,太仓的经济与城市建设已具相当规模。郑和七下西洋,将太仓的经济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明代永乐年间,中国的航海事业已十分发达,永乐帝为宣扬大明国威,睦邻友邦,命“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收泊地均在太仓的刘家港。郑和每次出海,都要率领一两百艘大海船及二三万人组成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太仓成了郑和七下西洋船队的仓储补给、船舶修造和人才集训的基地,成为迎送朝廷命官、接待各国贡使、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的场所。“九夷百番,进贡方物,道途相属,方舟大船,次第来泊”,可谓盛极一时。太仓刘家港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国际贸易大港。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为太仓积淀了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财富。

1497年,明弘治十年,太仓正式建州,成为东南一大邑,从而开始谱写太仓历史的光辉篇章。

清代的太仓,经济富庶,民丰物阜。城市建设又有所发展:道路纵横、巷坊密集、石桥林立、车船并行、商店比屋、百业兴旺。府第鳞次栉比,园林星罗棋布。1725年,清雍正三年,太仓升为直隶州,领镇洋、崇明、嘉定、宝山四县,隶江苏省,为苏州、松江、常州、太仓道的组成部分。延至民国,太仓州、镇洋县合并为太仓县。

历史上,太仓的富足有诗可证:“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清代时也有文人评论说,“金太仓,银嘉定,铜长熟,铁崇明……”这反映了历史上太仓的富足经济与百姓的殷实生活。

地处长江之滨的太仓,不仅钟灵毓秀,而且名人辈出。自宋以来读书之声绵绵不绝,当年学宫、书院盛极一时。太仓历史上,以武得名或以财得名的凤毛麟角,但以文得名、以办学得名的历朝历代都不少见。这些热衷于教育的先贤,为太仓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使得太仓一脉的书香代代相传。

在元代,太仓即建了学宫,后为孔庙,即庙学。明清时期,太仓的文化更显活跃,鸿儒先贤灿若星辰。太仓历史文化,辉煌当属明代。明代时设州学,“学宫巢明鹳”是太仓十景之一。及至清代,太仓书院愈加盛行,私塾众多,创办了试院,尊师重教之风日炽。

在经史理学、文坛艺苑、科技工艺等方面,自宋朝以来太仓涌现出众多史有所载的著名人物。如,北宋水利专家郏亶;元海运创始人朱清、张亶;航海家周闻、费信;昆曲创始人魏良辅;抗倭名将任环;玉器雕刻家陆子冈;大文学家王世贞;首辅大学士王锡爵及其曾孙王亶,人称“祖孙宰相”、“两世鼎甲”;文学家、复社领袖张溥;诗画家、娄东画派首领王原祁;清朝状元、主编《续资治通鉴》的毕沅。

近代,如:近代教育先驱陆宝忠;教育大家唐文治;一代画坛大师朱屺瞻;新闻界的释迦牟尼俞颂华;民众教育的保姆余庆棠;电影艺术家朱石麟;中国新舞宗师吴晓邦;篮坛骄子钱旭沧;昆曲名家朱传茗;“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当代山水画家宋文治;新医学开拓者俞庆恩;民主革命先驱俞锷;核物理学家唐孝威;材料学家邹世昌;核物理学家黄胜年;环境科学家唐孝炎;神经生理学家吴建屏;水电专家陆佑楣;建材学家张人为;生物技术专家杨胜利……

这一颗颗闪烁于历史长河的星辰,点缀得太仓文坛星空一片璀璨。至今,在太仓这块文化沃土上,仍然保留着他们不少的文物遗迹,流传着他们大量的趣闻轶事,绵延着他们留下来的优秀传统。

“芳林新叶催黄叶,长江后浪推前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