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走近彼此,走进历史

序:走近彼此,走进历史

来香港念一年的硕士学位,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晃而过的经历不过是一个新鲜体验。内地来的同学,各自带着他们自己或者父母的期待,希望迎来人生路上的拐点。

2011年至2017年间,近100位香港及内地的年轻人,考入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硕士班,遇上一位姐姐般和蔼可亲又魅力十足的年轻导师,跟随她走进奇妙的纪录片摄制领域。同学们第一次拿起摄像机,自编自导,写文案、查资料、拍摄、剪辑、配音、配字幕。九个月内,每人完成15分钟左右的短片。导师李宇宏也没料到,同学们如此投入,初试啼声,居然有几部获得纪录片节及相关活动的奖项。

短片主题为“族印·家庭相册”。一年的学业和功课将离家的学子再带回各自的家庭,不只当下的家,也使他们走进源远流长的家族历史。纪录片不足以表达他们短暂而丰盛的这段人生经历,于是有了这本书。

本书收录了29篇文章,大多讲述家人的故事。拍摄对象、题材虽有别,但不少都围绕代际关系。两代人之间的距离与时代变化的速度成正比。这两三代人赶上人类日新月异的科技飞跃,同时,中国内地的社会变迁快得令人目眩。可想而知,“90后”和父母不容易融洽相处,但这些年轻人的真实告白依然令人惊诧:

今天是2016年10月2日,距离我上一次认真地和我爸说话,已经有407天了。在这期间,我给他发过四次短信,他回了一次。我给他打过一次电话,他没接。我们坐在一起吃饭的次数不过十次,面对面说过的句子不过十句,我好像不在乎……(莎漫,《富二代》)

当他给我选好了研究生的专业才通知我的时候,我用沉默代替所有呐喊。很多时候,我的感觉就是,我只想要一个苹果,结果他给了我一车的榴莲。为什么呢?因为榴莲是水果之王,因为榴莲最贵。(曾心竹,《苹果与榴莲》)

拍摄和访谈,无形中让你从第三者的客观角度去观察长辈的经历,他们的举止为人。你的父母、祖父母往往有过令你尴尬的时候,做过令你不赞同的事情,你或许非常不满他们对你的要求或过度的爱。你通常没有耐心倾听他们行为背后的理由。但当你手握摄像机时,视角和态度变了。你得不断地追问“为什么?”于是掀开尘封往事,你渐渐了解他们的委屈、偏见和大环境的局限。拍摄纪录片的“功课”给了你耐心,让你学会理解别人,学习换位思考,变得宽容,从而让你和家人彼此真正地接近。

我要讲的是围绕信仰这个主题,关于爷爷、爸爸和我的故事。拍摄《我们的信仰》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契机,让我重新理解和认识我的家人。(刘茜,《我们的信仰》)

6岁时父亲离家的周红豆,通过拍摄,“和爸爸之间的距离不知不觉缩短了”。曾以为横在彼此中间的矛盾一辈子都解不开,结果云开日出,父女和解。序:走近彼此,走进历史记录家史家事,当然并非是弥合家庭关系的万灵药。几位同学的影片没有“大团圆”的结局,他们坦诚的态度值得赞许。纪录片最重要的“真实”,同学们对此把握得很好。导师李宇宏功不可没,大概也因为“90后”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一代人。

自小就熟悉的祖母可能是个絮絮叨叨的老太太,祖父则是沉默寡言的老头。你也许未曾多想,他们也曾是孩子,是少男少女。在镜头前听他们讲述一生如何走过来,你不仅重新认识自己的亲人,也让长辈牵着你的手,踏入历史的长河,感受历史的温度。

生于1924年的奶奶,历经了军阀割据、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十年动乱、改革开放。生过九个孩子,养大七个。从大小姐变为小贩,60岁后找到信仰。(周凤婷,《东堰桥头》)

余婷的两位姑妈分别住在大陆乡下和台北,分离30年后才第一次见面。历史书上有一节叫作内战,这些生离死别的故事让你对历史有一点真实的感受。

这些上世纪初中期出生的长辈,无论地位如何,几乎都有过不凡的经历。那一代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躲不过抗战时期深重的苦难。终于盼来抗战胜利,又再经历内战、动荡。和平到来之后,政治运动不断,直到这批同学出生之前10年左右,社会大环境才安定下来。民族患难之中的个人经历,情节往往超乎小说家的想象。等这一代人离开,这些精彩的故事也将消失。人在社会动乱中挣扎、受伤,若能记下种种悲欢离合,世态炎凉,而使我们更了解文化、制度与人性,是难逢难遇的。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学会独立思考。

俄罗斯历史学家潘佐夫谈到对苏联历史的研究时说:“1917—1952年这35年的历史是极其悲剧性的,研究这段历史让人撕心裂肺。所以许多人宁愿佯装不知。然而如果后人不能与先辈产生共鸣,那么先辈的痛苦经历就毫无意义了。”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的这个口述史纪录片项目,永源基金会发起的大学生家族故事影像记录“家·春秋”项目,都有抢救历史、传承文化的意义。

希望更多年轻人拿起摄像机、录音机,记录下长辈的故事。你会发现,在跟随他们走进历史的同时,你们也接近了彼此。

熊景明

2017.12.11

上一章

读书导航